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中國最大的血吸蟲防治紀念館——送瘟神紀念館。一九五八年五月餘江縣率先在全縣消滅血吸蟲,10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詩首寫道:“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夜不能寐,欣然命筆”,寫下了頌揚這一奇蹟的兩首七律詩《送瘟神》,傳為中國詩壇佳話。
送瘟神紀念館始建於一九七八年,坐落於江西省餘江縣縣城。它占地六千四百多平方米,分四個展廳,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和大量珍貴歷史資料,全景式地向人們展示了他們消滅血吸蟲,鞏固血防成果,創造中國血吸蟲防治第一面紅旗的業績。由該縣政府籌集資金三百八十多萬元人民幣重修的這座紀念館始建於一九七八年。該館已經被定為“全國血吸蟲病科普宣傳中心”、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江西省特色旅遊觀光點。
主體結構二層,門上橫額為全國著名書畫家吳作人的楷書題詞“送瘟神紀念館”。大廳正面鐫刻有毛澤東同志為餘江縣消滅血吸蟲病而寫的光輝詩篇《送瘟神二首》。館內由序幕廳,苦難廳、消滅廳、鞏固廳、楊柳廳以及餘江名人廳等六部分組成。原黨和國家領導人宋平、吳官正、吳儀等先後來餘江參觀紀念館。1998年,被鷹潭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58年餘江縣率先在全國以縣為單位消滅了血吸蟲病,創造了當時世界醫學史上的奇蹟,毛澤東同志特作《送瘟神二首》盛讚餘江縣消滅血吸蟲病取得的巨大成就。
回顧歷史
餘江雖小,但很有名。這裡有48年前在全國第一個消滅血吸蟲病奪得的“血防紅旗”,這裡有著名的“血防樣板渠”白塔渠。
餘江送瘟神紀念館,因為和毛澤東一首詩詞連在一起,以毛澤東詩詞題目命名的紀念館,在全國只有這一座;因為記載著血吸蟲肆虐、消滅和鞏固血防成果歷史的建築,除上海青浦血防陳列館外,也只有這一座;因為在鷹潭,凝聚著一種精神和力量,承載著一種歷史厚重感的建築,也非它莫屬。
從1978年為紀念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發表20周年而興建紀念館至今,送瘟神紀念館已經29歲了。
28年曆經3次改造
又是春風楊柳萬千條的好時節,送瘟神紀念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參觀者。館外環境優美,館內布置科學合理,內容豐富。經過28年的呵護和建設,紀念館已成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正積極申報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級紀念館,而且,它已成為餘江最具紀念意義和體現血防精神的歷史性建築。
不過在眾多參觀者中,卻很少有人知道紀念館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和餘江人的“血防”情節連在一起。
20年後的1978年10月3日,餘江縣送瘟神紀念館建成開館。
2006年4月4日,記者走進了原餘江縣委書記桂長貴的家。這位75歲的老人談起當年開館的情景時,仍然激動萬分:“這個館是1977年開建的,很多省聽說我們要建送瘟神紀念館,有石頭的送石頭,有水泥的裝水泥。10月3日建成開館那天,還開了個萬人大會慶祝!”他告訴記者,紀念館前的八根十幾米高的方柱子,全是石頭柱子,都是外省支持的。當年建館的35萬元和建館前廣場、紀念碑的15萬元,基本由國家和省里投資。
餘江縣血防辦主任寧靜遠告訴記者,紀念館的整體設計起點非常高,外形端莊,氣勢宏偉,前廳和左右展廳牆高地廣,寬敞明亮。這樣的起點為後面的修繕和改造打下了良好基礎。
1978年後幾年,是紀念館名氣最大、人氣最旺的時期。全國各地都派人到餘江送瘟神紀念館來參觀學習,美國、英國、德國等14個國家的代表團也慕名而來。
但再而後幾年,紀念館沉寂了。1987年,進入“休養期”的紀念館進行開館以來的第一次改造,改造重點是館內布局和展出內容。上世紀80年代末,全國掀起“萬眾齊動員,再次送瘟神”高潮,“血防紅旗不倒”的餘江血防經驗和精神再次受到關注,紀念館參觀人員日漸增多。1993年,紀念館進行了第二次改造,對展出內容再次進行充實、調整和完善。
