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冶鐵遺址

酒店冶鐵遺址

位於河南省西平縣城西南約37公里處,為東周重要的冶鐵遺址,漢代建冶爐城並置鐵官。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1.5公里,文化層厚1.5米,保存爐壁、礦渣、礦石碎坯和板瓦、筒瓦、陶片等。1987年發掘出土戰國時期冶鐵爐一座,是我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冶鐵爐。此地當年以產棠溪寶劍著稱,冶爐城遺址附近有淬龍淵劍的龍泉河、棠溪河及礦石產捷運山。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酒店冶鐵遺址酒店冶鐵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河南省
酒店冶鐵遺址IV-29

簡介

..
戰國冶鐵遺址,位於河南省西平縣酒店鄉酒店村南500米處,遺址南系龍泉河,北接棠溪河,置譚山水庫兩岸,是戰國至漢時期重要的冶鐵基地。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558米,南北寬190米,面積11152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

酒店冶鐵遺址 

 
遺址上殘留有煉爐殘壁、煉渣、鐵礦石,殘鐵劍和生活用陶盆、陶罐、陶瓮及建築材料磚瓦等。另在遺址南(譚山水庫南岸)
..
尚存冶煉爐一座。1987年10月29日——11月7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西平縣文化局聯合對冶煉爐進行搶救性發掘,同時對酒店冶鐵遺址進行了試掘,共開5×5米探方一個,2×7米探溝一條,兩次發掘面積為39平方米,殘高2.25米,爐口殘寬2.14米,底部寬1.6米,煉爐內部可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一橢圓形的鍋底裝爐缸,爐缸的上口內徑東西殘寬1.42米,南部殘寬1.04米,下部為井筒狀,高0.6米,東西寬0.6米,北部因同風溝相連,也應屬風溝部分,風溝周圍的耐火材料還保留著顆粒狀態,離爐缸較遠處,耐火材料中的泥土呈紅色,爐子的建造是利用土丘的斜坡先挖一個口大底小井筒,再在南端向底部開一風溝,然後用耐火材料築爐壁和風溝。探方出土遺物有陶墜、陶盆、陶罐、陶瓮、板瓦、木炭等,從查閱的有關史料與遺址本身採集到標本證明,該遺址自戰國延續到晉,除1958年修築譚山水庫時,對該遺址進行了大面積人為的破壞,其面積為1700平方米,和因譚山水庫沖刷外,保存基本完好。為加強對酒店戰國冶鐵爐的保護,西平縣文物部門先後於1976年、1978年建保護房,新建的冶煉爐房暨酒店冶鐵遺址陳列館,建築面積175.07平方米,具有保護,陳列、宣教等功能。
1998年12月,國家文物局撥款20萬元,用於“酒店戰國冶鐵爐保護房”暨“西平縣酒店冶鐵遺址陳列館”建設,該工程於1999年5月破土動工,至1999年12月19日竣工,歷時七個月,建築面積175.07平方米。

遺址

酒店冶鐵遺址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的西平縣,是戰國至晉代時期的重要冶鐵遺址,年代為公元前475年公元420年
酒店冶鐵遺址發現於1987年,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遺址內發現有戰國時期冶鐵爐1座,爐平面呈橢圓形,東北部殘高2.17米,爐口寬2.14米,底寬1.6米,該爐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冶鐵爐。
酒店冶鐵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冶金業的發展歷史,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