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斜村

簡介

郊斜村

推薦產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郊斜村---棉花
通信地址: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郊斜村
郵編:044000
聯 系 人:張天力
電話:0359-2820005
其它方式:
運城市鹽湖區劃解州鎮郊斜村村委會   
地址: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郊斜村
郵編:044001

職工人數:5
聯繫人:李聯軍

經營範圍:村委會
省市:山西

縣市:運城
                                                                       河東李冰與都江堰

李冰是我國戰國為魏國(山西運城解州)人,傑出的水利工程學家,都江堰的設計者和興建的組織者。
     中外馳名的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個工程是由分水堰、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工程組成的。它的規模宏大,地點適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種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見的奇蹟。二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的排灌作用,確保了當地農業生產。只知道大約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為蜀郡守。李冰到蜀郡後,親眼看到當地嚴重災情:發源於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縣附近,進入一馬平川,水勢浩大,往往衝決堤岸,泛濫成災;從上游挾帶來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積在這裡,抬高河床,加劇水患;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每年夏秋洪水季節,常造成東旱西澇。到任不久,便開始著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沿岷江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勢等情況,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規劃方案。為了使岷江的水能夠東流,首先把玉壘山鑿開了一個二十米寬的口子,叫它“寶瓶口”。被分開的玉壘山的末端,狀如大石堆,就是後人稱做的“離堆”。此外,還採取了在江心中構築分水堰的辦法,把江水分做兩支,逼使其中一支流進寶瓶口。在修築分水堰的過程中,採用江心拋石築堰失敗後,李冰另闢新路,讓竹工編成長三丈、寬二尺的大竹籠,裝滿鵝卵石,然後一個一個地沉入江底,終於戰勝了急流的江水,築成了分水大堤。大堤前端開頭猶如魚頭,所以取名叫“魚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洶湧而來的江水分成東西兩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東股的叫內江,是灌溉渠系的總乾渠,渠首就是寶瓶口,流經寶瓶口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分水堰兩側壘砌大卵石護堤,靠內江一側的叫內金剛堤,外江一側叫外金剛堤,也稱”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後,內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災了。以後,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也用竹籠裝卵石堆築,堰頂做到適宜的高度。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內江灌區免遭水淹。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渦作用,有效地沖了泥沙在寶瓶口前後的沉積。魚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耕季節,內江水量大約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約點四成。洪水季節,內江超過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飛沙堰自行溢出。寶瓶口是節制內江水量的口門。為了控制內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為觀測水位的標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李冰還作石犀,埋在內江中,作為歲修時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標準。歲修的原則是“深淘灘,低作堰”。“深淘灘”是說淘挖淤積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內江水量過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說飛沙堰堰頂不可修築太高,以免洪水季節泄洪不暢,危害成都平原。後人把這六字訣刻在內江東岸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廟的石壁上,很是醒目。歲修的方法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時節,在魚嘴西側,用榪槎(就是馬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內江,然後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積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後,外江歲修完畢,把榪槎移到內江,讓江水流入外江,然後再淘挖內江河槽,進行平水槽和飛沙堰的歲修工程。清明節前,內江歲修完畢,撤除榪槎,開始放水灌溉。榪槎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臨時性截流裝置,是由三根大木樁用竹索綁成的三腳架,中設平台,平台上用竹籠裝卵石壓穩。把適當數量的榪槎橫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橫、豎木頭,圍上竹蓆,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擋住水流,不致滲漏。

都江堰的修成,不僅解決了岷江泛濫成災的問題,而且從內江下來的水還可以灌溉十幾個縣,灌溉面積達三百多萬畝。從此,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獲得“天府之國”的美稱。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還主持興辦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對發源於蒙山的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組織百姓開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李冰還對管江、汶井江、洛水進行過疏導,又引綿水出紫岩山到資中一帶灌溉稻田。另據《華陽國志》記載,李冰還在蜀郡修築橋樑,在廣都主持開鑿了鹽井,為開發成都平原,發展農業生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李冰千百年來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稱為“川主”,各地還修有“川主祠”,以表達對他的懷念。

李凍的傳說

戰國蜀太守李冰,名氣響噹噹何人不知誰人不曉,他是曠世聞名影響最遠最深的水利家。他與倆個兒子修築的都江堰浩大工程,使蜀地沃野千里,堪稱世界之最,被尊為“川祖”,那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川祖”是哪裡人呢?專家近年來從方方面面考證,結論是河東鹽湖區解州郊斜村人。

“說好解州話,行遍四川沒麻達”這掛在解州人口中的話是有道理的。解州人把“鞋”讀“海”(平聲),四川人也同樣,解州人稱“解疙瘩”的解為“改”,四川人也是如此,要舉的例子太多了,四川話與解州的一致性不是說明了李冰是解州人無疑了嗎?由此可見,李冰父子在語言上對四川所產生的影響力是多么巨大。

解州是天下第一城,所處的河東地區又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水利方面,或堵或疏,就產生兩大影響人物鯀與大禹,而鹽池水利的建設就是堵疏並舉的千古典範,始於何代史無明載,而郊斜村人的觀點是李冰沒有外出前的傑作。都江堰,不過是李冰父子在蜀擴大戰果而已。聽聽這口氣的輕鬆勁兒,不也表明李冰是他們村里人無疑嗎?

郊斜村南中條山山上的桃花洞,是郊斜村的舊址,洞不深,而在過去天旱時,鹽政官員各色人等在這裡上香祈雨,為啥?還不是因為李冰祖籍所在,李冰誕生之地之故嗎。

那么李冰又是怎樣外出的呢?郊斜李姓人說是隨鹽車出去的,由於鹽車行在秦地,發生了不該發生的故事,鹽車被搶劫一空,他們父子三人覺得無顏再見河東父老就利用在鹽池學會的汲鹵打井的方法,在秦地到處鑿井為業。後來得到秦昭襄王的禮遇,李冰吉人天相,懂得天文地理又識水脈,得到昭襄王的賞識,就派他為蜀郡守,那不是很自然的事嗎?

常言說:“士為知己者死”,李冰正是這樣的君子,到蜀地乾出一番事業,就是報答昭襄王。他上任之後,主持修築都江堰浩大工程,父子三人發揚大禹精神,比大禹更有過之,禹三過家門不入,而他們更是有家不回,都江堰舉世皆知且不說它,而李冰開穿廣都鹽井的功績,的確是受家鄉地鹵池汲鹵工藝和秦地鑿井實踐的集大成的結果,不是也開闢了井鹽鹽生產的新紀元嗎?可以說四川能成為中國天府之國,李冰就是主要奠基人,從他被稱為“蜀祖”就可認同。

李冰在郊斜村鑿井,發明的轤轆至今仍在使用,看看後人不知於何時發明的掛在井繩頭上的,使水桶永不掉入井裡的“三環套月”,也極具象徵性,既表示李冰父子三人造福人類的共同心愿,又說明他們永遠懷念家鄉,永遠與水在一起因為他們與水一樣,是那樣的至清至純啊!

參考資料:

http://www.xzqh.org/quhua/14sx/0802yh.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