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定縣

貴定縣

貴定縣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雲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中部,總面積1631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貴定縣轄8個鎮、12個鄉、95個行政村。總人口30.4萬人(2012年),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數占53.57﹪。2013年,貴定縣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考評預排名為貴州省第44位,生產總值完成50.70億元,工業增加值完成18.90億元。貴定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礦、電石灰石礦、鐵礦等,有娃娃魚、鳥王茶等地方特色產品。境內有音寨、陽寶山、落北河等旅遊景點。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貴定縣地圖 貴定縣地圖

西周至隋

西周時期貴定屬當時的牌柯。戰國時期,貴定屬且蘭,且蘭屬夜郎轄,夜郎被楚征服後,便成為楚的屬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並楚屬地置象郡、桂林郡。原六縣除鱉縣劃歸巴郡東其餘五縣皆屬象郡。

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撤南夷(今貴州、川南一帶)地置二縣一都尉,其中有且蘭縣,貴定屬之。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反,平定後建牂柯郡,領17縣,且蘭縣隸之,貴定在且蘭縣內。東漢仍稱牂柯郡,沿舊制。

晉成帝鹹康六年(公元340年),成(漢)大將軍李弈率軍攻牂柯,久攻不克,糧盡撤軍,行前盡收群柯所屬各縣,新設牂柯郡歸成漢,於是出現二個政權統治的二個樣柯郡,這一時期,貴定屬後牂柯郡。

從西晉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至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肥水之戰擊敗前秦符堅止的百餘年間,牂柯郡先後隸益州、寧州、交州、安州、最後隸寧州。南北朝因襲晉制,牂柯郡建置無變動。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置牂柯州,場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稱牂柯郡,史稱牂州牂柯郡,設賓化縣,治所在今縣境雲霧區抱管鄉大平司,轄地基本上是且蘭縣地。

唐、宋、元時期

唐太宗貞觀年間(約公元627年),將賓化縣治移至平越(福泉),另置多樂縣於今貴定昌明區都六鄉,先後隸黔中道、江南道。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黔中都督府(道的派出機構)為黔中郡,多樂縣改隸黔中郡。五代時中原諸侯混戰,無暇顧及貴州,於是各州、縣無會自廢、多樂縣亦在此列。

宋初(公元961年),貴定地區為土著豪族(宋時後稱貴州少數民族為苗蠻)所據,築土城守之,號曰“麥新城”,此為貴定建城之始。

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寧遠軍節度使宋景陽為了擴充地盤與實力,命子宋永高率兵攻克麥新城,改號新添城,向宋朝廷告捷,朝廷授宋永高為貴州經略安撫使,設新添遏蠻軍,又稱新添軍,永高命子宋勝駐守。

元代,新添葛蠻安撫司治所在今貴定,距貴州宣慰司僅百餘里,其所領的數百個小土司在貴定地區內就有十幾個,隸屬關係時有更變。

明、清時期

明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析新貴縣之平伐司、定番州之丹平司、龍里衛之把平司及大平伐司地置縣,取新貴之貴、定番之定合稱貴定縣。為貴陽府附廓,治所今昌明區舊治鄉。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新添衛,移貴定縣治於衛城(今縣城),領新添、大平伐、小平伐、平伐、把平五長官司,(丹行、丹平二司撥歸平塘),為貴陽府附廓縣,並在原縣地置且蘭汛,在平伐置平伐汛。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在貴定縣增設新添營以扼黔桂咽喉。將全縣劃分為東、西、南、北、山後五牌,直到宣統元年改設區鄉為止。全縣共有大小村寨754個。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貴定縣隸黔中道,撤五牌,設八個區,將原五牌分屬八個區。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十一月貴州省成立軍政府,貴定縣建置仍襲清制不變。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廢黔中道,貴定縣直屬於省,縣知事改稱縣長。全縣九個區建置不變。

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九月,設立貴州省自治籌備處,督促各縣組織完成自治,貴定縣於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三月,重劃區、鎮、鄉。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根據《貴州省縣各級組織綱要實施計畫》規定,貴定實施新縣制,在此期間,將甌脫之擺忙等地與都勻富西等處互換管轄。實施新縣制後,貴定縣轄一區(即平伐區署)、十三鄉、四鎮。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八月期間,貴定與龍里、都勻相互劃撥地名。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將貴定縣由省轄縣劃出設貴定專區駐貴定。陳化淳任專員公署專員,未到任,貴定即解放。

解放後

1949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十六軍一三八團解放貴定,並實行軍事管制,設立貴定縣軍事管制委員會,地址在今公安局。11月18日成立貴定縣人民政府,地址仍在今公安局,隸貴陽專區。

1952年11月,貴陽專區改為貴定專區,專員公署設貴定。同年,在原四個區的基礎上,將全縣劃為六個區。

1956年5月,撤貴定專區,貴定縣劃歸安順專區。

1958年12月劃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2月,龍里縣併入貴定縣,縣政府駐貴定城關鎮。

1961年8月,恢復龍里縣,貴定縣仍維持並縣前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8個鎮、11個鄉:城關鎮、盤江鎮、沿山鎮、舊治鎮、昌明鎮、平伐鎮、德新鎮、新巴鎮、定東鄉、定南鄉、岩下鄉、猴場堡鄉、鐵廠鄉、都六鄉、落北河鄉、新鋪鄉、抱管鄉、鞏固鄉、窯上鄉。

2003年,轄:貴定縣轄12個鄉、8個鎮,207個村。

2007年,轄:8個鎮、12個鄉,18個社區、95個行政村。

2014年,轄:雲霧鎮、昌明鎮、沿山鎮、盤江鎮、德新鎮、新巴鎮、寶山街道、金南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2年,貴定縣轄8個鎮、12個鄉:城關鎮、德新鎮、新巴鎮、盤江鎮、沿山鎮、舊治鎮、昌明鎮、雲霧鎮、新鋪鄉、落北河鄉、馬場河鄉、定東鄉、定南鄉、鞏固鄉、都六鄉、岩下鄉、猴場堡鄉、抱管鄉、鐵廠鄉、窯上鄉。下轄95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城關鎮。

人口民族

2012年,貴定縣戶籍總人口304462人。常住人口280489人,流入人口10499人,流出人口41880人。201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3.17‰。

貴定縣有布依族、苗族、漢族、水族、侗族等民族,以布依族、苗族為多。2012年,漢族人數(戶籍)141355人,少數民族人數163107人,少數民族人數占比53.57﹪。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貴定縣位於雲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中部,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總面積1631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07°08′至107°15′,北緯26°40′至26°47′。

貴定縣東鄰麻江縣,東北與福泉毗連,東南連都勻,南與平塘接壤,西南緊靠惠水縣,西北與龍里縣相挨,北面與開陽縣隔河相望。距省會貴陽市80公里、距龍洞堡機場68公里、距州府都勻市96公里、距凱里市90公里。

地勢地貌

貴定縣全境為南北向不規則長形地型,屬淺中切割高原中心地貌類型,平均海拔1000—1300米,地勢南北兩端低。地貌複雜多樣,全縣最高峰斗蓬山,海拔1961米。

土壤

貴定縣土壤地帶性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或常綠落葉混交林發育土壤地帶,以黃壤為主,其土壤類型有黃壤、黃棕壤、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七個土類。

氣候

貴定縣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侯。四季分明、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雨熱同期,乾濕明顯,多雲霧照、陰雨天多、氣候覆雜多變,立體氣候明顯。多年平均氣溫15.5℃;極端最高氣溫34.3℃,極端最低氣溫-4.3℃,大於10℃的積溫5448.7℃,大於0℃的積溫5198.5℃,全年累積日照時數1073.9小時,日照百分率為24%,無霜期為289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84.8毫米,蒸發量為1337.1毫米,霧日數為182天,平均相對濕度為78%。

概述

貴定縣 貴定縣

貴定縣轄8鎮12鄉,95個行政村,總國土面積1631平方公里,總人口30萬,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51%。貴定地處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共有大小河流144條,河網密度達0.446公里,森林復蓋率達48%,物產豐富、生態良好。自隋初設縣以來,建縣歷史已1424年。明清兩代曾湧現文進士、文舉人130人,武進士、武舉人42人。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行政區劃代碼:522723,郵政編碼551300。

縣政府

貴定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代表培訓會

為提高縣人大代表的履職意識和履職能力,縣人大常委會在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二樓會議室對參加本次會議的全體代表進行了專題培訓,培訓會由縣人大副主任王忠主持,原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研究室主任朱增嚴就人大代表如何履職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講解。

