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
資源名稱豌豆根瘤菌屬名Rhizobium
種名加詞leguminosarum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分類;研究;教學;生產
具體用途1、用於科學研究;2、在教學中也有套用;3、研究在實際生產中的套用;4、套用於分類學研究。
生物危害程度四類
寄主名稱Caraganaintermedia
致病對象無
致病名稱無
傳播途徑無
分離基物豆科植物根瘤
培養溫度28℃
基因元器件無
資源保藏類型培養物
保存方法-80℃冰櫃凍結法;真空冷凍乾燥法;礦物油法;定期移植法
實物狀態有實物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資源純交易性共享;資源交換性共享
提供形式斜面培養物
特徵特性
1、個體形態特徵
桿狀,運動,有鞭毛,有夾膜,革蘭氏陰性,內含PHB,裂殖;2、培養特徵
圓形中突菌落,半透明,可以液體培養;3、生理生化特徵
化能有機營養型,需氧,不需要光照,PH中性、28攝氏度生長良好,能共生固氮。碳源利用(不利用己二酸、DL-蘋果酸鈣、綿子糖、海藻糖、肌醇、葡萄糖酸鈣、糊精、丙酮酸鈉、內消鏇赤鮮醇、L-鼠李糖、乙酸鈉、菊糖、酒石酸鉀鈉、蜜二糖、馬尿酸鈉、D-核糖、澱粉、D-(+)-甘露糖、香草酸;利用D-(+)-阿糖醇、丙二酸鈣、檸檬酸鈉、D-阿拉伯糖、半乳糖醇、葡萄糖、D-(-)-果糖、甲酸鈉、D-葡萄糖酸鈉、D-(+)-松三糖、D-(+)-半乳糖、山梨糖醇、蔗糖、水楊素、麥芽糖、山梨糖、丁香酸、乳糖、琥珀酸鈉、木糖),氮源利用(不利用DL-天冬醯氨、D-蘇氨酸、L-甘氨酸、D-谷氨酸、L-(+)-谷氨酸、L-胱氨酸、L-甲硫氨酸、L-蘇氨酸、L-精氨酸;利用L-(-)-天冬氨酸、羥脯氨酸、L-賴氨酸、DL-丙氨酸、L-甲硫氨酸、DL-精氨酸、L-異亮氨酸、D-纈氨酸、L-苯丙氨酸、次黃嘌呤),牛奶反應(酸凝“-”,產酸“-”,產鹼“+”,腖化“-”,還原“-”),各種酶反應(過氧化氫酶“+”,氧化酶“+”),抗生素敏感性(氨苄青黴素5ug/ml“+”,50ug/ml“-”,100ug/ml“-”,300ug/ml“-”),耐鹽性(NaCl濃度1.0%“+”,2.0%“-”,3.0%“-”,4.0%“-”,5.0%“-”),耐酸鹼性(pH4.0“-”,pH5.0“+”,pH9.0“+”,pH10.0“+”,pH11.0“+”),生長溫度範圍(4攝氏度“-”,10攝氏度“-”,40攝氏度“+”,60攝氏度“+”)具體用途
用於分類學和遺傳學研究,教學上也有套用,同時也篩選與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高效菌株用於實際生產。實用研究
豌豆根瘤菌劑拌種效果
陳淑筠趙質培
【摘要】:正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於1953年開始由豌豆、蠶豆、野豌豆、苕子等豌豆組的植物根瘤中選出優良菌株,製成菌劑。1954年開始田間試驗,由1954、1955兩年的田間對比試驗結果,證明豌豆根瘤菌劑可以使豌豆增產。1954年的田間試驗是用兩個豌豆品種(阿拉斯加種及矮生大粒種)。3月20日播種,4月5日全苗,6月15日收穫。
【作者單位】: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
【關鍵字】:根瘤菌劑拌種豌豆根瘤菌阿拉斯加田間試驗野豌豆豌豆品種蠶豆拌種劑大粒農業科學研究所
【DOI】:CNKI:SUN:ZNYK.0.1956-02-038
【正文快照】:
革北簽巢科學研究所齡1953年陰始由豌豆、蠶豆、野豌豆、著子等豌豆粗的植物根瘤中選出憂良菌殊,契成菌劑。1054年陰始田簡獻階,由1954、1955雨年的田簡對比歌瞰桔果,就明碘豆根瘤菌劑可以使碗豆增崖。1954年的田簡拭賺是用雨個豌豆品種(阿拉斯加種及矮生大粒種)。 《農業科學通訊》1956年02期
學術研究
豌豆根瘤菌高效菌株的篩選及共生匹配性研究
謝軍紅
