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里縣

龍里縣

龍里縣,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於黔中腹地、苗嶺山脈中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境內丘陵、低山、中山與河谷槽地南北相間排列,縣城海拔1080米。

東鄰貴定縣、福泉縣,南接惠水縣,西面與北面緊鄰貴陽市。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8℃。2012年末全縣的總人口為224266人,其中包含漢族、布依族、苗族等數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91754人,縣內的著名景點有龍架山森林公園和冠山。

2018年9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龍里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龍里縣。因龍架山而得名。據《今縣釋名》:“以龍氏所居名”。

龍里縣風景 龍里縣風景

龍里的建置,史書記載最早見於唐代。《舊唐書》載:貞觀三年(629年) ,置莊州,領新安等7縣。新安縣治所在今龍里縣城東16公里的三元鎮新安堡。《新唐書》載:貞觀三年(629年),“蠻州,縣一:巴江。”巴江縣治所在今巴江鄉老巴江村,距縣城北70公里。

宋代,新安縣降為羈縻縣。嘉泰元年(1201年),巴江縣由蠻州總管府都總管宋永高自改為平蠻郡(後稱白馬軍),徙治所於小谷龍。

元代,新安縣改書定遠府。廢巴江縣,以其地屬順元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龍里州,隸大龍番順元宣慰司,治所在今龍里縣城。領龍里縣,治所在縣城南50里(六廣鄉境內)。大德元年(1372年),廢龍里州,改置平伐等處長官司。廢龍里縣,改置龍里等寨長官所,隸管番民總管府。  

明代,新安縣廢。洪武初置龍里驛站,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龍里等寨長官所為龍里長官司,隸貴州宣慰使司;十九年(1386年),置龍里軍民指揮使司,隸貴州都司;二十三年(1390年),置龍里衛,築城,屬貴州都指揮司。二十九年(1396年),升為軍民指揮使司。同年,撥把平、小平伐二長官司屬新添衛。永樂九年(1411年)置大谷龍長官司屬衛。嘉靖十一年(1532年),又置小谷龍長官司屬衛。隆慶二年(1568年)廢平伐長官司。萬曆十四年(1586年),撥出大平伐司置新貴縣。天啟二年(1622年),撥貴州宣慰司所屬的龍里、羊場二長官司和廢水東長官司地來屬。至是,龍里衛共領大谷龍、小谷龍、龍里、羊場4個長官司及5個千戶所。

清代。順治年間,置巴江衛。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撤,後改置巴香里,由貴陽府親轄。康熙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671年12月31日)(註:《貴陽府志》記為十月),改龍里衛為龍里縣,屬貴陽府。龍里縣共轄城廂(縣城)及東、南、西、北4個鄉,上、下、東苗3個牌,龍里、大谷龍、小谷龍、羊場4個長官司。原衛屬水東長官司廢,撥其地入貴陽府親轄。  

民國初,屬貴陽府;二年(1913年),屬黔中道;民國九年(1920年),廢道,龍里縣由省政府直屬;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二十六年(1937年),改由省府直轄。

1949年,隸屬貴陽專區。1952年,改屬貴定專區,1956年,劃歸安順專區。1958年,改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與貴定合併為貴定縣。1961年8月,恢復龍里縣,隸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制至今未變。  

行政區劃

2013年,龍里縣共轄六鎮:龍山鎮、谷腳鎮、洗馬鎮、羊場鎮、醒獅鎮、三元鎮;八鄉:麻芝鄉、草原鄉、灣寨鄉、擺省鄉、水場鄉、哪嗙鄉、谷龍鄉、巴江鄉。
2014年,龍里縣調整行政區劃,目前共轄龍山鎮、谷腳鎮、醒獅鎮、灣灘河鎮、洗馬鎮、冠山街道辦事處五鎮一街道。

新設定的谷腳鎮轄原谷腳鎮、原醒獅鎮三寶村、雞場村、小箐村、羊場司村和原哪旁鄉的高梘村、新坪村、谷冰村、大谷冰村,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在谷腳村。
新設定的醒獅鎮轄原谷龍鄉及醒獅鎮的進化村、醒獅村、元寶村、頂水村、大岩村、大壩村、涼水村、舊寨村、醒獅社區,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在醒獅村。
新設定的洗馬鎮轄原巴江鄉、洗馬鎮及原哪旁鄉樂寶村、二箐村、長芽村、頂溪村、塢泥村、關口村、田壩村、狗場村、石板灘村,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在洗馬村。
新設定的灣灘河鎮轄原羊場鎮、灣寨鄉和擺省鄉全部,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在新營村。
冠山街道辦事處轄原三元鎮、麻芝鄉及原龍山鎮的光明社區、龍坪社區、城南社區、大沖社區、西城社區、冠山社區、西門社區、水橋社區、大竹村、簸箕村、平地村和原哪旁鄉的鳳凰村,街道辦事處駐地在大沖社區。 

