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栒子

西南栒子

西南栒子,薔薇目薔薇目植物,半常綠灌木,高1—3米;枝開張,呈弓形彎曲,暗灰褐色或灰黑色,生多石向陽山地灌木叢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西南栒子西南栒子

海拔:1600-2900
命名來源:[RevueHorticole1902:379,f.159-161,1641902]
中國植物志:36:153
英文植物志:9:96
系中文名:全緣系
系拉丁名:Ser.IntegerrimiPoiark.
組中文名:疏花組
組拉丁名:Sect.Cotoneaster
屬中文名:栒子屬
屬拉丁名:Cotoneaster
亞科中文名:蘋果亞科
亞科拉丁名:MaloideaeWeber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半常綠灌木,高1—3米;枝開張,呈弓形彎曲,暗灰褐色或灰黑色,嫩枝密被糙伏毛,老時逐漸脫落。葉片厚,橢圓形至卵形,長2—3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幼時具伏生柔毛,老時脫落,下面密被帶黃色或白色絨毛;葉柄長2—3毫米,具絨毛;托葉線狀披針形,有毛,成長時脫落。花5—11朵,成聚傘花序,生於短側枝頂端,總花梗和花梗密被短柔毛;苞片線形,具柔毛;花梗長2—4毫米;花直徑6—7毫米;萼簡鍾狀,外面密被柔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外面密生柔毛,內面先端微具柔毛;花瓣直立,寬倒卵形或橢圓形,長4毫米,寬3毫米,先端圓鈍,粉紅色;雄蕊20,比花瓣短;花柱2—3,離生,短於雄蕊;子房先端有柔毛。果實卵球形,直徑6—7毫米,桔紅色,初時微具柔毛,最後無毛,常具3小核,有時多至5核。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

產四川、雲南、貴州。生多石向陽山地灌木叢中, 海拔2000—2900米。秋季結實纍纍,甚為美觀。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昭通。泰國也有分布。

本種提示

本種葉片變異性強,大小不一,下面柔毛由黃白色轉到灰綠色。若與木帚枸子C.DielsianusPritz.比較,後者花序的花朵較少(3--7朵),葉片先端急尖稀圓鈍.可以區別。E.H.Wilson曾發表美麗栒子C.amoeneWils.InGard.Chron.Scr.3.51:2.F.l.1912&inSarg.Pl.Wils.1:165.1912.據原始記載,該種與西南栒子.C.FrafichetiiBois近似,惟植株叢生,枝短,葉小,花序密,花梗短,萼片有芒尖,果紅色,是其異點。模式標本系栽培植物,種子采自雲南蒙自。經檢查該區標本很難與西南栒子劃分,附記於此以待考訂。G.Klotz根據栽培植物及雲南維西標本發表C.VilmorinianusKlotzin,Wiss.Zeits. Univ.Jena21:992.1972,並指出與C.AmoeneWils.極相近似,惟花瓣稍大,果實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多絨毛, 宿存萼片直立合攏,是其異點。

薔薇科·栒子屬植物

栒子屬(Cotoneaster Medik. ),薔薇科,90種,分布於東半球北溫帶,我國約50餘種,分布甚廣,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多數可作觀賞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