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栒子

耐寒栒子

耐寒栒子,薔薇科、栒子屬植物。產西藏。國外分布於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北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耐寒栒子耐寒栒子

種中文名:耐寒栒子

種拉丁名:CotoneasterfrigidusWall.exLindl.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屬中文名:栒子屬

屬拉丁名:Cotoneaster

國內分布:產西藏。 生於河谷或山坡落葉闊葉林中,海拔2800—3300米。

國外分布: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北部均有分布。

海拔:2800-3300

命名來源:[Bot.Reg.15:.1829]

中國植物志:36:128

英文植物志:9:90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條開張,小枝圓柱形,有稜角,紫褐色或灰褐色,幼時具絨毛,以後脫落。葉片狹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8(12)厘米,寬1.5-3(4.5)厘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常有刺尖頭,基部楔形至寬楔形,上面通常無毛,下面幼時被絨毛,老時脫落近無毛,葉脈在上面微陷,在下面突起;葉柄長4-7毫米,外被絨毛;托葉線狀披針形,微具毛。復聚傘花序有多數(20-40)密集的花朵,直徑3-5厘米,長4-5厘米,總花梗和花梗密被絨毛;花梗長2-4毫米;花直徑7毫米;萼筒鍾狀或近短筒狀,外面密生絨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具絨毛,內面無毛;花瓣平展,寬卵形,長與寬各約3毫米,先端圓鈍,稀微凹缺,基部近無爪,白色;雄蕊18-20,稍短於花瓣;花柱2,離生,較雄蕊短;子房先端密生絨毛。果實橢圓形,直徑4-5毫米,紅色,具2小核。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本種提示

本種是在栒子屬中較為高大的種類,高可達10米, 春季滿樹綴以白花,秋結紅色果實,經久不落,觀賞價值很高。木材堅實可作手杖及器物柄。

功能用途

醫藥:【藏藥】察巴興:果實治關節炎《青藏藥鑒》。察巴興:果實治關節炎《藏本草》。

薔薇科·栒子屬植物

栒子屬(Cotoneaster Medik. ),薔薇科,90種,分布於東半球北溫帶,我國約50餘種,分布甚廣,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多數可作觀賞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