【摘要】:本試驗旨在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引進的9株豌豆根瘤菌中篩選出與定西地區主栽豌豆品種相匹配的有效性高、競爭性強的高效菌株。供試品種燕農2號和綠豌豆是甘肅定西地區主要推廣的兩個豌豆品種,但目前還沒有與之相匹配的高效根瘤菌菌劑,本文採用盆栽試驗與大田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接種不同根瘤菌對不同品種豌豆生長、固氮結瘤特性、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等的影響,得出以下主要結論: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根瘤菌與豌豆品種存在共生多樣性與專一選擇性。對燕農2號,菌株ACCC16103、ACCC16101、ACCC16110和ACCC16082,對綠豌豆ACCC16110、ACCC16103、ACCC16082和ACCC16063是高效菌株,它們的單株全氮含量比各自的對照分別增加62.25%、60.60%、29.47%、27.15%、44.44%、43.39%、40.00%和39.36%,固氮效率分別比各自的對照增加38.37%、37.73%、22.76%、21.35%、30.77%、30.31%、28.57%和28.25%,菌株ACCC16103、ACCC16110和ACCC16082具有更好的廣譜性,適應於兩個豌豆品種,菌株ACCC16101對燕農2號是高效菌株,菌株ACCC16063對綠豌豆是高效菌株;不同菌株與不同豌豆品種間的共生有效性有明顯的差異。在氮素含量極低的條件下,根瘤菌與豌豆共生,可通過固氮滿足植物對氮素的營養需求,接種不同的根瘤菌均能增加豌豆的單株結瘤數、單株瘤乾重和單株全氮含量,提高豌豆的固氮效率。但不同的根瘤菌對不同品種豌豆的固氮結瘤特性有差異,影響根瘤菌固氮量的因子主要是單株瘤數和單株瘤乾重,它們之間成顯著性正相關關係。接種不同的根瘤菌對不同品種豌豆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不同的生育時期,不同的根瘤菌對不同品種豌豆生長的促進作用不同,對於高效菌株,其促進作用後期大於前期,在分枝期,由於接種的根瘤菌還未浸染豌豆植株的根部或浸染力很低,在現蕾期,接種根瘤菌的作用開始發揮,但不是很大;盛花期是豌豆單株瘤數、單株瘤乾重最大且根瘤菌活性最強的時期,也是豌豆生長的關鍵時期。此時,其株高,地上部分鮮重、乾重,地下部分鮮重、乾重等明顯優於不接種的對照,縱觀豌豆整個生育期,接種上述優良菌株的處理,不但色深,葉茂,植株高大粗壯,而且根瘤多,瘤體大。對燕農2號,高效菌株ACCC16101(B2),ACCC16103(B5)和ACCC16082(B8),對綠豌豆,高效菌株ACCC16082(B8)、ACCC16110(B3)、ACCC16101B2(B2)、ACCC16063(B9);它們在單株結瘤數、單株瘤乾重、地上部分鮮重、乾重、根鮮重、根乾重以及植株全氮含量方面明顯優於其他處理;大田試驗結果表明,對燕農2號,單株結瘤數,瘤乾重,地上部分乾重等生育指標較好的仍然是菌株ACCC16101(B2),ACCC16103(B5),說明優選菌株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與盆栽試驗結果表現出了較好的增產一致性。與豌豆品種共生匹配性能較好、適應於當地生態環境因子的菌株均提高了豌豆的單株分枝數、單株籽粒產量和千粒重,接種根瘤菌對豌豆植株的單株粒數、單株莢數、主莖節數無顯著影響、在盛花期對豌豆地上部分鮮重和地上部分乾重也無顯著影響,但在成熟期對單株生物量有顯著影響。接種高效的根瘤菌能有效的提高豌豆的經濟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菌株ACCC16101對豌豆經濟產量、結瘤狀況、生長態勢較其它菌株均具有明顯優勢。接種ACCC16101比對照增產了48.76%。菌株ACCC16103儘管未表現出和菌株ACCC16101增產效應,但其瘤乾重、單株結瘤數、植株全氮含量均比對照增加了82.61%、49.09%、和40.74%。經大田試驗驗證,初步認為對豌豆品種燕農2號,ACCC16101和ACCC16103是適應與定西地區生態環境因子的根瘤菌接種、根瘤菌劑生產的首選菌株。
【關鍵字】:高效根瘤菌豌豆匹配性篩選
【學位授予單位】:甘肅農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S643.3
【DOI】:CNKI:CDMD:2.2009.029055《甘肅農業大學》2008年
盤點質控菌株(三)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