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蟲

西瓜蟲

西瓜蟲,學名Armadillidiμm vulgare Latreille,(濕生蟲)俗稱米湯蟲、潮蟲子、潮蟲、糰子蟲、地虱婆、地虱子、鞋板蟲、皮板蟲等,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潮蟲科鼠婦屬。(註:鼠婦不屬於昆蟲)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

基本信息

西瓜蟲西瓜蟲
西瓜蟲
別名 鼠婦;俗稱 潮蟲。分布中國各地。

寄主 在田間主要為害類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嫩草莓漿果。喜食油菜芥菜小白菜番茄黃瓜南瓜瓠瓜大豆豇豆莧菜通菜萵苣等葉片及食用菌等。

為害特點

為害幼芽、嫩根造成缺苗斷壟,為害草莓時把漿果吃成孔洞;瓜類幼苗綠色部分受害後常不生。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西瓜蟲西瓜蟲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0一14mm,體寬5—6。5mm,長橢圓形,共13節,灰褐色,部具1對線狀觸角;部8節,各節具1對足,部具7對腹足,節末端為兩個片狀突起。雌成蟲體背暗褐色,隱約可見黃褐色雲狀紋,每節後緣具白邊,雄蟲較青黑。近球形至卵形,黃褐色。初孵幼蟲白色,半透明,長約1.3一1.5mm,寬0.5一0.8mm,後逐漸變深,形態與成蟲近似,僅大小、體色不同。

生活習性

該蟲胎生繁殖,離開母體即可自由活動取食,取食後體壁顏色變深,身體增大,隔一段時間需鑽入土中蛻皮,每雌可繁殖110頭,幼蟲孵化後多隨雌成蟲群集在一起,約經1—2.5個月後開始獨立生活,經1年成熟,多發生在陰暗潮濕牆角或石頭、土塊下,夜出為害,以晚上21—22時、清晨7—8時活動最盛,陰天也出來活動,幼苗及貼地果易受害,對圈肥及腐草有趨性,有負趨光性假死性,受驚後立即捲縮成“西瓜”狀。

西瓜蟲西瓜蟲

此外,我國還有一種西瓜蟲,學名為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 稱鼠婦,廣布室內及潮濕之處,在田間也為害油菜等。喜棲息於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

防治方法

(1)離村莊近的菜地、塘埂溝邊處應加強防治。田園內不留雜草,在田埂、壟間堆集腐草進行誘殺。(2)菜地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結合防治地下害蟲噴藥防治 在油菜苗期,發現蟲量大時開始噴灑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或20%蟲死淨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

西瓜蟲西瓜蟲

鼠婦在南方也叫“西瓜蟲”、“糰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捲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第一觸角短小,後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在田間,主要為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

鼠婦的生活環境及採集

若室內外溫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瓦礫下面、盆里壇內均可以找到;

西瓜蟲西瓜蟲
溫度低於25度,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採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裡採集時發現,鼠婦的數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採集得到,但數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量也會大大減少。為了採集的方便,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如果把台灣草連根鏟起,倒蓋在牆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乾了之後,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只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採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量較多的鼠婦。而且,採集過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後,容器內應帶一些濕土和注意通風。濕土最好是富含有機質,顏色以黑色最佳,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注意方法

1.每次換土時,最好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鑽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濕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節。
4.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鼠婦時儘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
5.不要將飼養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儘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境。

