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鄭振香研究員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考古學家。她1954年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由於品學兼優,學校留下她繼續進行教學與科研工作。1962年5月,鄭振香懷著她對田野考古的一腔熱忱,離開繁華的首都北京,來到她久已嚮往的中國考古聖地安陽殷墟。在這裡,鄭振香一乾就是三十多年。凡跟鄭振香研究員打過交道的人,大都知道她的脾氣執拗。
堅持真理
的確,鄭振香女士是一位一心幹事業的人,在原則問題上,在學術問題上,她都會堅持真理,不給一點情面的。在安陽的幾十年里,她幾乎跑遍了殷墟的每一寸土地,可以說,她心裡對安陽殷墟的遺址布局早有一個大致的把握了。
根據她的經驗,一般的建築基址不會有這么深。聽了技工們的話,她不言語,只是板著一臉的嚴肅說:挖,我倒要看看這基址到底有多深!鄭振香女士不苟言笑,一說搞發掘,她就如同戰場上的指揮官一樣,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寶貝出土
技工們一聽鄭振香女士的話,一個個幹得更起勁了。老技工何師傅是位有心計的人。他手持探鏟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又輕輕地拔出來,認真清理完鏟窩裡所帶的泥土後,就又換個地方重新打。可不要小看這不起眼的探鏟,多少埋藏在地下的寶貝,就是靠它發現的,探鏟就是考古工作者的眼睛。何師傅的探鏟已經打入地下7米深了,他再一次地小心翼翼地從地下拔出探鏟來。突然,幾乎是同時,鄭振香和助手們發現,探鏟鏟窩裡的土裡面夾帶著鮮紅的漆皮和一隻翠綠色的玉墜!連續幾天來,鄭振香女士難得一笑的臉上第一次見到了微笑。老技工何師傅高興得孩子似的,他一路小跑地到水渠邊,把那原本就製作精美玲瓏剔透的玉墜洗了個乾乾淨淨。工地上洋溢著節日般的氣氛。
精心挖掘
1976年5月16日,這是中國考古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頁,不僅僅是鄭振香,全中國所有的考古工作者都為之自豪。婦好墓的發現,被評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一。這時的鄭振香先生,儼然就是一位戰場上的指揮員。在她的指揮下,剛剛組織起來的由80多人參加的突擊隊,繼續井井有條地進行發掘。在他們發掘出的一個5米多長、4米來寬的大坑裡,已經開始冒出了泉水。鄭振香先生當即決定:一方面派人組織水泵,一方面依照中國最原始的方法,架起轆轤往上淘水。此時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要不然,這裡就會變成一個大水坑。技工們在泥水裡艱難地工作著,當他們發掘到七八米深的時候,奇蹟出現了:這裡出土了青銅器!原來,這是一個商代的墓葬。在這個墓葬里,發現了16個殉人和6隻殉狗。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商代的貴族墓葬。
葬品豐富
這個大墓隨葬品極為豐富,在安陽殷墟的發掘史上十分罕見。在殷墟發現的商代大墓,大部分都被盜過,有的甚至被盜掘過好多次。看來,新發現的這座墓葬還沒有遭此厄運。大墓里先後發掘出隨葬器物11600多件,計有:青銅器40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石器70多件;以及象牙製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貝等,簡直就是一個商代文物博覽會!最重要的是,在出土的青銅器中,發現了帶有墓主人名字的銘文,不少青銅器上鑄有“婦好”二字,甚至在一件兵器青銅鉞上面,還有“婦好”的名字。學者們經過研究,得知這就是在甲骨卜辭里出現過200多次的武丁的妻子婦好。
要用“令人眼花繚亂”來形容婦好墓的殉葬品一點也不過份。在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中,大致可分為武器、工具、樂器三大部分。炊器、酒器、水器、食器一應俱全,有的還是成雙成對或成套的。其中,偶方彝等多種器物是前所未見的。有一件被稱為“三聯鬳瓦”的青銅器,其造型簡直就像三個火鍋燉在一個銅架子上!在以前的殷墟發掘中,曾經發現不少的青銅樂器編鐃,都是三個一組,婦好墓里的編鐃竟然是大小排列的五個一組!這五個編鐃不僅造型優美,而且敲擊起來音頻準確,音域寬廣,依次由豐厚低沉到高亢明亮,令人陶醉的樂音可謂繞樑三日而不絕。如果專門為它們編一首樂曲,足可以使現代的東西方樂器為之遜色!隨葬的近600件玉器,每一件都稱得上巧奪天工。這些玉雕不僅工藝精巧,而且生動活潑形神兼備。這些玉器有玉盤、玉壺、玉尊、玉人等,這些來自遼寧、新疆等地的玉料色彩艷麗,白、褐、黃、灰,晶瑩剔透。