培訓會上,朱增嚴同志從32年來地方人大工作取得的成就、當前做好人大工作的關鍵和人大代表如何依法履行職責等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大的性質、地位和作用。重點講解了人大代表的監督權、審議權、表決權、選舉權、提議案權、提意見建議權等。他指出:提議案、意見建議是人大代表履行職責、行使權利的最具體最直接的重要方式,要特別注意把握好相關原則,務必從會前做好充分準備和調研兩方面提高議案、意見建議的質量。

培訓會上,王忠同志還就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時間、議程以及代表參會有關事項、作風紀律等進行了說明和提出明確要求。

概況

貴定縣東鄰麻江縣,東北與福毗連,東南連都勻,南與平塘接壤,西南緊靠惠水縣,西北與龍里縣相挨,北面與開陽縣隔河相望。距省會貴陽市60公里,龍洞堡機場50公里,州府都勻市70公里,凱里市90公里。

貴定縣位於雲貴高原東部、貴州省中部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8鎮12鄉,95個行政村,總國土面積1631平方公里,總人口30萬,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51%。貴定地處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全縣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共有大小河流144條,河網密度達0.446公里,森林復蓋率達48%,物產豐富、生態良好。

2012年,貴定縣轄8個鎮、12個鄉:城關鎮、德新鎮、新巴鎮、盤江鎮、沿山鎮、舊治鎮、昌明鎮、雲霧鎮、新鋪鄉、洛北河鄉、馬場河鄉、定東鄉、定南鄉、鞏固鄉、都六鄉、岩下鄉、猴場堡鄉、抱管鄉、鐵廠鄉、窯上鄉。

貴定縣是首批內陸對外開放縣,交通區位優勢突出,是商品集散的理想之地,歷來是省內外客商投資的首選地之一,綜合實力位列貴州88縣市前30名。

在傳統的建材業、輕工業、加工業等工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世界五百強企業海螺集團旗下的貴定盤江海螺水泥公司以及貴州省五個千億元級工業園區落戶貴定、貴州特色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胡三貼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偉泰炭素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崑化貴定分廠、寰泰刺梨飲品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相繼落戶該縣,工業興縣、工業強縣初具規模。

每年從貴定調出的薇菜量達300噸左右,噸均價在3.5萬元至4萬元之間,交易額達1200萬元左右。

全縣各項事業不斷進步,社會經濟大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1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4510萬元(現行價),農業總產值完成4.05億元,增長2.9%;5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578萬元,增長27%,實現利稅1685萬元,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025萬元;財政收入完成13678萬元,增長0.88%。

2002年上半年,全縣GDP預計完成5.91億元,占計畫數13.57億元的43.55%,同比增長12.9 %;全縣規模工業產值完成8007.4萬元,占任務數2億元的40.04%,同比增長3.47%;全縣財政總收入4929萬元,占年初預算的32.92%,同比增長37.6%,淨增額1347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18萬元,同比增長24.33%,淨增額1804萬元。

2008年完成生產總值26.83億元,增長9.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8億元,增長11.91%。縣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98億元,增長6.49%;縣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48億元,增長2%。財政收入2.42億元,增長7.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39億元,增長5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億元,增長2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99億元,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01元,增長26.37%。農民人均純收入2848元,增長18.86%。

2011年完成生產總值37億元,增長16.1%。縣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億元,增長66.49%;縣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48億元,增長2%。財政收入4.82億元,增長45.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39億元,增長5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7億元,增長3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7億元,增長3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1元,增長19.37%。農民人均純收入4760元,增長21.86%。

貴定縣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具有“五鐵兩高一航空”(五鐵即:湘黔、株六、黔桂、貴廣、滬昆等五條鐵路,“兩高”即貴新高等級公路和廈蓉高速公路,一航空即龍洞堡機場)的便捷交通網路,既是黔中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更是連線南昆經濟帶、成渝經濟帶、“泛長三角”、“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極為便利,是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貴定縣立足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建設形成的南北兩大交通樞紐,加快推進縣城、昌明兩大工業經濟板塊建設。順利完成貴州(中馬常青)昌明經濟開發區36平方公里規劃和城北工業園區21平方公里園區規劃。昌明經濟開發區引進馬來西亞常青集團合作共建,已列為貴州省重點打造的5個“千億元”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將重點發展生物科技、電子產品研發、高新科技等產業。城北工業聚集區被列為州縣共建重點園區,初步形成了以菸草、建材為主導,化工、電子、食品和服裝加工為重點的工業產業格局。

農業產業化

貴定縣依託生態氣候和環境優勢,堅持以“185”工程為抓手,以60公里山區特色生態高效農業開發區為載體,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著力打造雲霧貢茶、娃娃魚養殖、生態烤菸、商品蔬菜、精品水果、中藥材種植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基本形成了北煙、南茶、中部果蔬,北花(金銀花)、南魚(娃娃魚)、中部旅遊的產業布局。 中國苗嶺貢茶之鄉:貴定雲霧貢茶歷史悠久,有隋、唐、宋、元、明、清“六朝貢茶”之稱,是貴州省唯一有碑文記載的貢茶。貴定雲霧貢茶以其芽型秀麗、芽色嫩綠、湯色明亮、滋味濃厚、回味甘甜、香氣清幽而享譽國內外,多次獲得國際國內茶博會金獎。2006年11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授予“中國苗嶺貢茶之鄉”稱號。2010年,“貴定雲霧貢茶”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被評為“貴州五大名茶”。擁有茶葉種植面積達近10萬畝。

中國娃娃魚之鄉:貴定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地區,有著極其適宜娃娃魚生存、生長和繁育的獨特生態條件。2004年,我縣依託優越的交通區位和特有的自然資源,在岩下鄉建成了西南地區最大的野生娃娃魚馴養繁育基地。娃娃魚養殖被列為國家科技部“富民強縣”產業化扶貧項目和全省農業產業化發展重點項目,娃娃魚繁殖技術通過國家農業部子二代認證,養殖規模達16萬尾。2006年7月,貴定縣被授予“中國娃娃魚之鄉”稱號。

中國酥李之鄉:貴定縣盤江酥李生長環境得天獨厚,具有個大皮薄、果肉厚實、核肉分離、外披白霜、色澤金黃、爽脆可口的獨特品質,享有“冰脆酥李”的美稱,暢銷省內外。全縣種植面積達10萬餘畝。2006年7月,貴定縣被授予“中國酥李之鄉”稱號。 60公里山區特色生態高效農業開發區:黔南?貴定60公里山區特色生態高效農業開發區為貴州省第一個農業綜合開發區,涉及10個鄉鎮,核心區面積660平方公里。堅持把開發區建設作為深入實施 “185”工程的有效載體,圍繞“山上種果、田地種菜、家家養鯢、戶戶有車”的目標,重點發展雲霧貢茶、大鯢養殖、商品蔬菜、精品水果、花卉苗木、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著力打造沿廈蓉、貴廣通道重要的優質農產品基地。力爭到2015年,大鯢養殖總量達42萬尾、年產值7.5億元以上;年蔬菜總產量達42萬噸,產值6億元以上;年果品總產量達8萬噸,產值2.4億元以上;年產鮮切花達1億支,產值3000萬元以上;實現核心區農戶戶年均增收5萬元以上,人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城鄉統籌化

貴定縣進一步最佳化城鎮發展布局,推進“一體兩翼”“啞鈴型”發展布局實施,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昌明為次中心,盤江、雲霧、沿山、舊治、德新、新巴等互為依託,各具特色的小城鎮網路,2011全縣城鎮化率達40%。全縣城鄉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優良。

旅遊品牌化貴定縣自然風光秀美,民俗風情濃郁,擁有“一水(洛北河)、兩洞(牟珠洞、燕子洞)、三山(雲霧山、斗篷山、陽寶山)、四寨(音寨、曉寨、猛壤寨、楊家寨)的生態畫卷,歷史文化、佛教文化、貢茶文化、民族文化的交融發展,使多彩貴定獨具魅力。貴定縣被授予“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縣”和“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等稱號,“金海雪山”景區被評為貴州十大魅力景區。

目前正在開發和亟待開發的重點旅遊景區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斗篷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洛北河;陽寶山佛教文化遺址公園;貴州名勝牟珠洞旅遊景區;雲霧湖休閒觀光度假景區;楊家寨白龍宮旅遊景區;馬場河天生穿心橋飛天龍水簾洞瀑旅遊景區等;陽寶山明清時稱為中國西南三大佛教名山,現存遺址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金海雪山”——音寨,是貴州省省級首批民族自然保護村,集民族風情、田園風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國家AAA級景區,自然風光秀麗,布依民族風情濃郁,是貴州中南部旅遊線上的一顆明珠,有“中華布依第一寨”的美譽,被授予“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酥李之鄉的稱號。現已初步形成了鄉村休閒度假山莊、星級酒店、康體療養院和旅遊地產等集群發展態勢,成為環貴陽中心城市重要的休閒旅遊度假帶。

