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貨幣升值也叫“貨幣增值”,是指國家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含金量,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比價。
這種升值常常是在世界金融危機時,一國為了阻止外國貨幣的大量流入,避免本國貨幣在國內加速貶值而被迫採取的一種措施。貨幣升值的國家,由於貨幣對外比價提高,出口商品價格隨之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相應降低,削弱了商品的競爭能力。
同時,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以及從國外調回的資金,折成本國貨幣計算,也會相應減少。在1984年和1985年初,美元價格相對於別國貨幣達到了一個高峰,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商品價格大漲,外國手中同樣數量的美元只能買到較少的美國商品了。於是美國出口劇降,削弱了競爭能力。
表現形式
(1)出口有所限制。某國的貨幣升值了,那相對來說,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了,那出口的利潤就會減少。這樣的話,出口商就可能減少一定程度的出口商品。(2)一定量的外匯“人間蒸發”。某國的貨幣升值了,其他國家的貨幣就貶值。這樣一來,以前所賺的的外匯就不那么值錢。例如,以前的美元是:1美元=8元人民幣,現在若是:1美元=6元人民幣,那么以前所賺的的8000億美元就會變成6000億美元。即使貨幣數量還是8000億,但價值卻下降了。這樣,每8000億美元中,就會有2000億美元“人間蒸發”、“憑空消失”。
如果是“貨幣貶值”,那表現和以上的相反。事實上,無論是貨幣升值還是貶值,通常不是一件好事。前面說了,貨幣匯率(貨幣升值或貶值的數量)較大的變動,可能會對巨觀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因此,在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國家都力圖使自己國家的貨幣匯率保持穩定。
注意:這裡的“具體表現”只列出兩條,而實際上還有其它很多影響的。
根本因素
在美國華爾街金融風暴引起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愈演愈烈之際,儘管美元依然強大並主導目前的世界金融經濟秩序,但是,人們已經不斷地把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兌換進行實質性的比較。此間,一種聲音總是高叫著,人民幣升值將遭遇金融經濟風險,甚至是經濟基礎的滅頂之災,90年代的日本就是最好的案例。當然,貨幣兌換需要最簡單的勞動價值比較,或者是商品價值的簡單比較。當一國貨幣總是在實質性的價位上比他國貨幣相差懸殊,那么,長此以往,其經濟損失是昂貴的,其產業基礎和環境代價是慘痛的。尤其在以美元為基礎貨幣的國際交易中,其他所有貨幣都是陪襯。目前最典型的事實是,遭遇金融風暴的美國,實體經濟已經初步危機,製造業連續三個月收縮,定單減少、產量下降、價格指數下滑,失業率不斷上升,購買力顯著衰落。可是,美元卻依然堅挺,這是極其不正常的,顯然是其金融寡頭們密謀操作的結果。他們一旦認為時機成熟,美元或許將一瀉千里,進而讓更大批的企業倒閉,金融和經濟主權從新被那些少數的金融和經濟寡頭徹底把控。
面對人民幣對美元的對換,一方面,美方似乎總是以壓制性的口氣促使中國提高兌換率。另一方面,一些熱心的金融或經濟學家勢不兩立地一個勁地高喊,不能升值,否則對中國不利。冷靜分析,這或許是一唱一合,讓人民幣低價兌換美元,進而讓中國商品長期優質低價供應美國,才是他們真實的目的。
可是,面對美元的國際強勢流通,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出口最多的是美國,我們進口花費最多美元的商品是石油能源。而石油輸出國獲得的美元,恰好又送往美國去購買設備或軍火等。假如我們以高比價的人民幣直接進行出口結算,並同樣如此地進行石油能源的進口結算,尤其最終當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實現一比一之際,顯然,人民幣的升值道路是值得的,是符合商品交易獲利原則的。
