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製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西江苗寨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位於貴州凱里的東南,從雷山路口折向東北,位於雷公山東北面,距州府凱里39公里。是全國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戶。所以稱為“千戶苗寨”。西江,是苗語“雞講”的音譯,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為苗族,自稱“嘎鬧”。西江苗寨位於雷山東北36千米處。這裡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戶苗寨四面環山,重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雲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在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風味特色晚餐,席間接受苗家少女飛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樓美人靠(涼台欄桿,苗家稱為'美人靠')上觀千戶苗寨萬家燈火。還可以觀賞銅鼓蘆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腳樓。

西江苗寨西江苗寨

西江全寨有溪溝四條,分別匯入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環繞寨腳而過,將寨分為二:河北面是平寨、東引、羊排;南面是水寨、烏嘎、也好、南貴。河水灌溉沿溪的農田,流至掛丁河注入清水江。河上有一座水泥橋,溝通南北;還有一座公路橋。為欄桿型水泥橋,是寨內老少憩息、聚會和留客的地方。橋邊竹林青翠,橋下流水潺潺。寨四周被楓香樹、杉樹和青松圍繞。

寨境內有民族活動處所五處,乾南飛、乾覺少為鬥牛坪;平寨河灘為跑馬道;乾覺少上面為斗鳥處;國小門前的兩個壩子是跳蘆笙場。烏嘎、東引、也冬、羊排、也好、南貴等村寨的大樹下,是青年男女“遊方”和對歌的場所。

蘆笙舞蘆笙舞

西江苗寨人民向來好客。節日或平時,客人來到苗家,全家老少都熱情接待。主人雙手捧來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酒,敬給客人喝,以示對客人的歡迎。若遇節日請酒迎客,禮節更十分隆重。日常飲食,以酸、辣、甜等食品為主。按季節備有酸菜、糟辣子、醃魚、醃肉、醃筍子、醃蕨菜。鮮魚煮酸湯,味美可口。每逢苗年,家家都做甜酒,煮凍魚款待客人;還喜歡上山採摘野菜,龍爪菜(蕨菜)是苗族人民喜愛的一種野菜。

民族服飾鮮艷奪目,花色品種多樣。女青年節日盛裝,頭戴銀花、銀梳,別簪銀角,包銀圍布片,戴耳環,項掛三至四隻花紐式銀項圈;還有的著古式盛裝,穿大花便衣(衣角、衣肩、衣袖都訂上各式銀花片)、黑縐裙,外系二十四條花帶和大花圍腰;手上戴三四隻銀手鐲,全身打扮得銀光閃閃。

西江苗族婦女自幼喜歡繡花。有縐繡、平繡、疊繡和貼繡,龍以縐繡馳名。縐繡是用八股、十股或十二股花線織成各色花帶,然後繡上花、草、鳥、魚、蟲、獸等圖案,訂在衣領、衣袖、衣角、背帶上,富於立體感。西江銀飾製作工藝精湛,馳名省內外。

西江被人們譽為“蘆笙的故鄉”。農曆六月“吃新節”,十月苗年“蘆笙節”,男女老少著節日盛裝,齊集蘆笙場,踏看蘆笙曲起舞。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里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00km。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地形地貌

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苗寨的主體位於河流東北側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來,西江苗族同胞在這裡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區開闢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農耕文化與田園風光。

地理氣候

西江千戶苗寨屬亞熱帶濕潤山地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約1300~1500mm,年平均氣溫14~1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清涼宜人。

自然資源

西江千戶苗寨境內河流長度為16.8公里,流域面積為65.39平方公里,平均比降45.7%,最大洪水108°5′流量455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25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為1.84立方米/秒。探明的礦點:開覺和白水河矽礦各1個,主要含砷、鉛、鋅等。開覺礦點可供開採50年以上。其他自然資源有森林資源和水資源等,境內森林覆蓋率85.15%,有植物杉樹、松樹、楓香樹、板栗樹、青槓樹、樟樹、茶子樹、映山紅等居多。桂皮、木姜、杞木、杜仲、五倍子等幾百種樹種和藥材、果樹、茶樹等。