五鎮:龍山鎮、谷腳鎮、醒獅鎮、洗馬鎮、灣灘河鎮。

一街道辦事處:冠山街道辦事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里縣位於黔中腹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地處東經106°45′18"~107°15′1",北緯26°10′19"~26°49′33"之間。沿東北-西南縱向呈月牙形,南北長約73公里,東西寬約36公里,總面積1521平方公里。東鄰貴定縣、福泉縣,南接惠水縣,西面與北面緊鄰貴陽市。龍里縣是貴陽的東大門,是東出三湘南下兩廣的要津。《貴州通志》:“龍里縣負山阻溪,為八省咽喉。”  

地形地貌

境內丘陵、低山、中山與河谷槽地南北相間排列,呈波狀起伏。海拔最高點1775米,最低點770米,縣城海拔1080米。龍里縣地處苗嶺山脈中段,長江流域烏江水系與珠江流域紅河水系的支流分水嶺地區,屬黔中南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中部隆起,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相互交錯。  

氣候

龍里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溫和舒適,日照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8℃,最冷月均溫4.6℃,最熱月均溫23.6℃;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時數1160小時左右,無霜期280天以上。溫和舒適,陽光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龍里縣氣候的主要特徵。

龍里縣地處黔中腹地,苗嶺山脈中段,隸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雲寡照,濕度較大,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由於縣內山巒起伏,地形複雜,地勢高差大,造成溫度、降水、日照等氣象要素地域差異顯著,各地均有所不同,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說。

龍里縣1981-2010年氣象資料分析(縣城)

①年平均氣溫15.0℃,7月為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3.5℃,1月為最冷月份,平均氣溫4.8℃;

②年平均降水量1077.3mm,降水最多月份為6月,平均為207.4mm,最少月份12月,平均為18.9mm;

③年平均日照時數1213.7小時,最多月份8為月,平均為163.6小時,最少月份1月,平均為46.7小時;

④年平均相對濕度80%,各月相對濕度相差較小;

⑤年平均蒸發量1246.5mm,最多月份7月,平均為135.8mm,最少月份1月,平均為43.5mm。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縣內有河流、溪澗102條,大多自西向東流入貴定縣境,主要有北緣的清水江、南明河,中部的三元河,南部的灣灘河。河流年徑流總量在8.5億立方米左右。    

土地資源

龍里大草原 龍里大草原

全縣土地總面積228.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6.7萬畝,林地105.2萬畝,牧草地82萬畝(其中連片草地在300畝以上的有97片,面積達44.7萬畝),水域面積1.36萬畝。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石灰土、草甸土、水稻土。縣內植被在低海拔地區為常綠闊葉林,在石灰岩地區多為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森林以次生的櫟林、馬尾松林、杉木林為主,全縣森林覆蓋率為43.9%。  

礦產資源

縣內已探明的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硫鐵、赤鐵、褐鐵、重晶石、高嶺土、石灰石、白雲石、大理石、矽、鉀等。  

人口民族

2017年,龍里縣戶籍總人口23.69萬人, 其中少數民族91754人,非農業人口33319人。人口出生率為10.90‰,自然增長率3.34‰,符合政策生育率95.61%。

在龍里縣境內,除了人口在萬人以上的漢族、布依族、苗族外,還有彝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瑤族、毛南族、回族、仡佬族、仫佬族、滿族、白族、黎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等共28個民族。其中,苗族人口4.7萬餘人,布依族人口4.2萬餘人,其他少數民族2000餘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1%。

其中苗族分布在全縣14個鄉鎮,聚居141個村寨,與漢族雜居161個村寨,與布依族雜居17個村寨,與布依族、漢族雜居77個村寨。布依族分布在全縣14個鄉(鎮),聚居133個村寨,與漢族雜居112個村寨,與苗族雜居17個村寨,與苗、漢族雜居77個村寨。  

經濟

綜述

2017年,龍里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9.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4%。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0.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5.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3.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73%;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1.91%;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3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55504元,同比增長12.9%。  

2018年9月18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國務院扶貧辦關於反饋貴州省2017年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結果的函》,檔案指出,經國家專項評估檢查,龍里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  

