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歐陽修撰。修有《詩本義》,已著錄,是記凡三篇。一日花品,敘所列凡二十四種。二曰花釋名,述花名之所自來。三曰風俗記,首略敘游宴及貢花,餘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蔡襄嘗書而刻之於家,以拓本遺修。修自為跋,已編入《文忠全集》,此其單行之本也。周必大作《歐集考異》,稱當時士大夫家有修《牡丹譜印》本,始列花品,敘及名品,與此卷前兩篇頗同。詩詞全文
【賀鴻慶宮成奉安三聖御容表〈慶曆七年七月〉】臣修言:伏睹南京鴻慶宮成,奉安三聖御容者。一人致孝,式表於奉先;三
後在天,並垂於鴻佑。人靈交感,華夏歡呼。臣某〈中賀。〉伏惟尊號皇帝陛下,
以上聖之姿,撫重熙之運。親執玉幣,禮天地之神祇;時奉烝嘗,報祖宗之功德。
乃眷別京之重,載崇原廟之儀。衣冠出遊,仰稽於故事;郡國嘗幸,俾得以奉祠。
實隆廣孝之風,以著不刊之典。臣猥叨辭職,方守郡條,瞻盛禮以阻陪,效歡聲
而徒切。
作者簡介
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一○三四),召試學士院,充館閣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責諫官高若訥,降為峽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寶元二年(一○三九)。遷武成軍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館閣校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四年,為河北都轉運使。五年,慶曆新政失敗,因力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韓琦、杜衍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權知開封府。五年,拜樞密副使。六年,進參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罷為觀文殿學士,轉刑部尚書知亳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對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病逝潁州汝陰,年六十六。縊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傳。宋胡柯編有《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歐陽修詩,以《四部叢刊》影元本《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為底本。參校宋慶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簡稱周本,藏北京圖書館)、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簡稱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圖書館)及明正統刻《居士集》(有元曾魯考異,簡稱曾本、曾本校)。底本系年原注目錄下,今移至正文題下。底本孫謙益等所作校記,除刪去少數異體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續添校記,亦以續校名義補入正文。另輯得集外詩句,附於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