景點景觀

吊腳樓

吊腳樓吊腳樓

西江千戶苗寨的苗族建築以木質的吊腳樓為主,為穿斗式歇山頂結構。分平地吊腳樓和斜坡吊腳樓兩大類,一般為三層的四榀三間或五榀四間結構。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關養家禽與牲畜、儲存肥料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堂屋外側建有獨特的“美人靠”,苗語稱“階息”,主要用於乘涼、刺繡和休息,是苗族建築的一大特色。第三層主要用於存放穀物、飼料等生產、生活物資。西江苗族吊腳樓源於上古居民的南方乾欄式建築,運用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結構的組合,構成三維空間的網路體系,與周圍的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和諧統一,相得益彰,是中華上古居民建築的活化石;在建築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反映苗族居民珍惜土地、節約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國當前人多地少的形勢下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上樑的祝辭和立房歌,具有濃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是苗族傳統文化重要的承載者。

風雨橋

出於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慮,多數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西江以前有風雨木橋,主要有平寨通往歐嘎的平寨風雨橋和南貴村關鎖整個西江大寨風水的南壽風雨橋。由於是木質結構,幾經修復又被洪水沖毀。2008年西江修建的風雨橋有五座,是連線大寨和西江中學的弓形水泥風雨橋、主道一號弓形水泥風雨橋、連線大寨對面的也薅寨二號及四號弓形水泥風雨橋、連線南貴弓形水泥風雨橋,由於以前的風雨橋的建造屬全木式結構,容易被大水衝垮,現所修建的風雨橋全採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結構,使得風雨橋的堅實性和抵禦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千戶燈夜景

每到黃昏時分,千家萬戶就亮起了燈。隨著天色越來越暗,西江千戶苗寨變成了燈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現那牛頭的形狀。為使遊客更好地觀賞西江千戶苗寨夜景,景區在路邊修建了觀景台,還開通了觀光車。

苗寨歌舞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場的當地苗族青年男女表演的苗族歌舞節目,苗族人自己表演的歌舞節目有當地的色彩,華麗的服飾,歡快的歌舞都和美麗的愛情故事能使你更加了解苗族人民!

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用苗族古語演唱其史詩般宏大的古歌(苗族古歌有四部分,涵括萬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遷徙史等)能就此傳承下去,也是一大功德。遇到特別活動或是有重要人物出現,還是能夠看到掌坳的銅鼓舞、方祥的高排蘆笙、反排的木鼓舞等。

獨特建築

西江苗寨吊腳樓西江苗寨吊腳樓

西江村寨依山傍水南而建,遠看苗寨,吊腳樓層層疊疊,呈金字塔形。近看才發覺它的實用性、科學性,吊腳樓立於平地,吊腳半邊樓建於傾斜度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開成上下兩級屋基,下級豎較長柱,上級豎較短柱,使前面半間樓板與後面半間地面平行,形成半邊樓。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齊上屋基處,形成吊腳柱,“吊腳樓”因此得名。吊腳半邊樓多數是三間正房帶一間橫屋面的“偏廈”或順屋面但稍低於正屋的“一矮”,正中間為堂屋,帶吞口。走廊較寬,置連線兩吊腳柱寬尺許的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橫梭柱,嵌數十根彎月形木條連線坐枋,形成坐椅欄桿,稱“階息”。走廊多從上屋基處起直通堂屋,用細木條鑲成齊腰高網狀或直條欄桿通廊。大多為三層結構,寨內吊腳樓層層疊疊順山勢而建,又連綿成片,房前屋後有翠竹點綴。吊腳樓多為三層,基座以青石、卵石壘砌,一層存放農具,關養牲畜、儲肥,二層住人,設有堂屋、灶房、臥室、客房。堂屋中央擺著一張木製花邊長桌,為迎客宴席之用。堂屋前為曲形木條欄桿,供夏天乘涼和小憩。木樓前面左右板壁上雕刻各種花鳥圖案,門窗用小木條裝成花邊圖案。三層為糧倉。居住層有長廊,圍有木欄,設有長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繡,人稱長廊木凳為"美人靠"。這種房屋具有民族獨特的工藝和風格,既美觀大力,又舒適清爽。房前房後不遠處,建有晾禾架和穀倉。戶與戶之間的路用青石鋪砌連通,並有排水溝;有的人家房屋前後還用小鵝卵石砌鋪。苗寨以青石板路串連,楓樹成林,楓香撲鼻。這裡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腳樓,都是用楓木搭成,依山勢向兩邊展開,暗紅色的楓木板壁在夕陽照射下一片金黃。