貴定民族文化獨特古樸,是代表貴州省參加國內和國際交流的重點民族文化縣之一。新鋪苗族“長衫龍”原生態舞蹈2003年10月作為貴州省少數民族唯一代表,參加北京第六屆國際旅遊文化節,被譽為“東方探戈 ”。 雲霧苗族蘆笙長鼓舞獨具特色、古樸原始,被專家們譽為“苗嶺文化活化石”,此外,苗族坐花場、跳月、布依族六月六歌會、冬至雲霧山民族歌會等民族節日風情濃郁、豐富多彩。貴定是傳唱全國的著名歌曲《桂花開放幸福來》的原創地。

氣候條件

貴定縣自然條件優越,地處東亞季風區,屬於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量為1143毫米,年平均無霜期為289天,年日照時數1069小時。

地貌

全縣為淺中切割高原中山地貌類型,平均海拔1000-1300米,地貌類型為喀斯特岩溶地貌類型,谷嶺相間,群山林立,溶洞遍布。全縣最高峰斗蓬山,海拔1961米,堪稱黔南屋脊。

縣境河網密布,河道迂迴曲折,落差較大,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33711千瓦,為農林牧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有可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坡17.65萬畝,牧草地6.71萬畝,水面3.2萬畝。

自然資源

貴定縣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主要礦產有電石石灰石礦、煤礦、鐵礦、粉石英礦、鉛礦、鋅礦、高嶺土、重晶石等。高鈣石灰石礦儲量5000多萬噸,占貴州省已探明總儲量的51%,品質優異;原煤地質儲量為1.8億噸;粉石英礦儲量2000多萬噸,含二氧化矽99%以上;鉛鋅礦儲量500萬噸;重晶石儲量500萬噸,硫鐵礦儲量1000萬噸。

土地

多樣的土地資源貴定縣土壤面積共1563.1平方千米,占全縣土地面積的95.8%,山地、丘陵、平壩地組成了貴定的土地資源。山地占全縣總面積的79.29%,丘陵占17.68%,壩地占2.56%,形成山地、丘陵、陡土、坡土、梯土、壩田、沖田、梯田多種多樣的土地資源。土壤地帶性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或常綠落葉混交林發育土壤地帶,以黃壤為主,其土壤類型有黃壤、黃棕壤、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七個土類。全縣有耕地面積約13233.4公頃,耕地面積不多但利用率高,中低田土多,增產潛力大,宜林山地多,適宜於農林牧業的綜合開發。

礦產

豐富的礦產資源貴定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礦、電石灰石礦、鐵礦、粉石英礦、鉛礦、鋅礦、高嶺土、水晶、重晶石等。其中電石灰石礦,儲量5172.23萬噸,占貴州省已探明電石灰石礦總量的50.7%,且品位高、質量好、易開採。煤礦儲量1.8億噸,地質遠景儲量2.5億噸,年產原煤20萬噸左右。煤礦主要為煙煤和無煙煤、全縣皆有出露,尤以北部、中部較多,南部也已發現,逐漸成為縣內主要煤礦產地之一。鐵礦主要是沉積凌鐵礦、赤鐵礦和風化淋積之褐鐵礦三種,硫鐵礦亦有出露,但品位不甚高。主要礦床有黃龍山、觀音閣、二土地等處,儲量均在3000萬噸左右。粉石英礦儲量近億噸,含二氧化矽98%,品位高,等待開發利用。重晶石礦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境內可開採儲量140萬噸左右,遠景地質儲量500萬噸。

水力

貴定縣多年平均降水量20.452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徑流量為10.4181億立方米,加上地下水儲量0.88億立方米,總計有水11.2981億立方米,人均達3896立方米。貴定河道縱橫交錯,迂迴曲折,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水力資源蘊藏量13.3711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1.1190萬千瓦,占理論蘊藏量的8.37%。境內地下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良,富含多種礦物元素,為低礦化度微酸到中性淡水,縣境南部的都六鄉、定南鄉、岩下鄉等處地下水為優質礦泉水,已開發面市。“黔山秀水”礦泉水被指定為“中國?北京2008奧運會”馬術隊用水,並獲中國“茶博會”特別大獎。有活化石之稱的岩下鄉娃娃魚——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大鯢

生物

貴定生物資源按其屬性可分為植物資源和動物資源兩大類型。植物資源有森林、草地、農作物品種、藥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和珍稀名貴植物。貴定植被類型及其組成的種類多樣,東南部,發育有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灌木叢林、高喬木灌草叢等的中亞熱帶類型,物種類多為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櫟科及高喬木等,構成了縣內東南部中亞熱帶生態的明顯特徵;西部及北部則是闊葉林、灌叢及灌草叢等植被類型並逐步演變為次生的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少量闊葉林、灌叢及灌草叢等植被類型。全縣森林復蓋率39.2%,森林資源較為豐富。樹種有65科,120屬,208種。主要以馬尾松為主,其次以杉、櫟為多見。在縣南部山區尚有珍稀樹種如紅豆杉、銀杏、七葉樹、楠木、香樟、紫檀等。

縣內草地資源豐富、總面積46.36平方千米。藥用植物有厚朴、黃皮、木通、樓子、八角楓、梔子、南五味子、硃砂根、天麻、石斛、杜仲、野黨參、何首烏、膽草、天冬、銀花、桔梗、靈芝等。經濟林木有山茶、油桐、烏血、花椒、板栗、酥李、漆樹、核桃等。尚有剌梨、獼猴桃、山楂等維生素類植物。栽培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烤菸、油菜籽、茶葉等。野生動物有鳥類、魚類、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近千種。其中窯上鄉的五步蛇極具有名,藥用價值高;岩下鄉“娃娃魚”較有名氣,已獲“中國娃娃魚之鄉”之稱。

貴定縣的名優土特產眾多,各具特色。烤葉種植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是貴州省首種烤菸之縣,以生產烤菸及捲菸享譽省內外。縣城有貴定捲菸廠和貴定捲菸分廠,故有“煙城”之稱。是全國的四大煙區,全省13個重點縣,7個基地縣之一,素有“高原煙都”的美譽;雲霧雪芽因產於境內雲霧山麓一帶而得名,又因盛產於仰望苗族山寨又稱“鳥王茶”。明清時即為朝廷貢茶,久負盛名。

1986年5月,在全省茶葉評選會上,被評為貴州省名茶,1990年,全國茶葉評選會上,被評為商業部名茶;還有沿山百合貢粉、盤江酥李、新巴大蒜、山野菜、岩下核桃、猴場堡辣椒、馬家洞生薑、雲霧西瓜、定東魔芋等特產也各具特色,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經濟

綜述

2012年,貴定縣實現生產總值421084萬元,比2011年增長1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838萬元,比2011年增長9.30%;第二產業增加值196001萬元,比2011年增長17.6%;第三產業增加值164245萬元,比2011年增長19%。人均生產總值18287元,比2011年增加4717元,增長17.2%。

2012年,貴定縣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14.45:46.55:39,與2011年比,第一產業升0.2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降1.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升0.85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2年,貴定縣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8272萬元,比2011年增長35.13%,增加值60838萬元。種植業總產值68451萬元,比2011年上升47.96%。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1861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530公頃,烤菸種植面積1282公頃,蔬菜種植面積7017公頃。主要農產品中,水果、蔬菜、大豆、稻穀等產品增長較快,分別比2011年增長101.59%、63.48%、136.77%、30.86%。

2012年,貴定縣全年林業總產值3420萬元,比2011年增長23.33%。畜牧業總產值31008萬元,比2011年增長17.78%,肉類總產量10815噸,比2011年增長22.20%,豬、牛、羊年末存欄頭數同比上升,分別比2011年增長12.89%、6.45%,34.00%。漁業總產值2084萬元,比2011年增長10.79%,水產品產量219.5噸,比2011年增長9.48%。

第二產業

2012年,貴定縣工業總產值383099萬元,比2011年增長19.6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5243萬元,比2011年增長20%;增加值221439萬元,比2011年增長33.4%;輕工業增加值204799.88萬元,比2011年增長38.69%,重工業增加值16639.17萬元,比2011年增長19.14%;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17865萬元,比2011年增長12.50%。2012年,貴定縣建築業增加值實現21313萬元,比2011年增長9.3%。建築業總產值實現59876萬元,比2011年增長351.52%。

第三產業

2012年,貴定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054.4萬元,比2011年增長17.05%。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80369.6萬元,比2011年增長42.58%;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694.8萬元,比2011年增長19.09%。

2012年,貴定縣共接待旅遊人數305.6萬人次,接待海外旅遊者1052人次,旅遊人數比2011年增長45.53%;旅遊總收入19.66億元,比2011年增長32.08%。

