醫科院腫瘤醫院

醫科院腫瘤醫院

醫科院腫瘤醫院是建國以來的第一個腫瘤專科醫院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同時還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醫院集腫瘤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主要開展對腫瘤預防、診斷、治療的研究。

基本信息

醫院概述

醫院簡介

院所是建國以來第一個腫瘤專科醫院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也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院所集腫瘤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全方面進行腫瘤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的研究。1996年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院所學科設定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是國家級標誌性腫瘤專科醫院;具有放射治療、外

醫科院腫瘤醫院醫科院腫瘤醫院
科、內科以及介入治療、生物治療等多種腫瘤治療手段,在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腸癌乳腺癌、宮頸癌、食管癌以及頭頸部腫瘤、惡性淋巴瘤等方面的診治水平位於國內前列,在腫瘤基礎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醫院設有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治療科等11個臨床科室以及影像診斷科、檢驗科、核醫學科等10個醫技科室,新病房樓的環境達到國際水平,國內一流的專家達到百人以上,特需病房充滿人性化服務,優先照顧海外同胞及國際友人。全院設計床位1198張; 年門診量32萬餘人次,年住院量1萬餘人次。在崗職工158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者200餘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醫科院名醫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73人。

院所還是全國腫瘤專業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擔著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及國內外進修生的教學任務。現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10個,博士導師55人,碩士導師188人。建院四十多年以來,共培養博士後28人、博士研究生309人、碩士研究生488人以及進修生4000餘人。

院所注重科學研究。設有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基礎研究室4個,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中心2個,並設有為科研、臨床服務的中心實驗室。

院所也是全國腫瘤學術交流中心,衛生部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衛生部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衛生部腫瘤學臨床醫師考試中心、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中華腫瘤雜誌》及《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等均掛靠在我院。

院所譽滿海內外,國際交流廣泛,已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埃及、伊朗、汶萊等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與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蒙古、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國建立了聯盟關係,進行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活動。院所全體職工時刻以“團結、奉獻、敬業、創新”的院訓為守則,全心全意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服務,為新世紀攻克癌症而努力奮鬥。

現任領導

赫捷院所長、董碧莎黨委書記、石遠凱副院所長、王明榮副院所長、付鳳環黨委副書記

所獲榮譽

建院四十七年來,共獲科研成果160餘項,其中58%為部級以上成果獎,食管癌的現場防治研究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先進設備

擁有高能量雙光子加速器、調強適形放療PET-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核磁共振儀、腫瘤射頻熱療、影像指導下的直線加速器、流式細胞儀等先進的儀器設備,萬元以上設備2000餘台。

專家介紹

張珊文

張珊文,男,北京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教授。

1947年4月出生於福建長汀。197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1987年、1993年兩度留學日本,從事腫瘤熱療機制研究,在探明癌基因產生熱抵抗性研究方向取得成果。任中華放射腫瘤學會熱療委員會主任委員、亞洲熱療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專家。1975年開始從事腫瘤科研。1996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證明了野生型p53基凼對胃癌細胞放射敏感性和熱敏感性的控制起重要的作用,重組人p53腺病毒明顯提高了胃癌細胞放射敏感性和熱敏感性,為臨床試驗提供了可靠的實驗依據。

李萍萍

李萍萍,女.北京腫瘤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 1977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人學1978年起在北京腫瘤醫院工作至今。1988~1990年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藥理系進修,從事臨床前藥理研究。先任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

醫科院腫瘤醫院李萍萍醫科院腫瘤醫院李萍萍
科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抗 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傳統醫學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ASCO美國l臨床腫瘤學會會員、ISOQOL國際生活質量研究協會會員、香港國際、傳統醫學研究會理事。

主要從事中西醫治療中晚期腫瘤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特別是在中藥配合化療、減輕化療的毒性及不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臨床觀察和寅驗研究,形成一整套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方法,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研究中藥及複方在扶正、抑癌、減毒、增效等方面的作用。1999年承擔北京市重大利技項目和院內科研課題‘研究中藥的抑瘤作用並從分子生物學水平研究其作用機制’、。‘中藥對乳腺癌雌激素水平的影響和治療作用”。2001年獲得北京人學醫學部“985行動計畫”項目.對晚期堆小細胞肺癌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發表論文l0 余篇,其中3篇分別被美國NIH權威雜誌INDEX MEDICUS、美國MEDLINE資料庫和美周全球信息網路收錄。承擔外國學者的學習授課和帶教實習工作。

林本耀

林本耀.男,北京腫瘤醫院乳腺病防治中心主任醫師、教授。

196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學系。1982年赴日本進修。1986~1987年在美國紐約醫學院研修。北京腫瘤醫院乳腺中心首席專家。任中囤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剮主仟委員、中華腫瘤學會乳腺痹學組成員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l969年從事腫瘤專業工作至今.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擅長乳腺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對乳腺癌的診治與研究在全國享有盛譽。由他創建並領導的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暨北京腫瘤醫院乳腺癌防治中心成為北京市重點發展學科.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療、新輔助化療、預後評估和個體化治療以及綜合治療等領域進行丁積極的探索並取得進展,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任軍

