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臣錄

《貳臣傳》是乾隆皇帝在乾隆41年正式提出編纂的。《貳臣傳》分甲乙兩編,附錄於《清史列傳》卷78、79兩卷中。《貳臣傳》共收錄了明末清初在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餘人。

介紹

《貳臣傳》是乾隆皇帝在乾隆41年正式提出編纂的。《貳臣傳》分甲乙兩編,附錄於《清史列傳》卷78、79兩卷中。《貳臣傳》共收錄了明末清初在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餘人。乾隆指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從封建道德出發,實在是“大節有虧”。“貳臣”的標準是:乾隆以忠君為標準,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其中較知名的有洪承疇、范文程、錢謙益、龔鼎孳等。

背景

在經歷了清初的動盪之後,到了乾隆時期,清政權已經建立百年,其統治已經非常鞏固。在這種情況下,乾隆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緩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識,達成統一思想,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難的明朝官員)的同時,下令編纂《貳臣傳》。

“貳臣”的標準:

乾隆以忠君為標準,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乾隆指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從封建道德出發,實在是“大節有虧”。這些人儘管為清朝作出了貢獻,其子孫甚至還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標準衡量,他們是不完美的。

《貳臣傳》分為甲乙兩編的原因:

乾隆指出,出現貳臣,不能一味責怪臣子不忠,明朝皇帝昏庸腐敗,自覆宗室,也是出現貳臣的原因,引用乾隆的話就是“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過,皆其君之過也”。這些貳臣降清以後,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對清朝赤膽忠心,積有功勳,二是毫無建樹。因此,乾隆要求對貳臣們區分對待,講前一種人編入甲編,後一種人編人乙編。這樣作,反映了乾隆的精明之處,使乾隆繼續堅持了忠君的標準,把效忠清朝的降官列入甲編,可以使這些人的後人感到乾隆通情達理,減少了牴觸情緒。而對那些對明清都不盡忠的降官列入乙編,就更加證明了編輯《貳臣傳》的必要,容易與漢族知識分子得出共識。

《貳臣傳》收錄人物的情況:

《貳臣傳》收錄的人物,大體可以分為5類:
1、在明朝是低級官吏,降清以後因忠貞效力得以高升。例如李永芳。他是明萬曆時撫順所游擊,在努爾哈赤起兵伐明,進攻撫順時降清,成為明朝在職官員中降清的第一人。此後,對後金忠心耿耿,並為後金的軍事行動獻計獻策,功勳卓著。其子孫亦為清軍的重要將領和官員,深得歷代皇帝的信任(乾隆曾加封李永芳的四世孫李侍堯為滿洲都統,其駁斥吏部“滿官不授漢軍”的理由之一就是“李永芳孫,安可與他漢軍比也?”,可見李永芳在清朝的影響)。但對李永芳降清一事,乾隆說:“律有死無貳之義,不能為之諱。”,因此李永芳還是屬於貳臣。類似李永芳的情況,還有像孟仁芳,祖可法,耿仲明等人,都被編入了《貳臣傳》甲編。
2、在明朝位居高官,降清以後更為信用,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了大功。最典型的是洪承疇。早在崇禎初年,洪承疇已經官至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加太子太保,為撲滅明末農民起義立了大功,成為崇禎的心腹。在1640年,洪承疇又總督薊遼軍務。在松錦大戰中被俘。皇太極對洪承疇有禮有加,洪承疇最終降清。之後,洪承疇隨多爾袞入關,入內閣總理軍務,成為清統一全國的主要智囊。他在消滅南明唐王、魯王、桂王政權及鎮壓大順、大西農民軍餘部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於這樣的人物,乾隆的心理是比較矛盾的。他既指出了洪承疇的大節有虧,又肯定了洪承疇“實能忠於本朝”,並特彆強調,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後人應該對洪給予諒解,“則於洪承疇等又何深譏焉”。此類降官也編入甲編。
3、明清兩朝均為高官,但兩朝皆系奸臣。例如馮銓。在明朝,馮銓是魏忠賢的死黨,到處招權納賄,聲名狼藉。降清以後,舊習不改。清初的金之俊,陳名夏均屬馮銓一類人。乾隆指出,清初為了儘快實現統一,對這些人“不得不加以錄用以靖人心”,但這些人“再仕之後,唯務高官厚祿,毫無建樹。”所以被編入乙編。
4、前後兩朝做官,又暗中詆毀清朝。所謂作了婊子還要立貞潔牌坊的人。典型的是錢謙益。錢謙益本為東林黨人,官至禮部侍郎。後擁立南京福王政權。多鐸進入南京後,錢謙益是迎降清軍的官位最高的。降清後,錢任禮部侍郎。錢在其所著《初學集》、《有學集》中,用文字攻擊清朝,以掩飾自己的穢行。乾隆對錢謙益的行為極為反感,曾評價錢是“有才無形之人”,指出錢如果為明朝死節,以筆墨諷喻清朝,尚有情可原。現在作為清朝的臣子,還把“狂吠之語刊入集中,其意不過欲藉此掩其失節之羞,尤為可鄙可恥."因此,錢謙益之流被點名編入乙編。
5、有些明朝官員,先投降了農民家,後又投降了清朝,按乾隆的說法,就是不只做了一次貳臣。如龔鼎孳。龔鼎孳是崇禎進士,明朝的兵科給事中,李自成攻入北京後,龔投降後任直指使,負責巡視北城。清軍入官,又降清為太常少卿。乾隆指出龔鼎孳先降李自成,又降清朝的行為“為清流所不齒”,點名將龔鼎孳列入了乙編。
編入《貳臣傳》的人,在明末清初之際,很多是清朝花費很多功夫才爭取來的,如祖大壽等,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百年之後,他們會被列入《貳臣傳》中。即使像開國元勛範文成,雖然未在明朝任職,但因為原是明朝的生員,“與純儒品節不無遺議”,而被列入了《貳臣傳》。乾隆的忠君標準,達到了苛刻的程度。

