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教育論

要素教育論,又稱“初步教育論”。18世紀末19世紀初瑞士教育家J·裴斯泰洛齊提出的教育理論。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人的一切天賦能力,使之成為有智慧的、有德行的、身體強健的、能勞動並有一定勞動技能的人。而兒童各種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漸進過程。因此教育必須從一些最簡單的因素開始,逐漸進到複雜的因素,使兒童的能力均衡,和諧地發展。所以裴斯泰洛齊認為必須找到德育、智育、體育中的要素,包括各種教育中基本的或關鍵性的內容,簡便可行並能為初辦學的人和家庭婦女掌握的程式和方法。裴斯泰洛齊研究簡化教學的成果即其所提出的“要素教育論”。(1)體育最基本的要素是關節活動。從關節活動逐步擴展到全身的複雜的體力活動。(2)道德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是兒童對母親的愛,並將逐步擴展到對家庭其它成員以至全人類。(3)智育最基本的要素是數目、形狀和語言。要素教育論是試圖把教育過程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簡化教學方法使之更明了、簡潔、但在實際運用時有機械、呆板的傾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