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祐(譜牒學者楊修駿先生認為非“王祜”) ,祖籍莘縣(宋時屬大名府,今屬山東省),以文學見長。五代時先仕晉,後及漢、周,北宋建國後,宋太祖趙匡胤拜其為監察御史,頗得賞識,官職不斷升遷,以尚書兵部侍郎知制誥。乃舉家遷來京城,落戶開封。時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開寶二年(969年)之間。
王祐落戶開封的具體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遺蹟志》說在仁和門外,清周城的《宋東京考》說在望春門外。這仁和門和望春門實際指的都是曹門,即今曹門關中街偏北一帶。
宋開寶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節度使符彥卿謀叛。魏州即大名(大名縣亦名魏縣),宋太祖乃派王祐權知大名府。那個時候,莘縣一帶歸屬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祐衣錦還鄉,許以“便宜”行事,並以趙普(一說王溥)相位相許的真實用心在於除符,王祐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祐至大名接任後,明察暗 訪,卻查無實據,數月無聞。宋太祖乃驛召面問,王祐直言稟報,符彥卿無謀叛事實,並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擔保。甚至直諫太祖吸取晉、漢(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濫殺無辜的教訓。太祖聽後很不以為然,乃把王祐改派知襄州。如此以來,王祐升遷宰相的許諾當然是落空了。王祐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內,手植槐樹3棵,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以我們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祐當時的心情,很可能對自己當不成宰相有點生氣,可能是“別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孫一定有能擔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氣話。當然,也可以認為王祐這句話是他的自信或遠見。但他以三槐比擬三公確是無疑的。
後來的事實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兒子王旦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使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三槐堂不僅成了王祐一支的堂號,而且成為整個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三槐王氏。
《太原王氏》書中的世表:
褒公西入鹹陽,傳四世至綝公(王琳為琅邪王氏王導的11代孫,三槐堂一支應是琅邪王氏的後裔),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為潞州刺史,曒公八傳至言公,為唐滑州黎陽令,言公生徹,為後唐進士,官至左拾遺,徹公生祐,是為三槐王氏始祖。
祐公少篤志詞學,性倜儻,有俊氣。後晉天福年中,以書見桑維翰,維翰稱其藻麗,由是名聞京師。鄴帥杜重威闢為觀察支使。至後周,仕為魏縣、南樂二縣縣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監察御史,後加集賢院修撰,轉戶部員外郎。至宋太宗時,知河中、開封二府,以病請告,拜為兵部侍郎。祐公生逢五代戰亂,歷事後晉、後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顯名。祐公宦居於汴梁城東時,築室於仁和門外,嘗手值三槐於庭院中,言稱其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後來王佑裔孫因之而稱為“三槐王氏”。
三槐王氏自祐公以後,簪纓相繼,歷世為官,子孫分任各處,子孫散布于海內外。
三槐世系淵源爭議論述要錄
三槐世系在五代末和北宋時期的王言至王鞏的六代世系人物,無論從史書或譜牒資料上看均比較完整和詳盡,這與當時北宋政權社會穩定,三槐王氏處於鼎盛時期有關。因此三槐世系研究重在北宋前和宋南渡後。北宋之前的五代時期政權更換頻繁、門閥顯貴亂套、多數姓氏世系出現斷層。三槐王氏世繫上朔雖有延綿,但存在二個分歧要點。一部分是認為三槐世系要掛在王元之後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認為應掛在王威之後的太原世系。至於北宋滅亡,宋室南渡至今的三槐王氏,由於許多後裔隨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遷或留守中原,以後元、明、清各朝四處播遷,枝繁葉茂,史書難於記述,各方譜牒紛說不一,所以至今約900年歷史的三槐世系也難於理清。
宋代後的三槐王氏
(1)王約
宋代三槐王氏歷任朝中要職,元時雖然蒙古人排斥漢人,規定不任漢人為正職,但三槐王氏在朝中亦不乏其人,如王因的曾孫王約被元仁宗帝敬為儒師,官至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太子詹事、河南河北行省右丞、集賢大學士、樞密副使、商議中書省事、榮祿大夫,贈梁國公、文定公,官從一品,為元代三槐家族中官職最高者。
