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旦形成行為規劃就很難改變這種規則的現象,稱之為阿瑟的路徑鎖定效應,簡稱鎖定效應。
這是由美國聖塔菲研究所研究員、史丹福大學經濟與人口學教授布萊恩·阿瑟提出的,他認為事物的發展過程對道路和規則的選擇有依賴性,一旦選擇了某種道路就很難改軒易轍,一旦形成行為規劃就很難改變這種規則。因此,他獲得了1990年度“熊彼特經濟學獎”。
產生
那么,為什麼會如此地產生鎖定效應呢?其原因是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與定勢效應有關。從本質上看,路徑鎖定後就會產生一種按照這一路徑走的心理定勢,以致不會再從別的方面去思考別的路徑去走的心理,從而產生鎖定效應。
二是與鎖定的路徑有關。路徑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法國人要挑戰頭號強國,這與它的夢想恢復昔日第一強國有關。如果法國人不曾是世界第一強國,那么它就不可能老與頭號強國衝撞。美國人如果不是每次爭端中得利,那么它就不會到處橫加干涉。因此,鎖定效應的產生還與路徑的歷史時代背景有關。
三是與行為習慣的惰性有關。一經形成的規則就很難打破,一旦形成的習慣就很難改變,其中原因是習慣具有惰性,而路徑鎖定後所產生的行為很容易形成習慣,因此,鎖定效應就具有了持久性,長效性。因此,要改變它是比較困難的。
實例
路徑是怎樣選定行為規則的呢?也就是說,為什麼會產生鎖定效應呢?下列三例①點破了箇中的緣由。
一是法國人的路徑鎖定效應。法國自從國王路易十四之後,就失去了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不甘示弱的法國人在此之後多次夢想恢復昔日世界頭號強國的地位。於是,它在政治上軍事上總是採取與世界頭號強國作對的戰略原則,法國人從此被這一路徑鎖定,無法擺脫。從拿破崙挑戰當時世界頭號強國英國,二戰時挑戰德國,後來又多次與美國作對,這次伊拉克戰爭中,法國對美發動伊拉克戰爭又挑起了強硬的反對攻勢。可以說,拿破崙、戴高樂、密特朗等都是按照選定的路徑與世界頭號強國對著幹。
二是俄國人的路徑鎖定效應。俄國人在國際政治路徑上採取的政策與法國人完全不同,它不會把矛頭直接指向世界頭號強國,而是間接地聯合被挑戰者,把矛頭直指挑戰者。例如俄國人聯合英國打敗挑戰者拿破崙,後又聯合美英打敗希特勒。二戰後雖然美蘇對抗長期存在,但它始終未對美國挑起戰爭,始終被“不同世界頭號強國直接動武”的行為路徑鎖定,他們總是只動嘴不動手,南斯拉夫三方的戰事、海灣戰爭與最近的伊拉克戰爭,俄國均未做出過對美的任何軍事行動,也未採取過任何實質性的致命的敵對行動,他們被先人的行為路徑鎖定著。
三是美國人的路徑鎖定效應。美國人自從二戰後,就被“我是老大,國際爭端我都得管”的路徑鎖定了。因此,它時時處處都表現出世界警察的角色,對國際事務指手劃腳、橫加干涉,甚至動則出兵。從巴爾幹半島的軍事爭端到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無一不是挑戰者,始終表現出“我是老大,我就管”的思想,它可以不顧國際法則,可以不理聯合國、安理會,自行其事。美國人被這種路徑鎖定後,在國際事務中疲於奔命,不得人心,世界各地都可以聽到反美呼聲。
路徑鎖定效應不僅發生於法、俄、美等大國的政治、軍事事務中,而且也會發生於日常的各種事務與生活中。例如一個真心助人為樂的人,一旦被這一路徑鎖定後,哪怕有一天“助人為煩”他也照樣會去助人,不會怕因此而帶來的眾多煩惱,會以“煩”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