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西瓜

基本信息

周至種西瓜有史已久,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新品種較多,有"周至紅"、"興城紅"、"及醇酥"和"台黑"等一類脆瓤型西瓜,名冠關中。此類西瓜是選用優良的古老品種,與國外品種雜交而成的。它具有瓤脆肉質細,纖維少,久貯不倒瓤,香甜可口,供應期長的特點。據測含糖量超過老品種的1/3。"周至紅"、"及醇酥"被農林部評為優良品種。1988年新選育的唐城1號、西安1號、2號等無籽西瓜,已進入香港市場,由於外形美觀,瓤脆香甜,含糖量在11%以上贏得香港各界人士的讚譽,名揚海內外。

特性

周至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30cm的根層內,根纖細易斷,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莖直立,4~5節後間伸長,5~6葉後匍匐生長,分枝性強,可形成3~4級側枝。葉互生,有深裂、淺裂和全緣。雌雄異花同株,主莖第3~5節現雄花,5~7節有雌花,開花盛期可出現少數兩性花。花冠黃色。子房下位,側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蟲媒花,花清晨開放下午閉合。果實有圓球、卵形、橢圓球、圓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溝,表皮綠白、綠、深綠、墨綠、黑色,間有細網紋或條帶。果肉有乳白、淡黃、深黃、淡紅、大紅等色。肉質分緊肉和沙瓤。種子扁平、卵圓或長卵圓形,平滑或具裂紋。種皮白、淺褐、褐、黑或棕色,單色或雜色。種子千粒重大籽類型100~150g、中籽類型40~60g、小籽類型20~25g。子瓜類型145~200g。

用途

周至西瓜果實為夏季主要水果。成熟果實除含有大量水分外,瓤肉含糖量一般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隨成熟後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不含澱粉,采後貯藏期間甜度會因雙糖水解為單糖而降低。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製成西瓜醬。在中醫學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藥,功能清暑。

病蟲害防治

寄主

在田間主要為害瓜類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漿果。喜食油菜、菜芥、小白菜、番茄、黃瓜南瓜、瓠瓜、大豆、豇豆、莧菜、通菜、萵苣等葉片及食用菌等。
為害特點 為害幼芽、嫩根造成缺苗斷壟,為害草莓時把漿果吃成孔洞;瓜類幼苗綠色部分受害後常不生蔓。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0~14mm,體寬5~6.5mm,長橢圓形,共13節,灰褐色,頭部具1對線狀觸角;胸部8節,各節具1對足,腹部具7對腹足,尾節末端為兩個片狀突起。雌成蟲體背暗褐色,隱約可見黃褐色雲狀紋,每節後緣具白邊,雄蟲較青黑。卵近球形至卵形,黃褐色。初孵幼蟲白色,半透明,長約1.3~1.5mm,寬0.5~0.8mm,後逐漸變深,形態與成蟲近似,僅大小、體色不同。
生活習性 該蟲胎生繁殖,離開母體即可自由活動取食,取食後體壁顏色變深,身體增大,隔一段時間需鑽入土中蛻皮,每雌可繁殖110頭,幼蟲孵化後多隨雌成蟲群集在一起,約經1~2.5個月後開始獨立生活,經1年成熟,多發生在陰暗潮濕牆角或石頭、土塊下,夜出為害,以晚上21~22時、清晨7~8時活動最盛,陰天也出來活動,幼苗及貼地果易受害,對圈肥及腐草有趨性,有負趨光性和假死性,受驚後立即捲縮成“西瓜”狀。

西瓜蟲

中國還有一種西瓜蟲,學名為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 稱球鼠婦,廣布室內及潮濕之處,在田間也為害油菜等。
防治方法 (1)離村莊近的菜地、塘埂溝邊處應加強防治。田園內不留雜草,在田埂、壟間堆集腐草進行誘殺。(2)菜地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結合防治地下害蟲噴藥防治 在油菜苗期,發現蟲量大時開始噴灑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或20%蟲死淨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

猝倒病

本病是西瓜幼苗期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可造成大片幼苗死亡。尤其在育苗床內受害最為常見。
1. 症狀 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是比較弱的,只有在幼苗生長衰弱或其幼莖尚未木栓化時,才能侵入為害。苗期發病,幼苗莖基部產生水漬狀病斑,接著病部變黃褐色,縊縮成線狀。病害發展迅速,在子葉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後接觸病部的表面極易脫落,在子葉下發病的成為卡脖子。有時幼苗尚未出土,胚莖和子葉已普遍腐爛。有時幼苗外觀與健苗無異,但貼伏在地面而不能挺立,檢查這種病苗,可看到其莖基部已收縮似線條狀。濕度大時,在病部及其周圍的土面長出一層白色菌絲體。
2. 病原 病原為腐霉屬中的瓜果腐黴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菌絲無色,無隔膜。無性階段形成遊動孢子囊,有性階段形成球形卵孢子。
3. 發病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 12~18cm表土層越冬,適宜發病地溫為10℃,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動。當幼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紮實之前是感病期,遇有雨、雪連陰天或寒流侵襲,則發病較多。
4. 無公害防治技術
(1)嚴格選擇營養土 選用無病新土進行育苗,或對育苗土進行土壤消毒,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千克加細土100kg製成藥土進行播後覆蓋。
(2)加強苗床管理 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控制苗床的濕度。用有機肥或堆肥作苗床基肥時,必須充分腐熟。定植後,前期宜少灌水。若是大棚應及時通風降濕。
(3)化學防治 出苗後發病初期可噴灑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40%乙磷鋁(疫霉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4%防毒礬M8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一般7~10天噴一次,視病情,連續噴灑1~3次。每次噴藥後要結合放風,降低棚內濕度,可收到較好的防效。

