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郊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郊區,隸屬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地理位置為東經130°32′,北緯46°80′,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東鄰樺川縣、南接樺南縣、西與依蘭縣毗連、北與湯原縣接壤。是佳木斯市行政中心所在地。郊區幅員面積1748平方公里(2014年)。郊區總人口31.4萬,其中農業人口14.6萬,共有2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是2.4萬人(2014年)。截至2013年,郊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58億元,同比增長24.2%;2014年,郊區公共財政總收入72672萬元。

基本信息

概況

郊區郊區
郊區面積756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2004年)。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區人民政府駐友誼路。郵編:154004。代碼:230811。拼音:JiaoQu。

歷史沿革

郊區  郊區
佳木斯市郊區的大部分地區位於市區西南部,清代屬三姓副都統管轄。

清末,1909年(清宣統元年),劃歸樺川縣管轄。

東北淪陷後,1937年設定佳木斯市,將佳木斯近郊的竹板、三合、洋草川等十餘個村屯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定第三區,1952年改為第四區,1955年10月撤銷區的建制。

1956年3月,將樺川縣的太平山、三家子、新華等6個村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57年11月,將樺川縣的黑通、西格木、永安、裕太、大來、興華6個鄉及花園屯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58年3月8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准,設定佳木斯市郊區。1968年7月,撤銷郊區建制,所屬農村公社由市直轄。

1972年2月恢復郊區建制,管轄三合、松江、大來、永安、西格木等5個公社。

1980年將樺南縣的高峰、陡溝生產大隊和依蘭縣的西高峰生產大隊劃歸佳木斯市郊區管轄,設定高峰公社。

1983年7月,將松江公社劃分為松江、四豐兩個公社。1984年4月,將敖其公社劃分為敖其、群勝兩個鄉,其它公社均改為鄉的建制。

1985年,將大來、敖其兩個鄉分別改為鎮的建制。

地理位置

郊區  郊區
佳木斯市郊區位於松花江南岸,從三面環繞城區,東與樺川縣接壤,南與樺川、樺南縣毗連,西南與依蘭縣分界,西北與湯原縣隔江相望,北靠市區。全區總面積756平方公里,全區共轄2鎮、7鄉。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萬人;朝鮮、赫哲、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4.5%。

人口

2000年,郊區轄5個鎮、10個鄉:蓮江口鎮、長發鎮、望江鎮敖其鎮大來鎮、建國鄉、松木河鄉、平安鄉、高峰鄉、群勝鄉、西格木鄉、沿江鄉、四豐鄉、松江鄉、長青鄉。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05988人。其中:蓮江口鎮17974人、望江鎮17784人、大來鎮15959人、敖其鎮14145人、長發鎮16222人、建國鄉12206人、松江鄉53527人、平安鄉15554人、長青鄉58818人、西格木鄉13402人、四豐鄉17544人、群勝鄉6530人、高鋒鄉5761人、沿江鄉19660人、松木河鄉3814人;省蓮江口水稻研究所虛擬鄉17088人。

2004年,市委、市政府批准郊區和永紅區合署辦公。2004年,將郊區的松江鄉整建制劃歸東風區管轄;將四豐鄉的南崗村整建制劃歸前進區管轄;將長青街道辦事處的江南社區、萬發社區、長青鄉的長青村,四豐街道辦事處的和平社區、四豐鄉的新豐村劃歸向陽區管轄。調整後,郊區轄4個街道辦事處,12個鄉鎮。

區域劃分

2005年,郊區轄:佳西街道、友誼街道、大來鎮、敖其鎮、望江鎮、長發鎮、蓮江口鎮、長青鄉、沿江鄉、西格木鄉、平安鄉、四豐鄉、群勝鄉。

2006年7月27日,《國務院關於同意黑龍江省調整佳木斯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06]63號):同意撤銷佳木斯市永紅區,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佳木斯市郊區管轄。郊區人民政府駐友誼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