"自古苗人住高山",西江1200多戶民居中絕大多數修建在70多度左右的陡坡上。能工巧匠們用智慧的雙手在這苗嶺,深處建造了一座氣勢雄偉、宏大磅礴,讓人驚嘆的天上樓閣口每一幢木樓的房基,都用石塊堆砌而成,坡度越陡,所砌的房基也就越高,為穩固起見,房基還分兩級甚至三級。依山就勢,西江的“吊腳樓”實際為“吊腳半邊樓”,在苗語中意為“把平房抬起來的樓”。即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齊二樓樓板處栽下,成懸在半空狀。這些房屋全以榫頭銜接,可歷百年風雨不傾斜,造就這些房屋均為無圖作業,全憑一把尺子,一根墨線,一把銼子,一把斧頭來完成,造型結構全在師傅的記憶西江房屋的屋面依山勢而定朝向,一般為坐西朝東,坐南朝北,層頂全蓋以小青瓦。戶與戶之間有小青石鋪砌的小道連線,整濟衛生、舒適清爽,吊腳木樓櫛比相連,次第升高,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對偌大的鉚,為山區坡地房屋建築的典範,被建築界贊為“民族建築之瑰寶”。

歷史沿革

西江苗寨西江苗寨

被苗族尊奉為祖先的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在涿鹿大戰中不敵黃帝,敗走疆場,潰退中原——這是一場被後世所有的苗族古歌反覆吟唱的戰爭,因為它構成了一個起點,苗族先民從此開始了一場沒有盡頭的遷移。世所罕見的遷徙伴隨了整部苗族的文明史,它後來被稱為人類史上的“最古長征”。“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就是中國的苗人和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遷徙不僅影響了苗族人的生活,而且影響了他們的心靈。苗族人的生存中,後來生長出了一種名叫“遷徙文化”的東西,它頑強地長在苗族的服飾、歌謠、口耳相傳的故事以及一代代人的情感里。時到如今,全國各地分布於不同居地的苗族服飾,總計多達一百三十多種。據統計,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最繁多複雜的一個民族。然隱於這些浩繁服飾深層的,卻是同一個主題:追懷遠古的家園,重繪遷徙之程。

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倘若有文字,苗族人這番深切的傾訴之情,想必會匯成一部史詩。但苗族人沒有這種幸運。象所有沒有文字的民族那樣,他們只能將記憶傾泄進另一些東西中。服飾就是這樣一種特別的容器——一種特別的語言,它無聲,然而更鮮傃,更直接。

西江苗寨西江苗寨

對於一個漂泊無定的遷徙民族來說。它的文化與歷史面臨著隨時都有可能漂逝、散失的危險。由是,它的民眾才在生命里強化了一種銘記的功能。無論是服飾的記憶,還是對於祖先之名的記憶,苦心都蘊於此。

一路逶迤蜿蜒的苗族,在這條西去之路不同的土壤里,相同的生命基因生長出了不同的生命果實。學者言:中國的五十六個少數民族,就文化的多樣性、多層次性、差異性以及複雜性而言,苗族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

語言上,苗族分為東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三大方言又各分為次方言和土語。由於長期分,苗語三大方言互不通話,大方言裡的次方言也有很大差別。在一些苗族地區,由於道路阻隔形成的長期封閉,村寨之間的苗族人竟也各操一種土語,不能交流。

