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
1906年4月建成通車,全長3015米。新橋建成後,舊橋即轉為備用。新橋為雙線鐵路橋,位於舊橋下游幾百米處,1960年4月建成通車。新橋全長2889.8米,分71跨,雙線共用142孔上承鋼板梁,橋樑墩台和基礎均採用兩根直徑為3.6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柱,墩台直接建築在管柱上,頂部有橫樑相連,形成門式剛構。本橋位於今京廣線鄭州北30公里處的邙山頭,全長3015米,共102孔,為單線鐵路橋。設計載重等級約合E-35級。1903年9月開工,1905年11月15日竣工。工程造價庫平銀265萬兩,由比利時的公司承建,技術負責人是沙多。
技術參數
鄭州黃河橋於1900年選定橋址,其北岸從沁河到橋址有大壩防護,南岸邙山頭土質堅硬,是河道的天然屏障。橋址處河槽寬3公里,比其他地方窄,河道也比較穩定。橋址選定後,又先後聘請德國、美國和義大利等國工程師進行了現場查勘。1901年完成定測,1902年開始設計。設計的橋長與河寬相同。在橋跨布置上,因河水分南、北兩槽,中間為一灘地,故設計兩側各為25孔31.5米的下承鋼桁梁(施工時改為北端26孔,南端24孔),中間為52孔21.5米的上承鋼板梁。基礎設計採用鑄鋼管樁,各樁在地面以上部分以鋼拉桿連成整體,增強穩定性。樁的上端套以特製的樁帽,樁帽上設定橋箱和支座墊梁等以承托鋼樑。全橋墩台103個,其中承托鋼桁梁的為大墩,共50個,各由10根管樁組成;承托鋼板梁的為小墩,共51個,各由8根管樁組成;在桁梁與板梁之間為對渡墩,共2個,各由14根管樁組成。橋面線路為直線,平坡。本橋於1903年正式開工,基礎施工先在灘地進行,水中墩施工安排在枯水季節,並採取開溝引水和利用河道多變的特點,儘可能避免在水中施工。橋上鋼樑就地拼鉚架設。
本橋建成後,多次遭到戰爭破壞,也多次被水害損壞,到1948年時,橋上只能通行小機車,列車需分解過橋,限速每小時5公里。以後經5次加固改造,並於1952年將全橋鋼樑均更換為前蘇聯製造的上承拆裝式鋼桁梁後,取消了限速。1960年鄭州黃河新橋建成通車,本橋轉為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