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讚譽
序言 換位:策略思維
1 關於博弈論 /1
博弈的要素 /2
誰應該學習博弈論 /4
思維和策略技巧 /5
讀者和我之間的博弈 /6
2 博弈範例 /8
別人的紅包更誘人 /9
三方對決:弱者的生存之道 /10
三國風云:一段歷史的重新解說 /13
是否應置敵人於死地 /15
為什麼只要1美元不要10美元 /16
教授為什麼這般狠心 /18
教授的圈套 /19
趙高設局 /22
和的基層經驗 /23
分而治之:合謀與組織中的歧視 /24
理性的昏君 /27
3 囚徒困境 /30
囚徒困境模型 /31
現實中的囚徒困境 /33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39
委託-代理關係中被設計的囚徒困境 /42
"囚徒困境"究竟有多嚴重 /47
4 智豬博弈與搭便車 /51
智豬博弈與重複剔除劣勢策略 /52
現實生活中的智豬博弈 /55
權利配置與強行搭便車 /59
5 最優反應、納什均衡與其他幾個經典案例 /65
最優反應與納什均衡 /66
電視頻道的性別戰 /70
懦夫博弈 /73
協調博弈 /76
多重均衡中最可能的結果 /77
沒有純策略均衡的情況 /83
美麗的心靈 /84
6 讓策略混合起來 /91
策略混合動機 /92
如何尋找混合策略均衡 /97
隨機的好處 /102
著名經濟學家之間的分歧是好事嗎 /108
如何認識混合策略 /113
混合策略的麻煩 /117
7 向前展望,向後推理 /124
逆向歸納法 /125
逆向歸納法的套用例子 /129
官場的逆向歸納 /135
勒索訴訟 /137
價格配合 /139
以一挾百 /140
理性的局限與非理性行為 /144
8 威脅、承諾與報復 /154
威脅和承諾 /155
歷史與現實中的威脅與承諾 /163
報復的作用 /176
9 談判 /183
生活中的談判 /184
談判的策略 /189
10 集體行動和大規模協調博弈 /210
集體行動的邏輯 /211
現實中的集體行動困境及其克服 /218
大規模群體的協調 /230
嵌入博弈與均衡效率 /241
11 重複博弈、長期關係與合作 /245
重複博弈與合作 /246
生物界合作的例子 /254
合作與合謀 /260
12 匹配 /263
婚姻匹配問題 /264
蓋爾-夏普利延遲接受配對機制 /268
頂層交換循環機制 /274
從交換房間到拯救人命 /282
匹配理論套用的一些例子 /289
13 投票和選舉 /295
投票中的策略 /296
民主選舉中的策略行為 /302
14 結束語 博弈論常受質疑的幾個問題 /310
贏利數字的問題 /311
以豬、鹿、雞喻人的倫理問題 /313
博弈論是否無助於解釋現象 /314
博弈論是否對理性要求太高且不現實 /315
博弈論是否需要高深的數學 /316
博弈的道和術 /317
參考文獻 /318
後記 /321
序言
換位:策略思維
大清國的盛世華年
乾隆帝南巡杭州。
一對年輕的眷侶,蕭劍和晴格格,正在計畫出逃。
他們身後,是乾隆帝布下的追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又能逃到哪裡去?
"我們是在往西南走,是不是啊?我們要去大理,是不是啊?"晴格格忍不住問蕭劍。
"應該是。"蕭劍若有所思。 晴格格覺得有點兒困惑,她猜不透眼前這個男子的想法。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怎么會"應該是"?
"你會這么想,那個乾隆皇帝應該也會這么想。"看著晴格格一臉疑問,蕭劍接著解釋,"所以,所有的追兵都會往西南追。我們最不能去的方向,就是西南。"
不去西南,其他方向大概總可以去吧,晴格格心裡暗自思忖。她不知道要不要建議蕭劍考慮北邊,或者東邊。
但是,沒等她開口,蕭劍仿佛已看透她的心思。"北邊,是我們來的路,也是北京的方向,我們也不能去;東邊是海,我們總不能跑到海里去吧?所以,我們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往西走。"
蕭劍果然是行事有謀之人。晴格格感到略微放心:"原來你都計畫好啦?那……那我們往西走,要走去哪兒呢?"