地域的分隔縱然造成了苗族文化的差異性,但仍有一些不能遺棄的共同點,頑固地生長並標誌著同一個血緣脈流。

苗人兩千年來的遷徙跋涉,忠實地伴隨著一件信物的東西,它傳承在一代代苗族人的生命里,成為一種不朽的民族象徵。它就是蘆笙。當蘆笙在後來的歷史裡成為南方百越民族普遍摯愛的樂器時,苗族人對於它仍然懷著一種獨特的情愫。苗族老人說:很久以前,當祖先長途跋涉在陡峭的山嶺與遮天蔽日的森林中時,這一隊人馬與下一隊人馬之間是用蘆笙來傳遞訊息的;走在前面的人吹蘆笙告訴後面的人有無野獸,有無險情,什麼時候渡河,什麼時候集合——那時蘆笙會說話?!老人們說。只可惜呀,現在的年青人聽不懂哪!老人們又這樣惋惜。

當漫長的遷徙有了一個終點的時候,苗族人在留下來作為家園的地方,再吹起蘆笙時,這種竹製樂器便流露出了喜悅。在中國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蘆笙。蘆笙節,是最能讓苗族人忘情的節日。民眾性的蘆笙R,規模宏大,場面壯觀。貴州黃平與凱里溪的蘆笙會,曾有過幾萬人同跳蘆笙舞的恢宏場面。苗人製作蘆笙,手藝絕佳。小可以造盈尺長短,大可以造三、四米之高。土衣素裹、厚訥拙樸的苗族男子,不僅能端起沖天而矗的巨型蘆笙,且邊吹邊跳。這一情景激動人心。據說,那嘆為觀止的大蘆笙,堪稱為世界上最宏大的樂器之一!
西江苗寨佩戴銀飾的苗族少女

歷史上苗族人飽嘗苦難。但動盪多變並沒有改變苗族人誠摯、慷慨的性情。古老的苗寨,為歡迎尊貴的客人而設定的“攔路酒”。進入一個村寨,少則有三五道“攔路酒”,多則有十二道。最後一道設於寨門口。一雙牛角酒杯高懸寨門,寨老或銀飾盛裝的姑娘雙手捧杯,唱歌敬酒。

苗族銀飾,也堪稱中國民族文化之一絕。苗家善制銀器,能設計製造有極高藝術價值的飾物。苗家女子裝,必然佩有銀飾——頭戴銀簪、銀梳、三五束銀桐花、數朵墊頭巾的銀花牌、兩朵銀花鬢夾以及銀耳環。此外,還須有銀項圈、銀手鐲、銀披肩、銀戒指。種種銀飾多達六十多種。一套完整的苗族銀飾,需純銀四至五斤。女子行走間。銀花顫動。有如風中游花,叮噹作響,令人傾倒。銀飾傳統流布於所有苗族人中。既使在最僻遠的地區,女子在出嫁時也能戴一套銀飾。這種美麗而純潔的形象,編結出她們在這個世間活著時最嚮往的夢。

歷史上除了五次大的遷徙之外,還有很多小遷徙,但宋代前後,絕大部分苗人都先後到現在的居住地域定居。但元、明、清各代的統治者仍不斷“進剿”,湘西、黔東南等地的苗民四處遷逃,但都不離開湘西、黔東南和川黔滇地域。

傳說故事

聽老人說,苗族在600多年前,寅公和卯公兩位老祖公託兒帶女,遷徙到這裡的時候,認定西江這個地方,適宜作物的生長,於是在這裡建屋開田繁衍後代,成為這裡最早的居民,當初,一定有迷人的景色,讓這裡的先祖,停下了遷徙的腳步,是這裡的楓樹足夠堅實,能夠建造房屋承載重量嗎?是陽光在這裡停留的時間足夠長?是這裡的地理高度提供了合適的溫度和季節感嗎?祖先們做出了一個,影響後來600多年的決定,也誕生了一個村寨的生命,幾百年來,人們居住的氣息,悄無聲息地縈繞在,這綠水青山之間,這不用一釘一鉚,建造的吊腳樓存在得那樣恰到好處,仿佛與周圍的一切血脈相連,而賦予這一切血脈和靈魂的,就是600多年,1000戶人家的,生命歷程和生活歷史人的生活,永遠是風景中最畫龍點睛的一筆。

