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錫伯族的西遷節,俗稱“遷徙節”、“農曆四月十八節”、“農曆四月十八西遷節”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農曆四月十八日,四千餘名錫伯族官兵及眷屬奉朝廷之命由盛京(今瀋陽)出發,西遷新疆伊犁地區屯墾戍邊。之後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人們都會開展各種活動,以隆重紀念祖先的英雄業績,這一天遂成為錫伯族的傳統節日。
西遷節的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包括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內容。特別是以獨唱和合唱形式演唱、以西遷過程為主要內容的徵調式西遷之歌,唱詞達四百餘行,三節為一樂句,全曲十二小節,歷經二百多年的豐富、加工和創作,已有7種之多,傳承至今,成為西遷節最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西遷節這一天,錫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裝,歡聚在一起,彈響“東布爾”,吹起“墨克調”,盡情地跳起舞姿剛健、節拍明快的“貝勒恩”。姑娘們的“抖肩”、小伙子們的“鴨步”均惟妙惟肖,他們以此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這種節慶活動集中展示了錫伯族燦爛悠久的文化傳統、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間信仰、民風民俗及各種工藝和歌舞藝術,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寶貴价值。由來
錫伯族早期活動在大興安嶺一帶,“畜牧遷徙,射獵為業”。公元386年拓跋鮮卑人建立北魏政權;另一部分人則以“室韋”自稱,在嫩江、綽爾河、洮爾河流域過漁獵生活。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間(1769—1701),錫伯八旗奉朝廷調遣,由伯都納、齊齊哈爾、吉林烏拉等地南遷至遼瀋地區定居,
由漁獵生產生活轉入農耕,士讀於廬,農耕於野,兵役於旗,生活趨於安定。早期的錫伯族先民形成了崇尚大自然的漁獵文化及其各類崇拜、信仰、習俗和以滿薩教為原始宗教的薩滿文化。每年的農曆四月,族人紛紛外出選擇水草豐美之地,舉辦祭祀、跳神等儀式,祈求人歲平安。由此形成“農曆四月十八”這一傳統節日及其民俗傳統。定居遼瀋地區以後,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盛京(今瀋陽市)修建“錫伯家廟”,作為本民族的宗教、文化民俗藝術活動場所。每年都在家廟裡舉行一次“農曆四月十八”節慶活動,在保留古代漁獵文化和薩滿文化習俗的同時,節慶活動里還被注入八旗文化習俗的內容。在傳統節日裡增加進來西遷屯墾戌邊和愛國主義的內容,則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奉朝廷之命赴伊犁地區屯墾戌邊的一部分錫伯族官兵和眷屬,在盛京錫伯家廟聚會,與留在故鄉的同胞生離死別。240多年以來,錫伯族人民一直通過西遷節活動,紀念當年的西遷壯舉和在新疆屯墾戌邊的英雄業績,藉以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熱愛祖國、勇於犧牲的西遷精神,展示當今錫伯族人民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由此西遷節成為充分展示本民族各種民俗藝術的一個平台,形成本民族的文化傳播空間,向世人展示錫伯族燦爛悠久的文化傳統,並賦予這一節日一種浪漫的、動人的吉祥意義,使之成為錫伯族歲月長途中的歡樂盛會、生活中的美妙詩篇。
起源
西遷節是二百多年來錫伯族人民的民族傳統節日。在16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
據史料記載,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農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從盛京(今瀋陽)等地徵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共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這一年的農曆四月十八日,西遷新疆的錫伯人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別。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及其家屬,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裡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 從此,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人們都要在寺廟內拱灶,殺豬,吃高粱米飯,每戶都去當家人,進行聚餐,來紀念錫伯族祖先西遷的歷史壯舉,暢敘保衛祖國西北邊疆的業績,緬懷離別的骨肉同胞。這一天遂成為錫伯族的傳統節日。 新中國成立後,新疆與東北錫伯族間有了來往,更把“四、一八節”提念起來。黨和政府都非常重視錫伯族的這個節日,每年的“四、一八節”日到來時,市政府與市民委都要召開茶話會,電影招待會,和錫伯族一起歡度這個傳統的光榮節日。從1982年開始,在“四、一八節”時,瀋陽市錫伯族民眾,到北陵公園集會,舉行紀念活動。介紹錫伯族西遷的歷史與經過,講述西遷戍邊的意義,激勵錫伯族人民繼承祖輩光榮傳統,發揚祖輩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共進野餐,表演歌舞,以緬懷保衛著祖國西北邊疆的骨肉同胞。省市民委每年都到會祝賀,與錫伯族民眾一起歡度節日。