交通運輸

貴新高速 貴新高速

貴定縣具有“五鐵兩高一航空”的交通網路,五鐵即:湘黔鐵路、株六鐵路、黔桂鐵路、貴廣鐵路、滬昆鐵路等

五條鐵路,“兩高”即貴新高等級公路和廈蓉高速公路,一航空即龍洞堡機場。其中,黔桂鐵路、湘黔鐵路、株六鐵路複線等鐵路主幹線在縣城交匯,貴州南下大通道貴新高等級公路沿境而過,320國道、321國道以及304省道貫穿縣境,廈蓉高速公路、貴廣快速鐵路將穿越貴定南面。

2012年末,貴定縣公路通車裡程1340.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公里。民用車輛擁有量4440輛,客車3386輛,貨車1054輛。出租汽車176輛,公共汽車16輛,城內公共汽車營運線路4條。

縣境內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是滬昆高鐵上的貴定北站,一個是貴廣高速鐵路上的昌明站,交通優勢明顯。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貴定縣 貴定縣

2012年,貴定縣共有104262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887人,比

2011年增加714人,其中參保職工10416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6471人;參加失業保險11175人,比2011年增加1726人;參加工傷保險12730人,比2011年增加2430人;參加生育保險7660人,比2011年增加1910人;參加醫療保險40417人,比2011年增加728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7194人,比2011年增加395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223人,比2011年增加333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7603人,其中城鎮6997人,農村30606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224587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10%。2012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院10個,床位325張,收養人員158人。

教育

2012年末,貴定縣共有各類學校148所,在校生43922人,畢業生13145人,招生人數14015人,教職工數2942人,專任教師2650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3256人,畢業生457人,招生人數1402人,教職工數150人;普通中學學校數16所,在校生15018人,畢業生5285人,招生人數4259人;國小學校數88所,在校生20939人,畢業生4794人,招生人數3408人,教職工數1486人;幼稚園43所,在園兒童數7880人,教職工數356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5%,中學階段毛入學率10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56.6%。

文化

2012年末,貴定縣共有民眾文化機構2個,文化館1個,社區活動中心8個,公共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20個;藝術表演團體7個,國內演出場次50次,農村演出場次35;公共圖書館總藏量58619冊;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電視發射及轉播台22座,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點)15260個,有線電視用戶(數位電視用戶)24761戶,廣播綜合人口復蓋率、電視綜合人口復蓋率分別為93.0%和87.0%。全縣20個鄉鎮,95個行政村,均實現了鄉鄉通電視、村村通廣播。

醫療衛生

2012年末,貴定縣擁有衛生機構27個,其中醫院5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603張,衛生機構人員數1140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2.38張,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2.56人。

旅遊

音寨

貴定旅遊 貴定旅遊

音寨村由音寨、麥董、春風3個自然寨組成,是一個布依族世居的少數民族村寨,全村總面積1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7.97畝,有647戶2674人,其中布依族占總人口數的97.3%。國家AAA級景區,被譽為“中華布依第一寨”、“中國酥李之鄉”,因為李花和油菜花的同時盛開,獲得了“金海雪山”的雅稱。

落北河

2003年落北河被確定為貴州“省級風景名勝區”。2010年,音寨落北河景區又被評為“貴州十大魅力旅遊景區”。落北河漂流的終點紅子島,盛產紅果。名勝古蹟有落尾掌渡口碑,明代民族英雄丘禾實、丘禾嘉的出生地大爛沖邱氏祠堂以及西南有名的佛教重地舊址陽寶山。

陽寶山

明清時陽寶山與四川峨眉山、雲南雞足山一道被譽為中國西南三大佛教朝香聖地。陽寶山分前山和後山。前山,古人稱其為“芙蓉第一峰”,又叫“蓮花山”。後山,地勢奇特,形如鳳凰,主峰兩側,有兩座小山,山勢舒展,恰似鳳凰張開雙翼,因而被稱為飛鳳山。形如鳳冠鳳頭的主峰前端突起,好象在盯視著前山這朵蓮花。整個後山造型猶如一展翅飛騰欲採蓮花的鳳凰,有“飛鳳採蓮”寶地一說。

斗蓬山

斗篷山坐落於貴定縣、都勻市、麻江縣交界處,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主峰位於岩下鄉境內,海拔1961米,是黔南第一高峰,2004年經都勻市申報,由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地方特色

貴定雪芽

“貴定雪芽”,原稱貴定“鳥王茶”,或貴定“雲霧茶”,產於雲霧鎮仰望村一帶的雲霧山中,是中國唯一有碑文記載的朝廷貢茶。康熙《貴州通志》,民國《貴州通志》等史籍志書均有“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山最有名”及雲霧茶“為貴州之冠,歲以充貢”之記載。2005年8月第五屆國際名茶評比中再次榮獲國際金獎。2010年被授予“2010年貴州五大名茶”稱號。

貴定地方特產 貴定地方特產

百合貢粉

百合是加工百合粉的原料。百合粉是沿山鎮特色產品,有關史料記載,明洪武十七年就被列為貢品。民間相傳,明朝建文皇帝逃到貴州,途經貴定沿山時,疲憊饑渴,見一苗族同胞調食百合粉,即索嘗,食後感到清甜味美,誇讚不已,表示今後若有出頭之日,當扶植這一特產。到清代貴州巡撫張廣泗將百合粉進貢給雍正皇帝,百合貢粉更有名聲。百合粉具有清熱、潤肺、止咳、消食、清心安神和美容等功效。

盤江狗肉

盤江狗肉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當時的人們食狗肉主要是為了滋補,因為狗肉對與身體虛弱、腎虧乏力、病後恢復、小兒尿床等有藥理作用。上個世紀60年代,盤江一帶的店家大改傳統工藝,使做成的狗肉白嫩而油光發亮; 湯的味道也十分鮮美。盤江狗肉主要是涮食,用砂鍋加香料和姜、胡椒、鹽等調料燉製,輔以特色蘸料。

貴定縣還有盤江酥李、新巴大蒜、山野菜、岩下核桃、猴場堡辣椒、馬家洞生薑、雲霧西瓜、定東魔芋等特產。

歷代名人

宋勝、史鑑、姚世熙、丘禾實、丘禾嘉、徐慶元、張必達、徐暹、王政義、安佩蓮、汪柱元、段兆鰲、黃芝萌、郎先錦、戴戡、凌霄、宋思一、陳泰運、凌光亞、毛興昌、曾麥溪、李敬齋、羅顯文、何兆清、史維新、鄒前方、王錫章、趙小亭、潘明傑、羅發先、李春山、羅明國、楊彬奎、熊紹谷、莫玉林、湯銀先、祝時雨。

歷史變革

清初,新添衛和貴定縣二行政區並存,轄地各有所屬。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新添衛,移貴定縣治於衛城(今縣城),領新添、大平伐、小平伐、平伐、把平五長官司,(丹行、丹平二司撥歸平塘),為貴陽府附廓縣。並在原縣地置且蘭汛,在平伐置平伐汛,駐千總一員。在新安街置新安汛,在谷撒、甘溪、岩頭鋪等地設塘,分別駐兵控制各鄉寨。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開始大規模的改土歸流。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在貴定縣增設新添營以扼黔桂咽喉。將全縣劃分為東、西、南、北、山後五牌,這種劃分直到宣統元年改設區鄉為止。東牌範圍包括今定東、定南、虎場一帶;南牌範圍包括今昌明和雲霧二區;西牌範圍包括今馬場河、盤江、沿山、和平、鞏固、石板一帶;北牌範圍包括今德新、新鋪、光明;山後排範圍包括今寶山、落北河一帶。這時,全縣共有大小村寨754個。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貴定縣隸黔中道,撤東、南、西、北、山後五牌,設八個區,將原五牌分屬八個區。

一區即縣城,東至谷蒙關,南至把關,西至王大沖,北至綠豆坪,團防局設貴定縣城。

二區指西大路之馬桑沖至瓮城橋,冒沙井、馬場河、樂邦、濫沖、龍潭灣等地,團防局設瓮城橋。

三區即沿山龍場至羅雍壩、仙山、尤溪等附近村寨,團防局設沿山場壩兩湖會館(今沿山國小)。

四區由羅雍壩至新司、鞏固、舊司、中場壩等各寨,團防局設新司場。

五區由平伐場壩至與定番(今惠水)都勻鄰近各寨,縱橫五、六十里,村寨頗多,設團防局於平伐場三元宮。

六區由都六至舊縣抵麻哈(麻江)界,設團防局於舊縣城內忠烈宮。

七區由小場至尖山營、打鐵、岩下、瓮水、擺龍至江肘擺灑等處,團防局設小場,為都勻、獨山進省必經之地。

八區由馬關壩至新添司、新鋪、光比、喇啞、山後牌各寨,團防局設新添司。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暴發,推翻滿清統治。十一月貴州省成立了軍政府,貴定縣建置仍襲清制不變。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撤銷府、廳、州、縣一律稱縣,縣官稱縣知事,貴定仍屬黔中道。同時繼續調整各縣插花地,(此項工作從光緒三十二年起,直到民國三年才完成。)計調整的有:甲壓、擺梭、小苗等寨劃歸大塘今平塘),原屬貴定之巴香(今老巴鄉)劃歸龍里,谷油、扁街二寨劃歸定番(今惠水);將原屬龍里之臘尾掌、羅壤、羅雍、馬鞍山、大堡、小堡、王把沖、猴場寨、小龍場、安樂鄉、瓜栗堡等劃歸貴定。又將楊家莊、鐵磅山、硝廠、大烏乍、白頭寨、下西邊、馬牙沖、攘辣、謝齊山等處由貴定劃歸龍里縣。