民族風情

牯藏節

西江苗寨銅鼓

西江鼓藏節(苗年),聞名四海,小節年年有,大節13年一次。“牯藏節”,也稱“吃牯藏”、“吃牯髒”、“刺牛”,是黔東南、桂西北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儀式。節日由苗族各姓牯髒頭組織。一般在歷史上關係較密切的村寨間進行,牯髒節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時間多在初春與秋後農閒季節,吃牯村寨殺豬宰牛邀請親友聚會,其間舉行鬥牛、吹蘆笙活動,輪到之寨為東道。“牯藏節”的重要內容是殺牛祭祖。

牯藏節集中展現苗族的蘆笙銅鼓銀飾、服飾、挑花刺繡、婚嫁喜慶、鬥牛鬥雞對歌、年飯等民族風情,是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最佳時機。苗寨慶典活動領鼓人稱作牯藏頭(敲銅鼓的首領)。苗寨的節慶和祭祀均由牯藏頭決定。寨子的銅鼓的大小是根據苗寨的人口多少定的,它也是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徵。銅鼓要保存在鼓藏頭家。西江苗寨是全國最大的,被譽為“苗都”,所以西江千戶苗寨的銅鼓頭也稱苗王。苗王是世襲的。苗王家住在全寨的最高處,可能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吧。

祭祖是黔東南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活動之一。別的苗族村寨有在兔年吃鼓藏的,而西江苗寨則非要在虎年吃鼓藏。據當地傳說,西江苗家先祖虎年來到西江後,經過13年的艱辛勞作,終於在虎年獲得了豐收,為了紀念先輩、慶賀豐收,西江苗家從此在每個虎年秋收之後吃鼓藏,西江的吃鼓藏和別處不一樣,別處的是殺牛,而西江是殺豬。吃鼓藏的第一天中午開始,遠近客人帶著禮物從四面八方向西江趕過來,沿路燃放鞭炮;到下午三四點前後達到高潮,一時間炮聲不斷,山鳴谷應,硝煙遮天蔽日。晚上客人安頓下來,主客雙方吃飯喝酒猜拳唱歌,

西江苗寨鼓藏頭

盡情歡樂,直至半夜才推舉出殺豬的人動手殺豬。此地殺法非同一般,不能用開水燙,而要用稻草燒。吃鼓藏最要的時刻是敬祖宗。從殺豬到敬祖宗這段時間,人們禁忌頗多,講的是“鼓藏話”,比如吃飯飽了不能直講,要說“滿倉滿庫”,如此這般直到次日清晨方才解“禁”。吃鼓藏第三天,主人家便要打糯米粑、殺雞宴請客人,吃過飯的客人則陸續告別。二十五天之後,客人又要趕回來參加跳蘆笙、跳銅鼓。蘆笙場中立著的木架子上掛著銅鼓,負責安排吃藏各項事務的“鼓藏頭”及寨老們先祭鼓,然後“鼓藏頭”的女兒及寨上姑娘們先入場,別的寨子的姑娘們也跟著加入,她們踩著後生們手中的蘆笙的節奏,或左或右,歡快舞蹈,人們一圈又一圈地圍著鼓跳動,西江苗寨頓時沸騰起來。在歡樂的人群中,載歌載舞的苗族姑娘身上的銀飾閃光耀眼。西江的銀飾是有名的,全身上下佩戴起來,重量可達十七八斤,當地帽飾銀泡或取材於漢族神話故事,或取材於苗族舞蹈動作,通過精心的設計安排,達到和諧的美,再經過制板料、制坯、裝配、清洗等工序,才製成一付完整的工藝品。

在吃鼓藏跳蘆笙舞時,還穿插有討花帶的活動。當跳蘆笙舞跳到第七天時,後生小伙們便要吹奏一種特定的蘆笙曲,向姑娘們討花帶。因討花帶有表露愛慕之意,故須是未婚男子向不是本村的未婚女子討要。在歡歌笑語中,熱門的吃鼓藏便宜告結束了。

風雨橋和長桌宴

苗寨接待很多客人時,就會在風雨橋上擺長桌宴,風雨橋跨河而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工藝複雜,裝飾講究,廊頂上豎起幾個多重檐的亭閣式寶頂,橋、廊、樓融為一體,大大超出了橋的實用性功能。在風雨橋上展開長凳長桌,將飯菜一碗碗擺放齊整,點上蠟燭(可驅趕蒼蠅),那種熱烈、喜慶、祥和與歡樂的長桌宴,令人終生難忘!