醫學運用

中醫藥
【釋名】鼠婦、負蟠、鼠姑、鼠粘,濕生蟲、地雞、地虱、皮球蟲、地板蟲。
【氣味】酸、溫、無毒。
【別名】西瓜蟲、潮濕蟲、潮蟲、地虱婆、鼠婦、負蟠、鼠粘,濕生蟲、地雞、豬仔蟲、鞋底蟲、鞋板蟲、海地板、南方多稱米湯蟲
【來源】為平甲蟲科動物平甲蟲Armadillidiumvulgare(Latreille)或鼠婦PorcellioscaberLatreille的乾燥蟲體。春、夏、秋三季捕捉,用鐵鍋炒乾,或開水燙死,曬乾或焙乾。
【功能主治】
1.產婦尿秘。用鼠婦七個,熬過,研為末,酒送服。
2.撮口臍風。用鼠婦搗爛,絞取汁少許灌取。
3.風牙疼痛。用鼠婦、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為末,加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此外還能用於利咽止痛,破瘀利水。用於慢性氣管炎,術後疼痛,牙痛,口腔炎,鵝口瘡,咽喉腫痛,小便不利,閉經。
作用
鼠婦蟲及歐洲產平甲蟲以氯仿浸提,再用乙醇、丙酮、乙醚以次精製,最後作成溶液或片劑,口服或作成油膏局部套用,可治療麻風。
功效
破血,利水,解毒,止痛。治久瘧瘧母,經閉症瘕,小便不通,驚風撮口,口齒疼痛,鵝口諸瘡。
①《本經》:"主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瘕,癇、痓、寒熱,利水道。"
②《日華子本草》:"通小便,能墮胎。"
③《綱目》:"治久瘧寒熱,風蟲牙齒疼痛,小兒撮口驚風,鵝口瘡,痘瘡倒靨,解射工毒,蜘蛛毒,蚰蜒入耳。"
④《本草求原》:"主寒熱瘀積,濕痰,喉症,驚癇,血病,喘急。"
【用法用量】1.5~3分(0.5~1克),研粉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化學成分
平甲蟲的還原糖與糖原含量因生長時期而變化;其粘多糖含軟骨素硫酸A或C,或含玻璃(糖醛)酸所含脂類中有不皂化物10%,丙酮不溶脂5%,皂化後的脂肪酸組成為十四酸0.7,十六酸20.6,十八酸8.3,廿酸0.7,十八碳烯酸53.7,十八碳二烯酸10.1,十八碳三烯酸2.5,其它不飽和脂酸3.2%;不皂化物含41.0%甾醇,其中主要為膽甾醇,可能還含蟻酸。
選方
①治瘧病:鼠婦、豆豉二七枚,合搗,令相和,未發時服二丸,欲發時服一丸。(《補缺肘後方》)
②治經閉:鼠婦一錢,赤芍四錢,桃仁三錢,紅花三錢,丹參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③治小兒撮口及發噤:鼠賴蟲,絞取汁,與兒少許服之。(《聖惠方》)
④治產後小便不利:鼠婦七枚。熬為屑,作一服,酒調下。(《千金方》)
⑤治小便不利:鼠婦一錢五分,車前子四錢,澤瀉三錢,燈心一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⑥治血淋:鼠婦九個。焙乾研細末,一次服下,日二次。(《吉林中草藥》)
⑦治子宮功能性出血:鼠婦焙黃研末,每服二錢,童便送下。(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⑧治牙齒被蟲蝕,有蛀孔疼痛:濕生蟲一枚。綿裹於蛀疼處咬之。(《聖惠方》)
⑨治風牙疼痛:濕生蟲、巴豆仁、胡椒各一枚。研勻,飯丸綠豆大,綿裹一丸咬之,良久涎出吐去。(《經驗濟世良方》)
⑩止痛鎮靜,治手術後疼痛:鼠婦蟲洗淨,溫水殺死,乾燥,研細,過篩,加入澱粉和糖,使成10%散劑,分裝膠囊,每粒含鼠婦0.1克。每次服二至四粒。(《全展選編·外科》)
⑾治鵝口白瘡:地雞研水塗之。(《壽域神方》)
套用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解毒,破瘀,消瘢痕。主治尋常疣和扁平疣。
【處方組成】鮮活鼠婦,用時直接將蟲體和液體汁塗抹患處,用量根據疣大小、數目而定,一般每個患處每次用1~5枚鼠婦。
【辨證加減】無
【臨床療效】治療尋常疣45例,痊癒38例,占84.4%,好轉4例,占8.9%,無效3例,占6.7%,總有效率93.3%;治療扁平疣30例,痊癒19例,占63.3%,好轉6例,占20%,無效5例,總有效率83.3%。大部分病人用藥3~5次即獲好轉或痊癒。
【處方來源】河北省皮膚病防治所劉耀馳。
【按語】鼠婦,俗稱潮蟲,頗似平甲蟲,主要含蛋白質,可能含蟻酸。用以治療尋常疣和扁平疣,臨床證明有效,且藥源豐富,方法簡便。
備註跟別的潮蟲一樣,鼠婦體內含氮的廢棄物以氨氣而不以尿排泄。所以如果看到一大群潮蟲的同時,也將會聞到一種特有的氣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