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教育

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齊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論。他的教育學體系的重心是關於和諧發展的要素教育的理論,而這一理論又體現在他的初等教育理論和實踐方面。

裴斯泰洛齊是瑞士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他的教育學體系的重心是關於和諧發展的要素教育的理論,而這一理論又體現在他的初等教育理論和實踐方面。他的基本思想是:教育的各方面必須從最小的基本因素出發在相互作用中進行,他認為在各種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各門學科中,都存在著一些最簡單的要素,教育、教學過程必須從這些簡單的要素開始,逐漸轉移到複雜的要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的和諧發展。和諧發展的涵義:和諧發展論是裴斯泰洛齊的教育目的論,他的這種以和諧發展為目的的教育思想是以人性論為理論根據的。首先他從人性的統一性來闡述和諧發展的教育目的,認為人的天賦本性具有均衡性和統一性,因此教育意味著完整的人的發展。其次,從人的三重本性來解釋和諧發展的教育目的:動物本性—自然的產物。由此得出,教育不僅在於促進個人的發展與完善,也在於推動社會和人類的進步完善,強調人與社會是相互結合的,而不是對立的。其和諧發展意味著社會和人的和諧發展,使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相統一。和諧發展的要素是:1)體育。其要素是各關節的運動能力。他指出人的每一種天賦能力本身都有要求活動的傾向,這是體育的基礎,通過對身體有操練,發展和增進兒童的一切身體能力,即身體的力量的技巧,這是體育的目的。2)勞動教育。最簡單的要素是身體的操練。教育目的是使人能夠和諧發展,培養勞動精神、技能和習慣,以便自力更生。3)德育。最簡單的要素是“母愛”,即兒童對母親的愛,逐漸擴大到愛家庭里的其他成員,然後發展到愛其他的人。其目的是,發展兒童對人們的愛。4)智育。最簡單的要素是數目、形狀和語言。其任務是幫助學生通過感性去獲得一定的知識,並發展他的智力。和諧發展的要素教育理論是裴斯泰洛齊對初等教育新方法的研究和實驗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他的這一成果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教育理論經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