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詹冰,本名詹益川,早期曾使用“綠炎”筆名,是跨越戰前戰後兩代的詩人。一九二一年出生於苗栗卓蘭。就讀台中一中時,即嘗試寫和歌、俳句。後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明治藥專,返台後,任藥劑師。戰後,於一九五八年起任中學教師。已退休。 留學日本期間,自一九四三年起開始寫詩投稿,詩作連續獲得日本著名詩人崛口大學賞識,從此寫詩不輟。一九四四年年底返台,第二年終戰後,開始學習中文,為中日文銜接時期,持續寫作未停筆的一員。日文欄停止後,詹冰也大約經歷了十年左右,才再重新走入戰後的“中文詩”的詩人隊伍。不過,詹冰在四○年代,以中部詩人為主的“銀鈴會”里,卻是創作力最旺盛的一員。因二二八事件而陷入低迷狀態的戰後台灣的新文學運動,不但沒摧毀這些台灣文人的文學壯志,反而激發他們的雄心,他們把原本只是進行作品交流輪閱的鬆散組織《邊緣草》,重振旗鼓把詩志改成《潮流》,於一九四八年五月推出戰後首見的中日文創刊的油印刊物。“銀鈴會”就是詹冰與其台中地區的文友林亨泰、張彥勛、舊金堆、錦連等人合組的文學團體。 詹冰在《潮流》上發表的文章以論述為主,頗能見出他基本的文學觀點。例如,套用現代醫學人體解剖的原理,分析莫泊桑的小說,從小說結構必須具備的幾項要素,以圖解的方式解析作品。顯示他有文學作品解讀、剖析“科學化”、“規格化”的想法。又如,他強調文學作品中,不可忽視人的尊嚴,不分白人、黑人,或任何人,“一切的人只要是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尊貴”不得以任何理由損壞。此外,他呼籲詩人寫有良心的作品。他不同意詩人作詩是“像小鳥一般地歌唱”,小鳥唱歌,只是自然發生,沒有“歷史努力”,因此沒有進步可言。詩人的每一篇詩,“必須是一支支小小實驗管”。 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四六事件”發生後,“銀鈴會”的精神領袖楊逵被捕入獄,同仁不斷被調查騷擾,主編張彥勛自首,朱實輾轉逃走,埔金被捕後,可能因另涉他案被處決,林亨泰被約談,會務活動因而停止、解散。詹凍的文學活動也幾乎完全停止,直到一九五八年,他應聘擔任中學教師後,才逐漸恢復詩創作,他和林亨泰、錦連等台中文友,後來也成為一九六四年《笠》詩刊的創刊發起人之一。《笠》就在他卓蘭的家中創刊。詹冰在《笠》詩刊的創刊號,再一次重申了他的詩觀:“現代的詩人應將情緒予以解體分析後,再以新的秩序和型態構成詩,創造獨特的世界。”“詩人該習得現代各部門的學識和教養,傾注其所有的知性來寫詩。”顯示他作為一個知性詩人的自覺與自我期許,並未因曾經中斷的文學生涯而變易。 詩評家林亨泰在論詹凍的詩的知性特徵時說,他的主知詩觀,不同於賣弄、炫耀知識為目的主知,所以不會形成艱深難懂的情形,但他的詩,對於沒有具備相對等的知識的閱讀者,也是無法充分了解。因此,他的詩是建立在知性的基礎上,無論創作抑或閱讀,都必須要有“攝涵豐富知識的能力”。 詹冰被稱作台灣現代主義詩的先驅者,主要是由於他從詩的視覺性特色,發展出“圖象詩”,以及他的詩里的實驗性特色;許多科學術語、化學名詞出現在他的詩作里,充分利用物性的可變性和不確定性,以“創造”詩的歧義性,甚而有誘人產尹玩弄文字的錯覺,實則隱喻了詩人的現實觀察心得。詹凍的現代主義早於五○年代現代派的現代主義,也顯然不受 現代派的影響,他並沒有走紀弦的陣營,隨著“移植”的浪花起舞,有些詩,還是相當寫實的。他和戰後從現實主義出發的本土詩人間,仍然站在緊緊相連的同一塊土地上。 即使是他那強調從感覺出發的“圖像詩”,如《山路上的螞蟻》、《雨》、《水牛圖》、《二十支的試管》等,都不是只追求視覺上的效果,螞蟻詩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螞蟻合力扛著食物前進,水牛詩可以感受到農民的生活,《雨》帶給人雨勢的沉重,都有現實生活的指涉,但圖像的情趣,卻被充分發揮出來了。 詹冰認為詩人的類型有三種,思想型、抒情型及感覺型。他自己應該被歸類為感覺一型。如果配合前述知性主義的詩觀,詹凍的詩主張,其實可以歸於“經驗的連結和擴大”一語予以概括。所以,即使他把創作的對象由成人知識分子轉入純潔的兒童,還是適用他的經驗擴張寫詩理論。 詹冰已出版的詩集有《綠血球》、《實驗室》、及童詩集《太陽、蝴蝶、花》、及詩、散文、小說合集《變》等。