枯萎病

西瓜枯萎病也叫蔓割病、萎蔫病等,分布十分廣泛。其發病率一般在5%左右,多者發病30%以上,甚至絕產。
1. 症狀 西瓜全生育過程均可發病。西瓜幼芽受害,在土壤中即行腐敗死亡,不能出苗。出苗後發病,頂端呈失水狀,子葉和葉片萎垂,莖蔓基都萎縮變褐猝倒;病蔓發病,基部變褐,莖皮縱裂,常伴有樹脂狀膠汁溢出,乾後呈紅黑色。橫切病蔓,維管束呈褐色。後期病株皮層剝離,木質部碎裂,根部腐爛僅見黃褐色纖維。天氣潮濕時,病部常見到粉紅色霉狀物,即病原苗分生抱子座和袍子團。
2. 病原 病原為西瓜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niveum(E.F. Smith)Snyber et Hansen],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3. 發病規律 本病是一種土傳病害,病原苗主要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通過帶菌種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蟲及人為傳播。病菌從寄主根部傷口或根毛的頂端細胞間侵入,帶菌種子萌發時病菌可直接侵入幼根。夏西瓜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發病盛期。發病的主導因素是溫、濕度,溫度在8~34℃均可發病,24~32℃是侵染的最適溫度,而苗期在16~18℃時發病最多。雨後遇旱或時雨時晴的氣候條件下發病較多。另外,微酸性土壤及偏施氮肥,更利於發病。
4. 無公害防治技術
(1)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 採用無病種子或種子消毒,從無病田中採種。種子消毒,在播前可用種子重量0.3%~0.4%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
(2)嚴格選擇營養土 採用無病土育苗,用新土或消毒的土壤作營養缽育苗,可減少苗期病菌侵染。
(3)合理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提倡水旱輪作,施用腐熟的基肥,及時追施磷鉀肥,及時通風,降低大棚濕度。不可大水漫灌,防止植株早衰和莖基部因土壤水分供應不均衡,產生自然裂傷。發病時要控水,及時清除病株,徹底銷毀或深埋,並用石灰等進行土壤消毒。
(4)土壤消毒 苗床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8克處理畦面。定植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667m 21kg,混入細乾土30kg,混勻後,均勻撒入定植穴內。在夏季高溫季節,利用太陽能進行土壤消毒,即收穫後,翻好地、灌水、鋪上地膜,然後密閉大棚15~20天,地表土壤溫度可以達到70℃以上,對枯萎病及其他土傳病害、線蟲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5)嫁接育苗 用黑籽南瓜或葫蘆作砧木嫁接。
(6)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或發病前進行藥劑灌根治療,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3 000~6 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每株灌藥液0.25千克,每隔5~7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炭疽病

(為害狀)炭疽病是西瓜重要病害之一,各地普遍發生,在多陰雨天氣和南方多水地區發生尤重,是影響西瓜穩產高產的主要原因。本病除為害西瓜外,還為害甜瓜等。
1. 症狀 西瓜葉、蔓、果均可發病。葉部病斑,初為圓形淡黃色水漬狀小斑,後變褐色,邊緣紫褐色,中間淡褐色,有同心輪紋和小黑點,病斑易穿孔,葉柄和蔓上病斑梭形或長橢圓形,初為水浸狀黃褐色,後變黑褐色。果實受害,初為暗綠色油漬狀小斑點,後擴大成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上長橘紅色黏狀物,嚴重時病斑連片,西瓜腐爛。
2. 病原 病原為刺盤孢屬的葫蘆科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Mont.)Arx,異名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Pass.) Ell.et Halst.],病斑上小黑點為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橢圓形或長圓形,無色單胞,內含物顆粒狀,剛毛分散於分生孢子盤中,褐色,頂端色淡,有分隔。
3. 發病規律 該病菌主要附著於寄主的殘體上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能帶菌,其種子上的病菌可存活2年。在適宜條件下,病菌依靠雨水或灌溉水的沖濺傳播,過多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以及連作地塊發病都比較嚴重。重病田或雨後收穫的西瓜在貯運過程中也發病。
4.無公害防治技術
(1)選用抗病耐病品種 甜瓜品種一般厚皮甜瓜(哈密瓜型)易感病,薄皮甜瓜(普通甜)較抗病。
(2)嚴格選擇營養土 育苗地要實行與非瓜類3年以上輪作,防止土壤帶菌,不能輪換時必須進行苗床土壤消毒。
(3)種子處理 對生產用種可用50~51℃溫水浸種或用種子重的0.3%~0.4%的50%多菌靈粉劑拌種;或用福馬林200倍液浸種30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催芽。
(4)農業措施 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採用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田間積水,雨後及時排水,合理密植。瓜類作物收穫後要及時清除病殘體等。
(5)化學防治 大棚或露地於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3 000~6 000倍液,或2%抗黴菌素(農抗120)水劑200倍液等,間隔7~10天一次,共噴藥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