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對比

視覺對比

視覺對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間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視覺經驗。可分成明暗對比與顏色對比兩種。

簡介

明暗對比是由光強在空間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例如,在白背景上放一個黑色正方形。由於視野的不同區域的反射係數不同,因而形成黑白的對比。同樣,在一個白色表面上,分別用不同的光強照明,一側強,一側弱,也會在不同的照明區域間形成對比。光線在空間的實際分布與我們感知到的差別並不完全對應,前者叫物理對比,後者叫感知的對比。我們能夠看清物體的輪廓或形狀,能夠區別它們,正是由於物體的明度間存在著對比。在一團漆黑的房間內,伸手不見五指,是由於對比消失的結果。

意義解析

對比不僅能使人區別不同的物體,而且能改變人的明度經驗。例如,從同一張灰紙上剪下兩個小的正方形,分別放在一張白色和一張黑色的背景紙上,這時人們看到,放在白色背景上的正方形比放在黑色背景下的正方形要暗得多。可見,物體的明度不僅取決於物體的照明及物體表面的反射係數,而且也受物體所在的周圍環境的明度的影響。當某個物體反射的光亮相同時,由於周圍物體的明度不同,可以產生不同的明度經驗。這種現象叫明度的對比效應。

顏色也有對比效應。一個物體的顏色會受周圍物體顏色的影響而發生色調的變化。例如,將一個灰色圓環放在紅色背景上,圓環將呈現綠色,放在黃色背景上,圓環將呈現藍色。總之,對比使物體的色調向著背景顏色的補色的方向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