當然,在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外匯儲備總額的兌換損失。特別對這一損失與將來貨幣升值後其兌換贏利的發展趨勢,要進行定性甚至是初步的巨觀與微觀的定量比較與分析。要始終以掌握貨幣定價及其商品定價的主動權和決策權為指導思想,絕不要被他人的所謂金融學說和金融工具迷惑,更不要被擁有外部儲蓄利益的關鍵性內部智囊人員的觀念或理論所誤導。江山社稷,國家的將來利益始終是最根本原則,這是必須堅守的紅線。
升值意義
貨幣升值是資本主義國家貨幣不穩定的另一種表現。它不意味著提高本國貨幣在國內的購買力,而只是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比價。
貨幣升值,為升值國家帶來許多不利之處:首先,隨著升值國家的貨幣同外國貨幣比價的提高,它們在國外出售商品的價格也要提高,從而影響了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其次,升值國家的外匯儲備以及從國外調回的資產,折成本國貨幣,也會相應減少;最後,貨幣升值也會影響本國商品的內銷。
主要原因
貨幣能夠增值,首要的原因在於它是資本的一中形式,可以作為資本投放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資本循環後,會產生利潤。這種利潤就是貨幣的增值。因此,如果貨幣不參與生產經營而是像海盜一樣被藏匿於某個孤島上,顯然不會發生增值。金融需求
金融業收益於貨幣升值原因相對複雜,但是機制與上面房地產業升值受益於貨幣升值有類似之處。繼續利用上面的例子,不同之處在於家庭支出除了租房和普通商品之外,還包括教育、醫療、交通、娛樂等一系列服務性支出。貨幣升值的作用在於提高了家庭收入實際購買能力的同時,會帶來家庭支出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增加對房地產、教育、醫療、交通、娛樂等一系列只能由本國提供的、難以參加國際市場定價的商品和服務支出。這些支出的增加會導致這些商品和服務投資需求增加,並進一步導致能源和上游原材料產業投資需求增加。正如我們目前看到的對房地產、教育、醫療、交通、娛樂設施需求的增加,以及由這些消費升級帶動的以鋼材、電力為代表的原材料和能源等眾多投資需求的增長。這些投資需求的增長對於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業來說,意味著更高的信貸需求和利潤增加,金融業資產價值也因此提升。從資源配置角度看,貨幣升值的本質特徵是國內不同產業產品之間相對價格的調整,與相對價格調整相伴,一方面會看到僅服務於本地的服務業發展,並由此推動相關上下游產業信貸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還會看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出口和進口替代部門面臨嚴峻的外部生存壓力,以及這些產業內部激烈的兼併重組和產業升級換代。後面一種情況對於銀行信貸需求而言,既有一些貸款需求下降甚至是壞賬的危險,同時還有來自於兼併重組和產業升級換代的新增貸款需求。綜合來看,如果出口和進口替代部門在體制上足夠靈活,能夠通過管理改善和技術進步擺脫貨幣升值的負面衝擊,並由此實現了產業升級,這些產業對銀行部門也是利大於弊。
危害
歷史經驗與實踐結論已經表明:貨幣升值無論對哪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會有一個好結果。舊理論推測的貨幣升值有助於進口的好影響到哪裡去了?要明了此中奧秘,還得從人們參與交易的願望、對交易條件的判斷權與交易決定權談起。換一句話說就是:還得在舊理論的兩種探索之外加上對後面三種關鍵因素的探索。由於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在交易中賺得更多的貨幣,而通常情況下,人又具有完全的對交易條件選擇權和交易是否發生的決定權這兩個原因,貨幣升值“促進進口”的好影響在實際生活的三個環節中都被人的自主選擇過濾掉了。
我們先看國內貨幣升值對人們勞動與閒暇的影響。貨幣升值這個交易條件,意味著人們的勞動產品和勞動必須以更低廉的價格賣出,貨幣升值了,人的勞動與勞動產品相應貶值,費力不討好,人們只能獲得很少的貨幣會使許多人選擇閒暇,放棄勞動。放棄勞動的進一步影響是:經濟下滑、收入降低,進而使消費降低,對外進口也會因此萎縮——國內貨幣升值使經濟不景氣直接拖累了世界經濟。
在國際出口環節,貨幣升值帶來的國內經濟不景氣直接削弱了一個國家的出口競爭力,進而使世界範圍內的資源配置最佳化受到影響,拖累了世界經濟。