然而,蕭劍的回答卻讓她備感意外:"我們不往西走,我們往南走。"
"你不是說,我們不往南走嗎?"晴格格徹底迷糊了。 她發現,自己永遠看不透蕭劍。他的想法就像他的身世,像謎一樣讓人困惑。
"剛剛我的分析,那個乾隆大概也會這么分析。萬一他分析的跟我一樣,一定會把追捕的隊伍主力放在西邊。"蕭劍繼續解釋,"所以,我們不去西邊。我們就往南走。最危險的地方,說不定是最安全的地方。"
"往南走一段,再轉往西南,這樣繞路也不多。更何況,一路上到處都有我的朋友。"看著晴格格疑惑而不放心的眼神,蕭劍又補充了一句。
與此同時,在西湖旁的行宮,孟大人領著一班朝臣,恭然肅立,屏息靜聽乾隆帝的訓示。
"朕,要你們立刻集合這裡所有的武功高手,去追捕蕭劍和晴格格。"乾隆帝的話語透著威嚴。然而一轉念,又帶著些感傷,"別傷了他們的性命,給朕活著帶回來。"
"臣,遵旨。"孟大人回復道,"只是,杭州四通八達,皇上您可有線索,他們會往哪邊走啊?"
乾隆:"蕭劍心心念念要去的是大理,往西南方向追準沒錯。"
"喳,臣領旨。"
"等等,"眾人領旨後正要離開,乾隆又喝住他們,"那個蕭劍心思縝密,他一定知道,我們應該往西南方向追。他不會那么笨。北邊,是他想逃離的地方,他不會去。所以,依照朕的猜測,他們兩個多半是往西邊跑了才對。"
眾人正屏息聆聽,等待著乾隆帝下達新的追捕命令。
沒想到乾隆又叫住他們說:"慢著,朕會這么分析,蕭劍應該也會這樣分析吧。"他轉向孟大人說道:"孟大人,你畫張地圖給朕看看,朕要跟那個蕭劍鬥鬥法……"
教授,您這是在寫武俠小說,還是在寫言情小說?
嘿嘿,都不是。我只想寫一本關於博弈思維的通俗著作。
蕭劍和乾隆帝
一個聰明穎悟,一個老謀深算。這段逃跑引發的兩人之間的智慧較量,精彩!
它是如此經典,儘管它出自瓊瑤劇《還珠格格3》,但我還是打算引用它。
一方面,它可以說明博弈思維無所不在,即使在無須動腦的瓊瑤劇里也充滿博弈論。不過,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博弈思維最重要的元素:換位思考。
當設計逃跑路線的時候,蕭劍並沒有因為自己想去的地方是大理,就直奔大理。
他把自己放在乾隆帝的立場,充分考慮了乾隆帝可能想到的追捕路線。
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他充分意識到,既然自己會這么想,那個乾隆帝也會這么想。結果,他選擇了一條極其複雜、足以引發乾隆帝混淆的逃跑路線。
連跟他一起逃跑的晴格格也暈頭轉向。
最能欺騙對手的策略,就是讓自己人都看不懂。難道不是嗎?
可是,乾隆不是晴格格。
這位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已見慣廟堂的暗流、江湖的巨瀾,在多年與中外敵對勢力鬥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個初涉江湖的年輕人,如何騙得了他?