文獻記載
據專家研究,甲骨文裡面,有200多條卜辭與婦好相關。涉及到婦好征戰、祭祀等方面。商代什麼事情最大呢?文獻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即在宮廷祭祀先祖,對外征戰打仗。婦好曾經為商王武丁主持過不少的重要祭奠,由於婦好品德高尚,她經常主持對先祖的祭祀。她的虔誠感化了許多王公貴族,以致他們不敢輕易地鬧事。婦好墓里出土的大量的青銅禮器也印證了這一點。婦好墓里,有兩件出土的銅鉞特別引人注目。銅鉞之上鑄有“婦好”的銘文。無獨有偶,甲骨文卜辭里,與婦好相關的條目中,記載了婦好多次的征戰:她率兵東征西戰,最多的一次,竟帶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將軍都屬她領導,這也是甲骨文記載的戰爭中動用人數最多的一次戰鬥。婦好有一次率軍征伐巴方,由於她運籌帷幄,事先在一個地方設下埋伏,配合商王武丁的進攻,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婦好可謂身經百戰勞苦功高。鑄有“婦好”銘文的銅鉞,正是擁有兵權的象徵。
專家們推測說,由於連年的征戰,婦好終於積勞成疾,先於武丁而亡。想到婦好生前征戰南北、屢立戰功,武丁決定對婦好進行厚葬。而且,武丁一反常法,沒有把婦好葬到洹河北岸的王陵區,而是葬在了自己處理國家大事的宮殿區里。為了能夠經常祭祀他的愛妻,還在陵墓上面修建了一座享堂,隨時獻上一分思念。就這樣,宮殿宗廟區里極為罕見地建起了一座祭祀婦好的廟堂。
滄海桑田,星轉斗移。輝煌的殷商王國成為久遠的歷史。婦好墓享堂的基址也保護了這位女將軍的墓葬。原因很簡單,歷代的盜墓賊一挖到房子基址,就以為下面沒有什麼了。
獲獎記錄
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學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向為殷墟考古做出過突出貢獻的考古工作者代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鄭振香頒發了殷墟考古發掘“功勳人物”紀念章和紀念證書。
評價
感謝鄭振香研究員,是她喚醒了沉睡3000多年的女將軍,為中國的巾幗英雄譜,填補了第一的空白。
婦好墓的出土,使我國著名的學界泰斗郭沫若先生激動不己。他不無幽默地對年輕一代的考古工作者說:“安陽考古隊的同志又為殷墟考古立了一大功!看來,我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要重新改寫嘍!”婦好墓的出土,也留給學界許多問題:諸如 ,為什麼武丁要如此的厚葬婦好?為什麼要把婦好埋葬在宮殿區里?安陽殷墟保護區的地下還有多少“藏龍臥虎”呢?
記者手記
婦好是商代第23代王武丁的配偶,也是一位女將。殷墟的卜辭中記載她曾多次帶兵出征,一次達萬人以上。楊門女將的故事,更多只是傳說而非史實。婦好墓被發現,不僅為研究商文化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而且證明,早在楊門女將和花木蘭之前,就已經有尚武的巾幗英雄帶兵出征,在戰場上縱橫馳騁。
我相信在婦好和鄭振香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鄭振香以女性之軀,在一個戰爭的年代,為求學而輾轉奔走,直到進入中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而她所選擇的專業,卻是女性涉獵不多的考古學。一個是“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將軍,一個是奮發進取、努力求學的女學者,前者的身份經由後者的發現而被確認,後者通過發現前者而觸摸到一個遙遠而神秘時代的文化,並譜寫了自己考古工作中最輝煌的一頁。
在此過程中,兩人以不同的方式進入歷史:前者以明確的身份而不僅是文獻中的片段出現在商代,而後者則以發現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增添精彩的一筆。兩位女性相隔3000年,卻在一起構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
考古的魅力
這就是考古學的魅力之所在。挖掘者總是在苦苦尋找辨識過去的依據。如果說“蓋棺論定”是指對人或者一件事物的確定性,那么考古工作者就是把這種確定性告訴今天的人們。鄭振香使唐蘭、郭沫若等前輩學者的研究得到了證實,那么,在中華大地的深處,還有多少被湮沒的歷史和人物在繼續沉睡?
學術講座
《殷墟婦好墓的發現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