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資本經營可以理解為:出資人為獲取較高的資本報酬率而投出資本,監管資本的運用,並對存量資本進行調整。資本是經濟成長的一個稀缺要素,維繫經濟的持續增長需要投資,但不在於量的增加,而在於經濟質量、效益的提高,即經濟成長是否有利於最佳化結構,經濟成長方式是否是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率。資本經營通過財務管理,進行戰略規劃,進行科學的收益預測和投資風險預測,分析目標公司資產、債權、債務狀況及其出售動機,避免盲目行事,並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健康、靈活的資金調配和有效的財務營運機制,增強企業的“造血”功能。同時,還要通過財務管理科學的預測及時調整資金流向、流量,規避風險,服務於資本經營,挖掘資本的潛在價值,使資本釋放出更大的潛能,產生出更大的資本效益。而財務管理引入了資本經營機制,勢必就形成了資本增值獲利的基礎,確立了財務管理在資本經營中的重要地位,開闢了財務管理的新天地。
可見,資本經營講求的是經營方式,而財務管理講求的是經營的管理方式。“經營的重心在管理”,經營與管理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血緣關係,而且只有置財務管理於資本經營之下,財務管理才可獲得深遠的績效。
所以,財務管理實現由生產經營型管理向資本經營型管理的飛躍是適應經濟環境發展的必然結果。資本經營型的財務管理是一種經營性主動式管理,是對企業資本運動的管理,是通過價值形態的管理實現企業實物的管理,是用增量啟動存量,最佳化資本結構的管理。資本經營型財務管理,在企業發揮的是主導作用,它是企業決策者的高級參謀,又通過一系列現代科學管理財務的理念,運用各種預測、決策的方法,發揮著運作全部資本,最佳化資本結構,促進提高資本經營效率的作用。
特點
資本經營型企業大多為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甚至為跨國經營的運營實體,其財務管理要在保持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既發揮企業的整體優勢,又充分尊重子公司的法人地位,發揮子公司的主觀能動性,不宜採取過度集權的方法。具體特點表現如下:(一)集團公司及其成員子公司的財務管理以資本運營為核心。集團中具有法人地位的企業,無論從事何種經營活動,都必須服從集團資本運營的宗旨。集團對其子公司的財務管理,也應以資本為核心,集團總部要通過對資本運營效率等內容的考核,建立資本運營責任制。
(二)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體現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特點。在集權方面,集團主要是在方向性和戰略性的問題上進行管理;在分權方面,集團各子公司主要對具體的、戰術性的問題進行管理,如:成本管理、費用控制、運營資金等方面的管理。
(三)集團公司對子公司財務管理的方式方法需根據投資結構而定。一般來講,對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應採用直接管理的方式,要求其嚴格按照集團的財務管理制度執行;對控股子公司、參股子公司則實行間接管理的方式,允許其根據集團公司的財務制度,自行擬訂財務管理制度,但應明確各項重大財務事項要由集團公司的董事會或總經理審查批准後方可執行;對只有經濟協定或契約關係,沒有參股關係的聯營、協作企業,集團與其在財務上只有結算關係,不具有管理職責。集團財務管理部門,只需通過集團委派董事,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參與投資、分配等重大決策,掌握其財務狀況、經濟效益和重大變化。
內容
隨著現代經濟管理的發展,當資本經營成為財務管理的一種新模式,財務管理的全部目的就是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實現企業資本和價值最大化。那么,資本經營型的財務管理主要內容是什麼呢?主要集中在投資與籌資這兩項重大的經濟事項上。研究對外投資的各種因素,防範投資風險
資本經營作為一種經濟活動,無論是進行資本積累還是資本的橫向集中,或是資本的社會化控制,其本質就是通過資本交易、流動或使用而獲取利潤,求得資本的增值。財務管理正是以此作為出發點,分析、評價對外投資的條件因素:①投資的預期收益水平。投資最終是為了取得增加收益,對於預期投資收益水平,可以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是計算投資的邊際效益,即根據擬議投資方案實施後的各年預期收益,測算出一個使其總和與成本支出正好相等的折現率,這一折現率即投資的邊際效率;然後再將其與投資者期望得到的最低收益率進行比較。若邊際效率高於最低期望收益率,則該項投資即可考慮;反之,則不能考慮。
②投資風險。資本經營屬高風險領域,投資失誤會造成慘重損失和事業的萎縮。然而,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而熱衷於對風險大的新興科技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項目進行投資。而在投資實踐中,又會出現投資項目預期現金流量出現可變性,或者是實際終值低於預期報酬的可能性。於是,財務管理面臨的重要問題,便是在投資前結合對外投資的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市場風險、外匯風險、決策風險進行預測。
③投資成本。投資成本是從分析、決策對外投資開始到收回全部投資整個過程的全部開支。包括前期費用、實際投資額、資金成本和投資回收費用。財務管理通過預測必須使投資盈利和回收額大於投資成本,投資方案才可行。
④融資條件。企業投資需要大量運用資金,尤其是規模較大的投資活動,這就要求財務管理分析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融資場所、融資工具,並且能夠及時、足額、低成本地籌集到所需的資金。
⑤投資管理。投資要有相應的業務知識(證券知識和證券運作技能)、法律知識、管理技能、市場運作經驗作為基礎。