洪承疇

洪承疇(1593~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先仕於松山之敗後降,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出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南安縣二十七都英山霞美鄉(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歲。贈少師,諡文襄,賜葬京師,立御碑。他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區車道溝。 乾隆因洪承疇為叛明降清的人,列於貳臣甲等列入《清史·貳臣傳》。 洪承疇於崇禎年間,曾輯有《古今平定略》12冊。後人又輯有《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及《經略紀要》24卷。
洪承疇絕食數日,拒不肯降。皇太極得知洪承疇好色,每日派10多個美女陪伴,也沒效果。皇太極無計可施,特命最受寵信的吏部尚書范文程前去勸降,看他是否果有寧死不屈的決心。范文程至,洪承疇則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與他談古論今,同時悄悄地察言觀色。談話之間,樑上落下來一塊燕泥,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面說話,一面“屢拂拭之”。范文程不動聲色,告辭出來,回奏太宗:“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皇太極接受了范文程、張存仁等的專業意見,對洪承疇備加關照,恩遇禮厚。當夜,皇太極的妃子——小博爾濟吉特氏,攜人參湯到洪承疇的居所。見洪承疇閉目面壁,毫不理睬。小博爾濟吉特氏嬌嗔地說道:“洪將軍,您對大明江山如此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敬佩。將軍即使絕食,難道就不喝口水而後就義嗎?將軍,您還是喝一口吧!”洪承疇望著這迷人秀色,聽著這溫柔勸話,聞著這誘人香味,頓時心神激盪。美人不斷勸飲,同時以壺承其唇。洪承疇不知這“水”是人參湯,便出乎意料地喝了一口。麗人又如此再勸,洪承疇竟連飲了幾口。洪承疇只覺下腹燥熱難當,忍不住便胡天胡地起來。
隔日(五月四日),皇太極親臨太廟,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問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清史稿》載:“上自臨視,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承疇瞠視久,嘆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 隨即剃髮易服,歸順清。皇太極大喜,說:“我今獲一導者(嚮導),安得不樂!”委以洪承疇重任。後來,當得知那天夜裡把壺勸飲的麗人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莊妃博爾濟吉特氏時,洪承疇不勝惶恐。可是皇太極和莊妃待他態度如常,好象根本沒有發生此事一般。洪承疇越發感激,死心踏地為清效勞。
洪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權重,口碑也不錯,既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愛戴。松山兵敗,舉朝大震,都以為洪承疇必死無疑,崇禎皇帝極為痛悼,輟朝3日,以王侯規格“予祭十六壇”,七日一壇,於五月十日親自致祭,還御製“悼洪經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壇時,訊息傳來:洪承疇降清了,御祭始罷。

