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角龍類大多生活在白堊紀,是最後出現的一類鳥臀類恐龍,被稱為恐龍家族的“末代驕子”。它們最大的特點是除了原始的種類外,頭上都有數目不等的角。此外,還有從頭骨後端向後長出的一個寬大骨質頸盾,覆蓋了頸部,有的甚至達到肩部。角和頸盾無疑具有防禦和保護自身的作用。角龍類以植物的嫩枝葉和多汁的根、莖為食物。它們的頭大而長,占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前部窄而低,形成一個喙狀的嘴。頸部較短,尾也粗短。
角龍類有短而寬的腳,前腳有五指,後腳有四趾,指(趾)末端有蹄狀的構造,善奔走。
角龍類是把防禦的“盾”和進攻的“矛”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的動物。頸盾就是防護自身的盾,角就是反守為攻的矛。角龍對食肉恐龍的防禦是積極的防禦,因此,常常是成功的。所以,角龍雖然出現很晚,卻能在短時期內演化出眾多類型,這不能不說角龍類是進化非常成功的動物。
角龍類最早出現在晚侏羅世的亞洲大陸上,時間大約是一億兩千萬年以前。角龍類中有一屬生活在中國的隱龍,現在被認為是最早期的角龍類成員。除此以外,早期的角龍——鸚鵡嘴龍 朝陽龍,也曾繁盛於亞洲戈壁上。可見,亞洲是角龍的起源、發祥之地。
化石記錄還顯示出在距今七千五百萬年以前,角龍已經從亞洲遷移到了北美洲西部。在那裡,進步的角龍類獲得了異常的成功,成為北美洲地區白堊紀晚期最常見的植食性恐龍類群之一。
角龍類是恐龍中最為人熟知的類群。在近年來的科普電影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角龍類中的三角龍與霸王龍搏鬥的場面。另外還有一類恐龍,也是人們比較熟悉的,那就是頭骨腫厚的腫頭龍。這兩類恐龍有共同的特點,人們叫做緣頭龍類。乍看起來,角龍類與腫頭龍類的差別很大,但仔細解剖一番即可看出,它們有不少相似之處。例如,它們的嘴長得很相像,特別是它們從頭部到背部都有頸盾,頸盾是褶皺狀的突起,也有人把它譯成“頸肩翼”,或者叫“襞狀部”。它是由頭骨後部的頂骨及鱗骨向後延伸擴大而成的帶孔骨板組成的,能對頸背部起保護作用。從頸盾完全可以證明,這兩大類恐龍之間有著親緣關係。最近幾年已有不少的恐龍專家指出,頸盾的作用不只是防禦,它還有另外三種功能。首先,它能為頜骨部的肌肉提供有有力的附著點,幫助頜部肌肉加強咀嚼的力量。其次,不同形狀的頸盾代表不同的種,以及同一種中的不同個體。這種情況在現生的哺乳動物如鹿中也可以看到。再者,頸盾又是溫度調節器,是遠古時代大自然創造的冷熱兩用空調器。頸盾已高度脈管化,當血液從骨骼上的槽溝和管道流經頸盾時,利用它巨大的表面積便能調節冷熱。角龍類與腫頭類主要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有的角龍類生活在白堊紀早期,從解剖角度來看,它們與鳥腳類關係密切。
角龍類是頭上帶角的恐龍,一般分為兩大類群,即鸚鵡嘴龍類(分類學上把它分成一個科)和新角龍類(一般為兩個科)。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頭上有窄的角質的鉤狀喙嘴,嘴的前部有高度發達的拱狀骨板,有大小輕重不等、形狀各異的頸盾。