⑥投資環境。投資環境是指企業內外各種影響企業投資活動的因素總和,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財務管理在分析投資決策時,必須認清投資環境的特點、發展變化,重視投資環境的影響作用,並根據投資環境的發展變化,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
預測最優籌資方案,取得綜合籌資效益
當投資項目、數量和決策方案確定後,就要提出投資概算,籌劃投資的資金來源,於是,籌集資金是形成資本經營的先決條件,也是財務管理營運的起點。面對資金的籌集,要求財務管理:①對於不同的籌資來源,應研究其利用的可能性和效益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確立,籌集資金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主要分為主權性籌資方式和債務性籌資方式兩大類。主權性籌資方式資金成本高,但籌資風險小;債務性籌資方式資金成本低,但籌資風險大。於是,企業籌集資金前,應預測各種資金來源渠道,諸如發行債券、長期借款、發行股票、留存收益的資金成本、籌資風險,並結合各種資金來源的個別資金成本與各種來源在全部來源中所占的比重,計算綜合資金成本,並從眾多預測的綜合資金成本中選擇最低的,作為籌資最優方案。
②注重適當的資本結構,正確利用財務槓桿的作用,負債經營。資本結構即某種資金來源在全部來源總額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借入資本與自有資本的比例表示。資本結構高,資金成本低,效益大,但籌資風險也大;資本結構低,資金成本高,效益小,但籌資風險小。那么,如何權衡效益與風險,確定適當的資本結構呢?這就要藉助財務槓桿指標來衡量。企業籌措借入資本,由於其利率或債券利息率固定,當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高於利息率或債券利息率時,自有資金收益率將會高於投資收益率,普通股的實際收益將會提高。這種利用需要支付固定費用的籌資方式來提高自有資金收益率或普通股收益的作用,稱為槓桿作用。
財務槓桿作用的提高,雖然能給股東帶來較多的收益,但也會增加有損於股東未來各年收益的風險。為此,就要預測不同籌資方式下的每股收益,對企業付息及納稅前收益反映的靈敏度,進行籌資無差別點的分析,並以其作為企業決定資本結構的取捨標準。在處理資本結構與綜合資金成本的關係上,當企業為新投資項目籌集資金仍能大致保持原有的資本結構,且測定的綜合資金成本率不高於企業原有的綜合資金成本率,即按規定的比例籌措資金。
若真實的綜合資金成本率高於測定的綜合資金成本率,企業可採納某些可能減少股東財富的投資方案;若真實的綜合資金成本率低於測定的綜合資金成本率,企業可放棄某些可能增加股東財富的投資方案。在處理籌資風險與綜合資金成本二者關係上,要力圖使新投資項目的風險與整個企業原有風險大致相同。倘若新投資項目的風險與整個企業原有風險不同,則應採用按風險調整的綜合資金成本率作為籌資決策的採納標準。財務管理利用財務槓桿作用的目標,就在於通過籌資管理調整不合理的財務結構,使之趨於收益與風險相宜的最佳結構。否則,不加強事前預測和規劃,不實行主動的財務管理,就會形成高資本結構→高風險→更高負債→低效益,以及低資本結構→低風險→ 低效運行→低效益,兩種低效益的格局。
③預測利用借款投資,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新增的利潤,能否按規定期限償還本金和付清利息。總之,資本經營型的財務管理通過價值管理,使企業朝著謀求價值最大化這一財務管理的目標邁進。資本經營為財務管理開闢了廣闊的理財前景,並推動財務管理以資本經營作為新模式向縱深發展。同時,資本經營型的財務管理採用了現代化手段和新的科學方法,全面預算控制,制定最優的投資方案,並且把企業如何擴張資本和壯大經營規模、如何走好集團化和資產重組的路子、規避投資風險、提高規模經濟效益作為理財的指導思路。
提升資本經營型財務管理的價值
牢固樹立資本經營意識現階段,知識經濟的興起使企業創造財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質資本轉向知識資本,企業理財就不能只盯住物質資產和金融資本,必須轉變觀念。
首先,要認識知識資本,了解知識資本的來源、特徵、構成要素和表現形式;
其次,要承認知識資本,認可知識資本是企業總資本的一部分,認可知識資本與企業市場價值和企業發展的密切關係以及知識資本應分享的企業財富;
第三,要重視和利用知識資本,企業既要為知識創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應的經營資產以發展知識資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識資本為企業提供持續的利潤增長。這就是說資本經營型企業集團應將經營意識從產品轉到資本上來,將把依靠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創利的觀念延伸到實物、貨幣、產權、證券、技術、管理、無形資產、人力資本等廣義的資本上來,有效經營無形資產,利用資本增值,實現多主體、多元化、全方位的資本經營。需要指出的是,對於無形資產的運用,企業在經營中應重視廣告效應和品牌效應,以品牌和質量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好評,發揮品牌和規模優勢。
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
資本經營型企業應樹立人本化理念。現階段財務人員要有廣泛的經濟和財會理論基礎,又要有良好的現代數學、法學、和網路技術基礎,能從經濟、社會、法律、技術等多角度進行分析並為企業制定相應的理財策略,同時能對企業的運行狀況和不斷擴大的業務範圍進行評估和風險分析。因此企業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和創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還應建立員工的激勵機制。對於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特別是對於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應實行股票期權獎勵制度。即高層人員的薪金結構以股票期權為主體,他們的收入取決於期權到期It公司股票的市場格和期權協定規定的執行價格之間的溢價。
