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號
簡介
加減運算是人類最早掌握的兩種數學運算 ,且載於人類最早的文字記載中。古埃及的阿默斯紙草書就載有加號(Sign for Addition)及減號( Sign for Subtraction):向右走的兩條腿“+”是加號,而向左走的兩條腿“-”是減號。後者於莫斯科紙 草書中則表示“平方”。
加號是在計算加法時使用的計算符號。
歷史
古希臘人使用加減號的方法
古希臘的丟番圖以兩數並列表示相加,偶然亦以一斜線“∕”及曲線“”分別作加號和減號使用。
古印度人
一般不用加號,只有在 公元三世紀的巴赫沙里(Bakhshali)殘簡中以“yu”作加及“+”作減。
中國人計算的方法
中國古代因注重以工具計算,一般運算全 在算籌或算盤上進行,只記錄其結果,因此並無採用甚么數學符號,記錄時用文字表達運算 。
阿拉伯人使用加減號的方法
十五世紀阿拉伯人蓋拉薩迪以兩數並列作加而以一特別符號“gs”作減號。
法國人使用加減號的方法
法國人許凱(1484)、義大利人帕喬利(1494)及十六世紀大多數學家都以拉丁詞語plus(加)與minus (減)之首字母分別作加號(或p)和減號( 或m)。
捷克人維德曼發明加減號
十五世紀後廿年之德國人是最早使用現代 的加號“+”與減號“-”。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圖書館所保存之手稿卷c.80(1486)中便正式使用了“+”、 “-”號。而最先於印刷的書內使用加號“+”與減號“-” 的是捷克人維德曼(1489)。
義大利人使用加減號的方法
從十五世紀末至整個十六世紀,義大利人 仍以及作加減號。到了1608年,德國人克拉維烏斯於羅馬出版的《代數》一書內採用了“+”“-” 號,義大利人才開始採用這兩符號,但到卡瓦列里時代已很純熟。
加減號流傳世界
此外,英國首個使用這兩符號(1557)的是雷 科德,而荷蘭則於1637年由胡克引入這兩符號,同時亦傳入其它歐洲大陸國家,後漸流行於全世界。
乘號
簡介
乘法( Multiplication)是最早產生的運算之一,且出現於人類最早的文字記載當中。
乘法的基本符號是乘號“×” 。
來歷
奧特雷德於1631年在其著作《數學之鑰》(clavis mathematicae) 中首次以“×”表示兩數相乘,即現代的乘號,後日漸流行 ,沿用至今。萊布尼茨於1698年7月29日給J.伯努利的一封信內提出以圓點“·”表示乘,以防“×”號與字母X相混 淆。後來以“·”表示乘法的用法亦相當流行,現今歐洲大陸派(德、法、蘇等國)規定以“·”作乘號。其他國家則以“×” 作乘號,“·”為小數點。而我國則規定以“×”或“·”作乘號都可,一般於字母或括弧前的乘號可略去。
其它
×,萬國碼 U+00D7,名稱為“乘號”,亦稱作“叉號”或“交叉”。有以下的可能用法和意思:
中文:標點符號中的隱諱號,用以代替不便示眾的文字。
數學:四則運算中的乘號,用作運算:
乘法的積
向量的叉積,與點積相對
集合的笛卡爾積
生物學:在基因圖中表示兩種物種的雜交
流行文化:用以表示兩種原本不相干的、人物、概念、作品等的交集,即是時下所說的 "Crossover" 。
日文:稱作“ばつ”(罰)、“ばってん”(罰點)或“ぺけ”(?),指不正確、錯誤等意思,與○:“まる”(丸、圓)相對
ACG、同人、文學作品等:用以代替有需要存在,但無需要明確表清的“參數”,常與“○”、“□”和“△”共享。例如:
故事情節中的學校黑板或日記上的日期:○○年△△月□□日(星期×)
語文作業作文題目或例句中的名詞:《××公司會議紀錄》、××區××鎮××村……
同人:用作表示人物間的戀愛關係和主被動狀況。如“小丁×小娜”,就是小丁主動進攻,小娜被動防守。詳見同人用語一覽。
由於這個符號的輸入不太方便,故此在日常溝通時一般用英文字母 "x" (艾克斯)代之。在HTML和XHTML上,則可以輸入×、×或×這實體參引(entity reference)。
施蒂費爾於1545年出版的一本算術書內以大寫字母M 及D分別表示乘和除。斯蒂文於1634年出版的書內亦採用 了這符號,他以表示3xyz2。這兒的sec 及ter分別表示第二、三個未知數。
韋達(1591)以AinB作為A與B的乘積。一些十五世紀的手稿及印刷品仍以並列表示相乘,如6x,5x2等,但必須有 字母才行,因5表示5+而非5x,這記法至今還沿用著。
西方稱“X’為聖安德魯斜十字(St. Andrew's cross)(因安德魯為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傳說他被釘在十字架上處死),這 名稱與數學全無關係。十六世紀出版的一些數學書就有採用這號,但開首並非現代用法,而是以它表示兩個獨立的 乘法運算,如以表示315172x174715 及395903x295448兩個乘法。
中國古人及古希臘的丟番圖都不用乘號(Signs of multiplication) ,但後者則以兩數並列表示相乘(與加法相同)。印度的巴赫沙里殘簡中,把數排成表示;排成字元編碼Unicode ISO 8859-1, 2, 3, 4, 9, 13, 15 ISO 8859-8 × U+00D7 D7 AA
除號
簡介
除法的基本符號是除號“÷” ,亦可寫作分數線形式。
來歷
1544年,施蒂費爾於其出版的《整數算術》(Arithmetica integra) 中以一個或一對括弧作除號(Signs for division),如以 8)24或8)24(表示24÷8;奧特雷德則以a)b(c表示b÷a=c;J.馬洪(1701年)則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 施蒂費爾又改以大寫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後,斯蒂文亦採用了這符號,他以表示,而戈里馬德(1751年)則以反寫字母表示除,如12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亞於1790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以平放的 小寫字母表示除。
現今之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至 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 ,沿用至今。 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 內首以冒號“:”表示除,後亦漸通用, 至今仍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