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母橋

賢母橋

賢母橋位於麗水市縉雲縣壺鎮. 是清代嘉慶年間一個叫載揚的呂姓弟子修建的,距今已有188餘年了。據舊縣誌記載,“凡十三空,長六十七丈。”賢母橋是一座有十二個橋墩的石拱橋,橫跨好溪上游,全部是用塊石橫聯拱砌而成。橋長為201米,跨度為139米,高約8米,寬8.7米,靠南邊的是機動車道,有7米多寬;靠北邊的是人行道,寬1米多,比車道高出18厘米。

簡介

賢母橋還有著光榮的歷史。1930年9月,紅十三軍第三團和暴動共1600餘人,一起經過賢母橋,到壺鎮進行革命鬥爭。戰鬥結束後,賢母橋下就有三四十名革命先烈壯烈犧牲。在賢母橋兩邊的石欄上雕刻著紅旗、鐵錘、稻穗和鐮刀等圖案。

賢母橋之所以叫賢母橋,是載揚為感恩自己的母親而命名。

賢母橋 賢母橋

事實上,載揚母親的“賢母”之名,在賢母橋屹立前已經在溪頭街傳揚。 載揚家住溪頭上街,父親早故,母親靠著紡紗織布維持家計,再就是靠著族中親眷分來的幾擔丁谷度日。 載揚年紀雖小,卻十分懂事,白天到十來里開外的山上揀些柴草回家燒鍋,減輕母親負擔,夜裡陪在母親身旁,在油桐燈下用功讀書,長些見識,母親也以與人為善予以教誨。 一日,揀柴的載揚到蒼嶺腳山上,在手腳腕涼亭附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包袱。 當時天氣尚早,路上行人也不多,載揚揀起包袱,柴也不拾,便興沖沖地奔回家去,與母親說了事情的經過,將包袱遞給母親。 母親接過包袱,感覺有些沉重,放在桌上慢慢解開。只見裡面儘是珠寶古玩及一些銀兩。母親出自大戶人家,曉得這些東西的分量,便包好包袱,命孩子趕快將這包東西送回原處,等候失主認領。 自幼蒙受母親言傳身教的載揚,望著母親肅穆的神情,沒再說什麼,馬上動身往蒼嶺方向走去。 第二天的午罷時分,載揚才見從牛背隴上走下一失魂落魄的人,此君牽著馬,無精打采地走到了牛腳腕涼亭。 這人正是失主。 失主是一徽州客,專門到各處搜珍覓寶,尋稀獵奇。前一天,從婺州乘馬到台州會客,在栝蒼古道的牛腳腕涼亭曾稍事歇息,放馬在涼亭後啃草,自己則到涼亭下的山泉處喝點涼水,就著乾糧消飢。吃罷點心,日頭已經斜西,看著天色不早,便又匆匆趕路。 栝蒼山道彎彎,一路上坡,到了南田驛站,投店住宿,松馬解鞍,才知失了包袱。 這一驚非同小可,這可是自己真真正正的命根子啊!天黑已無回頭路可走,躺在床上,苦思著自己一路的行程,眼巴巴地挨到天亮,便告辭店主,牽馬往回尋找,於是再一次來到牛背隴下的這座涼亭。就看到了載揚,看到了載揚手中那個自己丟失的包袱。 載揚見到來人,心中也有數,經過盤問後,將包袱取出,率數交給客人。 徽州客走回頭路原本是不抱希望,只是碰碰運氣,沒想到真能失物復得,自然是喜出望外,隨手取出幾錠銀子贈給孩子,作為酬謝。載揚推手不受,說,如果收了,肯定會被母親責罵。 客人感到非常奇怪,又見孩子少年老成,懂得孝義,便向孩子打聽起他的家況。孩子也不隱瞞,竹筒倒豆般將家境和母親的教誨作了一番敘述。客人聽後,很是震撼,便不忙著趕路,執意要孩子引去見他的母親。 返回溪頭,來到載揚家。只見房屋低矮陳舊,幾隻雛雞在母雞的引領下在屋腳覓食,屋內陰暗,一張大床,一具舊櫥,一眼羊角灶,加上一部紡車,四壁皆空,卻收拾得整潔有序。母親,則正在紡線。 徽州客不由得感慨萬千,家貧如洗,得巨財卻不動心,實在令人欽佩,心想:孝子賢母,日後必有所成也。 於是他勸說賢母,讓孩子上學堂讀書,留下了一些銀兩,給他們費用開支,以後每有空隙,便來溪頭探望關顧母子。 自此以後,孝子賢母的名聲,便開始在溪頭街流傳。 如此一晃十多年,載揚已經成人,靠著自己的辛勞和智慧賺了些錢,便籌資先後在好溪流域的溪頭、五雲、東渡等地造了四座大橋,溝通了台婺、溫婺的通衢。 四座橋中工程量最大的是溪頭大橋:溪面寬,橋腳深,拱橋搭架需要大量木料。他從上閣的山頭財主身上募化了大批樹木,編成木排放了下來,條石采自赤岩山,此山的岩質堅硬,又有韌性,不易風化。 經過若干時間的努力,一座貫穿東西,連線台婺通道的溪頭大橋終於建成,橋長三十六丈,分成十三拱,用條石拱成。橋面寬丈余,兩邊豎立石柱、石板為護欄,石板上雕著飛禽走售和花草,兩橋頭蹬橋石級也有丈余寬,石級靠溪一邊的台階上建有幾間橋殿,其中一間橋殿內立著幾塊橋碑,碑文記載著建橋經過和當時知縣題寫的賢母橋和賢母生平事跡。 後來,這橋就被稱為賢母橋。 碑文:

縉雲有大溪,發源大盆山。屈曲行逕縣境,凡二百里。跨溪而架木橋者三,崇高壯闊,皆胡陳呂氏所創建也。其溪自大盆山,西奔流凡八十里,逕胡陳。有橋曰:“賢母橋”。又八十里,逕縣治前。有橋曰:“繼義橋”。又十里,逕東渡。有橋曰:“競爽橋”。皆督學朱文靖公士彥所命名也。其建橋之地,皆溪流浩漫,夏秋淫霖奔集,洶湧郁怒,有折木走石之勢。當孔道行旅絡繹相屬,恆有沒溺之患。呂氏有賢母蔡太孺人,素有濟人志,聞而憫之。慮濟以筏則易漂,架以木則易朽,度為永久計,非興大工建石樑不可。顧家僅中人產,力不贍。嘗以勖其子。臨終命子載揚、載馴、載希曰:必成是橋,以遂吾志。載揚等乃以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先建胡陳大橋。至道光六年,載揚之子建盛復建縣前大橋。七年,建盛之兄建始,又建東渡大橋。十餘年間,三橋告成。其所費銀數與橋之尋丈,詳朱公碑記,余勿復贅也。然而,母之賢不可不志也。夫母賢而子能繼其志,以濟人為務。即成一橋,亦可以慰母心矣!乃子之子,又能推母濟人之心以為心,復成一橋。是且可以成賢子未竟之業,而上慰賢母之心矣!乃弟之兄,又能與弟同推母濟人之心,復成一橋。於是賢母之心益大慰矣!賢子未竟之業事竟成矣!名之曰賢母、曰繼義、曰競爽。豈非世濟其美,名與實符,而賢孝著於一門,善義申於同室哉。然非母有人溺已溺之憂,具十世百世之量,雖欲濟人必不能為之計永久,慮深遠如此其周也。使其子非平日浹於義利之訓與施濟之善,亦不能謹守遺命,破產以集事,累年而呈功也。且其孫非習見慈愛之實,行樂善之貽謀,亦不能勞身苦思,沾體與工匠雜作於冰雪之中,以成此功也。是母也,可謂賢矣!子能成母之志,可謂孝矣!孫又能繼其親之志,可謂順矣!嗚呼,孰非母之賢,有以馴致此哉!歲丁未九月,余來視縣事,過三橋而瀏覽焉。於以嘆賢母之流澤孔長,而願呂氏子孫之勿替引於無疆也!呂氏諸君子,余不及見,而得見載希及建盛。載希以子官光山知縣,晉五品階,為封翁,儉素無貴介態,能守母訓。建盛為人朴誠無偽,見義勇為。家中無貲,捐巨金無難色。木石之役能躬親,不以為苦,蓋尤善體母志雲。

大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歲次戊申署縉雲縣知縣湯成烈撰

邑庠生曹勛敬書

賢母橋 賢母橋

碑後 壺鎮古雲胡陳,當台婺孔道,且市纏在焉。行者絡繹,每四九尤雲集喧闐。渡水陡急,潦漲無期。舊日架木以渡,圯則濟以筏,遭覆沒者無虛歲。希母氏蔡實切心憫,謂必以巨橋濟,彌留時猶眷眷遺命。男載揚、載修、載馴及希等泣承命勿敢忘。愛經始於嘉慶丁丑年七月戊辰日,落成於己卯年三月二十九日,孫建始、建盛、建陽、建元、建昌、建隆、建祥、建文、建武、建煥,曾孫祖賓等鹹與於役。是橋成也,邑侯黃公作霖命曰“永濟”,臨海洪公蒙煊公為之記。然伯兄載揚以為縣治、東渡二橋未成,非母志也,復命子建始、建盛當繼而為之。於是建盛任縣治橋,建始任東渡橋。道光七年,學憲朱文靖公按試處州,道經縉邑,適縣治橋將就緒。明年,東渡橋將始事。邑侯續公立人以三橋緣起,上且請名。朱公曰:此母之賢不可略也。乃更此橋曰“賢母”,賜縣治橋曰“繼義”,預賜東渡橋曰“競爽”,親制《三橋合記》,以褒之。嗣是記三橋者,邑侯榕城張公惟孝,邑侯姜公士冠、慈谿周君炳。記繼義橋者邑侯楚南謝公興宗、邑侯古並續公立人、典史羅公萬。記竟爽橋者邑侯南昌萬公啟封。跋三橋者,錢塘劉公傑人,具鐫於石以行。茲奉邑侯湯果卿明府纂修邑志,紀三橋,搜藝文,復作此記,勒碑於斯。緣以三橋始末,並將從前作行者名氏書之於後,備覽觀焉。道光二十九年男載希謹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