一句"那個蕭劍心思縝密,他不會那么笨",乾隆已然把自己放在了蕭劍的立場,蕭劍的一切想法,已經全然投射在乾隆帝的心中。
這就是博弈思維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元素:換位思考。
用一句西方諺語來說,就是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意思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考慮自己的問題。
的確,蕭劍在設計逃跑路線時,充分考慮了乾隆帝可能想到的追捕路線,而乾隆帝在計畫追捕路線時,也充分考慮了蕭劍的逃跑路線。
事實上,還不止如此。
蕭劍還深知,乾隆已經考慮到了自己在設計逃跑路線時已經考慮了乾隆的追捕路線。
乾隆也深知,蕭劍已經考慮到了自己已經考慮到蕭劍在設計逃跑路線時已經考慮了自己的追捕路線。
而這一切深知,他們也都已深知,也都已深知大家已經深知……
相比之下,晴格格就沒有那么多策略性考慮,顯得稚嫩得多。在蕭劍和晴格格逃亡的這個片段中,晴格格看起來似乎是缺乏博弈思維,不諳策略之道的。
蕭劍和乾隆帝在策略上相互依存、相互影響,這看起來是自然而然的。
僅僅憑藉生活經驗,我們也知道在逃跑時要考慮到如何避開對手的追捕,而追捕時也要考慮到如何儘量防止對方逃脫。
這是為什麼瓊瑤並非謀略家,卻仍然能細緻入微地刻畫出蕭劍和乾隆帝之間的精彩博弈。是生活經驗幫助了她。
但是,我們人類對於知識的探求,從來沒有滿足於生活經驗。
紅塵萬象紛繁複雜,滿是塵沙滾滾的混淆。我們能經歷的人和事,在大千世界只是滄海一粟,個人的經驗遠不足以將那些複雜混淆歸置到理性的秩序中。
因此,我們需要理論或技術。
有沒有一種理論或技術可以用於分析蕭劍和乾隆帝所處的情形呢?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博弈論,或者叫策略理論。
當然,有一個以色列人說得更具體,那就是"研究互動決策(interactive decision)的理論"。 這個以色列人叫奧曼(R. J. Aumann),擁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是一個數學家兼微觀經濟理論家。他在2005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原因是他的研究深化了我們對人類的衝突與合作行為的理解。
互動決策
奧曼所謂的互動決策,其實就是指人們在行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情形下所做的決策。
生活中有一類常見的決策,跟他人毫無關係。這就談不上互動,可以稱之為單獨決策或靜態決策。
比如,當一個人獨處時,把時間是用來讀書,還是寫字,或者睡覺,這些都不會對他人產生影響。個人只需要考慮自己的目標和約束,選擇能最大化自己目標的行動就可以了。
生活中另一類常見的決策,是互動情形決策。此時,你的行為會影響他人,而他人也可能對你的行為做出反應。
比如,舉行一場會談,不同的遣詞用語和是否遵循禮儀,會刺激對方產生不同的反應; 展開一場比賽,攻防決策的有效性將取決於對手的反應,而對手確實會對你不同的攻防決策做出不同反應;進行一場戰鬥,不同的戰略戰術會對敵人產生不同的影響,而敵人也會對你的不同戰略戰術做出不同反應。
應該說,互動決策占據了我們生活中的絕大部分。畢竟人非孤島,這個由成千上萬的個體組成的社會,是我們無法逃離的江湖。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與他人聯繫、溝通、交往、競爭、合作。
只不過,在某些情形下,決策的互動性非常強,比如下棋、打牌、委員會投票、戰爭和外交等;在某些情形下,決策的互動性要弱得多,比如休閒釣魚、鍛鍊跑步、總統大選投票、在商場買某件產品等。
一般來說,參與活動的主體數量越少(單個主體除外),互動性就越強;參與活動的主體數量越多,互動性就相對弱一些。
比如寡頭市場上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它們的產量和價格決策,都必須先要考慮對手如何決策,然後確定自己的決策。但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互動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每個企業或顧客對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因而對其他企業和顧客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故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企業和顧客在做出決策時通常可以不考慮其他企業和顧客。
在那些具有互動性質的情形下,你做決策時必須揣摩他人的可能反應,來最佳化你將要做出的決策。
可是,如何才能揣摩到他人的可能反應?