這種制度有利於激勵企業員工的創造性,鼓勵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的管理,能夠大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與此相適應,就必須建立人力資源價值評估體系。對人力資源的評估方法可以採用未來現金流量的方法進行,即將人力資源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包括潛在的技術價值、產品開發能力、運營能力及風險等)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之和,通過這樣的方式,最終將人力資源這項無形資產定量化,既便於計算企業價值,又便於企業管理。
實行統一管理、分級核算的資金管理體制集團公司應下放資金管理權力,由下屬公司負責各自的投資和融資業務。
集團公司作為一個投資者,只保留投資收益權和對經營者的考核權,考核指標以淨資產增值率為主。作為集團公司的二級公司,往往會下設多個分公司,造成了其股權多元化、資本經營風險較大的局面,因此,企業集團公司應採取財務統一管理、分級核算的方式,將投資、融資權高度集中在總公司。 總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實行有償結算,財務人員實行委派制,即總公司財務管理採取集權式管理,子公司實行獨立核算,子公司的財務經理由總公司派出,代表公司對他們的資本運營進行指導、監督。子公司有一定的籌資權和投資權,而對外擔保等重要業務應集中在總部以控制風險。集團公司實行統一管理、分級核算的資金管理體制應加強財務成果核算與利潤分配管理,設計財務指標考核體系。
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業績評價主要應考慮當前的經營指標與未來發展後勁指標的結合、當前的財務指標如利潤和負債等。同時考慮集團出資人對集團的考核要求等,即投資回報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相結合,考核的指標主要是淨資產增值率,以實現經營者目標與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相一致。具體操作時可以依據每年審計後的上年淨資產,剔除一些核銷的不良資產項目,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要時企業集團還可將該比率作為薪金、分配股利、增值獎、超額獎等的依據。此外,集團公司下屬一些企業可以採用平衡積分卡的形式考核業績,以大大提高經營者的積極性。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集團公司的管理部門應當非常重視風險管理,對於擔保等業務,集團公司應以“支持發展,控制風險,總量適度,權責相當”為原則,實行總額控制,全額收費的辦法集中管理。集團公司在總部可以設定投資部,以監控投資去向,投資決策由各部門的有關人員組成的投資控制委員會討論通過,再由集團公司辦公會議的決策委員會通過後報董事會批准。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通常考慮項目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同時,考慮投資的項目有無前瞻性,運用判斷及經驗對其長期、中期和短期的運行進行判斷,預測資金的直接效益,並且要考慮有無退路等。公司還應每年增設一些新項目,捨棄一些It項目以迴避風險。
在選擇項目時,應非常謹慎地進行可行性研究,並且一般可以採取與銀行共同操作的方式,藉助於銀行強大的信息收集和風險控制系統,以降低投資風險。由於風險貫穿企業經營的始終,經濟全球化又使企業面臨更多的、更猛烈的金融風險、投資風險等,因此,建立企業風險的預警系統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還應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制度。鳳險投資是一種向極具發展潛力的創業企業或中小企業提供股權資本的投資行為。
風險投資者通過設立風險投資公司,通過發行風險投資基金以支持經過嚴格篩選的有增長潛力但卻缺少發展資金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聚集社會置資金,形成一定規模的風險資本,對科研成果的轉化進行投入,這樣可以緩和高科技風險企業對初始資本大量需求與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有利於提高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運用網路財務管理手段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信息反饋、處理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均越來越快,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又由於信息的網路化、科學技術的綜合化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必然要求各企業之間相互溝通與協作。所以,運用網路財務管理系統,實現財務信息快速傳遞和處理十分必要。通過網路財務,可以實現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化、務信息的無紙化、資金收付的電子化、工作方式的網路化,以及數據、報表線上處理、遠程傳遞等,使各方的經濟利益達到統一。總之,資本經營型集團公司必須調整舊的財務管理模式,以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特點,使得企業更穩、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