鸚鵡嘴龍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鸚鵡嘴龍了,它是最早的角龍類。過去曾把它歸入鳥腳類,它在某些地方也的確像鳥腳類恐龍,但根據它最本質的特徵,近年來許多恐龍專家都認為它代表角龍類的祖先類型,應歸於角龍類。它有短的鼻子,位置較高的鼻孔,高高的喙嘴,非常像現代鸚鵡的嘴,所以叫鸚鵡嘴龍。這種恐龍體形都比較小,身長沒有超過2米的,已發現的幼年個體只有25厘米長,成年個體也不過1.5米長。它的前肢短,後肢長,前肢長度只及後肢的58%。前肢有三具手指,第一指與其他兩分開,證明前肢的手能夠抓握。它的後肢有四個比較細的腳趾。鸚鵡嘴龍主要靠後肢走路。它的牙齒寬而平滑,以植物為食。這種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早期(距今一億多年)。那時候,一些蘇鐵、部分蕨類植物已開始滅絕,代之而起的則是有花的被子植物。因而鸚鵡嘴龍吃的大多為堅硬的木質的莖和一些種子。雖然強大的頜部肌肉能幫助它咀嚼,但仍感力不從心。人們在它的胃部找到了胃石,這些胃石能幫助它在胃內研磨食物。鸚鵡嘴龍在頭骨之後有短的棘刺向後伸出,形成小的頸盾。但這種頸盾並不明顯,所以也有的科普書中詳說它沒有頸盾。目前,鸚鵡嘴龍屬至少已有七個種。有一種鸚鵡嘴龍頭上長有微小的鼻角,後來發展成典型的角龍類。過去鸚鵡嘴龍僅能發現於亞洲的蒙古及中國。最近法國的一位恐龍專家在泰國也找到了鸚鵡嘴龍化石,證明它的分布區域已經南移了。
新角龍類分為兩個科,即原角龍科與角龍科。新角龍類的最大特點,就是頭骨前部深而窄,吻部細,頭骨特大,長度約為身長的1/4 ~1/3 ,但是其中有一半並不是真正的頭,而是頸盾。新角龍類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頭上有各種樣式的角,這不是裝飾品,而是鋒利而兇猛的武器。當肉食性恐龍氣勢洶洶地衝上來時,新角龍類就像現代非洲野牛那樣,利用它們的角與之進行生死搏鬥。當然不同形狀的角,也可以作為種間雌雄差異的標誌。
原角龍科中最著名的,就是本書前面曾提到的原角龍。由於發現了它的蛋化石,人們確信恐龍是生蛋的。這曾成為20世紀20年代科學界最轟動的新聞。“原角龍”的原義是最早頭上長出角的恐龍。它的軀體較小,一般不超過2米,體重不超過180公斤,看上去是一種笨重、矮胖的動物。它的頭較大,頭骨有46厘米長,頭上還沒有長出真正的角,只在鼻骨和額骨上有粗糙的突起,這是角的雛形。它的頭上有很大的頸盾,乍看起來好像戴了一頂帽子。它的頭骨有些特徵如喙嘴等,與鸚鵡嘴龍相似,可見它的確是鸚鵡嘴龍類與新角龍類的中間類型。它的前後肢幾乎等長,四肢粗壯,有寬闊厚實的腳,趾端有像爪一樣的蹄子,說明它像現代犀牛一樣,是在高原上生活的。它有大而有力的頜下肌,能幫助它用鉤狀喙嘴咬斷植物的莖或葉子。原角龍下蛋的窩是連在一起的,說明它們是群居的。剛剛出世的小原角龍需要媽媽的照顧,直到能獨立生活為止。從蒙古發現的眾多原角龍化石中可以看出,雄性原角龍的頸盾要比雌性的大而粗壯。原角龍營集體生活,一般都由一雄性個體作為領袖。雄性原角之間會進行撞頭爭鬥,勝利者就成了這一群體的頭領。原角龍科的成員在北美也有發現,如蒙大那角龍就是在美國蒙大那州發現的原角龍類。它的鼻骨上方已長出了很小的角,但頸盾比原角龍要小。有的恐龍專家認為,它可能跑得較快,因為它的腳極度為寬厚,而且有四個腳趾,趾端有利爪。
白堊紀