是年,撥貴陽府轄之巴香三十餘寨歸貴定縣。即小坪寨、筆架山、落水灘、沙包寨、浸水坳、者高、粘把寨、弓口壩、重陽壩、躲火寨、虎墜、花金寨、平安、尖坡、大土、水塘寨、谷兵、石頭寨、龍井、甲底、木姜寨、老冒溝、乾塘、新民井、水沖、黃土寨、甲馬首、紅岩、張碼頭、箭竹坪、小門樓、瓦窯寨、岩腳寨等並以此設第九區、團防局設於巴香場壩。

同年,又將縣屬之新安街、高坪堡劃歸龍里縣。

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一月二十七日,為反對袁世凱稱帝,貴州宣告獨立。撤 道建置,改稱東、中、西三路刺史,貴定縣屬中路刺史,不久又恢復道的建置,貴定隸 黔中道。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廢黔中道,貴定縣直屬於省,縣知事改稱縣長.全縣九個區建置不變。

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九月,設立貴州省自治籌備處,督促各縣組織完成自治,貴定縣於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三月,重劃區、鎮、鄉。

第一區:駐縣城,區公所設武陽鎮(今南街)。下轄:南民鄉、南平鄉、龍吟鄉、東紅鄉、欞星鄉、南生鄉、東安鄉、東明鄉、東嶽鄉、同德鄉等十鄉及熙春鎮(東街)、武陽鎮(南街)、慶豐鎮(大同路)、肅遠鎮(北街)四鎮。

第二區:區公所駐瓮城橋。下轄:太平鄉、落海鄉、朝陽鄉、平定鄉、卜陽鄉、堡紅鄉、密納鄉、樂邦鄉、臥龍鄉、馬圖鄉等子鄉。

第三區:區公所駐沿山鎮場壩。下轄:沿平鄉、毓秀鄉、文教鄉、過化鄉、仙山鄉、福澤鄉、高石鄉、明德鄉、雍曉鄉等十鄉。

第四區:區公所駐貴德鎮(新司新場)。下轄:西壽鄉、光明鄉、三民鄉、永隆鄉、玉林鄉、龍泉鄉、河西鄉、青雲鄉、降才鄉、前書鄉等十鄉。

第五區:區公所駐平伐鎮。下轄:烈士鄉、苦竹鄉、仰望鄉、沙沖鄉、九鼎鄉、雲龍鄉、犀月鄉、石匣鄉、定平鄉、新莊鄉、高平鄉、水紋鄉、擺城鄉、別墅鄉、棠榜鄉等十五鄉;外轄平伐鎮、福山鎮(窯上場)、太平鎮(抱管)三鎮,相當於原區地界。

第六區:區公所駐舊治城內。下轄:文明鄉、東安鄉、百備鄉、豐登鄉、永逸鄉、怡樂鄉、維新鄉等七鄉,另轄舊治鎮、都六鎮、隱光鎮三鎮。

第七區:區公所駐昌明鎮(小場),下轄:文教鄉、敦厚鄉、安隆鄉、另轄昌明鎮、福興鎮、蓮香鎮、凌雲鎮四鎮。

第八區:區公所駐新添鎮(新添司),下轄:綠豆鄉、四寨鄉、喇啞鄉、後排鄉、柏楊鄉、光明鄉、臘尾鄉、後坪鄉等八鄉,另轄新添鎮、新堡鎮,即原八區各寨。

第九區:區公所駐平安鎮(巴香),下轄:文華鄉、三益鄉、演武鄉、智樂鄉、得壽鄉、盤石鄉、龍吟鄉、虎嘯鄉、金魁鄉等九鄉,外轄平安鎮。

各區、鄉、鎮以下設閭鄰,5戶為鄰,25鄰為一閭。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貴州省建立11個行政督察區,貴定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次年又縮減為8個行政督察區,貴定屬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將8個行政督察區,縮減為5個行政督察區,貴定直屬於省,為二等縣。貴定縣將原來的九個區縮減為六個區。著手整頓戶口,重新編制保甲,在區和保之間設聯保,以下設保甲。

一區:區公所駐縣城,2897戶,16824人,設4個聯保,下轄22個保,265甲。

二區:區公所駐舊治,2746戶,14146人,設4個聯保,下轄22個保,236甲。

三區:區公所駐小場,2945戶,16264人,設3個聯保,下轄18個保,232甲。

四區:區公所駐平伐場,2862戶,18967人,設4個聯保,下轄24個保,231甲。

五區:區公所駐沿山,2566戶,13792人,設4個聯保,下轄24個保,222甲。

六區:區公所駐巴香(新巴場),2685戶,18815人,設4個聯保,下轄24個保, 248甲。

全縣總計23個聯保,134個保,1434個甲,98798人。

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元月,又將原第六區改為第一區;其他第二、三、四、五各區次序不變更,裁撤原第一區公所。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根據《貴州省縣各級組織綱要實施計畫》規定,貴定實施新縣制,在此期間,將甌脫之擺忙等地與都勻富西等處互換管轄。

實施新縣制後,貴定縣轄一區(即平伐區署)、十三鄉、四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下半年將平伐鎮改為平伐鄉。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四月,裁撤平伐區署,改平伐區為平伐鎮。同月,裁撤慶熙鎮公所,原轄各保甲隸屬警察所,旋即於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元月恢復城區鎮公所。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八月期間,貴定與龍里、都勻相互劃撥地名,貴定撥歸龍里有巴金、地壩、猴子場;龍里撥隸貴定有江比、老鴉寨、沙寨、小樂寨。貴定撥歸都勻有擺井、石板寨、擺筍、楊家寨、綱寨、沙龍、羅雍寨、界牌、谷廣、小地方、上寨;都勻撥隸貴定有富西、岩寨、小壩、谷籠奇、斗山坪、拉江寨、花坡、新寨、甲壤、石頭寨、中壩寨、尖坡寨。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將貴定縣由省轄縣劃出設貴定專區駐貴定。陳化淳、字泰遠(貴定舊治人)任專員公署專員,未到任,貴定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公元1949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十六軍一三八團解放貴定,並實行軍事管制,設立貴定縣軍事管制委員會,地址在今公安局。11月18日成立貴定縣人民政府,地址仍在今公安局,隸貴陽專區。

1950年,仍維持民國時期的四鎮十三鄉,縣境設四個區,一區(今新場區),先駐新添司,後遷鮑家莊;二區(今沿山、雲霧),駐沿山場;三區(今昌明區)駐舊治;四區(今城關區)駐城關鎮。

1952年11月,貴陽專區改為貴定專區,專員公署設貴定。同年,在原四個區的基礎上,將全縣劃為六個區。

一區:區政府先駐鮑家莊後遷沙壩蟠龍地。轄德新、馬圖、平安三個鄉。

二區:區政府駐沿山場壩。轄沿山、化民、盤江三個鄉鎮。

三區:區政府駐舊治。轄舊治、都六、小場三個鄉鎮。

四區:區政府駐縣城天后宮(今防疫站,後遷大同路兩湖會館)。轄慶熙、定東、定南、虎場四個鄉鎮。

五區:區政府駐平伐場天主教堂。轄龍高、平伐、沙沖三個鄉鎮。

六區:區政府駐江肘場。轄永和、凌雲、九鼎三個鄉。1954年區政府遷猴場堡。

1955年6月,縣人民政府稱縣人民委員會,駐地不變。各區政府,更名為區公所,各區以駐地稱謂,一區稱新場區,二區稱沿山區,三區稱舊治區(1956年更名為昌明區),四區稱樂芒區,五區稱平伐區,六區稱江肘區。

1956年9月7日,省人委指示:將第六區猴場堡區所屬之江肘、下堡、富溪、界牌、灣寨、甲壤、擺桑等7個鄉劃歸都勻縣轄。5月,撤貴定專區,貴定縣劃歸安順專區。1958年12月劃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12月29日,根據國務院指示:撤銷龍里縣,併入貴定縣,縣政府駐貴定城關鎮。同時撤銷區、鎮建置,設城關、新場、沿山、昌明、雲霧(這時已改平伐為雲霧)、龍山、谷腳、洗馬等八個人民公社。

