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氣哥

送氣哥

何於偉沒想到自己一不留神的職業轉換,創下一個第一,成為武漢市首名大學生送氣工。同時也成為網友們津津樂道的送氣哥。對於大學生就業的新聞並不少,前不久就有數據顯示大學生與農民工起薪差距縮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讀書無用,而是再次證明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中國教育部門和其他調查機構在一年又一年的就業報告或統計中,一次次鼓吹大學生的高薪論,似乎在現實面前終於不得不低下貌似高貴的頭。事實上,教育部公開承認就業難,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不僅能讓全社會的目光都來關注大學生就業,而且,如果教育部能再伺機出台一些能切實幫助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法規,對於廣大大學生而言無異於一場及時雨,善莫大焉。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出身“高貴”的大學生雖然委身於一家送氣站,可是他並沒有消沉,也沒有埋怨。為了打破求職困境,他先後做過工廠工人、開過手機維修店、當過送氣員,而對於大學生這個帽子,何與偉輕笑著說:“早已看穿了,生活讓我早拋下這頂並不“高貴”的帽子”。

人物介紹

何於偉是漢川縣南河鄉人,和村里同齡人比起來,學習成績算是好的。高中畢業後,他收到武漢化工學院的室內設計專業通知書(現武漢工程大學)。成為大學生,著實讓家裡人高興了一陣。然而,高興很快被畢業後的求職困境打破。

送氣哥送氣

2005年,何於偉大學畢業,最先找到和專業對口的裝修公司工作。但這份工作,何於偉只幹了1年,就辭職不幹了。“就是坐在辦公室,用電腦畫點簡單的裝修圖,說是個設計師,實際上更多的是業主說了算。沒事時,坐在位置上,上級看你沒啥事做,也沒好臉色,自己幹得難受。”
事後回憶這段職場經歷,何於偉說,初入社會,有一個意外發現刺痛了他。當時這家裝修公司招有不少木工,這些水電工的工資月薪都有3-4千元,而他拿到手的只有1100多元,比木工少多了,而這些木工文化水平並不高,但有手藝能做事。從這時開始,何於偉認識到,大學生的帽子戴著好看,但現實生活中卻需要實幹,在市場上它並不比一個木匠“高貴”。
辭職後,何於偉聽說南方有很多機會,加上有個親友在那邊打了10年工,一個月有二三千元,他決定也南下打工。2007年,何於偉提個箱子,到達東莞,住進了10元一晚的旅店。他跑到人才市場,看到“人山人海,感到特別茫然”。有了以前的入職經歷,何於偉想學一門技術,找工作時鎖定機械學徒、車工等行業。靠著這份認識,他進了一家工廠,但只做了3個月,他就離了職,“因為就是一名普工,學不了東西,工資也低,也就1200多元包吃住”。
此後,何於偉輾轉進入一家鋼材磨坯廠,當了一名工人,最終拿到手的1500多元。作為一名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何於偉的家庭幾乎不能提供他任何有力的社會關係支撐,有的就是一些早點打工出來的親友,告訴他哪裡有更好的工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這場風暴也波及到了何於偉,“當時南方有好多工廠倒閉,還有一些工廠訂單少了,紛紛減薪裁員”。何於偉能拿到手的錢越來越少,動了回家發展的念頭。他辭職回到老家,“說實話心裡依舊茫然。”不過,對於日後的如何生存,何於偉倒是不擔心,因為“我這個人,什麼事都願意做。經常想,連那些殘疾人都在艱難謀生,我一個健全人還怕什麼,何況我還讀了點書。”
回到家鄉的何於偉已經25歲,這在農村早已是該娶媳婦的年紀。看到兒子讀了大學,仍然沒個正經事做,父母也開始嘮叨起來,“說讀了這么多年書,還不如不讀,早點像別人那樣打工。”2009年,在父母的催促下,何於偉和同鄉一女子結婚成家,並在婚後添了一個女兒。
有了家庭也就有更多責任,何於偉需要謀求一份新工作。在漢口大智路手機市場打工的一位親友告訴他,現在手機維修蠻賺錢,可以搞這一行。去年1-8月份,他到親友那學維修手機的手藝。學成後,他和老婆在漢陽開了一家維修手機的小店,並順便賣卡。因為附近有幾家服裝廠,工人比較多,小店的生意一時還不錯。但隨著工廠搬遷,小店生意每況愈下,“一個月就賺個1千多塊錢,光夠個房租、水電。”
從小店老闆到當上送氣工,何於偉作出轉變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何於偉說,當時小店附近就一個送氣站,經常有送氣工到小店閒聊。通過攀談了解到,送氣工做得好收入並不低。何於偉心裡一比較,值得做。
至於大學生這個帽子,何於偉輕笑著說:“早已看穿了,生活讓我早拋下這頂並不‘高貴’的帽子”。何於偉起初用一輛二手腳踏車送氣,後來發現效率低,和老送氣工比,每天送的瓶數少多了。他下決定,買了一輛電動車,送氣效率立即提高。上個月,他拿到手的工資就有2600元,這已經扣除了應繳的保險等相關費用。
何於偉甚至覺得,現在的成就感還強過當設計師,每天穿行在都市,每天在挑戰自己的業績,拿的錢也多。何於偉每天早上8點上崗,然後拿著派單,藉助電動車,將氣送到指定地點。一瓶罈子氣接近30公斤,有時他要提到6樓。剛開始,因為不熟悉路走過冤枉路。體力一時不適應,一趟下來氣喘吁吁。不過,何於偉出身農家,很快適應這個過程,並發現門牌號有規律。他還專門備了個筆記本,記下路線,方便最快找到用戶。
最新統計報表出來,他的送氣量全站第一,拿到手的工資有2800餘元。何於偉會一直送下去嗎?對這個問題,何於偉說,只想把當前做好。
讀了大學,還送氣,書是不是白讀了?這是大家爭議最大的話題。何於偉受到這樣的關注,也因有一個大學生身份。他曾經回答,不認為書白讀了。如果早知道當木工拿工資強過讀大學,還會讀嗎?當記者拋過這個問題時,何於偉陷入沉默,並未作答。

