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演武場遺址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引位於廈門大學魯迅紀念館前的大操場處,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年鄭成功揮師北伐之前,曾在此選將練兵,訓練出一支擁有萬人的“鐵人軍”,後來成為收復台灣的主力。解放後在廈門大學同安樓後面的八角亭花園中發現一塊長120厘米、寬48厘米的“練膽”石刻,現存於鼓浪嶼鄭成功紀念館。陳嘉庚先生當年選擇演武亭的遺址創辦廈門大學,寓意秉承先輩遺志,愛國興邦。演武亭遺址是當年鄭軍演武場上重要建築物,位於廈門大學體育場一帶。

基本信息

簡介

演武場範圍南臨廈門港,北至南普陀,其東北和西南各有一道城牆,分別稱為鎮南關和鎮北關。演武亭在今廈門大學內。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練膽

據《從徵實錄》載,明永曆十二年(1658年)三月,鄭成功因“日夜出督操練,往返殊難”,命工官馮澄世築成樓台式演武亭於演武場上,作為他教練觀兵的駐節之地。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軍攻入廈門時,由鄭經在撤退台灣前下令焚毀。1954年在廈大群賢樓前曾出土“練膽”石刻一方,石刻高0.48米,寬1.02米,楷書。據考證為演武亭之石構部件。“練膽”一詞,應為鄭成功訓練士兵的要旨之一。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載,鄭成功當時是以《五梅花操法》閱練其著名的鐵人軍。“練兵以石獅五百斤為的,力能挺起者,拔入左右武衛親軍,配以雲南弓箭,戴鐵盔、鐵臂、鐵裙,用鎖鎖定,不能脫,時謂鐵人。”鐵人軍英勇善戰,是北伐抗清、收復台灣的主力軍。演武亭遺址1961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演武場是鄭成功演武練士兵的大校場,演武亭為其中主要建築,據史書記載,鄭成功於南明永曆九年(1655年,一說永曆十二年)命工官馮澄世在廈門港院東和澳仔嶺之間的操場築演武亭樓台,以便駐宿教練觀兵。亭建成後,鄭成功親臨督練,教導。

歷史沿革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鄭成功演武場遺址

演武亭遺址位於廈門大學體育場一帶。

演武亭所在之演武場,系明代嘉靖年間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練兵演武之地。1655年,鄭成功於演武場上建樓台式演武亭作其閱兵督練之地。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攻入廈門,鄭成功之子鄭軍在撤軍台灣前下令焚毀演武亭。 建築物今已不存。遺址1961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演武大橋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演武大橋
演武大橋位於廈門環島路海軍碼頭-演武路-白城段,於2003年9月通車。演武大橋建在古演武池、演武場遺址,西側隔海面對鄭成功塑像,因此贊成用與鄭成功有關的當地地名“演武”派生命名大橋。

演武大橋橋樑外觀設計獨特,簡捷明快,該橋樑採用低橋位設計方案,臨海見海,滿足交通、旅遊休閒功能。該橋樑是目前世界上離海平面最低的橋,在結構上採取了漁腹式梁,橢圓型墩,實現了景觀和交通的有機結合。在這橋上看,有海上升明月,有水天一色水隨天去,橋已不再是冰涼建築,而是觀海之憑。演武大橋緊貼著海面,緩緩地延伸,還波浪似地起伏。遠遠看去,很像展翅飛翔的白鷺;稍稍移近去,又看到了騰空的白龍;再走近,變成一條躍出水面的大白鯨了,……簡捷流暢的線條,精美靈動的造型,讓我驚訝橋樑還可以這樣建造,還可以給人以如此強力的視覺美感。  

鄭成功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鄭成功
鄭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漢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千里濱,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入,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鄭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1630年,鄭成功隨叔芝燕回國,住晉江安平鄭府。鄭芝龍延聘名師授業,1638年鄭成功入南安縣學為廩生,1644年鄭成功從家鄉來到南京,進入國子監太學,拜名儒錢謙益為師。其時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當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朝滅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後,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 明弘光政權覆滅,鄭成功返回福建。同月,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被鄭芝龍等擁立為帝,建號隆武。帝對鄭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許,賜他與國同姓,易名“成功”,從此南明官方稱為“朱成功”,中外又稱為“國姓爺”。1646年8月,清軍進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於汀州罹難。10月中旬鄭芝龍降清,即後清軍進襲安平,鄭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隆武政權失敗後,年僅21歲的鄭成功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壓迫政策,他在南安縣學(豐州)焚毀儒服,投筆從戎,以“招討大將軍”的名義,在安平、浯州(金門)一帶誓師抗清,擁戴南明的永曆政權。1647年8月,鄭成功與叔父鄭鴻逵曾率兵攻打泉州,屯兵桃花山。1650年中秋,鄭成功用計襲奪廈門,建立了穩固的抗清根據地,軍事力量進一步壯大。

1659年5月,鄭成功開始平生最大規模的北伐。鄭成功率大軍自舟山北上,從長江口溯江西上,一路勢如破竹,7月初七直逼南京城下,一時清廷為之震動。在勝利在望之際,鄭成功遲延了進攻時機,在清廷後續援軍的反攻之下慘遭失敗,被近沿長江東撤,轉海道南下,9月退回金、廈基地。鄭成功北伐失敗後,清王朝已控制了中國的大部分國土。鑒於敵我力量的懸殊和全國客觀形勢的變化,僅憑金、廈兩島將危在旦夕,鄭成功決定東征台灣,利用海峽天險和海上力量的優勢,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 25000名將士,乘350餘艘戰艦,從金門料羅灣出師東征。因遇暴風雨在澎湖停留數日,30日拂曉從台南鹿耳門勝利登入,擊潰了荷軍的狙擊,並乘勢攻下赤嵌城。隨後,鄭成功率大軍包圍了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荷蘭駐台灣長官揆一拒絕投降,憑籍堅固的城牆工事負隅頑抗,鄭成功數度強攻未果,乃改為長期圍困。7月中旬,荷蘭援軍從巴達維亞支援台灣,在海上決戰中被鄭成功水師擊敗。經過長達九個月的圍困,1662年2月1日,揆一終於向鄭成功投降,率殘兵敗卒撤出台灣,至此,荷蘭殖民者對台灣達長38年的統治宣告結束,台灣重新回到中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為祖國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豐功偉績。鄭成功在台期間,加強了政治經濟建設,置府縣、務屯墾、廢苛稅、興學校,改善軍民關係,安撫台灣土著,頒布了各種法令和條例,為台灣經濟社會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662年6月23日(農曆5月初八),鄭成功因病在台灣去世,時年39歲,葬於台南州仔尾。在清朝統一台灣後,康熙川八年(1699年),帝賜遷葬在南安鄭氏祖墓。康熙帝並題寫輓聯贊曰:“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廈門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