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時刻

衛星時刻

衛星時刻是指前蘇聯在1957年發射人類首枚人造衛星,美國受到刺激,掀起科研熱情,此後數十年的科技領先。在21世紀的今天,又面對中國在經濟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倍感壓力,提出必須抓住眼前這個重要時刻,投資科研,引發能源科技的創新,唯有這樣才能繼續領先全球。

提出

朱棣文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2010年11月29日作了一項重要演講,他說,中國開發新能源,已取得很大進展,而且還繼續投資,美國也必須進行投資,才有希望在全球的新能源競賽中領先,如果不投資,美國很快就會落後,經濟也會連帶落後。他警告說,美國目前還有優勢,未至於落後,但是時間已不多,必須立即行動,否則就會被中國超過。

歐巴馬

美國總統歐巴馬2010年12月6日在北卡羅來納州一所社區大學發表演講時十次提到中國,他列舉中國在科研、教育等領域取得的領先於美國的種種成就,並以1957年前蘇聯發射人類首枚人造衛星作比,稱美國人正迎來新的“衛星時刻”,必須加強對基礎設施、科研創新和教育的投資,否則美國在未來的競爭中有落後的危險。

警惕中國

朱棣文

朱棣文說,中國大力投資科研,美國應該學習。歐巴馬政府撥給科研的刺激經濟計畫款項,只是美國參加全球新能源競賽的「頭款」,聯邦政府必須繼續作出投資。商界反對增加營商成本,共和黨也反對政府增加開支,但是研發能源科技,關係美國未來,屬於經濟決定,商界和共和黨都應該支持。
能源部11月29日公布的演講資料顯示,能源部正在進行多項重要的新能源科技研究,例如,具有革命性意義的電動車電池研發計畫,以金屬電池(metal-airbattery)代替現有的鋰電池(lithium-ionbattery),研究採用的金屬,具有高能量,能夠從空氣中吸取氧氣,以提高能量。這種電池如開發成功,車子每次充電,可走500哩。
另一項研究是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發。加州理工的研究人員,正在設計一種人工光合作用系統,可以將陽光、二氧化碳和水分轉化為能源,如果研發成功,將可大大拓展生物能源的使用,減少美國對石油的依賴。
能源部的資料還提到一些「中國的刺激」。例如,2010年10月,中國成功研發全球最快最大的超級電腦「天河一號」;美國在超級電腦科技方面仍然領先,但必須改進和創新,以便用來協助科研。
又例如,中國最近成功舖設全球首條極高壓的輸電路線(6.4gigawatts),從中國西南直到上海,全長1300哩,輸電量和效率都超過了美國現有的輸電路線。
中國將於十年內建成全球最快最大的高鐵網路,總哩數將超過全球所有國家的哩數總和。中國目前的高鐵科技,已能出口。
中國又積極研發煤電科技,以提高的使用效能和減少燒煤發電時排出的廢氣。資料顯示,朱棣文10月參觀上海一座煤電廠,那裡的煤使用效能達到45%至48%,超過了美國的40%。
中國又積極開發核電,正在興建的核電廠,超過30座,超過任何國家,目前正在研發第四代的核電科技,美國核電廠使用的還是第三代的技術。
中國政府已投資170億美元在電動車和油電車的科技研發,目標是要在2020年前生產500萬輛新科技的電動車和1500萬輛油電車。

歐巴馬

歐巴馬第一次提到中國時表示,當擁有超過10億人口的中國融入全球經濟時,這意味著全球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贏得這場競爭的國家將是那些大多數工人受過教育、認真進行科研技術研究、擁有高質量基礎設施的國家,而這些都是21世紀經濟成長的種子。
為增加緊迫感,歐巴馬列舉了中國在科研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中國修的高鐵已超過美國過去30年所建的高鐵,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快的火車以及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中國最近開設了由美國公司承建的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太陽能研發基地。

歐巴馬將中國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成就比作前蘇聯1957年發射人類首枚人造衛星,稱正是當年的“衛星時刻”敲響警鐘,促使美國對教育和科研的投資,最終美國不僅超越了前蘇聯,還開發了新的技術、產業和就業。他就此呼籲,美國必須像當年那樣加強對基礎設施、科研創新和教育的投資。
在稍後的演講中,他又分別提到與中國的競爭、從中國借債、中國2020年的高鐵總里程將達到10000英里而美國的只有400英里、很多跨國公司選擇中國設立研發基地的原因等。
最後,歐巴馬講了一個父母來自中國四川的華裔女孩喬紫薇(AmyChyao)的故事,這個年僅16歲的女孩研發了一套利用光來殺死癌細胞的裝置,贏得了國際科學競賽的大獎。歐巴馬回憶自己不久前在白宮與喬紫薇交流時,一邊聽著喬紫薇講述自己的科研故事一邊看著她頭上懸掛的林肯肖像,得到的啟發是:“美國思想還活著,我們終將好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