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成立於1984年3月,重新組建於1999年9月。經過嚴格的推薦和申報程式,由教育部組織專家進行通訊評審和專家實地考察,於2004年11月26日被教育部批准為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主任簡介
研究中心主任張詩亞教授為博士生導師和教育學一級學科帶頭人。現任全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全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全國比較教育學會西南教育發展促進會會長,重慶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委。199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校外考試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出版專著10餘部,譯著19部,主編著作48部。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最高金額和10餘項省部級以上獎勵。研究領域涉及教育學、教育人類學、教育文化學、民族教育學等。研究團隊
中心現有專職科研人員1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人,博導11人。兼職科研人員20人,其中教授9人,研究員1人,副教授10人。海外兼職人員3人,均為教授。主要學科帶頭人有:張詩亞教授、陳時見教授、張維平教授、張慶林教授、廖伯琴教授、楊昌勇教授、巴登尼瑪教授、何景熙教授等。機構設定
研究中心下設的研究機構有:民族跨文化比較研究所、民族基礎教育研究所、民族科技與教育研究所、民族心理研究所。研究方向
一、西南民族文化變遷中的教育發展;二、民族科技教育與現代課程的改革;
三、西南民族心理研究;
四、西南民族基礎教育發展研究。
在研項目
1.教育部重大攻關招標項目《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重大委託項目《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類型與對策研究》;
3.教育部重點文科基地重大項目《西南民族學校多樣化發展模式研究》;
4.教育部重點文科基地重大項目《西南民族地區民族認同心理與行為適應研究》;
5.國家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研製;
6.西南地區基礎教育類型及發展戰略研究;
7.西南少數民族民族教育立法研究;
8.西南民族基礎教育文化生態研究;
9.西南民族自然-人文生態自組織系統培育的教育戰略;
10.西南少數民族民間遊戲教育資源的開發與運用實證研究;
11.多元文化背景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對策;
12.西南地區民族教育良性自然文化生態發展戰略研究;
13.巴蜀地區民間兒童遊戲開發研究;
14.西南民族教育研究中民族性與地域性關係問題研究。
人才培養
共培養全日制博士86人,碩士研究生510名;博士後6人,來自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奈及利亞及我國香港、澳門等地的海外博士生10人。人才培養特色
研究中心建立研究生教育的“江村模式”,積極實踐“教育理論訓練與人類學考察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活動。研究生培養結合中心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民族特色教育學科建設”所採取的新舉措,主要是以基地所承擔的重大課題為支撐,從西南獨特的自然人文條件出發,依據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從西南民族不同的社會發展狀況及教育發展類型中選出一批田野考察點,建立集田野考察、資料收集、學術研究、信息交流、跟蹤監測、網路建設、教學及實驗等為一體的田野工作站點網路,建立穩定的組織機構和固定的研究考察及教學場所,配備研究、教學、實驗、調查的必要設備,在此基礎上,由基地的研究人員和博士生導師帶研究生深入民族生活的實際,從長期的民族教育實踐中生髮課題,並將研究的成果及時提供給各級政府,供決策諮詢或轉化為課程資源,以此實現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並促進民族特色教育學科建設。
此舉打破了以往研究生教育從書本到書本,從理論到理論的研究模式,把課堂設在民族生活的第一線,使研究具有了可靠的現實基礎;亦超越以往以單一學科視野對民族地區進行研究的片面性,以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的整合性研究為基礎形成跨學科學術研究共同體。研究生在實際生活中生髮的課題,具有整合性和跨學科研究的特點,在民族生活的現場經考察、調查、採訪等方法收集起來的一手資料,通過不同學科視野之間的探討和交流,可以自發形成共同的研究領域,並促成研究方法的創新。這種建立在自組織原理基礎上的研究模式,將為研究生的學術生命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