社會觀點

支持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畢業生660萬,比去年又增加30萬,就業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不僅本專科生就業情況不樂觀,就是研究生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也不容易。大學畢業生就業不理想、待遇偏低的情況比較普遍。最近有報導說,大學生工資趨同農民工。儘管走街串巷、爬樓進屋送液化氣的過程充滿酸甜苦辣,但是大學生在就業現實面前,調整就業期待值,放低就業身段,詮釋了務實的擇業理性。

送氣哥送氣哥

儘管有人對“送氣哥”的選擇表示認可,但是仍有人不願意把大學生與貌似“低賤”的送氣工畫等號。所以大學生當“送氣哥”與競爭公廁保潔員、當保姆一樣又成了熱門話題。但是,大學生當“送氣哥”也好,競聘保潔員、做保姆也罷,都是一種就業方式。在就業現實面前,大學生就業並沒有丹書鐵券。社會分工千差萬別,職業本無高低貴賤之分。社會不僅需要白領精英,還需要各行各業的服務者。
大學生靈活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及時調整心態,坦然面對世俗偏見,另闢蹊徑找工作,具有務實創業精神。他們不僅要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對其他為就業難苦惱的同學們也具有啟示意義。政府對這種自主創業精神應給予鼓勵。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問題一朝一夕難以化解。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業難也難在打破傳統就業觀念上。傳統意義上的高薪、輕鬆、體面的工作已經越來越難找,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與期望值,也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和更新。