有效的方法,正是本書關注的策略思維的關鍵之處:換位思考。
當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你就能想像出在別人所處的情形下,他們最有可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然後,你就可以知道,什麼樣的選擇對你自己來說是最優的。
《孫子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如何做到"知彼"?有效的方法就是站到對方的立場上去換位思考。
所以,企業家要站到消費者的立場,才能體會到消費者的需求,真正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然後才能為自己贏得更高的利潤。
麵包師要站到顧客的立場,了解顧客的口味,才能生產出顧客喜歡的麵包,然後才能為自己賺更多的錢。
官員要站到民眾的立場,才能體會民眾的訴求,然後才能真正制定出有益於民眾福利提升的政策。
父母要站到孩子的立場,才能理解孩子的快樂和苦惱,然後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應對成長中的問題。
而我,本書作者,當然必須要站到讀者的立場,去體會讀者的閱讀需求,才會寫出一本讀者喜歡的著作。只有這樣,我的作品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換位思考的意識。
換位思考
在一些簡單的情形中,如下棋、打牌、體育比賽等,即使沒有受過特別訓練的人也懂得換位思考。
但是在一些相對複雜的情形中,如人際交往、政策制定等,即使受過特別訓練的人也容易忘記換位思考。
在人際交往中,常常出現諸多誤會,甚至引發衝突。很多時候,如果行為主體可以換位思考,這些誤會和衝突,大多可以避免。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讀者耳熟能詳的故事"負荊請罪"。
《史記》記載,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立下大功,被趙王封為上卿,級別比功勳卓著的廉頗還高。廉頗不服,揚言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因此,藺相如處處避讓廉頗。藺相如的門客認為藺相如太窩囊了,提出辭職,藺相如挽留他們時說:"秦王我都不怕,怎么會怕廉將軍呢?秦國之所以忌憚咱們趙國,就是因為我們兩人在,要是我們兩虎相爭,那就是給敵人提供攻打趙國的機會了。"後來廉頗聽到這番話,感到非常慚愧,於是綁著帶刺的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
這裡,藺相如站到廉頗和趙國的立場,智慧而妥善地處理了他和廉頗之間的衝突;廉頗最終也明白了藺相如的良苦用心,得到將相和的圓滿結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抱怨不被他人理解,其實也許應該問問:自己是否站到他人的立場,去理解他人了呢?
有一個老太太,有一天碰巧兒子和女婿都回家來,老太太很高興,頗費心思做了一桌飯。
吃飯時老太太問孩子們:"菜好吃嗎?"
兒子實話實說:"不好吃。"老太太心裡就不太高興。
女婿比較靈活,知道老太太心中已經有點兒不快,可不能讓老太太更加不高興,趕緊說:"好吃,比食堂做的,好吃多了。"老太太聽了很開心,說:"還是姑爺好。"
這不過是一場簡單的言語交流。
但簡單的語言交流可能也需要藝術。
英語中有兩個詞,denotation和connotation,即詞語的字面意義和人們所理解的隱含意義。
譬如你跟一個英格蘭人分享了一段自認為得意的經歷或想法,然後他笑著說interesting,這通常並不是真的說你很有趣,而是委婉地表達他覺得有點兒無聊。
即便簡單的言語交流,有時也不能簡單地照其denotation去理解,而是要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情感和需求,弄清楚他的connotation。想起一個關於英語的笑話:中國某留學生出車禍翻下了懸崖,美國交警趕到以後問:"How are you?"留學生答:"I'm fine, thank you."然後警察就走了。
顯然,老太太問"菜好吃嗎",並不是真的想知道這道菜在客觀上是不是好吃,她一定也沒想過要徵求改進意見以便下次做菜時加以改進。
她的真實意圖,不過是想喚起大家的關注,能夠對她的辛勞予以認可。
女婿更清晰地理解了老太太的情感和需求,但兒子並沒有。又或者,兒子也理解到了,但他覺得因為媽媽是自己的親人,他沒有必要曲意迎合。
這可能是中國人的一種普遍的心理,對越親密的人,越說不出誇獎和讚賞的話。在中國威嚴家風的傳統文化中,孩子常常在嚴厲的要求和批評中成長,結果等孩子成人之後也缺乏對他人的欣賞,並且總是帶著苛求的目光審視著身邊的人,很少設身處地地考慮身邊那些人的情感和需求。
我自己也曾經歷一件難忘的小事。
有一年,我帶著女兒從邁阿密坐遊輪巡航加勒比海,這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旅程。
遊輪餐廳的冰激凌機位置稍高,孩子拿了杯子去接冰激凌,身高不夠又不願讓爸爸幫忙,踮著腳尖不好使力,結果一不小心冰激凌沒接著還弄到衣服上了。
我看到想走過去批評"怎么這么不小心",話還未出口,孩子旁邊一個美國小姑娘說話了,"沒關係,不要緊,"她說,並遞過餐巾紙,"需要我幫你嗎?"
