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述洞村位於縣城西南38公里,距鎮駐地10公里,東接岩洞村、南壤銅關,西連茅貢的與侗戲之鄉茅貢鄉額洞村,北抵德鳳甫洞村。全村有5個村民小組,居住377戶,總人口1720人,侗族人口占100%,是一個以侗族聚居的少數民族村寨。
村寨特色
述洞村依山傍水而居,村寨歷史悠久,保存完好,民族習俗濃郁,民族風情古樸,文化情韻原汁原味,侗族大歌淵遠流長,侗族服飾手工刺繡技術獨特,村中禾晾林立,屋舍儼然,寨內衛生整潔,花橋飛架,寨內小溪流水淙淙,村邊古木掩映,房屋、水輾、穀倉錯落有致,布局合理,村容寨貌和諧統一,享有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述洞獨柱鼓樓就座落在這裡。這裡民風民俗令人神往、自然環境使人陶醉,人文自然景融為一體,是該鎮民族旅遊重點開發的村寨之一。
走近村寨,首先印入我們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杉木吊腳樓,寨子中間巍然聳立的鼓樓,還有寨腳小溪上凌空飛架的風雨橋。
漫步在述洞的村巷中,這裡的每一條巷道都是用青石板鋪砌而成,並且四通八達。據村民介紹,他們全村的居民都是侗族,共320戶人家。整個村寨,除了一座國小教學樓為磚混建築外,所有民居均是雙斜面乾欄式房屋。寨內鼓樓、風雨橋、水上穀倉群保存完好,民族風情古樸濃郁。每年的正月初三至初八,他們都要身著盛裝,開展合歌祭祖、踩堂唱歌、演唱侗戲、青年男女聚會敘情等活動。
村中的“獨柱鼓樓”高約20米,柱檐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八角形,共有七層檐翹,整體形象就好似一座寶塔。與其他地方的鼓樓相比,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從鼓樓底部直至頂尖部,是由一根粗大的獨柱貫穿,再由這根獨柱向四周伸出橫枋,與8根檐柱相連線。
據說,這座鼓樓的掌脈師傅就是從大自然中杉樹的形象與結構得到啟發,從而建造出來的。它的結構獨特,榫孔層疊交錯,不用一釘一鉚。從公元1636年建成至今,已在寨中矗立了373年,是我國所有侗族村寨中歷史最悠久的鼓樓,號稱“鼓樓之宗”。
鼓樓內及四周地面,均用大小一致的鵝卵石鋪墁,花紋圖案為如意祥和,甚是美觀大方。 由鼓樓坪沿著青石板路順緩坡而下,我們便來到了寨子外邊的水上穀倉建築群。這裡有大大小小五、六十座穀倉,有的已有上百年歷史。這些穀倉清一色修建在水塘之上。離岸兩米左右的水塘里,安放四個露出水面的石礎,石礎之上建穀倉。穀倉分兩層,下層無橫枋連線,也不裝木板,上層是存放穀物的倉庫。
所有的穀倉均無防盜設施,倉門就一根橫木閂著,一張兩三米長的木梯就放在穀倉的廊檐上。若要上穀倉時,伸手拉下來就能用。 其功能有二:就是防火和防鼠。即便寨上失火,他們還能保住遠離民居的穀倉。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為侗族先民的聰明智慧所深深折服。
獨柱鼓樓
相傳建村之初就建有獨柱鼓樓。現在的獨柱鼓樓建於1921年,高約12米,呈四檐閣。除第一層為了伸展和裝修立有撐柱以外,整個鼓樓只由一根直徑50厘米左右的中柱支撐。中柱直立於鼓樓中央,直伸頂端。從外觀看,由下至上逐層縮小,形成上下檐層疊形狀,與多柱鼓樓無異;從樓內觀看,以中柱為中心,大小不一的枋片斜穿*套,縱橫交錯於中柱,使其聯成一體,形似傘狀。樓內地基中間設有火塘,周圍擺四根長凳。
獨柱鼓樓,俗稱“現星樓”、“杉樹鼓樓”,在距黎平縣城39公里的述洞下寨,外觀與其它鼓樓一致,為七層檐四角攢尖頂,密檐式木結構建築,占地面積53.3平方米,高15.6米。
該樓里有一根杉木樓心柱直貫頂端。樓心柱四方立四檐柱,檐柱間置室柱檐,從樓心柱腳3.14米外以上鑿四層級,用十字穿枋把橫心柱、檐柱、童柱、瓜柱連線組成建築的構架。攢尖頂舉折較小,頂端疊覆40厘米與54厘米口徑鐵鍋,上為2米高的木枝接剎,剎之基部為古鐘形體,雕凹、用桐油石緊固是在鐵鍋底部。
仿生學建造
該鼓樓的雛形是根據一棵大杉樹的身軀而修建。傳說當地的侗族同胞有常到該杉樹下納涼談家事的習慣,一天村寨所聚人數近百於此樹下,突然間老天下起了大雨,村民們一時無法回家避雨,相互間只得圍駐在這棵大樹下暫避暴雨,不料大雨下的時間較長,村民們在避雨的過程中只得繼續聊天談家事,暴雨停後,大家驚奇地發現自己身上所穿的青銅布衣褲沒有退色,就連頭上的髮辮也沒有被雨水弄濕,於是村民們突發奇想,何不如將這棵大杉樹,去掉一些枝葉搭建成一座鼓樓……
