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特點
“故事”編得精彩,圖片數字暗示可信,用語喚起恐懼同情等心理,靠“實用”博轉發。越是聳人聽聞的,越是邪乎的傳聞,就越是謠言。2014年11月底,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發布了“網路謠言編造者造謠的八大手段”,其中比較常見的有6種。此外,一些網友整理的闢謠方法和圖例等也在網上廣受歡迎。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微信等合作推出的首期微信謠言分析列出了一個說服公式:數位化+多圖+恐怖後果+恐懼情緒。255篇被舉報的公眾號文章中,27%都使用數字,但並無權威可靠的出處;平均每篇文章附帶有3.56張圖片,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謠言中有33%包含“毀容”“有毒”“致癌”“身亡”等相關詞,使得人們出於自我保護和保護親友的心理,擴散謠言。
謠言文本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謠言多採用斷言式的陳述、指令式的建議(命令、請求、呼籲、祈禱、懇求、邀請等方式促使他人行動),比如“告知家人朋友不要……”等。遇到這些內容,網民最好不要輕易相信、轉發。
健康類謠言往往凸顯自己“有用”。比如,做個什麼事情,就可以趨利;不做什麼事情,就可以避害。通常這一類謠言還有“低成本”、簡便易行的特點,很多只是花百十來塊錢就能買個心安,容易使人相信。
謠言傳播迅猛,蔓延廣泛,有意識的闢謠行動永遠趕不上,早已成為諸多闢謠力量的共同思考。不少關注闢謠的網友表示,闢謠花費精力,而且相比“故事”編得精彩的謠言,闢謠由於論述、證據要充分,往往不夠抓人眼球、印象強烈。
傳播途徑
微信朋友圈成了“軟”謠言耀武揚威的地方。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分析,比起三教九流相互制衡拍磚的微博,微信用戶群同質化程度比較嚴重,使得微信里謠言較多,闢謠較難。微信上的謠言令人擔心和困擾的地方,在於微信可以被用來傳謠,但本身卻不具有澄清謠言的功能:微信傳播相對封閉,帶有一定的私人交往色彩,隱蔽性更強;傳謠者面對的是朋友圈,基於好友間信任的轉發,容易被接受。
微信方面介紹,在微信公眾平台上,對於涉謠公眾號文章上已經增加標記位,用戶可以根據提示去看澄清類文章。2014年10月推出的公眾號“謠言過濾器”,重點關注當前舉報最多的社會熱點類、科普類以及醫療健康類謠言。未來,將在謠言過濾器公眾號上規劃謠言舉證以及自辨系統,對有爭議話題開闢涉謠主體、公眾參與的表達平台。微信闢謠機制將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微信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未來,微信還將在產品和技術層面出台更多應對謠言的措施。
運作方式
儘管有前車之鑑,但網上借謠求名生利的行為,仍在不同範圍改頭換面出現。2014年夏天,微信上一篇有關“心臟支架是缺德手術”的謠言宣稱該手術在國外早就淘汰、“就像在體內埋顆定時炸彈”。該網帖內容早在2012年就已在網上流傳,2014年初傳播時,很多媒體、醫生進行過闢謠:心臟支架手術仍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網帖說法漏洞百出。
2014年12月17日,再次搜尋此謠言發現,媒體在1月時已對此進行過闢謠。但在2月底,仍有公眾號對其進行轉載,並且在謠言後附上了兩條建議,在其中一條建議中,大篇幅宣傳某保健品的調節血脂等保健功能。
這些賬號轉發的信息大多來自各大網站及運營者的整理。內容選取並沒有嚴格的標準,真實性完全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是否選取基本取決於內容——是否具有可讀性、能否帶來社會影響。在這種狀況下,很多謠言更新奇、抓人,某種程度上也會帶來一定的商業價值,就更易被傳播。
大的公眾賬號平台背後都有團隊運營,廣告費有多高,取決於用戶量、點擊量有多高。部分公眾賬號打著普及知識的旗號行銷,也會將“陳年舊謠”拿出來炒作。
行銷賬號的運營,可以說是先花錢僱人來養一個賬號,在用戶量增多之後發布廣告或轉手,從而獲得利益。以養生為例,寫著“看這個,讓你多活三十年”“原來糖尿病只吃這個就可以好”之類的,簡單點的直接在文中嵌入廣告,而更複雜的則會讓用戶加入成為會員,購買產品、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