職業生涯
一個人如果八十三歲了,也許已經在悠悠哉哉享受人生。詹凍的八十三歲也在享受人生,只是他的快樂里多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詩”。
勇於實驗的詹冰在台灣文學史上是“跨越語言的一代”的重要舵手之一,其創作因著強烈的實驗精神 涉獵甚廣,成人及兒童作品皆具,然而在這些作品當中詹冰下工夫最多,最深,產品最豐富,成就最高的當屬新詩的創作。
民國十年生的詹冰接受的是日本教育,一開始吸引詹凍的是日本的和詩(三十一字的日本詩),俳句 (十七音構成的日本詩)。詹冰自認“俳句”詩的精煉,濃縮,恰好與他客觀,知性的性格相仿,剛好投其所好,也影響他的新詩的風格。台中一中時期的詹冰以 《圖書館》一詩獲得台中圖書館舉辦募集“俳句”詩獎。並在日本人夾殺的情況下,得到作文比賽第二名。
民國二十九年(二十歲),孝順的詹冰因著父親強烈的意願,含淚放棄自己熱愛的文科而進入日本明 治藥專就讀,留學東京的這段期間,他像是吸不飽的海綿,廣泛涉獵各類知識以作為詩的肥料,此外,更留心各種有關詩集,詩志等刊物。求學生涯結束後,正是日本戰敗時期,詹冰冒著生命危險,花了四十天在槍林彈雨中從日本渡船而歸,這段生死搏命的經歷,給了詹冰莫大的衝擊。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詹冰加入台灣當時唯一的新詩詩社“銀鈴會”。並在《潮流》及 中華日報的日文文藝欄發表多首日文詩作.但是詹凍的日文詩漸漸失去發表的舞台,從此沉寂空白了十幾年.這段時期,他買了許多書,而且多方面發展:如音樂, 美術,植花,攝影等,充實自己的肥料。
民國四十七年,詹冰受聘為中學教員,努力習國語,翻字典,請教子女。不畏已近中年的年紀,不辭工作繁忙的勞累,從ㄅㄆㄇㄈ開始艱辛刻苦的學習中文。民國五十三年,詹冰和幾位文友參加了笠詩刊社的創始,成為《笠》的創始成員之一,在《笠》的“笠下影”專欄中成為首位被介紹的詩人。詹冰也在《笠》詩刊的創刊號,重申他的主知詩觀,主張「現代的詩人應將情緒予以解體分析後,再以新的秩序和型態構成詩, 創造獨特的世界。及詩人該習得現代各部門的學識和教養,傾注其所有的知性來寫詩。
雖然語言的替換讓詹冰這一代以日文為文的作家們掙扎的相當艱辛,但是其跨越兩個政權的背景,人生閱歷,期望,經驗與愛,醞釀沉澱充滿智慧,讓其意境,文詞,形式,內容更加豐富有生命而不矯情。而詹冰在成熟期對童詩產生了興趣,因著其成人作品的豐厚實力寫起兒童作品不但淺白流暢,充滿童趣而且功力更加紮實.加上其理學的背景,詹冰做起詩來有著異於他人的實驗色彩和計算的樂趣。
詹冰持續創作,將日文詩自己翻譯成中文,並在四十五歲時出了第一本詩集《綠血球》。也開始對兒童詩產生興趣,並多方面經營兒童文學。不但做詩也寫劇本,歌劇、小說、兒歌等。六十一歲時才出版第一本兒童詩集《太陽,蝴蝶,花》,而這本詩集在一九九九 年即詹冰七十九歲時入選“台灣兒童文學一百”。
在詩作方面,詹冰開始了科學詩,圖象詩的研究,最後因為對“俳句”的喜愛,而發展出世界最短的十字詩。他曾說過自己的詩法為:“我的詩作可說是一種知性的活動。簡言之,我的詩法是‘計算’。我計算心象的鮮度,計算語言的重量;計算詩感的濃度;計算造型的效率。以及計算秩序的完美。”
詹冰首創從感覺出發的圖象詩時曾說:“圖象詩是什麼我想,圖象詩就是詩與圖畫的相互結合與融合,而可提高詩效果的一種詩的形式。”而在圖象詩的理解上,詹冰也說:“欣賞圖象詩,好像欣賞現代畫一樣,作者沒 有說明的必要。理解與否那要欣賞者的修養高低了,能感受多少就算多少”。
詹冰除新詩外,也喜歡寫兒童詩。並且認為“童詩必須要是詩,童詩不是初階段的詩,童詩也應是一 篇完美的詩。童詩的作者要有‘詩心’以外再要有‘童心’。這樣才能寫出境界更高的童詩”。
八十三歲的詹冰宛如詩界的國寶,他已經把寫詩當作自己的生理作用之一,是心靈及感覺的舒展,他 的詩散發著誠實,高雅,善良,美感的光芒。我們期望詹冰身體硬朗健康,能完成他的夢想一直創作下去,做一個快樂無比的詩仙。
個人成就
詹冰在台灣文學史上是“跨越語言的一代”的重要舵手之一,其創作因著強烈的實驗精神涉獵甚廣,成人及兒童作品皆具,然而在這些作品當中詹冰下工夫最多、最深、產品最豐富,成就最高的當屬新詩的創作。
代表作品