白堊紀晚期的自然環境以及角龍科成員適應環境能力的增強,使它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發展成體形巨大(一般為4 ~ 8米長)、頸盾和角各有特色的盛極一時的恐龍類群。它們的出現,不禁令人感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難怪人們最初發現各種類型的恐龍時,把它們叫做上帝創造的魔鬼。當然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但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確實是生命絢麗多彩的根本原因。在角龍科中最著名的就是三角龍了。
三角龍
三角龍的發現帶動了對整個角龍類的研究。1877年的一天,美國丹佛州的一個農場工人在緊張勞動時,挖掘出了一對類似牛角的大化石。人們立即把它送到本書中多次提到的美國著名的恐龍專家馬什手中。馬什從來也沒有這樣的化石,當時所有的恐龍專家還不知道恐龍中有長有各種角的類型。他認為這是野牛的角,時代為新生代第三紀的上新世。馬什是當時研究恐龍的權威,許多人都對他的看法深信不疑。但是長期在野外作地質調查的年輕人科羅斯卻對此表示懷疑。由於熟悉發現化石那一帶地方的地層,他認為這個角化石發現於白堊紀晚期的地層中,所以角化石不屬於野牛。但畢竟人微言輕,他的看法沒有得到重視。直到後來,有人從白堊紀的地層中又發現了同樣的角化石,科羅斯的看法才逐漸為人們的接受。馬什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在恐龍大家族中最晚出現了一類頭上長角的恐龍,那就是角龍類。第一次發現的角化石實際上是三角龍的角。三角龍中最大的有9米長,3米高,重量可達10 ~ 12噸,可能相當於五頭犀牛的重量。它的頭骨就有2米長,頭上有三個角,即鼻骨的上方有一個小而粗的角,兩側眉骨上各有一個1米多長的大角。在它的頭骨後面、脖子的周圍有一個短而較大的骨質頸盾,頸盾的周圍長滿了骨質的棘狀突起。三角龍的巨大的角是堅不可摧的,當它向敵人進攻是時,鋒利的角可以置對方於死地。由於在同一地點發現了數目眾多的三角龍化石,人們開始相信三角龍也是群居的。每當霸王龍來犯時,它們會自動形成一個包圍圈,把年幼的小恐龍圍在中間,眾多的三角龍並肩面對來犯之敵。三角龍的頸盾也有保護軀體的功能。有些專家認為,雄性三角龍的頸盾在活著時可能是五顏六色的,用以吸引雌性。雄性三角龍間也會因為爭奪首領而大打出手。可惜,我們無法再回到史前世界,否則就能看到三角龍的爭雌爭鬥,體驗一下生物的生存競爭是何等激烈。
三角龍的牙齒也是舊的磨掉,就長出新牙來代替,這點有些像鴨嘴龍類。但不同的是,三角龍的牙不像鴨嘴龍類那樣具有碾壓和磨碎的作用,它的牙齒是剪下用的,所以有強而有力的喙狀突,以便把剪刀力傳到喙部和牙齒,可以剪下棕櫚和蘇鐵的葉子。美國著名的恐龍專家奧斯特羅姆曾經對三角龍的咀嚼方式進行了系統的力學研究,深感三角龍在進食方式上有巧奪天工之妙。
三角龍的前後肢幾乎等長,前肢特彆強壯,以支撐沉重的頭部。短而纖細的尾巴,顯然不是在走路時起平衡作用的。它的骨盆與背椎癒合緊密,後肢有寬闊而帶蹄爪的腳,這樣走起路來既快又平穩。據推算,它一小時能跑35公里,即使像霸王龍那樣兇狠的肉食類恐龍在襲擊它時,也會追趕不上或者被它的利角刺得血流如注。三角龍是角龍家族中的最後一批子孫,雖然有許多生存優勢,但由於種種原因,它們還是在白堊紀晚期無可奈何地滅絕了。三角龍的出現,好像是整個恐龍家族滅絕前的迴光返照,一半是顯赫一時的恐龍家族行將衰亡的掙扎,一半是對恐龍不幸遭遇的輓歌。而研究恐龍的專家們則為發現了那么多保存極好的恐龍化石而感到欣慰,也為生命舞台上光彩奪目、極為壯觀的一幕而拍案叫絕!
