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大片顧名思義就是引進國外的著名影片在國內放映,這不僅在加強兩國文化交流方面有重要意義,而且在兩
國友好相處方面也有著重要影響。上世紀1994年11月12日,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作為首部進口分賬大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大城市公映。海外大片在中國已有10年歷史,這些影片占據了幾乎全國總票房的60%-70%,加上引進大片的9億稅額。“大片”的進口,還有力地促進了國產電影的創作生產,使國產影片的整體水平有了提升。面對進口大片的挑戰與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國內製片業在起初的驚恐不安過後,開始創作觀念的轉變和創作題材的拓展,以及行銷、發行、放映等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有關部門也逐步加快了影視業管理體制的改革,運行機制、經濟政策、相關法規都陸續發生較大變化。介紹
1994年,為改變電影市場的蕭條局面,時任中影公司總經理的吳孟辰向電
影局提議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最新的一流外國影片,以發行的收入扶持老、少、邊、窮地區電影事業。1994年底,廣電部電影局批准了這個建議,提出每年可以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影片。於是有人將這10部影片稱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稱也因此而流傳開來。參照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製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為了迅速占領中國市場,進口大片的製片方還承擔了宣傳的費用。儘管這樣的分賬比例似乎對製片方較為不利,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國外尤其是美國製片方依舊從中國的市場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北京市電影公司專門致函中央某部長,明確表示“讓美國的影片占領中國的電影市場,用中國的票款養肥外國的片商,不利於穩定整個電影行業的軍心。”隨後北京《戲劇電影報》在《好萊塢影片大舉搶灘國產片路在何方?》的文章中對“十部大片”的引進進行了連篇累牘的責難和批評,從1994年6月開始,《中國電影市場》、《文會電影時報》等也相繼發表文章,形成了“十部大片”的討論高潮。由此人們生活中又多了“進口大片”這樣一個詞語。
在發行工作受阻的情況下,北京海淀區電影公司主動承擔了這部中國第一部“進口分賬”影片在北京地區的代理發行工作。10月20日,北京電影文化主管部門下達通知,要求海淀區電影公司中止契約,由北京市公司同中影公司重簽契約,11月上旬又通知北京宣傳媒體停止宣傳這部影片。在這種情況下,海淀區電影公司依然堅持發行,保證《亡命天涯》於11月12日如期上映。然而首輪上映只持續了7天,票房收入僅為80萬元。1995年元旦,《亡命天涯》在北京得以復映,放映總場次為499場,總票房140萬元。
質疑並沒有阻擋大片的“攻勢”。1995年1月,第二部“進口分賬”影片《紅番區》在兩岸三地上映,其3500多萬元的票房成績終於讓人們意識到,“十部大片”給中國電影市場注入了激情。相比電影市場的利益分成,普通觀眾更看重的是大片給他們帶來的視覺盛宴。1995年,進口大片猛增至近十部。看大片開始成為一種時尚消遣,而影院裡兜售的零食也開始與國際接軌——爆米花替代了“老土”的瓜子。
發展
1995年,“大片”正式殺入中國電影市場時,許多人大喊“狼來了”。在好萊塢的陰影中,幾年後,張藝謀以一
部武俠巨片《英雄》橫空殺出,不僅破天荒地在國內創下2.5億的票房紀錄,更在北美和國際市場創下1億美元的票房佳績。緊接著,張藝謀又以一部《十面埋伏》在國內市場奪得1.53億的票房,擊敗《指環王3》、《後天》等好萊塢大片,成為2004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在進口大片的催化之下,中國終於有了可以與之相抗衡的國產大片。與此同時,另一類非大片化的電影也在我們的電影市場上屢戰屢勝,這就是馮氏賀歲片。雖然也引進外資,但仍然堅持以本土文化為依託、以當下現實為參照的特點,讓其國內市場受歡迎的程度與日俱增。2003年的《手機》票房收入5300萬,名列國產片票房榜首,到2004年的《天下無賊》已然創下了過億票房,與投資2.9億的《十面埋伏》和投資1.6億的《功夫》聯手將幾十部引進大片徹底擊敗。
影響
中國電影一直的不景氣一直是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人們的話題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的大片,給
困境中的中國電影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也一直是電影人關注的焦點。“電影無國界,引進外國優秀影片是大勢所趨,擋也擋不住。”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李國民認為,世界經濟、文化的全球化已是歷史潮流,只要我們對進口大片掌握一定的標準,引進大片“利大於弊”。廣電局李國民說,實際上,每年引進的外國影片有五六十部,其中已經過外國電影市場考驗、質量上乘、有較高票房的稱為“大片”,到現在已共引進百餘部。這些大片給了中國影人了解世界電影現狀、學習國外先進製作技術、發行手法的機會,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規範運作。引進大片讓中國觀眾有幸在第一時間領略到世界電影的最新成果,刺激了人們看片的欲望,激活了中國電影市場。大片的進口,給了中國影迷與西方國家觀眾同步觀看大片的機會。這樣的滿足感,使觀眾進入影院的人次數大幅上揚,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中國影劇院的票房。實際上,“大片”現在已成為絕大多數影劇院保證票房的最重要手段。一家影劇院一個月只要拿到了一部大片,上映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基本保證這個月的開銷。
面對進口大片的挑戰,電影主管部門一直在提倡電影、尤其是“主鏇律影片”要“好看”,要“喜聞樂見”。電影從業人員轉變創作思想,拍出了《周恩來》、《生死抉擇》等一大批受到觀眾歡迎、也創造了很高票房的優秀影片。“國產大片”也漸漸成為一個人們普遍接受的概念《鴉片戰爭》、《紅櫻桃》、《國歌》 、《紫日》等都得到了觀眾認可,取得較高票房。另一方面,商業化娛樂樣式的國產片也有了長足進步,以馮小剛的影片《甲方乙方》、《不見不散》、《一聲嘆息》等為代表的都市娛樂片都取得了不俗票房。
大片的進口,還直接促進了中國電影院線制的實施。電影院線制是以若干家影院為依託,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由一個電影發行主體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區成立了34條跨區域的院線,把近千家影院收入麾下,控制了全國90%左右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