我頓時覺得臉紅,無地自容。
小姑娘的行動讓我突然意識到,在孩子的立場上,她現在最需要的是化解尷尬,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挨一頓批評。
感謝那位小姑娘,如果不是她,可能這趟旅行的愉快就會因為我的批評而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她的行為讓我這個博弈論學者深受教育。換位思考,知易行難!將理論轉化為行動,直到內化為一種本能反應,的確是一個需要長期修煉的過程。
這件事情之後,我也在反思。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並不缺乏對共情能力的教育和培養,從過去來說,我們有"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古訓,從現代來說,我們也有"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等口號和標語。
相信我們很多人小時候也聽老人講過葉聖陶教育孩子的故事。
父親讓兒子遞給他一支筆,兒子隨手遞過去,不想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裡,父親就對兒子說:"遞一樣東西給人家,要想著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筆頭遞過去,人家還要把它倒轉來,倘若沒有筆帽,還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類物品更是這樣,絕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對著人家。"
這些古訓、口號、故事,本質上都是教育我們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體驗他人的處境。
但是,儘管如此,為什麼中國人的行為中並沒有體現出卓越的共情能力呢?
我想,成長的教育環境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曾問女兒,更喜歡在美國上學還是在中國上學。
女兒毫不猶豫地選擇美國。
問為什麼,女兒的回答是:美國學校老師和同學都會誇獎人,不會罵人。
這只是一個小學生的直觀感受,她一到美國就喜歡上美國的學校。
在這背後,實際上是中美教育環境的不同。美國的教育更重視從小培養孩子去感受他人情感和需求的能力,或者說,更注重親社會性人格(如誠實、正直、友善等)的培養和融入社會;中國的教育教給孩子太多大而無當的道理,卻忽視了培養孩子理性融入社會的態度和能力。
我碰到很多美國成人和小孩,他們習慣於尋找你的優點來誇獎一番,實在沒夸的就說你髮型漂亮、衣服特別或者鞋子好看,中國人似乎都沒有這樣的習慣。
我所難忘的一件小事,其實反映了一個在中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典型家長,和一個在美國環境中成長的典型少女,他們之間行事方式的差異。在隨時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方面,中國家長敗給了美國少女。
現在,讓我們轉向政策制定領域。
政策制定領域
這個領域缺乏換位思考的例子更多。
經濟學家布里克利在其著作中提到幾個頗為有趣的例子。有一家生產防毒軟體的企業,為了激勵工程師編程查殺更多的計算機病毒,實施了一項獎勵政策:每編程查殺一種新病毒,就可以得到額外的獎勵。在蘇聯,計程車司機的報酬曾根據行駛的里程來支付,生產的吊燈則依據產品重量來支付,越重獎金越多。
讀者朋友,你們如何看待這樣的政策?它們會產生什麼後果?
毫不意外,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只不過,不恰當的激勵常常帶來事與願違的後果。
編寫查毒軟體的工程師,偷偷編寫了新的病毒,然後再編寫程式來殺掉它。公司發現了這個問題,取消了這項獎勵計畫。儘管只有短短的兩周時間,但是已經有工程師拿到了高達1700美元的獎金。
蘇聯的計程車,則在莫斯科郊外的高速公路上來回飛奔,然而,車裡並沒有乘客。這個國家生產的吊燈也越來越重,以至於不斷有報導說一些屋子的天花板被沉重的吊燈拉下來。
華人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寫過一篇論文,叫"有屋可住,還是流落街頭"。
他發現,20世紀2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讓窮人能租得起房子而實施的租金管制政策,結果卻導致更多人無房可住而露宿街頭。
為何如此?
因為租金管制導致業主沒有動力維修房屋,故既有房屋損壞較快,而人們也沒有動力購買用於出租的房屋作為投資,故房地產市場需求裹足不前,開發商也就很少開發新的房屋。
兩個原因合在一起,結果長期可住房屋供給變少了,越來越多的人反而無房可租(住)。
上面這些最終結果都事與願違的政策,其設計和出台的問題出現在哪裡?
