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簡介
輋族或輋民(輋,漢語拼音:shē;粵音:斜ce4)是中國廣東和江西瑤族的一個分支,在其他地方同時又稱為畲族。【地名】
近代歷史學者徐松石的《粵江流域人民史》〈廣東畲人節〉曾記載:“畲徭即古代所謂山越,在廣東東部散處最廣,……現仍有許多輋字地名。……所以在廣東區域內所謂舊越人或先來之土著當系輋徭部族。”
今天,輋族在沿海地區生活過痕跡可謂已不能復見,但從一些地名仍然保留著他們存在的證明:
“峒”指居住在山上輋族居民。例如:觀音峒與大峒(近香港船灣)
“輋”指他們使用的耕作方法,也可以指居住在山上輋族居民。例如:香港沙田的禾輋與打鼓嶺坪輋
【歷史】
輋族是廣東最早的定居者,他們最早出現的時間已不可考據,一說為新石器時代。戰國時代,他們早已沿著近岸地區捕魚。
百越族自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從中國北方流入南方,此後兩族之間彼此出現了資源競爭。百越族的優勢在於他們所使用的銅器工具。另一方面,兩族之間亦產生相互同化。
自秦朝起,來自北方的移民大大影響到輋族。由於擁有較高的文明,移民以更優良的工具和技術逐漸占據較佳的土地耕作。部份輋族被迫移到山上生活及定居,部份則離開廣東而遷到滿是山陵地帶的江西與福建。
南宋文天祥在《知潮州寺丞東巖先生洪公行狀》說:“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清代大學問家李調元於《齋瑣錄》說:“輋音斜,耕山嶽之地曰輋”。民國三十八年史學家吳宗慈主編的《江西通志考》的〈江西輋族考〉中說:“夫輋即苗即徭也。”,又說:“畲徭當以廣東東部為最多,其先世民族實為山越。”
輋民來贛之原由,《江西通志稿》中說道:“明以前難為確定之論斷,在明代則為自廣東移徙而來。輋徭即古代山越,在廣東東部散處最廣。”《江西通志稿》又說:“輋人之主要目的在求得耕地以遂其生耳,不得平原之地則但求山地,以施其刀耕火種之勤,其情殊可憫焉。”守仁和邢絢韻詩說:“處處山田盡入輋,可憐黎庶半無家。”。
然而,日子久了,輋民與漢族之間矛盾漸深,雙方多次發生糾紛,更有死傷。當時集居於香港大嶼山一帶的輋民鹽戶曾在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的一次暴亂中襲擊廣州地區,當時被稱為大奚山傜亂。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巡撫南贛都御史王守仁曾重兵擊剿,此畲徭之患得以解除。倖存的輋民緊縮於深山,陸續往閩、粵山區遷徙,贛(江西)境內的輋民幾乎消聲匿跡。王守仁的《王文成公全書》〈請立崇義縣治疏〉說:“其初畲賊原系廣東流來,先年奉巡撫都御史金澤行令安插於址。”這同時說明了廣東畲民是由東北遷徙而入江西的。
在千多年來與漢族和百越族的融合及同化下,廣東沿海一帶輋族的身份幾乎已絕跡,輋族可說是已融入其他民族裡。
【語言】
輋族說的方言是苗瑤語族的一種。在種族同化的過程中,他們的母語慢慢地被客家話所取代以至失傳。
【耕作方法與生活】
輋族遷徙到山上定居後,他們先選擇較平坦的斜坡,以火將野草燒毀成肥料,然後將禾稻種子撒在土地上,任由它們各自生長,至禾稻成熟時收割,這種在斜坡上的耕作方式稱為“輋”,與田種有別。部份輋族曾參與鹽的製造及貿易,他們在鹽田透過蒸發海水提取食鹽。
史料記載
【輋族、瑤族與畲族】《說蠻》載:“輋,巢居也”,“輋人亦徭種也”。《南越筆記》說:“賦以刀為準者曰徭,徭所止曰輋,亦曰輋,是為畲蠻之類。”。《嶺表紀蠻》說:“畲與輋同音,蓋以同一種族,故音同字異”。明清時期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稱:“輋當作畲,實錄謂之畲蠻。”。
可見,“輋族”與“畲族”同為南蠻一類,與瑤族同族。“輋族”與“畲族”的含義是略有差異的,然而非指兩個不同之民族,也非指同一民族的兩個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畲族多指福建、江西畲族,是“刀耕火種,崖棲(洞居)谷汲”的土著居民,又稱峒蠻、峒獠。輋族則指廣東畲族。原因是漢族文人對閩、粵、贛三地畲族經濟生活方面所觀察到的側重點不同而出現的異稱。
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又說:“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為輋,故稱徭所止曰輋。自信為狗王后。家有畫像,犬首人服,歲時祝祭。其姓為盤、藍、雷、鍾、苟,自相婚”。“輋”字在此作為族稱是側重於其居住的形式,指在廣東山林里搭棚而居的族群。如此說明了明代時廣東一帶輋族的生活、習俗、信仰與及姓氏,均與現代的畲族相若,可證畲族與輋族、瑤族三者之間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