城關公社駐城關。下轄高山、定南、城關、城郊、定東等五個管理區。

新場公社駐蟠龍地。下轄馬場河、德新、樂邦、寶山、鳳蘭、新巴、新鋪、新場等八個管理區。

昌明公社駐小場。下轄打鐵、永和、舊治、昌明、岩下、良田、黃土、平寨、新安等九個管理區。

沿山公社駐沿山場壩。下轄盤江、沿山、和平、石板、鞏固(原名化民)等五個管理區。

雲霧公社駐平伐場壩。下轄平伐、江比(原名龍高)、鐵廠(原名沙沖)、抱管、窯上、谷撒、擺哈等七個管理區。

龍里部分因不久又分縣故不錄。

1961年8月,恢復龍里縣,貴定縣仍維持並縣前的行政區域。

1962年1月,貴定縣撤銷城關等5個人民公社和35個管理區。改設4區1鎮,35個公社。

新場區:區公所駐沙壩蟠龍地。轄德新公社駐新添司後遷柏楊坪;寶山公社駐草苗後遷乾壩;樂邦公社駐樂邦場壩;馬場河公社駐馬場河;改鳳蘭管理區為落北河公社駐木老寨;新巴公社駐新巴場;新鋪管理區分為新鋪公社駐新鋪街和光明公社駐大寨。

沿山區:區公所駐沿山狗場。轄盤江公社駐平堡;石板公社駐石板寨;和平公社駐平寨;沿山公社與區同駐地;鞏固公社駐新司場。

雲霧區:駐平伐場。轄江比公社駐江比場;窯上公社駐窯上場;谷撒公社駐石頭院;擺哈公社駐苗院;鐵廠公社駐鐵廠;抱管公社駐田壩寨;仰望公社駐中壩;小普公社駐大院;雲霧公社與區同駐地。

昌明區:區公所駐小場。轄舊治公社駐舊治;小場公社與區同駐地;黃土公社駐黃土寨;新安公社駐新寨;岩下公社駐岩下;良田公社駐良田;改永和管理區為擺龍公社,後改為猴場堡公社駐猴場堡。

城關鎮:區公所駐縣城。轄定東公社駐龍莊;定南公社駐杉木寨;城郊公社與鎮同駐地;改高山管理區為虎場公社駐岩腳場。1960年城關鎮設慶熙公社專管城內手工業者,即居民公社。

1967年3月20日.具人民委員會,1980年12月.縣九屆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恢復貴定縣人民政府稱謂,各區、鎮設區公所,各公社稱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12月經省批准恢復城關區,設立城關鎮。

1984年遵照上級決定,撤消公社、大隊、生產隊稱謂,一律改為鄉、村、村民組,新建盤江鎮(區級);改小場公社、雲霧公社、沿山公社為小場鎮、平伐鎮、沿山鎮(鄉級)。至此,全縣轄5個區、2個區級鎮、3個鄉級鎮、31個鄉、188個村,1224個村民組。

1990年,全縣轄7個區(鎮),34個鄉鎮),206個村。

貴定是貴州省旅遊資源大縣,蘊藏著發展旅遊業的深厚潛能。各界人士普遍認為貴定縣是“公園省”中的“奇葩園”,集民族文化、軍工文化、美食文化、優美的自然風景為一體,加上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功能,涼爽宜人的氣候,貴定旅遊業發展的前景十分廣闊。

1、楊家寨白龍宮夢幻旅遊景區

楊家寨白龍宮夢幻旅遊景區是一組高質量的巧妙風景組合。位於洛北河下游,距洛北河漂流終漂點紅子島5公里,距縣城15公里。景區內山、水、林、洞、瀑、潭、壁、谷等異彩紛呈,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白龍文筆,白龍寶硯,白龍花瀑,石壁畫廊,如鏡龍潭,幽深龍宮,伏牛山形似天下第一牛受驚回首,江邊窯象鼻攪水怡然自得,恰似一支山水交響奏鳴神曲。

2、天生穿心橋水簾洞瀑奇妙旅遊景區

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集百米落差瀑布、120多米,長天生橋洞、原始森林於一體,景區內山泉樹石,幽谷溪澗,曲徑通幽,漸入仙境,龍虎鎮大門,鬼斧顯神功,雄奇磅礴,天下少有,令人贊絕。附近配套景點奇妙,有兩山名為豬王山,一前一後形如兩頭巨豬,形態逼真,惟妙惟肖;清純恬靜的蓮花沖,宛如一首田園詩;迭瀑飛湍的簸箕沖,美不勝收。山水之奇,風物之妙,地設天造,嘆為觀止。這裡與洛北河漂流中段景區相溝通,距白龍宮景區10公里,是省會貴陽附近一組高品位、高質量的奇妙自然景觀的組合。

3、神秘的斗蓬山旅遊景區

位於貴定、都勻、麻江三縣(市)交界處的斗蓬山旅遊景區,已被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主峰和“天池”位於貴定境內,海拔1961米,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保存著原始生態環境,具有神秘探奇性。主要景觀有:原始森林,莽莽蒼蒼,規模宏大;天池寶鑑,生於頂峰,宛若明鏡,如臨仙境;瞞天幽徑,迂迴曲折;絕岩峭壁,刀削斧劈;怪谷野花,稱為“六月雪”,十分壯麗。斗蓬杜鵑,品種繁多,別具一格;寶石寨古樹參天,濃蔭密布,巧石怪木,一路花瀑,是建設登山旅遊接待點和賓館服務設施的理想場所;鐵鎖岩,大有“一夫當關,萬人難開”的氣勢。斗蓬山巍峨雄峻,大氣磅礴,竹林蒼莽,山野深幽,苔蘚裹樹,樹根纏石,天池絕妙,景觀奇特,是貴州不可多見的名山,具有重要的旅遊開發價值。

4、黃龍山高原草場景區

黃龍山高原草場位於新鋪鄉,總面積20平方公里,它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壯麗的高原風光、濃郁的苗族風情和精美的苗族傳統臘染刺繡服飾工藝吸引著國內外旅遊者,山頂開發為獨具特色的高原苗族風情旅遊區、鬥牛場,修建苗族民俗文化村,使用射弩圍獵狩獵,建設城市中小學生高原夏令營基地,讓廣大國內外遊客直接觀賞,親自參與,盡情體驗高原風光苗家風情。

景區資源

2003年,我縣洛北河景區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旅遊資源豐富,類型也較多,有峽穀類、河穀類、植物景觀類、古建築類、古塔墓類、民俗風情類等。景區轄洛北河漂流、紅子島、楊家寨、穿心洞、音寨、陽寶山、曉寨、城隍廟等景區景點。

共有景物景觀17個,面積25平方公里,洛北河流經的峽谷、河谷及保存較好的森林植被構成景區內極為和諧的自然生態美景。終漂點紅子島景區距縣城5公里,漂流景區全長18公里,水勢緩激相間,驚浪、險灘、激流、幽谷分布均衡,動中藏靜,靜中蘊動,浪遏飛舟,有驚無險,扣人心弦。時而懸崖絕壁,巨礁突兀;時而飛瀑奔漩,峽谷幽深;時而水平如鏡,水秀山奇。浪漫與瀟灑同享,刺激並奇幻共領。一位加拿大遊客把這18公里的景區稱作“鑲嵌在貴州高原上的巨型生態畫廊”。景區自1998年5月以來,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0萬人次,被譽為“黔中第一漂”,躋為身貴州省四大漂流之一。

位於縣城西南面,距縣城15公里。麗水秀山,魚肥水美,風景秀麗,如詩如畫,集豐富多彩、特色各異的自然景觀、布依風情、觀光農業、軍工文化和餐飲文化、布依餐飲構成黔中一道靚麗秀美的風景線。音寨布依族村寨是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13個省級民族自然保護村鎮之一,是全省的鄉村旅遊示範村寨,已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貴定洛北河省級風景名勝區內重要的景區。

觀音山下的音寨,居住著128戶人家,共有568人,是一個已有30代傳人,民風淳樸、風情濃郁的布依村落。寨頭銀杏、古柏遮蔭,寨前水流舒緩,碧波澄澈。河邊垂楊彎柳,水車悠轉。河中鴛鴦兩島,天然合璧,綠草茵茵,古樹蔥鬱,寨後青山蒼翠,山名觀音山,先祖取中間“音”而定寨名。獨特的布依族民居建築風格堪稱一絕。音寨家家戶戶都種植李樹,每到清明時節,漫山遍野的李花與田間盛開的油菜花交相輝映,形成“金海雪山”,將音寨映襯得更加美麗、迷人。