為感謝老師,元仁宗帝登基後特意安排王約到祖籍地汴梁(今開封)任職河南河北行省右丞,元廷還推恩三世,贈王約的父親王松年榮祿大夫,司徒柱國,追封梁國公,諡文惠,母成氏,追封梁國夫人;王約的祖父王通,贈資善大夫、中書右丞、上護軍,追封汴梁郡公,謚莊穆, 祖母陳氏,追封汴梁郡夫人。王約的曾祖父王因 , 贈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護軍,追封汴梁郡公,謚敬懿 ,曾祖母張氏,追封梁郡夫人。
王約的政績頗豐,《元史》有傳。元蒙史有評價“元朝前期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忽必烈逝世。四月,鐵穆耳從和林到達上都(今內蒙古多倫東北),在重臣伯顏、玉昔貼木兒的支持下,由宗室諸王會議推立為帝,是為元成宗。 成宗在即位詔書中宣布自己將奉行先朝的‘成規’,但實際上還是對忽必烈晚年的一些政策做了調整。中書右司員外郎王約的上書則較為具體地表達了成宗的守成政治方針。 王約建議在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停止所有非急需必需的土木工程,免除歷年積欠的賦稅,重新核實納稅的民戶,以減輕民眾負擔,與民休息;同時設立義倉,賑濟貧苦孤獨之人,開放打獵等禁令,實行有利於農業的措施,以安撫民眾,發展生產。在政治上,整頓吏治,打擊貪污受賄,革除多年的積弊;慎重地選擇官吏,尤其要慎重地選擇直接治理民眾的府、州、縣長官;重新修訂律令,嚴明賞罰;裁減多餘的官吏,精簡機構;減省煩瑣的條文,改革不合理的制度,以提高辦事效率。在對待周圍鄰國關係上,不要斤斤計較於要求別人朝貢,甚至為此動武,應該以恩德招抵遠方之人。此外,王約還主張辦好學校,以培養人才,以及朝廷上下都應該了解民情等等。王約的建議實際上成為成宗一朝,特別是元朝前期的施政大綱。”
王約做太子詹事時輔導仁宗,王約屢勸仁宗勿露鋒芒,終成就仁宗善政。四庫全書《御批續資治通鑑綱目》卷二十四曾有評論說“君子觀王約告仁宗之言,可謂不負厥職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屢見於史冊者,謂非王約輔導於其始可乎。若王約者貽仁宗之哲命者也。”
王約的兒子王思誠官奉議大夫(官五品)、秘書監著作郎,為《宋史》30名編撰史官之一(總裁7人、史官23人)。王約的孫子元末明初避亂沿運河遷山東滕州薛城境內,後因水災王約的曾孫王讓又遷到滕陽郭河邊,其裔孫後分支江蘇沛縣王菜園村、司庵村,豐縣謝村等地,現代較著名的有中國書畫泰斗王學仲。
元代蒲道源有詩 《壽豫齋王大學士》贊王約:
清時名德細推排,海內於今數豫齋。
官曆聖朝凡四葉,澤流家世自三槐。
人間勝日居仙府,天上文星近泰階。
紅頰霜髯眞壽相,川增坐見福無涯。
政府曾聞力懇辭,瀛洲雅志得逶迤。
正人一指為公屈,吾道寸心惟上知。
智若蓍龜深自晦,壽兼松鶴遠難期。
瓣香袖裡仍留在,不為南豐更有誰。
(《閒居叢稿》 順齋先生卷之六)
元代著名詞人張野在王約壽宴時贊“三槐堂”後繼有人,寫下了 《沁園春· 為王彥博尚書壽》:
佳氣蔥蔥,喜事重重,福祿疊來。
記秋官重任,去年顯擢,春闈寵渥,今歲安排。
壽算綿綿,班資袞袞,迆邐相隨到上台。
人都道,不調和鼎鼐,豈盡其才。
眉間陰德紋開,應只為,惟刑之恤哉。
看門閭高大,堪容駟馬,兒孫昌盛,已種三槐。
喚起瓊姬,滿斟玉露,官事無多且放懷。
年年醉,對春回柳眼,雪暈梅腮。
在王約任仁宗太子詹事時張野還寫下了 《水龍吟 為王少傅壽》:
畫堂佳氣蔥蔥,玉梅迎臘香初度。
人生可慶,官居極品,年登上壽。
一代風流,三公儀范,四朝耆舊。
算世間除卻,東山謝傅,問誰是,調元手。
眉宇陰功何厚。看富貴榮華長久。
金章照眼,彩衣戲舞,桂枝聯秀。
尚父規模,武公勳業,亨衢盡有。
願年年剩把,普天霖雨,釀長生酒。
揭傒斯在王約任樞密副使時有 《壽王樞副》【 四部叢刊本、海山仙館本題作壽王副樞。】:
七秩懸車兩府稀,五朝遺老百僚師。
寒梅看足行吟處,舊史評來生嘆時。
身退已將心共遠,名高轉覺世堪遺。
且陪嘉客沽春酒,政待武公歌抑詩。
揭傒斯在為王約的著作 《史論》中的《宋史論》作序時評價說:“集賢大學士、樞密院使大梁王公,作《歷代史論》 ,一本陳均《宋編年備要》作《宋史論》,凡十數萬言。以公文學、行藝、才識、器度,直內而方外,憂國如憂家,身事五朝,位歷二府,雄名碩望將五十年。”
其他,還有魏初、劉敏中、程鉅夫、劉唐卿、張之翰等許多好友有詩、詞、曲相贈,可見歷仕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天順七朝,曾為仁宗帝儒師,並居軍、政要職的三槐堂後代王約在元廷中的才德、威望和地位。
(2)王重陽
王重陽,京兆鹹陽(今陝西鹹陽)大魏村人,是中國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創人,後被尊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歷史上稱為北七真。王重陽揉合儒家和道、釋的思想,主張三教合一。聲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認為“人心常許依清靜,便是修行真捷徑”。著作有傳道詩詞約千餘首,另有《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統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