始建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的獨柱鼓樓,為七層檐四角攢頭頂,穿檐式木結構建築,是侗族地區現存唯一的鼓樓雛形,其結構和形式對後世鼓樓建築產生深遠的影響。2001年刷新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整座鼓樓為全木製結構,沒有用一釘一錘,其精湛的工藝,巧妙的建築結構反映出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獨柱鼓樓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的一大精品,也是侗族建築史上的一大瑰寶。
“祭薩”活動
8月22日(農曆七月十三日),貴州黎平述洞村舉辦盛大的“祭薩”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驢友”、日本友人及周邊各村寨侗族同胞等數千人前來參加。
據悉,“薩歲”是侗族的女英雄,相傳她為保衛侗寨安全,在一次與外敵的戰鬥中,因寡不敵眾,在黎平一個名叫“弄堂概”的地方縱身跳下懸崖,英勇獻身。長期以來,在侗族民間形成了一整套薩文化,包括有關薩的傳說故事和歌謠、踩歌堂、吹蘆笙以及各種敬薩祀薩活動,在侗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圖為黎平縣十洞十三寨的侗族同胞以自己獨特的文化方式祭祀侗族聖母“薩歲”時的情景.
首次揭開253年前神秘的款文化
公元2010年8月22日,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其中十三個侗寨的寨老相聚在岩洞鎮的述洞村,把隔斷了253年的“侗款”,在侗族神秘的儀式下重新續上。
這兩天,述洞聚集著從周圍寨子趕過來參加這一盛典的侗族人們,無論是小孩、大人、老人,都身著盛裝,在隆重的七月十三節日中,期待著這百年前傳說中的“款會”。
侗款有兩層涵義,其一,是古代侗族社會人與人之間、家族與家族之間以及村寨與村寨之間的一種公共約法,是侗族社會人們的行為規範,即款約,法學界稱為“習慣法”;其二,是通過推選產生的以執行款約為職能的自治組織。款組織根據範圍來分,有大款和小款,小款由幾個或十幾個鄰近的村寨組成,往往以小流域或相鄰片區為單位,大款由若干個小款聯合,相當於古代社會的氏族聯盟或部落聯盟。款組織的最高首領為“款首”。
侗款的主要職能是維護社會治安,制定民間規約、調解民間糾紛、處理違約行為、組織公益建設、傳承民族文化等等。侗款在構建侗族地區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二月初五,現屬於黎平縣的竹坪、新洞、岩洞、述洞、銅關、宰拱、朋洞、山洞(今三龍)、四寨、坑洞、覓洞、擺東、幾碳等十三個侗族村寨的款首或頭人在竹坪寨羅漢坡腳聚會,商討維護當地社會治安的民間公約,並豎立《款禁碑》留存至今。
這是歷史上十三寨地區最重要的一次起款,一直維護村寨之間、鄰里之間的和平相處。於是款就這樣沉浸在十三寨人們的生活之中,在接下來的253年中也沒有再續新的款,只是時不時舉行例行的“講款”活動,即通過各種形式向款民們重申過去的款詞,讓大家牢記在心。
友情提示
行:在廣州可坐1059次列車(臥鋪票價147元,車程約18小時)到達湖南省靖州市,當地客運站每半小時有一班車至黎平縣(票價15元,車程2小時)。從黎平縣城去岩洞鎮,可坐去口江的班車(票價12元),岩洞鎮至述洞村還有約20公里,都是山路,沒有班車,最省事的方式是在黎平縣城包車去。
玩:獨柱樓又叫“現星樓”。據說建樓時,天上曾划過一道星光。鎮邊上有一個叫岩洞的村子,是侗族大歌的發源地。
攝:述洞村的男人都愛在頭上纏一條白毛巾,女人們打扮更是奇特:一身黑色的衣裙,綁著腿,胸前吊著圍裙。老百姓都相當和善,對拍照很是配合。寨子右邊的山坡上,也就是農舍前,能鳥瞰獨柱樓,視覺相當不錯。
住:村里完全沒有接待設施,連“農家樂”也沒有。可能是太“山”了,手機沒有信號,村長給我們留下的也只是固話號碼(0855-619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