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治理

軟治理

軟治理,是相對於法律法規的硬性治理而言的,指的是通過改善社會心態、發揮文化功能等措施,來治理社會,同時也需要提升人們的社會預期管理。設會治理參與方來自不同階層、不同群體,而社會治理的目的就是基於人本原則,通過相互協商,實現資源共享、情感共鳴,促成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團結合作。這不僅需要以制度來規範人們的行為,還需要以心智來約束人們的情緒,使民眾形成平和的社會心態。

簡介

軟治理軟治理
軟治理,就是從心治、涵養積極的社會心態角度來進行社會治理。近年來,諸多群體性事件發生的背後是不良社會心態在作祟。人們的不良社會心態每每遇到突發事件公共事件都會放大其負面效應,給社會治理帶來消極影響。當前,中國的社會心態問題比較嚴峻,“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形勢並不樂觀。黨中央提出創新社會治理、以法治手段推進社會治理要求。在法治作為外在硬約束的同時,心治、涵養積極的社會心態無疑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手段,也是發揮人們內在軟約束的基礎性工程。

基本理論

社會心態與社會治理攸關表里相互影響

社會心態是基於特定社會背景而產生、瀰漫於人們之間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社會心境狀態。它存在於整個社會氛圍中,通過人們社會行動中的情緒、情感、認知以及價值取向反映出來。社會心態具有感染性,在一些敏感社會事件中,伴隨人們的情感、情緒、氣氛等不斷感染而出現波動和變化。

存在決定意識。社會心態是一定時期社會現實的寫照。它是人們對當前社會治理狀況的反饋與感知,同時又反作用於社會治理,對社會治理髮揮著推動或制約作用。良好的社會心態可奠定社會治理基礎,營造社會協商共治氛圍,進而轉化為社會發展的績效。社會治理需要多元主體參與其中,需要相互溝通和協商,達成滿足社會整體利益的方案。在此過程中,各方良好的社會心態至關重要。因為要協商、合作,共同解決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參與各方立場態度、思想認識、情感傾向和思維方法的大致統一。缺乏良好的社會心態,相互之間容易趨向“零和博弈”,難以相互合作、共謀發展。近年來發生的很多群體性事件說明,不良社會心態是誘發各方之間不信任、相互猜忌,進而相互對立衝突的重要因素。

社會治理是各方通過集體行動而達成的,離不開良好社會心態的支撐。社會治理參與方來自不同階層、不同群體,而社會治理的目的就是基於人本原則,通過相互協商,實現資源共享、情感共鳴,促成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團結合作。這不僅需要以制度來規範人們的行為,還需要以心智來約束人們的情緒。人們的心態決定其在社會交往中的心理,決定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去做,而這是社會治理中最重要、最深層的東西。因此,社會心態是社會治理的隱性前提,決定了人們的外在行為,並影響著社會治理的狀態。

影響社會心態的關鍵因素是預期管理的缺失

軟治理軟治理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社會逐漸轉型。經濟市場化成為社會轉型的強大推手,在帶來大量財富的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社會資源配置方式,推動社會利益再調整、社會資源重新配置,使得不同社會群體獲利機會變動,導致社會階層發生多元分化,人們之間的社會差別顯著擴大,部分民眾在相互比較中壓力倍增,生髮出一些非理性社會心態。

2011年5月,《人民日報》發表系列評論,關注社會心態問題。其後,對社會心態的研究逐漸增多,出現一些不同觀點和看法。如,有專家學者提出,當前中國社會心態有不少消極方面,給社會平穩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還有專家學者經過問卷調查,列舉當今社會存在的典型社會心態病症。

各種不良社會心態背後是不盡如人意的社會現實,是人們改善生活的期望未能實現,折射出經濟發展成果民眾缺乏共享,沒能轉化為提升民眾幸福的現象。在社會現實中,房難買、學難上、病難看仍在一定程度存在,讓人們倍感焦慮。和諧社會建設在局部地區以管控方式去追求,甚至壓制正常維權,使得民眾合理利益訴求難以表達,加之少數官員權力尋租、暗箱操作,從而生成了民眾弱勢認知以及仇官、仇富的心態。運動式治理導致政策措施調整頻繁,人們無論遇上什麼優惠政策都會感到自己吃虧了,各種不確定、不信任心態由此生成。政府推動的社會變革對所有人許諾以美好生活預期,但是,這種美好預期對所有民眾而言,不能也不可能在短時期內達到。社會預期與社會現實形成巨大反差,這是導致不良社會心態滋生的最重要原因。

預期是人們潛在心理動機和現實社會行為的中介,預期驅使下的行為對經濟社會運行產生重要影響。人們是理性的,會對自己行動的條件和後果進行預測,因此可以採取預期管理方式影響人們的未來預期,引導人們的心理及認知,調整、協同人們的社會行動,從而推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方法

軟治理軟治理
經濟成長提高了民眾的生活預期。但是,社會現實決定了民眾生活水平難以在短期內大幅提升,同時社會轉型產生的資源再分配、利益分化中的不合理因素助長了非理性心態的蔓延。對此,引入預期管理是必要的。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推行“預期管理”、調整社會預期,正是看到了其對經濟社會運行以及社會心態的重要影響作用。

1、提高對預期管理的認識,強化預期管理能力。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預期管理的認識,普及預期管理知識,提高政府預期管理能力,將引導社會預期放在重要位置,及時採取新聞發布、信息公開等方式澄清社會事實,及時回應民眾期待,增進交流互動,推進政策制定執行更為完善,從而穩定引導社會預期,培養理性的社會心態。

2、夯實民生保障基礎,穩定普通民眾生活預期。

實施社會救助,確保弱勢群體的生活和發展權益,是預期管理的基石,也是穩定民眾預期的起點。要確保普通民眾分享經濟發展紅利,保障其合理的社會生活水平與社會生活形態。同時,確保普通民眾的發展權,引導普通民眾通過自我努力改變自身地位,強化教育優惠和就業扶持,確保其獲得良好教育就業機會,以防止弱勢群體出現失衡失望心態,穩定全體民眾的底線預期。

3、把握不同階層的利益期望,努力凝聚發展共識。

面對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的社會階層分化及其不同的利益訴求,要採取階層分析方法,對不同社會階層、利益群體的利益訴求進行具體分析,把握不同階層群體的心理期待。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交流,有的放矢地對其利益期待進行引導,通過協商求取最大公約數,凝聚經濟社會發展共識,引導形成共謀發展的社會心態。

4、推進普通民眾參與決策,推動穩定預期的形成。

擴大公眾參與,讓不同社會階層及群體進入決策過程,表達其利益訴求,使得社會政策更為公平合理,以提升社會政策的包容性和穩定性,使其最大程度保障普通民眾利益。政策穩定為穩定民眾未來預期、防治預期管理的不確定性創造條件,有利於民眾形成對未來的合理預期及平和的社會心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