2005年貴定音寨“金海雪山”旅遊文化節以及“貴定盤江冰脆酥李節”的成功舉辦,極大的提升了音寨景區的知名度,通過中央電視台、貴州電視台、《香港商報》、《貴州日報》、新華網、新浪網等30多家媒體的宣傳報導,到音寨的遊客倍增,預計年遊客量將達80萬人次,現音寨已樹立“游金海雪山,觀黔中美景,品雲霧貢茶,嘗盤江狗肉,購盤江酥李”為主題的一個鄉村旅遊特色品牌。

音寨附近的牟珠洞,因傳朱元璋得天下後,送藏釋迦牟尼佛珠一顆而命名,洞中陰河、暗竹、石筍、石鐘、石鼓、石佛、石魚、石乳,天生自然,惟妙惟肖。洞前明嘉靖以來古建遺址猶存。丘禾實、王士性、張澍、趙翼、檀萃、林則徐、蔣介石等歷代名人均曾到此遊覽並留下吟頌詩文,是聲名遠播的貴州名勝之一,音寨景區正在極力打千戶布依村寨及環中心城市生態度假開發前景極其可觀。

陽寶山在縣城北10里,文獻稱為“黔東之勝”,早在明清時即與四川峨嵋山、雲南雞足山並稱為西南三大佛教名山、朝香聖地。明嘉靖年間即在主峰蓮花山頂建有著名的蓮花寺,蓮花寺香火頂盛時,僧眾達200餘人。

在後山建有飛鳳寺等宏大建築群,有開山和尚白雲大師修身養性的仙人洞,還有中國江南罕見、堪稱西南一絕、貴定獨有的和尚墳塔林100餘座,其年代自康熙初(公元1661年)至光緒末,最高塔墳逾4米。丘禾實、丘禾嘉等歷代巨儒名人,曾在此秉燭夜讀,留下不少珍貴墨寶。經考證,在明清時期,蓮花寺是貴州僧綱司(僧綱司是明洪武年間制定的僧官制度中省府級地方僧官)的駐錫之地,是貴州的佛教中心。

陽寶山旅遊景區具有很高的文物、藝術、歷史、審美和科研價值,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

雲霧湖休閒觀光度假景區,總面積30平方公里。雲霧山是苗嶺主體山脈,是貴州名山,著名的明清貢茶——雲霧茶就盛產在這裡,清乾隆時所立雲霧貢茶碑就在山腰,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霧山下群山環抱的雲霧湖,蓄水250萬立方米,湖面寬闊,湖中有島,可信步漫遊,可投餌垂釣,可點篙劃舟,可劈波擊水。

湖的四周有成片茂密的森林和繞山環坡的萬畝茶園;雲霧山附近的萬畝良田是盛產有名的優質雲霧米和優質雲霧油菜籽;周圍還分布著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的犀頭岩聖母堂和建於同治年間的雲霧天主教堂,還有風景奇美的甲子屯、水口山、連珠山、谷峽山自然景觀。這裡是貴州省文化廳命名頒牌的“苗族蘆笙長鼓舞藝術之鄉”,這裡有省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雲霧鬥牛,還有聞名遐邇的明清貢馬——雲霧矮馬,這一切吸引著各地遊客來此休閒度假,觀光旅遊。

歷史名人

丘禾實、丘禾嘉、徐暹、安佩蓮、潘明傑、羅發先、李春山、汪柱元、段兆鰲、羅明國、凌霄、戴戡、史維新、王錫章、李敬齋、黃芝萌、楊彬奎、宋思一、羅顯文、何兆清、熊紹谷、陳泰運、莫玉林、凌光亞、湯銀先、祝時雨

丘禾嘉

在萬里長城起點山海關城樓上,至今仍然立著一尊身著鎧甲、手執寶劍的威武大將軍塑像。當人們看到那像座邊的碑上鐫刻著的“丘禾嘉,貴州新添衛(今貴定)人……”的文字時,都為貴州貴定能有此傑出人才而欽佩不已!放眼遠眺,山連著海,海連著山,浪濤發出的吼聲,猶如萬馬千軍在丘統帥的指揮下浩蕩出征。作為貴定人,置身山海關上,站在丘禾嘉像前,您也會深為統帥的威嚴而增榮幸。

丘禾嘉是貴定洛北河鄉人。丘禾嘉傳在《明史·民仰傳》、《貴州通志》、《貴陽府志》、《貴定縣誌稿》、《中國人名大辭典》中都有其傳略,是歷史上一位有影響的人物。

丘禾嘉於明朝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考中舉人。他研詩文而好談軍事。在貴州平息匪亂中立功。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受命向皇帝“上條呈言略”談軍事策略而被皇帝選中,即授予兵部職方主事之職。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在山海關外,遼東所屬的水平、開平等4城池被入侵的敵兵攻占,軍情緊急,時任薊遼總督的梁廷棟升任兵部尚書,就極力推薦丘禾嘉率兵出關抗敵,收復失地。皇帝任命丘禾嘉為遼東巡撫②兼轄山海關諸處兵馬。

丘禾嘉受此重任,廢寢忘食,勘察地形,偵探敵情,終於定下破敵之策。當他發出進軍破敵的命令後,心裡難平,幾天幾夜不能入睡。於是在一個漆黑之夜情不自禁地吟詩一首《夜宿黑水河口占》:“黑水河邊百萬兵/青紗帳里一書生/而今始信文章貴/夜聽轅戎報五更。”

丘禾嘉獲殊榮而不負國家重託。經若干不眠之夜,終於捷報頻傳,被敵占領的開平、永平、松山、錦州等四城池均已收復。喜訊傳至京師,滿朝文武百官為之振奮。崇禎皇帝親筆題寫了“倚為長城”四字獎賜丘禾嘉。題字被雕刻成金匾存放在洛北河鄉丘氏宗祠中,後失蹤,現遺存的只有其後代被授的“思進士”匾和“節孝”匾。

丘禾嘉病逝於京都,家人扶柩回鄉,安葬於丘禾莊園之馬官壩,當地民眾稱其為“丘遼王墳”。

貴定歷史上有位清官,他就是姚世熙。姚世熙(字旭甫)貴定城關鎮人。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考中進士,成為貴定歷史上第一個進士①,被任命為太僕寺卿②,經常被皇帝派往各地視察刑獄司法和考核地方官。後調任浙江省最高行政長官布政使③。姚世熙在為官期間,清政廉明,生活儉樸,政績出眾,被譽為浙江省清廉官員。現今杭州市郊外的“迎旭橋”,就是當地人士為紀念姚布政集資修建的。

姚世熙又是一代文化名人。告老還鄉後,專心修書。他編著了地方專著《新添衛志》,但可惜此書沒有流傳下來,現只知其名。姚世熙晚年生活十分清苦。他病逝後,家人把他安埋在城東姚家大坡。墳塋很小,遠不如地方無名土老財的墳塋。地方人士及親友不忍看到一代清官如此窘困,集資並請衛指揮與知縣出面,在他墓前立一對石柱華表,以資彰揚(姚忠) [注]:①見本書第98頁注②。②太僕寺卿:明官職,負責掌管全國輿馬牲畜的官員。③布政使:明代,在全國陸續設定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俗稱藩司,置左右承宣布政使各一人,掌管一省民政和財政。布政司下設府(直隸州)、縣(州)兩級地方行政區劃,長官稱知府(州),知縣或知事。

在《明史》上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丘禾實,是今貴定縣洛北河鄉人。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8月,丘禾實出生在貴定縣洛北河鄉一個書香門第人家。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進士,入讀翰林院①。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學習期滿,被授翰林院檢討之職,為雲貴學子得授翰林院職務的第一人。次年神宗皇帝發布詔書:“蠲四川、貴州、湖廣、雲南加派田租逋賦,除官民掛誤罪”。丘禾實奉令到四川傳達聖詔後,回到貴定家鄉省親,遊覽了牟珠洞、陽寶山,詩興大發,遂作了《憑虛洞十絕》和《冬日登陽寶山假宿僧舍二律》。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丘禾實任起居注職,負責在皇帝身邊記錄皇帝言行。第二年任會試②同考官。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5年)奉令出使代王府(今山西大同一帶)後,又回貴定省親,並修建了“循陔園”。園內名花翠竹,清池掩映。因父病逝,丘禾實在家守孝。在這期間,為貴州巡撫郭子章的《黔記》作序,為貴定縣城(今舊治)建成作《建設貴定縣碑記》。他登陽寶山時,親筆書寫“千岩萬壑”四個大字,筆力雄健,瀟灑自如。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任會試考官。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2月),授武科會試主考官。萬曆四十二年(公無1614年3月),丘禾實在京病逝,年僅45歲,由家人扶柩歸里,埋葬在今貴定縣城關鎮城北宣家坪。