這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亂躥”。酸的食品占據了菜餚的重要部分,美味佳肴主要有酸魚、酸豬肉、酸鳥肉、酸黃瓜、酸豆角、酸辣椒、糯米糯米飯等等,我們圍坐一起品嘗苗家美味,歡宴痛飲,和和睦睦,喜氣洋洋。席間,不斷有人起身敬酒,唱著敬酒歌:“阿表妹,來敬酒,阿表哥,來喝酒;你想喝,也得喝,不想喝,也得喝”,醇香的酒加上美妙的酒歌,怎不令人陶醉。

民俗文化

西江苗族

西江苗寨長桌宴
西江苗族是黔東南苗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擁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蘊,苗族建築、服飾、銀飾、語言、飲食、傳統習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較好。西江苗族過去穿長袍,包頭巾頭帕,顏色都是黑色的,故稱“黑苗”,也稱“長裙苗”。西江苗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這裡現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漢語言文字,儘管漢語言是西江苗族與外界交流的必備語言工具,但苗族之間的語言交流仍然使用傳統的苗語。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這也是黔東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管理方式

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務多由自然領袖管理,與漢族地區有顯著差別,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西江苗族的自然領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頭”、“鼓藏頭”、“活路頭”等,不同性質的自然領袖其職責也不同,相互之間具有分工協作的性質,共同維護苗寨的安全與利益。“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領袖,每個自然地方下轄若干相互有密切聯繫的村寨,“寨老”是每個苗寨的最高領袖,“族老”則是某一家族的領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眾、學識豐富的人擔任,主要負責民間糾紛的調解、裁斷,“榔頭”主要負責刑罰,維持地方治安,“鼓藏頭”負責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動,“活路頭”則主持安排農業生產,是苗寨“農業部部長”。其中,鼓藏頭和活路頭是世襲的,而其他自然領袖一般是民眾選舉出來的。“議榔”是苗族社會為了維護地方治安和社會秩序,由方老、寨老、榔頭等組織的民眾議事會,以對內部的各種重要糾紛和外敵入侵進行商議、決斷。議榔大會一般每年舉行一次,如果社會安定,無爭無議,也可兩、三年舉行一次,遇外敵來犯時則臨時召開。西江的議榔一般是分頭在各寨子的風景林中舉行。清政府在苗疆實施“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方老、寨老等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祭祀和生產的鼓藏頭與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至今。長期以來,農業一直在西江千戶苗寨產業結構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雖能養活生活在這裡的數千人口,人們過著世外桃源般自給自足生活,由於與外界聯繫甚少,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為緩慢。

旅遊經濟

發展概況

據旅遊數據調查表明,除了貴州省遊客以外,前來西江旅遊的國內遊客主要來自重慶、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北京以及上海等全國各地,國外遊客主要來自美國、法國、英國、西班牙和比利時等。統計表明,在過去六年間,西江千戶苗寨的遊客數量持續增長。2000年至2005年0.75萬人、1.2萬人、2.4萬人、2.15(非典)、3.5萬人,2006年7.5萬人,國外遊客也從2000年的200人發展到2006年的3000人。2008年遊客數量猛增至77.7萬人次,2009年遊客量為64.6萬人次,2010年遊客量為68.9萬人次。僅2009年就創收門票純收入1216萬元,2010年為1407萬元。