《綠血球》;《變》;《實驗室》;《太陽、蝴蝶、花》;《山路上的螞蟻》;《雨》;《水牛圖》;《二十支的試管》
相關創作
童詩
(一),詩(插秧)發表在新生報副刊.(1963.3)
(二),兒童詩(遊戲)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獎.(1979.1)
(三),兒童詩(奶奶與我)獲得月光光獎.(1979.8)
(四),兒童詩集(太陽.蝴蝶.花)出版(成文出版社).(1981.9)
(五),兒童詩(歐洲旅遊(二十五首))脫稿.(1984.9)
(六),出版(銀髮與童心)(新詩童詩兒童歌劇合集)(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5)
(七),(太陽.蝴蝶.花)入選「台灣兒童文學一百」.(1999.12)
(八),出版(詹冰詩全集-兒童詩集)(苗栗文化局)(2001.12)
理論
(一),(我的詩歷)發表在(笠)第二期.15~19頁(1964.8)
(二),(兒童詩隨想)發表在「笠」第七十一期.40~42頁(1977.2)
(三),(圖家詩與我)發表在(笠)第八十七期.58~62頁(1979.10)
(四),(新詩與我)發表在(笠)第九十二期.30~32頁(1979.8)
劇本
(一),兒童劇本(日月潭的故事)得獎(教育廳主辦).(1973.1)
(二),兒童歌劇(牛郎織女)脫稿(獨幕四場).(1974.8)
(三),歌劇(許仙與白娘娘)脫稿(七幕二十場).(1975.7)
(四),兒童劇本(寶生與仙女)脫稿(五幕七場).(1979.9)
兒歌
(一),郭芝苑作曲(詹冰詩三首)發表.(1967.4)
(二),兒童歌(雨),(插秧)由台視播出.(郭芝苑作曲)(1970.11)
(三),歌詞(媽媽這裡是台北)入選中視金曲獎(郭芝苑作曲)(1971.6)
(四),(牛郎織女)獲得中國兒童歌曲創作首獎(郭芝苑作曲)(1981.7)
散文
(一),散文(憶母親)發表在(台灣藝術).(1941.10)
(二),(母親的遺產)獲得聯合報極短篇獎.(1979.9)
(三),散文(有心栽花花必開)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1990)
(四),出版(變)(詩.散文.小說)(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3.6)
小說
(一),小說(死亡航路)脫稿(1947.3)
(二),小說《颱風》發表在新生報副刊.(1948.8)
(三),小說(新蘭記)脫稿.(1962.5)
(四),小說(天使的笑聲)(發表在新生報副刊).(1964.1)
(五),小說(生在頭頂上的龍眼樹)獲得教育部兒童文學創作獎.(1978.9)
(六),少年科幻小說(外星入侵襲防禦法)(發表在小說坊1).(1984.9)
(七),出版《科學少年》》(台中文化中心)(1999.6)
著作
(一)第一詩集《綠血球》(笠詩社)(1965.10).
(二)兒童詩集《太陽.蝴蝶.花》出版(成文出版社)(1981.3).
(三)第二詩集《實驗室》(笠詩社)(1986.2).
(四)《變》(詩.散文.小說)(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3.6)
(五)《詹冰詩選集》(笠詩刊社)(1993.6)
(六)《銀髮與童心》(新詩童詩兒童歌劇合集)(台中文化中心)(1998.5)
(七)《科學少年》(台中文化中心)(1999.6)
(八)《詹冰詩全集》三冊 莫 渝編(苗栗文化局)(2001.12)
(九)《銀髮詩集》(新詩五十首,十字詩一千首)(笠詩刊社)(2003.9)
拓展資料
與詹冰相關研究資料
(一),《認識詹冰,羅浪》莫 渝編(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6)
(二),《苗栗縣籍作家芬芳錄》(苗栗縣立文化中心編)(1994.)
(三),《詹冰詩全集-研究資料彙編》莫渝編(苗栗文化局)(2001.12)
(四),《第二屆綠川個人史文學獎入選作品集》(財團法人鄭順娘文教公益基金會) (2001.5) 台中市
(五),《榮後台灣詩人獎-詹凍的文學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