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市張村鄉西里村
侯馬市張村鄉西里村,西與觀莊、東與張村相鄰,位於侯馬市北郊,張村辦事處轄區,全村520戶,2380口人,耕地面積2800餘畝,人均收入5800餘元
關於西里的村名,初步探討是由隰、李兩姓氏而來。據西里村郝全發等人講,過去原村址三聖廟內的生鐵礁盆上鑄有“隰李”二字。據村里郝豐年先生講,西里原村址南城門有字牌。字牌上的兩個字不是“西里”,第一個字難認,記不得了;第二個字是“李”字。據查,隰字本意是下濕之地,隰字又是姓氏。由此粗認,西里村原名隰李村。
據西里村郝兆年、尹福海先生講,西里村三聖廟(解放時村公所所在地)內大鐘後的一塊石碑上,刻有西里村名,其碑書村名為“西里”。
西里村的姓氏人家,先有隰、李,後有潘、梁,現在已無隰、李、潘姓者,梁姓者也只有幾戶人。現在村里以張、郝姓氏者為多。
1967年開始,西里村從坡下逐漸搬遷到現村址。
西里村,在清光緒年間屬曲沃縣觀莊裡;民國十七年屬曲沃縣三區,西里時有95戶,男320丁,女172口;2000年,西里有520戶,2359口人,耕地140公頃,人均收入2711元。
清朝年間,西里村人梁調元,字和九。喜讀書,不入仕途。青少年時與中丞賈漢復為友,賈漢復請他入署辦事,他婉言拒絕,終日在草房讀書著作。洪洞縣范高鼎,曾引用他的著作,寫入“三晉語錄”中。
郝鴻藻:西里村人,國民黨部隊最早的飛行員。抗戰時期在對日空戰中,一隻胳臂負傷,他堅持用一隻手操縱駕駛,使飛機安全歸來,解放前於四川去世。
抗日戰爭初期,西里村民自發抗日鬥爭。村民丁林川、文五更、張占元等人,在村南門口,奮起打死一駐上平望而到西里擾害日本兵。他們巧加掩飾,幾經轉移,把敵人屍體埋在村北深井處,終未被尋機報復的日軍發現。當地民眾暗暗拍手稱快。
過去農村逢年過節喜歡請劇團唱戲,西里村卻禁唱《古城》劇。《古城》演的是三國時關公脫離曹營,過關斬將,一路到古城後,在古城與張飛相會時的曲折情節。相傳,有一年西里村上演《古城》戲時,飾演關公的演員不知是何原因,出場後突然栽倒在舞台上。結果,自然是戲演不成,即刻收場。當時西里村村民把這件事與“關公顯靈”聯在一起,所以,從此以後再也不演這齣戲了。
西里村黨支部、村委會,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努力做好第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引導廣大村民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棉花生產等,向新的農村經濟目標邁進。
即墨市店集鎮西里村
村莊由來
明朝洪武年間,馬、陳、李、鄒四姓由雲南移民而來,馬姓居西頭,稱馬家莊,後與其他幾姓相連,合稱店集,建國後分成四個村莊,改名西里。
政區人口
西里村是即墨市店集鎮轄村,店集鎮政府駐地村莊,即墨二中也坐落於西里地片,成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全村耕地面積1230畝。
經濟狀況
協助鎮黨委政府招商引資是村莊經濟發展的重點,至今已配合引進了服裝針織、糧油加工、機械加工、水泥加工、管材加工等私營企業10餘家,又根據周邊學校、工廠密集的優勢,規劃建設集日用百貨、學習用品一體化的生活服務區一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社會事業
截止到2005年,全村共投入60餘萬元用於村莊建設。修街道9條,路面沙化,兩邊修排水溝;主要街道均安裝路燈,常年照明;水資源豐富,全體村民吃上了自來水;建養殖小區一個,配套設施齊全,80%的民眾擁有彩電、冰櫃等家用電器,機車成為代步工具,私家車10餘戶,有線電視100%,連續多年被鎮黨委政府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多次被評為即墨市先進黨支部、模範村委會等多項榮譽。
即墨市店集鎮西里村
村莊由來
明朝洪武年間,馬、陳、李、鄒四姓由雲南移民而來,馬姓居西頭,稱馬家莊,後與其他幾姓相連,合稱店集,建國後分成四個村莊,改名西里。
政區人口
西里村是即墨市店集鎮轄村,店集鎮政府駐地村莊,即墨二中也坐落於西里地片,成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全村耕地面積1230畝。
經濟狀況
協助鎮黨委政府招商引資是村莊經濟發展的重點,至今已配合引進了服裝針織、糧油加工、機械加工、水泥加工、管材加工等私營企業10餘家,又根據周邊學校、工廠密集的優勢,規劃建設集日用百貨、學習用品一體化的生活服務區一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社會事業
截止到2005年,全村共投入60餘萬元用於村莊建設。修街道9條,路面沙化,兩邊修排水溝;主要街道均安裝路燈,常年照明;水資源豐富,全體村民吃上了自來水;建養殖小區一個,配套設施齊全,80%的民眾擁有彩電、冰櫃等家用電器,機車成為代步工具,私家車10餘戶,有線電視100%,連續多年被鎮黨委政府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多次被評為即墨市先進黨支部、模範村委會等多項榮譽。
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西里村
村莊由來
據傳為明朝年間,白、孟、張、劉等姓移民而來。其東有東里村以陳、阮、李等姓為主。
地理位置
位於柏鄉縣城東南約7公里。據傳該舊有東嶽廟一座,廟宇巨大,內有巨鍾,宏聲震遠,有“岳廟遠鍾”之景典。
經濟狀況
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谷(小米)、高粱、大豆、白菜、冬瓜、大蒜、大蔥等農產品。
近年尤以大蔥、冬白菜、冬瓜等蔬菜種植規模化發展。
社會事業
有國小一所等。
文化遺產
傳曾有東嶽廟一座,內有巨鍾,其聲震遠,有“岳廟遠鍾”之傳說。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小白鄉西里村
村情概況
小白鄉西里村位於太谷縣東部平川地帶,道路緊鄰南循環線。全村現有農戶65戶,人口183人,其中勞動力86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約665畝,農民人均純收入5054元。
近年來,我村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村兩委全體幹部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緊緊圍繞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的目標和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團結和帶領全體村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黨組織建設同步推進,使全村各項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打造出了衛生、文明、和諧的西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