村寨收入

西江千戶苗寨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寨,雖然進入21世紀來不少村民外出務工或就地從事旅遊接待,但絕大多數居民主要的經濟來源仍然是農業生產,依然沿襲著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來源,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土豆、紅薯以及辣椒等。西江千戶苗寨已合併,根據原資料統計,各村的基本社會經濟狀況如下:原羊排村:下轄12個村民小組,345戶,1308人,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59.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0元,其中農業收入900元,勞務收入400元,旅遊收入210元。全村現有耕地面積1346畝,其中水田1225畝,旱地121畝,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12kg。

原東引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308戶,1318人。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43.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460元,其中農業收入810元,勞務收入470元,旅遊收入180元。現有耕地面積769畝,其中水田面積692畝,旱地77畝。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81kg。原南貴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235戶,899人。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159.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458元,其中農業收入790元,勞務收入490元,旅遊收入178元。現有耕地面積640畝,其中水田面積564畝,旱地76畝,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71.2kg。原平寨村:下轄10個村民小組,397戶,1495人。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30.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80元,其中農業收入750元,勞務收入510元,旅遊收入120元。全寨現有耕地面積824畝,其中水田面積767畝,旱地57畝,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66.5kg.

景區榮譽

1982年,西江苗寨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遊景點。

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為全省首期村鎮保護和建設項目5個重點民族村鎮之一。2005年,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5年11月“中國民族博物館西江千戶苗寨館”在此掛牌。

旅遊指南

交通

1、從凱里客車站乘坐往西江的中巴,中巴車費10-15元,大約兩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交通十分順暢,但車次不多。

2、可先從凱里坐到雷山的車,半小時一趟,一個半小時,7元/人,然後就在車站換乘到西江的中巴,5-7元/人,從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一個小時一班。從雷山到西江也可以包車,面的70元。

3、如果是從朗德去西江,可以不要經過雷山轉,那樣會兜一個大圈子,要晚上才能到。可以向當地人打聽去西江在哪裡截車,或者包個車去,這樣會多花些錢,但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一路上的風景也很不錯。

4、回程在西江的國小操場前有中巴至雷山、凱里。到榕江可先到雷山,8元/人,再在山汽車站前的馬路上等凱里—榕江的車,建議坐空調大巴,問好有座位再上,30元/人。雷山到榕江約四小時。

住宿

西江苗寨郵政、電信、學校、商店等一應俱全,吃住方便。這裡有郵政、民政等多間招待所,沒有熱水洗澡,住宿5-15元/人,一定要洗澡的話,民族招待所對面的酒廠提供熱水洗澡,2元/人。

飲食

西江千戶苗寨喜食酸辣味,每家都自備酸湯、酸菜、酸辣子、酸番茄,在烹調時常以此作調味品。同時雷山地方還製作有醃湯,醃湯分油醃與素醃,煮火鍋時用酌量加入些許作調料,菜餚鮮嫩,味美可口,還可治消化不良等。苗族還常以酒示敬,以酒傳情,不同時間、地點,不同的對象,飲酒的禮俗也有所不同,如攔路酒、進門酒、雙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

其它信息

節日:西江在每年農曆的六月中旬過吃新節,十一月中旬過苗年,十三年一次的鼓藏節最為隆重,上一次鼓藏節是在1999年。

小貼士:1、另外西江有遠迎聞名的銀匠村,銀飾製作巧奪天工。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繡,製作相當精美。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適當購買,可還價。

特別提醒:村子裡的私人旅館不能男女同住一屋,在貴州很多地區都有這樣的規矩,入鄉請隨俗,切勿爭執。

突降暴雨

2015年6月20日晚至21日14時,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連續降雨,位於雷山縣境內的著名旅遊景區西江千戶苗寨在這次暴雨中也遭受重創,一度導致3000多遊客滯留。6月21日,黔東南州旅遊部門發布了相關的信息,要求遊客不要前往西江千戶苗寨等等一些受災較重的景區旅遊。

這是西江千戶苗寨汛期遭遇的第四次大暴雨襲擊,對景區造成了較大的破壞。這一次的暴雨區西江達到了153mm,引發了山洪災害,城區河流水位上漲發生內澇,沿河兩岸部分居民房屋和商鋪被洪水淹沒,景區道路、橋樑遭受不同程度損毀,有兩座風雨橋被洪水沖毀,通往景區的部分路段塌方,一度導致近3000名遊客滯留。

