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吻

《郵吻》是劉大白創作的一首新詩,寫於1923年5月2日,收錄在開明書店1926年版《郵吻》詩集中。這首詩善於取事,巧於立意,抓住拆信、讀信、揭郵花時的美妙瞬間,表現了熱戀青年舉首投足都帶情的亢奮心理狀態。詩人用筆精細,寫情細膩,傳達出初戀者珍情重意的純真情懷。

詩歌原文

郵吻
我不是不能用指頭兒撕,
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兒剖,
只是緩緩地
輕輕地
很仔細地挑開了紫色的信唇;
我知道這信唇裡面,
藏著她秘密的一吻。//①
從她底②很鄭重的摺疊里,
我把那粉紅色的信箋,
很鄭重地展開了。
我把她很鄭重地寫的,
一字字一行行,
一行行一字字地
很鄭重地讀了。
我不是愛那一角模糊的郵印,
我不是愛那幅精緻的花紋,
只是緩緩地
輕輕地
很仔細地揭起那綠色的郵花;
我知道這郵花背後,
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詩歌注釋

① 符號“//”代表詩歌分節。
② 底:早期白話詩中常見,同“的”。

詩歌鑑賞

情詩在五四時期的新詩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當然與新文化運動反禮教、反封建的大背景有密切的關係。由於受新思潮的影響,當時的情詩大多表現得直率、坦誠,較少含蓄。這一方面固然是為了衝破舊禮教的束縛,另一方面,在詩藝上也就帶著初期新詩粗疏的缺陷。這首詩當然也不例外,正如劉大白自己說的那樣,他的詩“用筆太重,愛說盡,少含蓄”。不過,含蓄也並不一定是詩的唯一尺度,直率有直率的美,尤其是在當時那個崇尚直率的時代。這首詩的優點在於細膩地表達詩人的心理活動,體現了一種無掩飾的直率之美。
這首詩選擇信箋作為歌詠的信物,而信箋是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和愛情的信物貫穿於全詩的。這首詩並沒有直接抒寫那些甜蜜的竊竊私語,也沒有描寫見信而引起的思念,而是採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不寫信的內容,將其留給讀者去想像。詩人著力通過拆信、展信、讀信的細節動作以展示詩人的複雜、敏感的情感世界。呈現詩人心態的是一連串的典型動作,而這一連串動作又是通過富有個性的動詞加以表現。例如,“撕”和“剖”,對這兩個動作的否定,突出了詩人對具有愛情象徵之義的信箋的珍惜與愛撫之情。與“撕”和“剖”對應的是一個“挑”的動作。這輕輕地一挑,加倍強化了這種珍惜的情愫。展讀信箋的動作,體現的是一種對愛情的鄭重與虔誠;而“揭”郵花的動作,又烘託了探求愛的秘密的渴望。
此詩在結構上,詩人利用重疊的章句安排和減緩節奏的處理,來配合情感的發展主線,例如“不是”句的重疊和第一、三節的呼應,都旨在造成情緒的延長以達到強調的目的。又如“緩緩地”、“輕輕地”在音節上構成一種平緩和諧的聽覺效果,同時又將其切成兩句,在聽覺與視覺上又強化與延長了平緩和諧的感覺效果,以渲染愛的執著與深沉;一連串重疊的“鄭重地”和“一字字一行行”的反覆,則又在表現一種愛的神聖感;另外,像“不是……只是”、“我知道……”句式的反覆運用,對表現心理活動的委婉曲折也很有力。通過這些鋪墊,逐次把愛的情感推進到高潮:之所以如此小心、謹慎,是因為這信里“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作者簡介

劉大白(1880~193

劉大白劉大白
2),詩人。原姓金,名慶棪,字伯貞;後改姓劉,名靖裔,字清齋,別號大白,浙江紹興人。清貢生,後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1919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執教時,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並寫作新詩。其詩作語言明白清晰,音節整齊,韻律和諧,但帶有舊詩詞的痕跡。1921年任復旦大學教授。1927年以後,歷任浙江大學秘書長、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部長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