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嶗山

誤入嶗山這幅畫作中的文字,記述了吳冠中先生一段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驚恐旅程。這一經歷,帶給吳冠中先生的觸動和記憶是真實且深刻的,十餘年揮之不忘,心悚長久且真切。這也許就是此幅作品更為特殊並多彩之處。

畫作信息

【作品描述】款識:1973年,黑雲猶壓城,不忘寫生樂,偕德儂等誤入嶗山,迷途深山。松石間竟日不過人影,偶見狼蛇,漸惶恐,呼道士無應。數度攀峰,窺大海,測方位。傍晚,遙聞村落廣播聲,踏月奔跑,午夜出山,已抵他縣,慶活命。十餘年後憶前事,縱橫交錯入畫圖。1988年12月,吳冠中,龍潭湖畔。鈐印:吳冠中印、荼、80年代

畫作欣賞

《誤入嶗山》是典型的吳冠中畫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意境,及其暈寫、渲染之法,糅以極其西式的點線結構、
誤入嶗山圖
層積、迭加、抽象甚至變形,狀出了典型的嶗山山景。點線的搭配簡潔、構圖的氣韻生動、筆墨的著意著力,無一不暈染著一種如夢如幻的心緒盤桓和意脈流動。通常吳冠中在自己作品中,極少題字,其所占畫幅之狹小,字跡之隱、淡,都是他的一種個人特色。從此幅作品的題字異乎尋常之多,絕無僅有之寬廣,布局、編排和字跡於畫幅之中的顯要、重要性推測,此件巨製是吳冠中費心力、極鍾愛、極滿意又頗為偏袒的不尋常的重要作品。落字多,說明其注入和要藉此表達的思想和情節多;書寫寬廣和顯著,既是畫面平衡、圓滿、完美之需要,又是其構思之匠心和才情激昂、充溢之寫照。細讀畫中文字,記述了吳冠中一段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驚恐旅程,這也許就是此幅作品更為特殊之處。我們在欣賞一幅至美圖畫的同時,又是在聆聽先生親口為我們講述那一段離奇和略帶驚恐的傳奇,感受那真實卻又只能去想像的一種身臨其境。

創作背景

1975年的初夏,吳冠中攜弟子赴山東嶗山短期採風寫生。入嶗山後,一行人坐車經北線至北九水,然後徒步翻山走南線回駐地,看此圖對嶗山有了總體印象,對選擇寫生景點非常有益。然經過潮音瀑後眾人便迷失了道路,只能認準方向向前進。在“走投無路”之中,吳冠中一行翻過了第一座又一座的山……帶的水喝完了,體能也基本耗盡了,更糟糕的是:天黑了!眾人只能在亂石和荊棘間摸索、爬行。當一行人無力地爬上最後一座山峰時,驚喜地聽到山下傳來廣播聲,那是非常熟悉的《東方紅》的曲子。經過與嶗山10個小時的“搏鬥”後,吳冠中終於脫出“險境”。這一經歷,給吳冠中的觸動和記憶是真實且深刻的,十餘年揮之不忘,心悚長久且真切。於是時隔多年,吳冠中將此段經歷編入畫內,將往事前塵重新展現在畫布之上。

作者簡介

吳冠中(1919〜2010),又名荼。江蘇宜興人。當代傑出的藝術家教育家。194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後
吳冠中
考取公費留學,1947年至1954在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進修油畫。1950年秋返國後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等。終生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成就卓著,獨樹一幟。最早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後期畫風有所變化,在一批反映黃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線,自成一種意境。他強調構成,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國內外已出版畫集約40餘種,有《吳冠中畫選》、《吳冠中油畫寫生》等,著述結集10餘種,有《東尋西找集》、《天南地北》等,其影響深遠。並先後將自己所做多幅代表作捐獻給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和新加坡美術館的作品達180餘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