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鄧德明深受老師的影響,一心學問。他以畢生精力寫成《南康記》。全書以《尚書。禹貢》為據,參考後世有關山經水志方面的著作,兼用考據、敘述、描寫、議論等方法,綜合介紹了家鄉的山川勝跡、自然景物,社會人事,以至奇聞怪事。當時的南康是郡名,治所先在雩都(今於都),後世才移至虔州(今贛州),轄區包括著現南康、贛縣、贛州市、於都及寧都南部等大片土地,因而該書實際上是贛南最早的山水人文志。所以明代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郡人謝詔主編《贛州府志》時,稱鄧德明為贛南全境第一個學者,名命名列《贛州府志。文苑》之首,贊《南康記》為“此邦文獻之冠”。惜當年贛南文化落後,晉以前的史事已無所考,晉以後至宋之前的文獻也保存甚微,對家鄉這位最早成名的學者,包括對他的著述,亦未留下更為詳盡的記述。
雷次宗
(公元386—448年),字仲倫,豫章(今南昌市)人。少時篤志好學,曾入廬山,師事名僧釋惠遠,尤精《三禮》、《毛詩》等經典,官府多次征他入仕,他始終不就,以隱居治學為樂。直到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宋文帝特請雷次宗至京師健康(今南京),於雞籠山開設學館,教授生員。當時,國子學(相當於今之國立大學)未立,全國學問基礎牢實的學人均匯集於此,聽他講授儒學、玄學、史學、文學諸門學問。文學脫離哲學、史學而獨立成類,始於梁武帝昭明太子蕭統於天監十七年(公元518年)組織門客編輯我國第一部詩文總集《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比雷次宗的講述遲80年,由此可見其在學界的地位於影響。宋文帝多次前往視察,並授予給事中(相當於後世顧問一類的職銜)之職,但他亦辭退不就。不久,返廬山,公卿以下均前往送行,場面十分壯闊。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文帝再次召他返京,並特意為他在鐘山建“招隱館”,讓他為皇太子及諸王講《喪服經》。不久辭世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