主要活動
200多年過去了,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西遷節的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包括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內容。特別是以獨唱和合唱形式演唱、以西遷過程為主要內容的徵調式西遷之歌,唱詞達四百餘行,三節為一樂句,全曲十二小節,歷經二百多年的豐富、加工和創作,已有7種之多,傳承至今,成為西遷節最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
西遷節這一天,錫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裝,歡聚在一起,彈響"東布爾",吹起"墨克調",盡情地跳起舞姿剛健、節拍明快的"貝勒恩"。姑娘們的"抖肩"、小伙子們的"鴨步"均惟妙惟肖,他們以此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這種節慶活動集中展示了錫伯族燦爛悠久的文化傳統、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間信仰、民風民俗及各種工藝和歌舞藝術,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寶貴价值。
主要特點
新疆錫伯族西遷節民俗藝術在延續200多年的時空當中,形成如下顯著特徵:
1、傳承著古代錫伯族在大興安嶺一帶從事漁獵生活時生成的崇拜大自然、"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落在沙鍋里"、"飄飄雪花如蝶飛,馳騁駿馬共撒圍,搜遍一山又一山,獵隊滿載凱歌回"的古老漁獵習俗及其原始文化形態。
2、傳承著薩滿教的原始
文化習俗。薩滿教在錫伯族的民俗藝術中起到"薩滿是一個舞蹈家,一個歌手和一個整體管弦樂隊"的作用。在民間留存著薩滿攀刀梯儀式、跳神儀式、薩滿歌、薩滿音樂等許多原始形態,為我國和世界探究薩滿文化提供著最為珍貴的活資料。
3、傳承著"國語騎射"的文化傳統。錫伯族從西遷屯墾戌邊時起直至20世紀40年代,長期學習使用滿語滿文,並在此基礎上創製了錫伯文。為我國和世界滿-通古斯語族民俗事象的保存和研究提供著極為難得的"活化石"。
4、傳承著錫伯族軍民屯墾戌邊的愛國奉獻精神。為了戌守祖國西部邊境,當年4000餘名錫伯官兵及眷屬從盛京出發,從蒙古北路向西域行進,沿途戰勝無數困難,將原定三年時間縮短為一年零三個月,行程一萬餘里,就抵達伊犁,在祖國和民族的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在其後的二百多年間,戌守卡倫抵禦外侵,維護地方安定,參加平息叛亂鬥爭,付出重大犧牲。同時開挖大渠,建設家園,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取得生存發展的條件,成為新疆13個世居民族之一。由此培育了愛國主義的西遷精神,這種精神成為新疆西遷節民俗藝術所要弘揚的永恆主題。
5、西遷節民俗藝術的活動形式與內容,與過去的廟會形式逐漸演變,成為由本民族部分人到全民族成員踴躍參與,由民辦到官辦、由新疆向東北地區普及,由所在地區其他民族成員也共同參與等一系列變化,形成一個跨越時空和地域、縱橫傳播的文化空間。
傳承價值
通過"西遷節"的節慶活動集中展示錫伯族燦爛悠久的文化傳統、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間信仰、民風民俗及各種工藝和歌舞音樂藝術。它以我國惟一的錫伯族自治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為主要傳承地區,向全國錫伯族地區輻射,形成集歷史、時空、地域、精神為一體的文化傳播空間。
由於種種原因,目前西遷節民俗藝術中的原始文形態出現失傳的危機。諸如:古代漁獵遺俗及其口頭和書面文學產品日漸消弭,失傳嚴重。古老的薩滿文化出現無人傳承的斷代危機。精通滿語滿文的人數越來越少。50歲上下的錫伯人大都不懂錫伯文,這一用於傳承的主要工具已經處於被邊緣化的境地。為數不多的民間藝人大都年齡偏高。西遷節民俗藝術的個性特色逐年弱化或減少等,需要加大對其保護和搶救。
西遷線路圖
瀋陽—彰武台邊門—遼通.—開魯—阿魯克爾沁—西烏珠穆沁—東烏珠穆沁—右翼後旗—中前旗—車臣汗旗—烏蘭巴托—烏里雅蘇台—科布多—阿爾泰—布爾津—和布克賽爾—察汗鄂博—額敏—博爾塔拉—巴爾魯克—伊犁惠遠城—察布查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