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鄉

迎江鄉

該鄉位於夾江縣城西,背靠夾江縣千佛岩風景區,距城3公里,海拔高度:473米。截止2005年底,該鄉共11個村,70個農業社,3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800畝,總人口12170人,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丘陵鄉,山多地少。

基本信息

下轄村

群星村、郭坪村、雙魚村、雙龍村、東嶽村、大橋村、黃祠村、石香村、古埝村、大興村、師壩村。

經濟發展

該鄉是中國“西部瓷都”,四川省夾江縣的蠶桑特色基地之一,蠶桑和苦筍是該鄉的龍頭產業,經濟支柱。鄉黨委、政府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二號檔案精神,通過對全鄉經濟結構的調查分析,因地制宜,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探索出全鄉經濟發展之路,即大力發展壯大蠶桑,苦竹龍頭產業,積極引導開發特我農產品,大搞“一村一品”。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努力拓寬增收渠道。

截止2003年底,該鄉已有桑田5000畝,養蠶4920張,收入254萬元,人均收入230元。被縣上命名的養蠶大戶有106戶,其中年收入上萬元的2戶,有全縣蠶桑特色村和特色社各1個,全縣唯一的良桑母穗基地也落戶該鄉石香村。有2003年度縣、市科普工作會上,該鄉被評為四川省夾江縣科技示範鄉鎮,該鄉石香村分別被評為市、縣兩級科普示範基地,74戶農戶被評為縣科普示範戶,從1998年開始,該鄉長期與縣絲綢公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生產模式,2003年成立了“支部+協會”的迎江鄉蠶桑分社。

該鄉的苦筍聞名遐邇,2003年,已開成夾迎公路兩側延綿3公里的苦筍走廊,發展苦竹1700畝,遍及夾迎公路沿線的8個村,32個社。2004年投產1000畝,年產量達400多噸。年產值達210萬元,僅此一項人均純收入175元,年收入上萬元的苦筍大產有4戶,其中郭坪2社李慶公年收入超過2萬元,成為全樂山市享有盛名的苦筍大王。該鄉栽種苦竹千畝以上的大戶有21戶,2004年,該鄉已成功申報了“四川省無公害苦筍基地”,該鄉苦筍也成功的申報“國家級批准無公害農產品”。

該鄉的“小精品”農業豐富多彩,雙魚村蘿蔔,截止2005年底面積有500畝,年產值60萬元;東嶽村的蘭草,占全縣蘭花理的70%左右,年收入5000元的有10戶,上萬元的有2戶,群星雙魚村的土煙,種植面積達540畝,年產值216萬元,花生年產值48萬元。

基礎設施

該鄉的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完善。該鄉有一個獨立的蠶繭收購站,單獨模組的電信機站,截止2006年底,有蓄水量達57萬立方的向陽水庫,投資近9億元的千佛電站已落戶該鄉,工程已進入勘探、設計階段,2007年10月份正式施工。該鄉已實現了行動電話村村通、碎石路社社通,2008年全鄉正掀起村社道硬化熱潮。

人口數據

2002年底迎江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138
5734
5404
家庭戶戶數 3298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117
家庭戶男 5718
家庭戶女 5399
0-14歲(總) 1991
0-14歲男 977
0-14歲女 1014
15-64歲(總) 8024
15-64歲男 4238
15-64歲女 3786
65歲及以上(總) 1123
65歲及以上男 519
65歲及以上女 60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1058

鄉屬學校

夾江縣迎江鄉中心國小校

夾江縣迎江鄉大興國小

夾江縣迎江鄉石香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