丘禾實一生喜好詩詞,堪稱貴州一文豪。《貴陽府志》載“登之以文章炫耀於黔南,遂得側身著作之林”。《黔詩記略》說他文思穎贍;《貴州通志》說他“才高學博”。《明史·藝文志》錄有《丘禾實文集》八卷,詩集四卷。丘禾實是貴定人的驕傲,也是貴州人的驕傲。

[注]:①翰林院:明制,清沿用。翰林院,設掌院學士為最高職,次為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再次即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統稱翰林官。初制,進士花甲和,修撰、編修、檢討,不分升降。進士入院,作為儲才之所。清代翰林院掌管編修國忠志,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草擬有關典禮檔案等。②會試:明代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由兩直隸和布政司主持的地方考試,又稱“鄉闈”,每三年一次,中者皆稱為舉人,又稱孝廉。會試,是中央一級科舉考試。每3年一次。考三場,中者皆稱貢士。殿試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試,貢生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頭名為狀元,第2名為榜眼,第3名為探花;二三甲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自明朝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至清朝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的356年間,貴定人被皇帝題詞表彰的有五位,其中一位就是安佩蓮。

安佩蓮為貴定縣舊治人。名玉青,字佩蓮。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進士,官至湖南灃州(直隸州)知州,以翰林院庶吉士①而任長沙知府②。他在蒞任(直隸州)知州的四年內,辦了四件大事:第一件是修“蜚雲塔”。塔經二百載而未成,安佩蓮到任後於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動工至10月告成。第二件是修造“安多橋”。橋於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組織修建,安佩蓮隨時“核其工程,稽其出納,錢不經手,事必經心,獎勸董卒,毫不敢懈”,歷經三年告成。該橋12拱,330米長,80米寬,10多米高,橋兩邊有石欄,橋頭均為堅石坊。第三件事是“拿辦南竹大盜,除盜安民”。安佩蓮任職期間,當地常出現盜匪,嚴重威脅本地百姓及過往行人的安全。安佩蓮派兵偵察,發現盜匪蹤跡,急派良將精兵,“急馳掩捕,無一漏網者”。第四件事是主修《直隸灃州志》。他親自修改《志》稿,常到深夜不息,《志》成之後,為之寫序。該《志》共十五類,九十七門,現藏於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安佩蓮在“勤政為民”中,大力革除以往官場中的積弊尤為突出。皇帝在下給他的“聖旨”中說:“爾湖南灃州(直隸州)知州安佩蓮,經濟夙優,精勤尢著,厘剔吏胥之弊,人憚嚴明,勾稽案牘之煩,政無留滯。”嘉獎安佩蓮經邦濟世的能力,精明能幹,勤奮操勞公務,仔細剔除了吏員差役中存在的弊端,使貪心的人也不敢因公肥私。他“逐加疏剔”了繁瑣的辦案程式,沒有久拖不辦的事。

晚年,安佩蓮以朝廷奉政大夫之位致仕回鄉,在舊治魁山院任主講,將所得的“束脩”(即薪金)捐贈書院辦學,對貴定教育作出了貢獻,至今仍受到稱讚。

清朝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左宗棠帶軍收復新疆的戰鬥中,有一位“屢戰克捷”的戰將,他就是汪柱元。貴定城關鎮人,由當時縣裡開辦的武校生員被推薦入新添營。

清朝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汪柱元被調赴平防堵;次年,隨督師向榮解長沙圍,率兵攻打武昌,皖南等處,後又北進圍江陵,攻克寧圍(今安微宜城),溧水(今江蘇溧水縣)等城鎮。由於戰功著著,被晉升為廣西提標後營游擊,賞頂戴花翎,賜懋勇巴魯圖號。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再次率兵進入湖北,攻克丹陽,又立戰功,晉升為總兵①,授予貴州松桃協副將。汪柱元在松桃任職期間,對軍隊訓練有素,治軍有方,所轄防區,軍紀嚴明,村(寨)鎮治安井然。同治四年(公元1868年)升任陝西掛印總兵。

汪柱元在由松桃前往陝西任職途中,路經貴陽,得知潘明傑破貴定城,便率兵千餘人,偕提督②張文德攻克龍里,繼而用騎兵由獅卜陽入貴定,收復了貴定。到甘肅任職後,清朝政府得知汪柱元在前往甘肅任職途中收復龍里、貴定有功,再次晉升為甘肅涼州等處地方提督總兵官。

19世紀70年代,新疆地區叛國者阿古柏勾結英、俄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新疆,清朝政府中以李鴻章為代表的一乾大臣主張放棄新疆國土,而以左宗棠為代表的一乾大臣則力主收復新疆,左宗棠的主張得到了清朝政府的支持。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被清朝政府任命為銘差大臣,負責督辦新疆軍務。第二年,左宗棠統兵入疆,時任陝西榆林總督的汪柱元積極參與了左宗棠統兵收復新疆的隊伍中,左宗棠將汪柱元作為部將,委以重任。在左宗棠的指揮下,收復新疆軍隊分南、北兩路向新疆推進,擊退了阿古柏勾結入侵的英、俄帝國主義。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勾結英、俄帝國主義入侵新疆的叛國者阿古柏自殺,新疆平叛結束。

在新疆平叛中,汪柱元身先士卒,驍勇善戰,所到之處無不披靡,為保衛新疆的國土完整立下了顯著戰功。清代光緒皇帝為對他給予褒獎,特下聖旨,聖旨說:“朕命爾汪柱元掛印鎮守甘肅涼州等地方提督,駐紮涼州府城鎮中等處前後五營暨守營將弁官兵由爾隨時親督訓練,俾成勁旅。外轄壯浪、永昌、靖羌等三十三協營兵馬糧餉,歸爾考復督場操訓……”。對他委以了重任。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汪柱元因病逝世,清朝政府對他給予了厚葬和撫恤。太子太傅雲貴總督岑毓英率其子岑春榮弔唁,並題下了“識略過億萬人,百戰勳勞收皖鄂;威德被卅六部,千秋享祀壯甘涼”的挽

在《日本名人詞典》一書中,記載著一位於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留學日本宏文師範專科學校的中國留學生,他就是護國運動中的名將貴定猴場堡鄉人戴戡。

1911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了以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貴州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也推翻了封建專制在貴州的統治。1915年10月8日,篡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果實的袁世凱偽造民意,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復辟帝制,自稱皇帝。廣大民眾強列反對袁世凱稱帝,孫中山號召討袁。12月25日,原雲南省都督蔡鍔、原貴州省巡按使戴戡等通電各省反對袁稱帝,宣告雲南獨立,並組織三路護國軍分道出師討袁,開始了近代史上的討袁護國運動。護國軍第一軍四梯團司令官就是戴戡。

1916年1月18日,貴陽居民舉行人民代表大會,宣布貴州獨立,24日戴戡率護國軍到達貴州,26日戴戡在省議會上發表演說,揭露袁世凱的禍國罪行,介紹了護國軍的實力和護國必勝的形勢。滇黔兩省合組成護國軍滇黔聯軍,一路由黔東進入湖南,迎戰袁世凱攻滇部隊。另一路由黔北進入四川,配合滇軍作戰。此時戴戡任護國軍右翼軍司令,率領黔軍五、六團和滇軍炮兵營,由貴州遵義出發,經桐梓、綦江,向重慶方向進軍,在松坎擊敗袁世凱北洋軍第三旅。左翼軍滇軍攻打瀘州,擊敗袁世凱北洋軍兩個旅。護國軍威震四川,聲勢大振。袁世凱四面楚歌,於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暴病死亡,黎元洪以副總統身份繼任大總統,並於26日宣布遵行《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護國戰爭結束。

護國戰爭結束後,黎元洪任命蔡鍔為四川督軍兼省長,戴戡為軍務會辦。1917年1月14日,戴戡到達成都,不久蔡鍔因病東渡日本治病,四川督軍職務由羅佩金代理。因羅佩金的“強滇弱川”政策引起川軍不滿,4月與四川軍閥劉存厚大戰成都。北京政府乃免去羅佩金、劉存厚職務,由軍務會辦戴戡代理四川督軍、省長職務。劉存厚等人不滿,興兵成都,逼戴戡交權。7月1日,張勛在北京復辟,委任劉存厚為“四川”巡撫。戴戡於次日通電聲討張勛復辟,並電請唐繼堯等人共同剿滅劉存厚。5日劉存厚與戴戡發生交戰,戴戡終因寡不敵眾而敗北,交出軍政權力,於17日退出成都。21日在四川仁壽縣秦皇寺被劉存厚部隊追殺,死時年僅38歲。戴戡死後,北京政府追認他為陸軍上將,責令陸軍部照陣亡將士從優議恤,其生平事跡,由國史館立傳。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特區
貴陽市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六盤水市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遵義市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安順市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銅仁地區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畢節地區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