評論

“高中生下農村有點屈才”。這句話在若干年前並不誇大,許許多多的高中生不僅有了工作,還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後來是中專生國家也包分配,現在是大專生未必能找到活兒,即便是本科生研究生也有失業者。若真正回到古代的中國,如此“糟蹋人才”,豈不是有損文人的臉面?更有辱斯文?
然而,古代與當代不一樣,過去和現在不一樣,大學生包分配早已經成為歷史,那也只能回到自食其力的起點之上。“帽子”,是很好看,但究竟能頂多大用?知識,好用,但離開了生存的基本條件將失去所有的承載。大學生要帽子,但首先要肚子,先讓自己吃飽了,然後再去說別的。“倉廩實而知禮節”,大學生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天天躲在家裡打遊戲機與父母慪氣,還不如到社會上闖一闖乾一乾,為自己掙下一片天地來。
白領是好當,但未必真正能有好的收入,未必能讓自己過上稍微富足一點的生活,掙的不多,受罪不少,除了一身光光鮮鮮的西服之外,恐怕再也沒有任何可炫耀的本錢。那么,就不如去學學“送氣哥”也讓自己有一筆穩定的收入。有些報導天天拿農民工工資與大學生工資作比較,依筆者見這沒有可比性,一個熟練技術農民工,工資收入為什麼非得低於剛剛工作的大學生?這個世界上沒有哪種職業是下賤的,沒有哪種職業是所謂高貴的,都是自己弄出來的景,一切都是浮雲,何必說自己多么多么高貴呢?
送氣是對社會給力,是對家庭給力,更是對自己父母供養多年學費的給力,當然也是對個人人生的給力。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送氣不僅不憋氣不悶氣反而是為自己打氣給力。

反對

大學生能當送氣工與普通勞動者為伍是社會的進步,也是大學生就業理念改變,要說光榮確實是如此,但是此種光榮在現實中不少,成為一種普遍,如:大學生賣豬肉、當建築工、當洗腳工、擦皮鞋等,如果說有個編制罩著更是吸引大量的大學生蜂擁而至,如:研究生競爭保全,大學生競爭殯葬工,大學生競爭公廁保潔員……此種光榮更希望落到自己身上。
從大學生自身來說並非是為了去這一“光榮“的行業,要說光榮,其他行業也光榮,到壟斷國企上班也是光榮,到旱澇保收的事業單位工作也光榮,當公務員更光榮,但是此“光榮”單位名額非常有限,不是一般的大學生去的了的,去不了穩定的單位,去不了好的單位,那也只好到其他行業,被人們習慣中認為“光榮”的行業工作。
送氣工無須高學識,也無須出具文憑,只要“身體健康,會騎腳踏車,會說簡單國語即可”,不走錯路,不敲錯門,能把氣送到用戶手上即可,此種條件即使文盲半文盲也能勝任。大多數人之所以評說該大學生光榮,是因為能屈尊做與其身份不相稱的工作,此種評價本身就帶有不應該大學生去做而去做了,而顯得光榮,言外之意,如果是文憑淺的人去做,如果是農民工去做自然就是理所當然。
作為大學生本人來說,當初花那么高的代價,費那么大的功夫上大學,絕非是為了當送氣工,而是想在某一專業有所發展,假如上大學之初已經事先預測到,將來只能當送氣工,其也許就不會千辛萬苦奔大學的門,當然,該大學生當送氣工也許不會一輩子,也許是學“工農兵”先行鍛鍊實踐,為今後的人生征途打基礎,但是要想擺脫此種“光榮”絕非那么簡單。
大學生找工作確實不容易,能當送氣工也稱得上光榮,比那些找不到工作,不肯屈尊的人來說強很多倍,但是大學生畢竟受過高等教育,不論是國家和家庭都花費了不少成本,因而,此種“光榮”還是少點好。