2018年9月25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龍里縣退出貧困縣。  

第一產業

2017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0.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7%。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14.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林業總產值完成0.2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牧業總產值完成4.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漁業總產值完成0.2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11.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  

表1:2017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品 種 單位 2017年 比上年同期(±%)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 億元 11.07 6.5
農業 億元 7.45 7.1
林業 億元 0.13 7.7
畜牧業 億元 2.81 4.9
漁業 億元 0.10 6.6
農林牧漁服務業 億元 0.58 6.5

全縣農業增加值完成7.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糧食種植面積14315公頃,比上年增加29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70654噸,比上面同期下降0.3%。

全縣畜牧業增加值完成2.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豬牛羊禽肉總產量9044噸,比上年同期增長4.5%;禽蛋產量875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2%。年末生豬存欄69945頭,比上年末增長2.0%;牛存欄30436頭,比上年末下降5.1%;羊存欄7658頭,比上年末增長27.0%。全縣生豬出欄94935頭,比上年增長3.5%;牛出欄5770頭,比上年增長8.2%;羊出欄12415隻,比上年增長1.9%。

全縣林業增加值完成0.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7%;漁業增加值完成0.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完成0.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

表2:主要農作物產量、畜產品產量

品 種 單位 2017年 比上年同期(±%)
糧食 70654 -0.3
其中:稻穀 37515 0.0
油菜籽 7530 0.9
烤菸 201 -70.8
茶葉 331 0.0
水果 23131 8.4
出欄肉豬 94935 3.5
出欄羊 12415 1.9
肉類總產量 9448 4.8

全縣森林面積9.28萬公頃,比上年同期增長2.34%。森林覆蓋率61.17%。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8.65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長3.5%。年末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08千公頃。  

第二產業

全年工業增加值完成44.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年末全縣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140家,完成總產值211.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3%。其中:輕工業完成96.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42.9%;重工業完成114.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

全縣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1.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5%;實現利潤總額10.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3%。主要工業行業中,造紙和紙製品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醫藥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木材加工和木、竹、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行業產值分別比上年增長23.8%、18.7%、52.3%、8.21%、9.8%、4.3%和38.9%。

表3: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長速度

指標名稱 絕對數 (億元) 比上年同期(±%)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211.38 13.3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4.51 -37.7
其中:輕工業 96.84 42.9
重工業 114.54 -3.7
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 47.92 28.7
金屬製品業 24.51 7.3
造紙和紙製品業 9.69 23.8
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 10.04 18.7
橡膠和塑膠製品業 9.49 -6.6
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 8.44 -17.5
醫藥製造業 36.57 52.3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52.33 8.21
木材加工和木、竹 8.95 9.8
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7.52 4.3
專用設備製造業 7.29 38.9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達96.7%。

表4: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品種 單位 2017年 比上年同期(±%)
飲料酒 萬千升 16.46 16.8
人造板 萬立方米 38.39 15.6
複合木地板 萬平方米 200.86 25.3
家具 萬件 8.40 8.8
紙製品 萬噸 13.12 49.1
化學試劑 萬噸 20.09 2.8
合成洗滌劑 萬噸 6.15 -1.8
中成藥 萬噸 1.23 -3.1
矽酸鹽水泥熟料 萬噸 360.28 8.5
水泥 萬噸 521.23 3.8
商品混凝土 萬立方米 476.95 85.2
水泥混凝土電桿 萬根 5.24 -4.6
電力電纜 萬千米 2.29 205.3

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1.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3%。全縣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9個,完成建築業產值25.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5%。資質以上建築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9.6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8%;房屋竣工面積36.4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4.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8.5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6.1%。商品房銷售面積131.95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60.0%。商品房銷售額62.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8%。  

第三產業

2017年,全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3%,其中:工業投資39.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8%。

全縣財政總收入22.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2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7.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6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教育支出5.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1%;醫療衛生支出2.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8%;節能環保支出1.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7%;農林水事務支出4.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6%;住房保障支出1.7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5%。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1.73億元,比年初增加絕對額33.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71.42億元,比年初增加絕對額15.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0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01.56億元,比年初增加絕對額24.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6%。  

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總額10.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1%。消費品零售按城鄉分: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3%。消費品零售按行業分:批發業完成6.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4%;零售業完成10.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5%;住宿業完成0.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3%;餐飲業完成1.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9%。

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243.26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引進省外3000萬元以上資金105.00億元,同比下降29.1%。

全年完成進出口貿易總額239萬美元,同比增長2.6%,其中:出口貿易總額239萬美元,同比增長2.6%。  

全縣旅遊總收入34.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9%,接待遊客100.5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3.2%。