任軍,男.北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6年出牛。畢業於西安第四軍醫大學醫療系。1994年獲碩士學位,2000年獲博士學位。1995、2062-年先後在韓國漢城、美國哈佛做訪問學者。曾擔任第四軍醫大學眄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專長於腫瘤內科。曾以“胃癌血清MG—Ag免疫聚合酶鏈反映技術的研製及套用”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和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 獎等,榮市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先後發表論文60餘篇。

劉淑俊

劉淑俊,女,北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1937年出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85~1987年到美國紐約醫學院內科研修。曾任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現任院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抗癌協會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中心執委會常委、北京市輸血協會委員。從髓髓瘤和實體瘤治療中取得了很大進展。對惡性腫瘤的化療、血液系統腫瘤的l曬床及實驗室工作有較深造詣。致力於姑息治療。曾獲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相繼發表論文50餘篇。組織了多次全國性繼續教育學習班。

科室介紹

胸外科

胸外科是我國50年前最早建立專業診斷和外科治療肺癌、食管癌賁門癌縱隔腫瘤、胸膜和胸壁腫瘤病人的科室。設有3個病區共143張病床,另設有麻醉恢復室、內腔鏡室、透視室、心肺功能檢查室和胸外科實驗室。

醫科院腫瘤醫院林本耀醫科院腫瘤醫院林本耀

該科有一支由90餘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強大的醫療和護理隊伍,其中包括主任醫師12人,副主任醫師13人。技術力量雄厚,診療水平一流。數十年來,在胸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診治了許多其他醫院未能診治的疑難病人,深受廣大患者信任。手術量逐年遞增,已超過1700台次/年。無論診療水平、例數還是效果在全國均處領先地位。在國內胸外科治療技術領域一直起到引領、推動、提高和指導作用。該科創建並一直堅持嚴格、規範和系統的多學科聯合查房制度,使每一個患者得到合理綜合治療。

胸外科主持開展了多項有關肺癌、食管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項目,獲得了“九七三”、“八六三”和國家重點學科建設等多項基金資助。該科是國家腫瘤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長期承擔全國各地及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專業進修人員的教學和培訓任務,已培養數百名進修醫生和碩士及博士。

中醫科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醫科成立於1958年,多年來各位中醫師共同致力於腫瘤的預防、治療及康復工作,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腫瘤醫院為腫瘤專科醫院,不僅病員廣,而且病種多。在多年的臨床實踐的探索中,各位醫師積累了豐富的治癌經驗。不僅能夠按照傳統中醫藥理論,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辯病論治進行處方,而且可以依託現代先進的診療技術,為廣大腫瘤患者服務。  科室現有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3人。其中本科學歷2人,博士學歷3人。中醫科月門診量400人次左右,約60%為外地患者。並承擔全院各病房的中醫會診工作。病人滿意度調查均在95%以上,沒有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發生。病房建設正在規劃之中。中醫科非常重視臨床科研工作,積極組織申報各類課題,在中、西醫核心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並參與了多部腫瘤治療專著的編寫工作。在肺癌、大腸癌、食管癌、胃癌、腎癌、卵巢癌、宮頸癌乳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肝癌、鼻咽癌等多個病種的中醫防治上均有研究,並取得較好的療效。科室不僅承擔患者的醫療任務,而且還承擔教學及多種新藥臨床試驗的研究工作。

科室不斷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堅決抵制商業賄賂,嚴禁收受紅包。門診堅持首診負責制,全科將繼續以中西醫結合為學科建設和發展的主要方向,繼承和發揚傳統醫學的同時,努力學習現代醫學,不斷提高醫療水平;積極培養人才,加強對外交流,努力把腫瘤醫院中醫科建設成為全國中西醫結合腫瘤治療中心。

中醫科在腫瘤治療上已具有的優勢:

1. 擅長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肺癌胃癌、腸癌、肝癌乳腺癌等),特別是對中晚期腫瘤病人可以明顯緩解及減輕症狀,療效明顯並大大提高生存質量。

2. 中藥扶正培本法在腫瘤綜合治療中起到鞏固療效,預防腫瘤復發轉移或保持瘤體穩定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生活質量和較長的生存期。

3.運用中藥減輕各種毒副反應,對放化療病人作用尤其顯著,得到病人的認可並廣泛套用於臨床治療。

4. 通過中醫中藥治療,對手術後腫瘤病人可以明顯起到促進身體恢復,防止併發症的效果。

醫院文化

院徽釋義

院徽由:天使、利劍、螃蟹、中英文、射線CT機、針管七部分組成,天使代表醫務工作者;利劍代表醫治腫瘤的手段;螃蟹代表癌症。在實際套用時應嚴格遵守院徽使規範,以確保院徽的準確性、嚴肅性和規範性,達到統一化、標準化的識別目的

院標圖形釋義

標誌圖形由NCC三個醫院全稱的縮寫字母組成,字母C被抽象為一弧形軌跡與另一字母C外側的五星相呼應,意味著腫瘤醫院是中國和國際接軌的一流醫院.整個標誌的顏色為藍色,外形呈流線型,寓意醫院的綠色人性化服務。

院 訓

團結 奉獻 敬業 創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