應該說,這些政策的出台都有著很好的動機和目的。
只可惜,政策設計者缺乏換位思考,未能站在政策接受者的立場來思考這些人可能採取的行動,忽略了政策接受者的主觀能動性,最終使得政策的惡劣結果與良好意圖背道而馳。
所以,偉大的經濟學家兼哲學家,寫下巨著《通往奴役之路》的哈耶克感慨:壞事不一定是壞人幹的,而往往是一些動機高尚的理想主義者乾的;很多暴行和惡政的基礎,恰恰是由一些可尊敬的、心地善良的、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學者來奠定的。
可是,直到今天,善意的惡政、善意的惡法仍然存在。人們似乎並沒有吸取多少教訓。
在20世紀末,我國北方某城市出台了"高消費調節費":對高檔娛樂場所(歌廳、保齡球館、高檔桑拿浴室、三星級以上飯店),消費者均需要交納3%的"高消費調節費",所取得的財政收入將用於支持下崗職工再就業和扶貧。
這一舉措號稱全國首創,其動機看起來也極為美好。但是,讀者朋友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設你是服務場所老闆和消費者,你會怎么做,最後又會導致什麼結果,這些結果是否能實現政策的初衷?
真實的結果最後是這樣的:人們減少了對高檔服務場所的消費,部分消費需求轉移到周邊的城市;需求的減少導致不少高檔服務場所效益下降甚至關門大吉,這使得高消費調節費的徵收成了無本之源,而且原來在這些場所就業的工人也失去了工作。
無論是從就業還是扶貧的角度看,這個政策都未能實現其初衷。幾年之後,這項政策不了了之。
也許,政策的設計者應該記住現代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的警告。他在《道德情操論》一書中寫道:
"在政府中掌權的人,容易自以為非常聰明,並且常常對自己所想像的政治計畫的那種虛構的完美迷戀不已……他似乎認為他能夠像用手擺布一副棋盤中的各枚棋子那樣,非常容易地擺布偌大一個社會中的各個成員;他並沒有考慮到:棋盤上的棋子,除了對手擺布時的作用之外,不存在別的行動原則,但是在人類社會這個大棋盤上,每枚棋子有它自己的行動原則,它完全不同於立法機關可能選用來指導它的那種行動原則。如果這兩種原則一致,行動方向也相同,人類社會這盤棋就可以順利和諧地走下去,並且很可能是巧妙的和結局良好的。如果這兩種原則彼此牴觸或不一致,這盤棋就會下得很辛苦,而且人類社會必然時刻處於高度的混亂之中。"
有多少人,讀過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並為其中的"看不見的手"原理心醉神迷?
又有多少人,讀過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並注意到其中"棋子"原理的諄諄教導?
我建議,那些負責政策設計的部門,應當把亞當·斯密關於棋子原理的這段論述印在牆上,讓這些部門的長官每天早上領讀三遍!
奧曼(我們又提到了這個博弈論專家的名字)曾經說:"一切悲劇都源於不當的激勵。對於所有經濟體,最根本的問題都出在激勵機制上。"
設計恰當的激勵機制,尤需換位思考。
因為,人不是棋子,他們有自己的行動原則。
最後
讓我用一個以色列的寓言來結束這篇不像序言的序言。
話說有一個人雙目失明,在夜間行走的時候卻打著燈籠。
旁人看到後說:"你這不是盲人打燈籠--白費蠟嗎?"
盲人回答道:"雖然燈籠並不會讓我看見,但是有了燈籠別人就能看見啦,這樣他們就不會撞上我了。"
當然,這不止是一個寓言,比如,汽車的日間行車燈的設計、立法和運用,就體現了這個寓言思想的套用。日間行車燈不是為了讓駕駛員能看清路面,而是為了讓別人知道有一輛車開過來。開啟日間行車燈,的確大大降低了事故率。
這就是盲人打燈籠中的智慧和道理。
2017年12月15日 於洱海之濱
作者簡介
董志強
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留學和工作於紐西蘭奧塔戈大學經濟系、美國田納西大學經濟系。
他在近年的研究關注於制度與經濟行為建模研究,制度與發展、勞動經濟問題實證研究,以及行為和實驗經濟學研究,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 Systems、Economic Letters、Journal of Asia Pacific Economy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大量論文,承擔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等十餘項。
出版有《合謀與公司治理》、《經濟決策的機率模型》、《理性的邊界》、《議價與市場行為》等專著和譯著十餘部。四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六次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他的通俗科普暢銷作《身邊的博弈》曾被譽為"華文媒體盛讚、讀者好評如潮"的博弈論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