觀察

其實,關於大學生就業的新聞並不少,前不久就有數據顯示大學生與農民工起薪差距縮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讀書無用,而是再次證明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中國教育部門和其他調查機構在一年又一年的就業報告或統計中,一次次鼓吹大學生的高薪論,似乎在現實面前終於不得不低下貌似高貴的頭。
其實,大學生就業難在大學生中早就有了切身體會,尤其是作為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要想找一個對口的難,要想找個合適的難上加難,要想找一個滿意的更是難於上青天。因此,很多大學生在求職中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委曲求全。
而大學生何於偉就是屬於退而求其次的人之一,但是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出身“高貴”的大學生雖然委身於一家送氣站,可是他並沒有消沉,也沒有埋怨。為了打破求職困境,他先後做過工廠工人、開過手機維修店、當過送氣員,而對於大學生這個帽子,何於偉輕笑著說:“早已看穿了,生活讓我早拋下這頂並不‘高貴’的帽子”。
本來,體力勞動就不比腦力勞動低人一等。可是對於勞動認識的偏見,卻像一條鴻溝,將難以就業的大學生和體力工人隔離。幸運的是,已經有一些大學生在現實中不斷嘗試著打破這道鴻溝。

延伸

老外怎么看待大學生送氣工
先來看一個國外的笑話,說是哈佛大學一位畢業生拿到畢業證以後,興致勃勃地要去酒吧慶祝一番,開計程車的司機問他今天為什麼這么高興,大學生說他從世界最著名的大學畢業了,當然高興。結果,這位計程車司機很平靜地說,是啊,我當初從這所大學畢業的時候,也像你一樣高興。
這則笑話已經流傳十幾年了,說明在十幾年前,人家外國人就已經學會以輕鬆、調侃的心態看待大學生當計程車司機或者是當送氣工的問題了。而我們身邊發生了這樣的事,還能引來大批的媒體記者,引起公眾的熱情圍觀,說明我們還無法以一個正常和平和的心態看待這類事件。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多元,對於大學生當送氣工、擦鞋匠、掏糞工,甚至是成了“胡屠夫”,我們也應該學會淡然看待才是。

網友評論

全國各地的網友對何於偉這名大學生當上送氣工的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2010年11月26日,50餘名讀者發來簡訊,大家都對何於偉的選擇表示認可,認為他自食其力,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一樣是靠勞動吃飯,沒有貴賤之分,都應有受到尊重。也有少部分讀者提出,何於偉如果長久選擇送氣,就不划算,因為這樣書就白讀了。

送氣哥送氣哥

荊州網友“勇者無敵”:讀大學只是表明你的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學習能力提高。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坐辦公室、西裝革履才算工作。只要是你認為有前途的都可以做,跟工作體面否沒有關係。平凡的工作也會幹出成績,讀了大學並不會冤枉。本人研究生,將來也打算開小店,做苦力呢!別人怎么看不重要,關鍵看自己對價值的認同!
武漢網友“看看”:先就業,後擇業。人越閒就越懶,在工作中學會生存。
廣州網友“KEN”:我覺得很多人本身就把讀書曲解了,讀完大學出來不管做什麼,我覺得大學都沒白讀。我也工作好幾年了,感觸很深,讀過書的人和沒讀過書的人,不管有錢沒錢,身份如何,但是談吐是有差距的。我認為讀書主要還是提高自己素質,並不是說讀了書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賺錢多少和能力有關,並不和知識成正比。
廣州網友“酋長”:靠自己努力掙錢吃飯、養家就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清華、北大的研究生還賣豬肉呢。校門裡有高分與低分之分,但校門外有高能與低能之分,別以為多讀幾年書就應該高高在上,沒有生存的技能,還難以在社會立足呢。
135×××××389:一個人應該要有長遠生存和發展目標,何於偉在立足現實的基礎上做一名送氣哥是好樣的,但是他更應該思考一下,他的未來在哪裡。
139×××××150:別的已開發國家全民都是大學生,人家藍領工人的工資比白領還高。何於偉靠雙手養活自己不啃老,不丟面子!
135×××××552:何於偉因生計所迫去做送氣工,是社會對人才的極大浪費。
158×××××784:我贊同何於偉當送氣工的做法,因為這也是一種正當職業,憑自己的勞動所得,比起那些初入社會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學生要理智多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