但從此以後到2003年第3次“大修”的10年間,紀念館幾乎處於“休眠期”。
10年中,不少人看中了紀念館這塊寶地的商業價值,有的想買下做房地產,有的鑽空子在館內開起了歌舞廳,有的開起了錄像廳,有的開起了家具店。
2002年,當餘江縣委書記林軍走進蛛網架梁、塵垢滿地的紀念館時,他的心一下子緊了起來。
這就有了2003年的紀念館第3次“大修”。
50萬元撬動新館
20年前,餘江人用50萬元建成了紀念館。20年後,餘江人用50萬元撬動了一座新館。
餘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蔡江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這50多萬元,就沒有後來的300多萬元的改造,就沒有紀念館的新貌。
這50多萬元,是餘江幹部民眾自願捐贈的。
當2002年啟動第三次大修時,縣裡只籌集了十幾萬元。當時首先考慮的是為紀念館“穿衣戴帽”,即在基本不改變紀念館外形的基礎上,給紀念館增加時代氣息。縣委主要領導請來了省內一流的設計師,將紀念館外觀改造一新。就是這次小小的“手術”,也花去了37萬元。工程結賬,還欠工程隊10多萬工程款。
外表好看了,“現代”了,但走進館內還很陳舊,給人陰森的感覺。為做到“表里如一”,餘江縣委、縣政府決定對紀念館的內裝修和內容布局進行一次徹底改造。簡單說,就是除框架不動以外,一切都要動:牆體樓頂滲漏要補,牆面地面要裝潢,展出內容要進一步豐富。
縣裡請來設計人員估算,整個投資需要300多萬元。對一個財力只有幾千萬元的餘江縣來說,財政無力承擔這項工程。這邊欠工程隊的錢,那邊需要改造,工程隊紛紛退避三舍,不敢簽這份紀念館改造契約。怎么辦?縣委、縣政府想到了紮根在餘江民眾中的“血防精神”——依靠民眾,眾志成城。縣委、政府主要領導每人帶頭捐款1000元,機關幹部紛紛傾囊相助。學生有的捐幾角,有的捐1元。餘江縣企業家也不甘落後,盡其所能。縣委、縣政府在未修繕的紀念館前舉行了一次捐贈儀式,許多市民和務工回鄉農民也加入到捐贈行列。半個月時間,捐款就達到了50多萬元!
餘江縣領導說,這次捐款之快之多,在餘江是第一次,在捐款活動中,體現了餘江人的“血防精神”。
此後,紀念館的修繕又得到了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修繕紀念館資金的缺口部分很快也落實了。
原餘江縣委書記桂長貴對記者說:“餘江歷任縣委書記比其他縣的書記多交一本賬,就是鞏固血防成果這本政治賬。”而讓送瘟神紀念館重放異彩,是這本賬里重要的一筆。
深情滿懷“詩”與“三”
這是紀念館第三次大修以後的幾件小事。
2003年9月27日晚,第三次大修完工,餘江舉辦紀念毛澤東七律詩發表45周年活動的前夕,當工作人員把一塊南昌某廣告公司製作的大型橫幅豎立在紀念館臨時搭建的主席台上時,幾位市民幾乎不約而同地走上前來,指著橫幅上的“詞二首”說:“毛主席的送瘟神二首是詩,不是詞。”
這下可急壞了工作人員,他們馬上跟有關領導匯報。縣領導認為,民眾這種熱情是熱愛血防事業、塑造餘江形象的一種體現,必須認真對待。經過查詢,證實市民的意見是對的。工作人員連夜和廣告公司聯繫,並派人到南昌將修改後的橫幅取回。為了改這一個字,忙到凌晨3點鐘,多花了2000元。修繕一新的紀念館開館後,對民眾免費開放3天。在這期間,館裡收集了許多老同志對新館的意見。有一名民眾指著《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地動三河鐵臂搖”中的“三”字說:“應該是‘山’字。”對這兩首詩爛熟於胸的工作人員沒有任何馬虎,更沒露出不屑的神情,而是找來有關資料,向提意見者解釋“三河”的詞義。
小事足見餘江人對紀念館的感情。許多餘江人雖然多次參觀紀念館,但只要走進紀念館,都會認真觀看每幅圖片、每段文字或者每件實物。在眾多新展出的圖片中,有一幅原中央血防辦主任魯光坐在書房裡的照片。蔡江告訴記者,魯光曾7次到餘江檢查和指導血防工作。2003年,縣裡派人到魯光老人家中拜訪時,拍了這張照片。當時老人已近90歲高齡。他把第8次來餘江參加紀念毛澤東七律詩發表45周年活動當作“圓夢”。紀念館工作人員把這張圖片放大後掛在了館內。有一天,一位參觀者指著照片左上方說:“你們看,魯光先生書架上掛著一幅字,是他自己作的詩。”只見那首詩描寫的正是餘江的新貌!工作人員大喜過望,說:“照片掛了這么久,連我們都沒發現,真是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