角龍科恐龍中還有一些各具特色的成員。比如,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紅鹿河谷發現的尖角龍。它的頭上只有一個角,頸盾較大,頸盾周圍也有骨質的棘刺。尖角龍體長約6米,身體粗壯,前肢比後肢略短,靠四條腿走路。戟龍也發現於上述地點。它的鼻骨上有一個較長的角,眉骨上有兩個小角,頸盾周圍有由六個棘刺組成的棘刺圈,從頸部向背部伸出,所以又叫棘刺龍。由於它像中國古代兵器中的戟,人們便常常把它譯作戟龍,它長約5米,重4噸。巨大的鼻角是戟龍十分鋒利的武器,可以穿透肉食性恐龍裸露的肉體。戟龍威武而雄壯,只要搖擺一下那長角的腦袋,就會把敵人嚇跑。
分類
角龍類是頭上帶角的恐龍,一般分為兩大類群,即鸚鵡嘴龍類(分類學上把它分成一個科)和新角龍類(一般為兩個科)。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頭上有窄的角質的鉤狀喙嘴,嘴的前部有高度發達的拱狀骨板,有大小輕重不等、形狀各異的頸盾。
鸚鵡嘴龍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鸚鵡嘴龍了,它是最早的角龍類。過去曾把它歸入鳥腳類,它在某些地方也的確像鳥腳類恐龍,但根據它最本質的特徵,許多恐龍專家都認為它代表角龍類的祖先類型,應歸於角龍類。它有短的鼻子,位置較高的鼻孔,高高的喙嘴,非常像現代鸚鵡的嘴,所以叫鸚鵡嘴龍。這種恐龍體形都比較小,身長沒有超過2米的,已發現的幼年個體只有25厘米長,成年個體也不過1.5米長。它的前肢短,後肢長,前肢長度只及後肢的58%。前肢有三具手指,第一指與其他兩分開,證明前肢的手能夠抓握。它的後肢有四個比較細的腳趾。鸚鵡嘴龍主要靠後肢走路。它的牙齒寬而平滑,以植物為食。這種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早期(距今一億多年)。那時候,一些蘇鐵、部分蕨類植物已開始滅絕,代之而起的則是有花的被子植物。因而鸚鵡嘴龍吃的大多為堅硬的木質的莖和一些種子。雖然強大的頜部肌肉能幫助它咀嚼,但仍感力不從心。人們在它的胃部找到了胃石,這些胃石能幫助它在胃內研磨食物。鸚鵡嘴龍在頭骨之後有短的棘刺向後伸出,形成小的頸盾。但這種頸盾並不明顯,所以也有的科普書中詳說它沒有頸盾。鸚鵡嘴龍屬至少已有七個種。有一種鸚鵡嘴龍頭上長有微小的鼻角,後來發展成典型的角龍類。過去鸚鵡嘴龍僅能發現於亞洲的蒙古及中國。法國的一位恐龍專家在泰國也找到了鸚鵡嘴龍化石,證明它的分布區域已經南移了。
新角龍類分為兩個科,即原角龍科與角龍科。新角龍類的最大特點,就是頭骨前部深而窄,吻部細,頭骨特大,長度約為身長的1/4~1/3,但是其中有一半並不是真正的頭,而是頸盾。新角龍類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頭上有各種樣式的角,這不是裝飾品,而是鋒利而兇猛的武器。當肉食性恐龍氣勢洶洶地衝上來時,新角龍類就像現代非洲野牛那樣,利用它們的角與之進行生死搏鬥。當然不同形狀的角,也可以作為種間雌雄差異的標誌。
原角龍科中最著名的,就是本書前面曾提到的原角龍。由於發現了它的蛋化石,人們確信恐龍是生蛋的。這曾成為20世紀20年代科學界最轟動的新聞。“原角龍”的原義是最早頭上長出角的恐龍。它的軀體較小,一般不超過2米,體重不超過180公斤,看上去是一種笨重、矮胖的動物。它的頭較大,頭骨有46厘米長,頭上還沒有長出真正的角,只在鼻骨和額骨上有粗糙的突起,這是角的雛形。它的頭上有很大的頸盾,乍看起來好像戴了一頂帽子。它的頭骨有些特徵如喙嘴等,與鸚鵡嘴龍相似,可見它的確是鸚鵡嘴龍類與新角龍類的中間類型。它的前後肢幾乎等長,四肢粗壯,有寬闊厚實的腳,趾端有像爪一樣的蹄子,說明它像現代犀牛一樣,是在高原上生活的。它有大而有力的頜下肌,能幫助它用鉤狀喙嘴咬斷植物的莖或葉子。原角龍下蛋的窩是連在一起的,說明它們是群居的。剛剛出世的小原角龍需要媽媽的照顧,直到能獨立生活為止。從蒙古發現的眾多原角龍化石中可以看出,雄性原角龍的頸盾要比雌性的大而粗壯。原角龍營集體生活,一般都由一雄性個體作為領袖。雄性原角之間會進行撞頭爭鬥,勝利者就成了這一群體的頭領。原角龍科的成員在北美也有發現,如蒙大那角龍就是在美國蒙大那州發現的原角龍類。它的鼻骨上方已長出了很小的角,但頸盾比原角龍要小。有的恐龍專家認為,它可能跑得較快,因為它的腳極度為寬厚,而且有四個腳趾,趾端有利爪。
恐龍的類別
蜥臀目 | |
鳥腳類(Ornthopoda):鴨嘴龍| 禽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