在國際貨幣進口環節,貨幣升值雖然會吸引部分熱錢湧入,但熱錢主要目的是賺取差價,最終會流出國外,而且是帶動更多的貨幣流出國外,從而使一國貨幣更加稀缺;再看國外長期資金對貨幣升值的反應,貨幣升值迫使大部分產品廉價出賣,直接引發企業破產、停產、工人停工、消費指數降低,投資環境惡化最終會迫使長期投資轉移陣地。
在國際貨物進口環節,貨幣升值讓交易相對人獲得更少的貨幣,會使交易相對人選擇縮減交易量或者取消交易,另覓買主,從而減少了社會就業機會、國家財富與對外貿易總量,使經濟衰退,對個人、國家與世界的發展造成傷害。
顯然,舊理論的失誤在於把人看成一種被動順從一切交易條件的動物,即使是不利的交易條件,也不會引起交易增長的相對停滯或者交易量的減少。換一句說,舊的貨幣理論沒有考慮不利交易條件對交易數量與質量的損害效應,錯誤地認為人們會繼續對自己不利的與自己的期望值相違背的交易——以更多的勞動或者勞動產品換得更少的貨幣,從而完全違背了人們參與交易的動機與目的,成為典型的“空中樓閣”。再換一句話說,決定交易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交易條件,對人不利的交易條件是不會生效的,相關交易也是不會產生的,舊理論卻沒法看到。
調控
2016年11月2日,瑞士央行行長ThomasJordan表示,央行會繼續透過干預貨幣及負利率,抑壓估值顯著過高的瑞士法郎匯價。他指政策的是減少瑞士法郎的升值壓力,支持經濟及令通脹重回正數。Jordan又認為現時推行貨幣政策較10年前困難,全球經濟仍會向下,因為歐元及英國脫歐帶來不穩定因素。
理論研究
探索僅限於產品交換價格與貨幣交換價格兩個環節:在產品交易分析框架中,人們認為貨幣升值有助於進口,而貨幣貶值有助於出口;在貨幣交易分析框架中,人們依據同樣的理由認定貨幣升值有助於“熱錢湧入”,而貨幣貶值有可能引發貨幣拋售,進而使一國金融體系崩潰。兩個框架的最後結論是:由於進出口的相互抵消,貨幣價值波動要么毫無意義,要么由於貨幣升值會讓人覺得政府穩健可信,人們可能更傾向於喜歡升值等原因,政府應該選擇匯率穩定、貨幣保值升值作為貨幣政策目標。這個評估體系產生的結論成功地誘使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再追求貨幣保值升值,或者要求其他國家的貨幣保值升值。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
1、前社會主義國家計畫經濟時代的貨幣升值政策與措施;
2、已開發國家在經濟波動時期防止貨幣貶值的種種舉措;
3、1985年,日本接受“廣場協定”讓日元升值;
4、1995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接受鄰國人民幣保持穩定的要求,阻止人民幣貶值;
5、2003年日本鼓動國際社會迫使人民幣升值。
影響
簡單地說,貨幣升值,導致出口商品成本提高,從而抑制出口;反之,促進進口。但貨幣升值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以下是從行業方面給你解釋一下:人民幣升值將對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採購為主,或擁有高流動性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對有大額美元外債的行業將產生一次性匯兌收益;而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以及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衝擊較大。
1、原材料進口和高外幣負債行業
升值對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採購為主,或有大額外債的行業是利好,如航空、造紙、電力、工程機械等。
2、資金流入利好房地產和金融業
在升值的過程中,房地產和金融行業由於具有較好變現能力和流動性,因此將吸引國際遊資大量流入,從而使相關上市公司明顯受益。
3、出口和國際定價型行業受影響大
削弱出口型行業競爭力,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及上市公司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很大程度上削弱產品的競爭優勢,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如外貿、紡織服裝、家電等行業。
4、國際定價型行業受衝擊較大
石化行業,升值對處於石化產品鏈不同位置的行業影響各不一樣。
5、受影響較小的行業
交通運輸(公路、港口、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