相臨景點

朗德上寨朗德上寨

朗德上寨是一個苗族村寨,距凱里市區29公里,距縣政府雷山7公里,屬雷山縣丹江區報德鄉可供遊客遊覽。郎德上寨系苗語“能兌昂糾”的意譯,“能兌”即歐兌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糾”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屬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內苗民的服飾以長裙為特徵,所以又稱為“長裙苗”。在這裡除了可以欣賞到苗族獨有的木吊腳樓建築外,還可以欣賞到寨民表演的攔路酒歌、盛裝苗舞、蘆笙舞、八抬蘆笙舞等等節目,表演一場的費用大約是400元。郎德鎮具有著得天獨厚的民族旅遊資源,鎮內有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民間歌舞藝術之鄉"、"全國百座露天博物館"朗德上寨和"蘆笙之鄉"岔河南猛,最近,朗德上寨古建築群被列為我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江苗寨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環繞,村前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流入美麗的丹江。跨溪有風雨木橋,沿溪有石磨碾房,水中群鴨嬉戲,兩岸水車成行。寨子對面有養流坡,坡腰有8畝許平地和一長150米的賽馬跑道。每年農曆三月馬日,雷山、凱里、麻江丹寨四縣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舉行爬坡活動,對歌,賽馬,盛極時達萬餘人。

郎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築,為木質結構吊腳樓。有五條花街路通向寨中。東、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頂護寨門樓,簡稱“寨門”。寨上,吊腳木樓,鱗次節比,錯落有致。寨中道路、院壩及各戶門庭,都用鵝卵石或青石鑲砌鋪就。寨中有兩個銅鼓、蘆笙場。場子模仿古代銅鼓面太陽紋的圖案,以青褐色鵝卵石和料石鋪砌成十二道光芒,朝著十二個方向伸展。銅鼓、蘆笙場的兩頭,用鵝卵石、水泥鑲嵌成兩匹飛奔的駿馬。

貴客進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禮俗喝攔路酒。從寨腳公路開始,到寨頭的進寨門樓,設迎客攔路酒卡,多達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間放一張方桌,兩邊站著幾個身著盛裝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壺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兩土碗,表示福壽雙全。最後一道酒卡是進寨門樓,土碗換成了大牛角。如此一路想滿飲進寨者,非“海量”莫能。不過不善飲酒的客人也不必擔心,只要你雙手背在身後,彎腰用唇輕觸酒杯即離,並有禮貌他說一聲“兜社莫”(苗語“謝謝你”)就可以“過關”了。主人雖然好客,但絕不會強人所難。歡迎儀式

還有燃鐵炮、放鞭炮、奏莽筒、唱酒歌等。在這之後,婦女們身穿繡衣條裙,頭戴銀角冠,男子們則長袍馬褂,全村盡出,把客人引至寨中心蘆簽場。場上銅鼓高懸,青年鄉民在這裡為客人獻上傳統的苗族歌舞:蘆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銅鼓舞……最後,全村男女老少絡繹上場,圍成若干個同心圓,隨著銅鼓點子款款繞場起舞,客人們也被邀入場內,使狂歡活動達到高潮。歌舞之後,可信步走人普通苗家,那“吱呀”的紡車,“嚓嚓”的布機,講述著大山中寧靜的生活,熱情的村民定會邀你在吃新節或過苗年時再來,那是他們最隆重的節日。

朗德鎮植被茂密,有巴拉河望豐河交叉而過。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是朗德鎮發展旅遊業的基礎。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中,朗德鎮正加快小城鎮建設和旅遊開發步伐,使之建設成為集民族風情、自然風光、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大鎮。熱情的朗德歡迎四方賓朋。

交通:從凱里汽車站坐往雷山方向的車,在朗德下寨路口下車,步行約20分鐘到達;也可從凱里市租車前往,來回車費約100元。在朗德上寨內可住宿,每晚5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