社會

教育

貴州省龍里中學 貴州省龍里中學

2017年,全縣各類學校81所(公辦63所),其中:幼稚園46所(公辦29所),完全國小25所,初級中學8所(公辦7所),高級中學1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在校(園)學生數43273人,其中:幼稚園(班)9537人,國小18496人,國中7762人,高級中學在校學生數3651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數3827人。全縣專任教師2824人,其中:幼稚園532人,國小1266人,初級中學605人,高級中學專任教師223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專任教師10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專任教師32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專任教師156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9.12%,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99.8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6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89.24%。  

衛生

2017年,龍里縣醫療衛生機構177個,其中:醫院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衛生機構床位數1153張,其中:醫院731張,鄉鎮衛生院292張。衛生技術人員1021人,其中:執業醫師285人,註冊護士390人。  

文化

2017年,全縣擁有圖書館1個,圖書藏量4.71萬冊;電影院1座;縣廣播電視台1個,數位電視覆蓋人口21.47萬人;廣播覆蓋人口23.35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3.1%。  

郵電

2017年,全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0.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郵政業務總收入0.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7.2%。電信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10.8%。  

就業

2017年,龍里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405人,比上年同期增長3.0%;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33人,比上年同期下降3.7%,城鎮登記失業率2.8%。  

人民生活

2017年,龍里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4元,淨增27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825元,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4072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1元,淨增9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520元。農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2442元。  

社會保障

2017年,龍里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6405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9.1%;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0760人,比上期同期增長0.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19.2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0.9%;領取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的人數0.80萬人,比上年同期下降12.4%,其中:城鎮0.06萬人,比上年同期下降34.6%。  

交通

龍里縣距省會貴陽市中心33公里、龍洞堡國際機場28公里。貴新高等級公路,210國道,湘黔、黔桂、珠六鐵路複線、廈蓉高速公路

貴廣高鐵於2014年12月26日通車,貴南高鐵於2017年12月23日開工,2023年12月28日通車。

2017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1463.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67.91公里。公路貨運量115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0.6%;貨物周轉量378023萬噸/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長10.7%。旅客傳送量2103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0.7%;旅客周轉量120136萬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長10.7%。  

民族風情

龍里縣境內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8%,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跳月、殺魚節、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苗族四月八、各民族端午節游百病等。民族民間文化深厚,民風民俗純樸。  

旅遊

龍架山森林公園 2006年全國新增的3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公園總面積6079公頃,距龍里縣城2公里。公園地處苗嶺山脈中段,被遊人稱為天然氧吧。公園內有貴州高原瀕危植物繁育中心、貴州省中亞熱帶珍稀植物園、天保工程龍里林場示範苗圃,有以龍山梨和獼猴桃為主的觀光果園。園內森林覆蓋率為88%,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35種,二級保護樹種71種,省級特有保護樹種54種;常見的野生動物有22種(其中國家一級1種,國家二級21種)。 龍架山森林公園的森林局圖 龍架山森林公園的森林局圖
冠山 位於冠山盆地(縣城)東隅,岩山形似金鐘撲地。明永樂七年(1409)始建的道教活動場所掩蔽其中,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其紫虛觀主體建築保存尚好,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主體建筑紫虛閣、左右廂房、前殿、山門、文昌祠組成二進院式古建築群。 龍里縣冠山 龍里縣冠山

名人

歷史名人 
毛景周 周步瑛 周鳳文 郭鳳儀
何維炘 張正位 彭毓書 陳嗣虞
李成輅 鶴年 劉朝瑨 范子文
張琪 趙文玖

宗教概況

龍里縣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信教人數在2500人左右,其中佛教信徒2000餘人;天主教信徒350餘人;基督教信徒50餘人;道教信徒100餘人。
佛教主要分布在冠山街道、谷腳鎮、醒獅鎮、灣灘河鎮等,有佛教均所6個,即醒獅鎮羊場司的佛光寺、觀音洞寺;谷腳鎮老街的龍雲寺、千家卡的天龍寺;冠山街道大沖村石頭寨的龍嶺寺和灣灘河鎮鎮翠微村的翠微寺。
天主教主要分布在縣城區,無活動場所,縣城老闆街的天主教堂尚未修復。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醒獅鎮、灣灘河鎮等,無活動場所。道教主要在醒獅鎮,有活動場所在小河口的觀音洞,正在申辦相關手續,還未發證。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特區
貴陽市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六盤水市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遵義市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安順市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銅仁地區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畢節地區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