范文程

范文程(1597~1666)清初名臣,字憲斗,漢族,號輝 ,出身於名門仕宦家庭。是宋朝大學士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他的六世祖名叫范岳,明代初年在湖北雲夢縣任縣丞,洪武年間獲罪,於是全家就從江西的樂平縣被謫往當時的邊陲重鎮遼東都司的瀋陽衛,范氏自此成為瀋陽人。范文程的曾祖名叫范鍃,在明正德十二年考中進士,後在朝廷做官,一直升到兵部尚書,因其為人剛直不阿,受到當權大臣嚴嵩的排擠,只好棄官離去。范文程祖籍江西,出生於遼東瀋陽衛(今瀋陽市 ),是清朝聲名卓著的開國宰輔、文臣領袖。天命三年(1618),努爾哈赤攻陷撫順,范文程“仗劍謁軍門”,參加後金政權。清太宗時,為主要謀士之一 ,深受倚賴, 凡犯明的策略、策反漢族官員、 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對清朝的建立與鞏固起了重要作用。

錢謙益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他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首領,已頗具影響。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仍為禮部侍郎。但很快他就告病歸,與反清勢力保持聯繫。其詩作於明者收入《初學集》,入清以後的收入《有學集》;另有《投筆集》系晚年之作,多抒發反對清朝、恢復故國的心愿。乾隆時,他的詩文集遭到禁毀。

龔鼎孳

龔鼎孳(1615-1673),字孝升,號芝麓,祖籍江西臨川,後遷安徽合肥,明末清初詩人,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為“江左三大家”。崇禎七年(1634)進士,龔鼎孳在兵科任職,前後彈劾周延儒、陳演、王應熊、陳新甲呂大器等權臣。明代諫官多好發議論,擅於彈劾別人。等到面臨選擇時,卻比誰都要無恥。龔鼎孳在明亡後,可以用“闖來則降闖,滿來則降滿”形容。氣節淪喪,至於極點。風流放蕩,不拘男女。在父親去世奔喪之時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歡。死後百年,被滿清劃為貳臣之列。著有《定山堂集》等。

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長伯。漢族,明末清初遼東人,祖籍江蘇高郵市界首鎮六安村,身高約合現今1.73米,武舉出身,錦州總兵吳襄子,以戰功及父蔭授都指揮。明天啟末年曾帶二十餘名家丁救其父於四萬滿洲人之中,孝勇之舉遍聞天下,有“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曾在北京短暫逗留,遍識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吳偉業稱其為“白皙通侯最少年”。崇禎四年(1631)八月,皇太極發動大凌河之役,吳襄在赴援時逃亡,導致全軍覆滅,祖大壽降清,孫承宗罷去,吳襄下獄,乃擢吳三桂為遼東總兵官,鎮守山海關。史載吳三桂部“膽勇倍奮,士氣益鼓”,是明末最後一支有戰力的鐵騎部隊。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卻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為愛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梟雄李自成命喪其手的人。諸多的悲劇與無奈造就了他色彩鮮明、複雜多變的人生性格:既有“衝冠一怒為紅顏”的真情實感;又有愛江山甚於愛美人的殘暴與貪婪;他反覆無常,言而無信,仕明叛明,聯闖破闖,降清反清……人生之善與惡,無一不在他身上迸發……然而,作為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之一,吳三桂在明末清初的歷史舞台上卻又是最最關鍵的籌碼。曾左右了當時的歷史走向。因此,後人對其評價多是毀譽參半、亦揚亦抑的。很難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繹出的那些光怪陸離、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變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