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分方法
正文
以變分學和變分原理為基礎的一種近似計算方法,是解決力學和其他領域問題的有效數學工具。變分學的研究對象 17世紀末提出來的最速降線問題、短程線問題和等周問題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變分問題。泛函的極值是變分學的研究對象,其奠基人是L.歐拉、J.-L.拉格朗日、雅各布第一·伯努利和約翰第一·伯努利。
為了說明變分問題的特點,可以最小鏇轉面問題為例。它可表述為:"通過兩個固定點(x1,y1)和(x2,y2),可作一系列曲線y=y(x),其中每條曲線繞x軸鏇轉一周都可得到一個鏇轉面,其面積為S;試求出使面積S為最小值的那條曲線y=y(x)。"顯然,面積S取決於曲線的形式y=y(x),即 由此可見,面積S是一個因變數,而函式y(x)是一個自變函式,因此,S是自變函式y(x)的函式:S=S【y(x)】。這種"函式的函式"在數學上叫泛函。所以,最小鏇轉面問題是一個泛函極值問題,這類問題就是變分學研究的內容。
變分原理 變分原理實際上就是以變分形式表述的物理定律,也就是說,在所有滿足一定約束條件的可能物質運動狀態中,真實的運動狀態應使某物理量取極值或駐值。重要的變分原理舉例如下:
① 費馬原理 光線通過介質時,與一切可能路徑相比,真實路徑使傳播時間最短。
② 哈密頓原理 在保守、完整的力學體系中,由初態過渡到終態的一切可能運動狀態中,真實的運動狀態使作用函式 取駐值。這裡,T和U分別為體系的動能和勢能(見能),t0和t1為相應於初態和終態的時刻。
③ 最小勢能原理 在彈性平衡問題中,與一切滿足位移邊界條件的可能位移相比,真實位移使彈性體的勢能為極小值。
④ 最小余能原理 在彈性平衡問題中,與一切滿足平衡微分方程與外力邊界條件的可能應力相比,真實應力使彈性體的余能為極小值。
歐拉方程及其與變分問題的等價性 變分問題可以化成等價的微分方程問題。例如,在固定邊界的條件下,使泛函 取極值的函式滿足下列微分方程: 這個微分方程通常稱為歐拉方程。
歐拉方程與變分問題是等價的。它是微分方程形式與變分形式物理定律等價性的數學描述,變分原理則賦予微分方程問題與變分問題等價性以豐富的具體內容。雖然物理問題可以有兩種等價的提法,但在求近似解時,從求泛函的極值或駐值出發,有時比從微分方程出發更為方便。因此,變分方法日益受到重視,並成為計算力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歷史沿革與分類 變分方法大致經歷了古典變分法與有限元法兩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是第一階段。雖然30~40年代已經有有限元法的雛型,但只有當60年代高速電子計算機問世以後,才使有限元法得到迅速發展。70年代後,有限元法已從結構力學和固體力學滲透到流體力學和其他領域,這是變分方法發展的第二階段。
① 古典變分方法 里茲法是最常用的古典變分方法,其要點如下:首先選取一組基函式(如多項式、三角函式),它們滿足變分原理中的約束條件(如最小勢能原理中的位移條件),然後用基函式的線性組合來逼近問題的真解,其中待定的係數就是所求的基本未知量。這樣,原來求未知函式的問題就轉化為求有限個未知數的問題,原來是泛函的駐值條件則轉化為多元函式的駐值條件。最後套用多元函式的駐值條件建立一組代數方程,用以確定上述的待定係數,就可得到問題的近似解。當套用於多變數函式時,待定的係數是其中某一變數的函式。此外,還可直接從微分方程出發,並用積分控制誤差,使之最小。至於取基函式和逼近問題真解的方法與上述無異。這也屬於變分方法的範疇,其中包括伽遼金方法、最小二乘法、配置法、加權殘數法等。對於形狀簡單的問題,根據對問題物理性質的了解與經驗,容易測知正確的基函式系,而且往往只要一、二項就可得到較準確的結果。
② 有限元法 古典變分方法的主要困難是選取基函式。這是由於它的基函式是在全域範圍內選取的,需要滿足全部約束條件,這類函式往往很難尋找,特別是對於複雜形狀和約束條件的情況。
有限元法是古典變分法與分片插值法相結合的產物。它不是在全域範圍內選取基函式,而是先將全域分成單元,在單元範圍內用低次多項式分片插值,再將它們組合起來,形成全域內的函式,用以逼近問題的真解。這樣既避免了古典方法尋找基函式的困難,而且不規則剖分比差分方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所以套用範圍極廣,能計算物理和工程中的各種複雜問題。有限元法在近20年中發展迅速,已成為理論分析與工程設計的一種有效工具,這是當代計算數學的重大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