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行書一般用做草稿或書信,但有些著名書法家的行書也被人們珍藏。最著名的當數王羲之的《蘭亭序》,本來也是一份草稿。在唐代時,受到唐太宗的喜愛,他命令臣下臨摹多份,遺詔將原本和他隨葬,現在存世的只有摹本,最著名的是唐太宗的大臣馮承素的摹本,因卷首有“神龍”小印,又稱“神龍本”。該本被認為最接近《蘭亭序》原本,主要是因為馮的摹寫極其細心和精到,他運用雙鉤法將每個字先描出其筆畫的輪廓,再用墨填滿,即使最纖細的筆畫也照原樣描出,所以幾乎和原本所出無二,成為歷代書家學習《蘭亭序》的最佳範本。該本現藏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他的《蘭亭序》摹本還有定武本石刻拓本和唐代書法家虞世南、褚遂良的摹本等。
起源
行書的起源,相傳有兩種說法:
一、據張懷瓘《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字型。清宋曹云:“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 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 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二、據王僧虔《古來能書人名》云:“鍾繇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國小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河東衛凱子,采張芝法,以凱法參,更為草稿。草稿是相聞書也。”由是而知行書亦稱行押書,起初當由畫行籤押發展而來。相聞者,系指筆札函牘之類。
行書到王羲之手中,將它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
發展
行書大約是在 西漢晚期和 東漢初期產生的,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出現的時間大約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後的正書非常接近,只不過流走一些(所以稱為“行”)罷了。行書的名稱始見於西晉衛恆《四體書勢》一文:“魏初,有鍾(繇)、胡(昭)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於劉德升。”唐代張懷瓘《書斷》記載:“行書者,劉德升所作也。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張懷瓘在其《書議》又云:“夫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明代豐坊在《書訣》中則有更為形象的描述:“行筆而不停,著紙而不刻,輕轉重按,如水流雲行,無少間斷,永存乎生意也。”行書正因其行雲流水、書寫快捷、飄逸易識的特有藝術表現力和寬廣的實用性,從產生起便深受青睞、廣泛傳播。魏晉時期是行書發展的黃金期。在王羲之手中,行書的實用性和藝術性被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
王羲之的行書從劉德升、鍾繇一脈傳來,並把行書推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跡不多,多是後人所摹。其行書帖有《姨母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聖教序》等。其中,《蘭亭序》為王羲之行書的 最突出的代表,被歷代稱為天下行書第一。《蘭亭序》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其好友謝安等12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舉行“祓禊”之會,飲酒賦詩,各抒情懷,匯為《禊帖》。王羲之滿懷激情,筆走龍蛇,為本詩集寫了序文,這就是光照千古的《蘭亭序》。此帖表現了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在用筆上有藏有露,側筆取勢。遒媚勁健,自然精妙。結體上變化多姿,匠心獨運,文中20多中“之”字,7個“不”字,雖重複出現,卻無雷同。章法上則疏密斜正,大小參差,斂放揖讓,承接呼應,均極為奇譎。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可惜這件書林瑰寶,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現存《蘭亭序》摹本有數種,世以馮承素摹寫的為最好,被啟功先生稱為“下真跡一等”。
王獻之是王羲之第七子,亦極擅行書,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鴨頭九帖》、《新婦地黃湯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 《鴨頭九帖》也是王獻之行書墨跡中的佼佼者。其用筆灑脫流利,與其他帖相比,此帖風格明顯不同,極其雅逸,隨意中書寫,而神韻自得。《新婦地黃湯帖》及《廿九日帖》等也是王獻之行書中的上乘之作。用筆秀勁飄灑,靈動宜人。在王氏一門書翰中,還有一件彌足珍貴的墨跡,就是王珣的《後遠帖》。珣為羲之侄,其書法遒麗峭勁,瀟灑流暢,“東晉風流,宛然在眼”。清代乾隆帝極珍愛此帖,將其與羲之《快雪時晴帖》、獻之《中秋帖》同藏於養心殿書房,並稱此處為“三希堂”。所謂“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寶。該帖是存世最早的行書著名墨跡真本,極是珍貴。其中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列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書,他酷愛王羲之的行書。由於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穩定了行書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體系的行書,籠罩了整個唐代,成為一代風範。他本人也是行書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溫泉銘》,就是學習二王典範。此碑也是第一塊將行書運用到碑版上來的刻石。這在行書史上是一大飛躍;也為行書開闢了新的領域。盛唐時,李北海將二王行書又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李北海,名邕,字泰和,因任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他在繼承二王同時,發揮自己的特點,創立了行楷一路,所謂的“行楷”就是指在楷書的筆畫中溶會行書的筆意,在行書的結構中又吸收了楷書成分。這種字雖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過試嘗,但到李北海筆下才真正成熟和統一。當時的李陽冰稱讚他為“書中仙手”。李北海一生寫字甚勤,有人說他平生書碑有八百多塊,許多名碑都自書自刻。傳世作品有《麓山寺碑》、《雲麾將軍李秀碑》、《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法華寺碑》、《東林寺碑》、《葉有道碑》等等。其中《麓山寺碑》最見風神。此碑刻者託名黃仙鶴,其實就是李北海自己刻的。後人稱此碑“三絕”:文絕、書絕、刻絕。
唐代傑出的書法家顏真卿,不僅楷書藝術博大精深,而且在行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他的行書雄健剛強、氣勢磅礴,不追求雕琢之氣,而滲透他那剛正的性格、豪放熾熱的情感。其著名行書作品有《祭侄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等。字型挺拔、氣骨情真,為歷代書家所頌。宋代米芾號稱《爭座位帖》為顏書第一。元人鮮于樞把《祭侄稿》評為天下第二行書,有人將此帖同王羲之《蘭亭序》並列為世之“雙璧”。
行書在宋代達到了新的高峰,於各種書體中逐漸占居主流地位。書法家往往藉助書法來表現個人的學識、個性和懷抱。所以古人評及宋人書法說“宋人尚意”。能代表宋代風格要推舉“宋四家”。宋四家指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學識淵博,在古文、詩詞、書法、繪畫等方面都取得相當輝煌的成就,可以說他是歷史上少有的天才。他在書法上主張師化自然,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一種天真爛漫之氣。代表作品有:《天際烏雲帖》、《寒食帖》、 《赤壁賦》 、《杜甫榿木詩帖》等等。以《寒食帖》為世人所重。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他出自蘇軾之門,而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他也具備多方才能,他的書法追求迭宕態勢,他的字“中宮斂結,長筆四展”。特點是中部較緊實縝密,外圍較開拓寬博。代表作品有:《松風閣詩》、《幽蘭賦》等。
米芾,字元章,他的號很多,常見有襄陽漫士,海岳外史。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應居宋四家之首,最善臨古,據說傳世二王墨跡,不少是他摹制的。代表作品有:《蜀素帖》、《苕溪帖》、《方圓庵記》等;其中《蜀素帖》最能代表其風格。全篇氣韻高古,奔放瀟灑,結字奇偉,翩翩若飛,用筆凌厲痛快,有人將它奉為“宋代第一行書”並非虛譽。
蔡襄,字君謨,他的行書主要以平和蘊藉見稱,宗法顏真卿、虞世南,清秀圓潤之中帶有一種妍麗之質。米芾評他的書法說:“蔡襄如少年女子、體態嬌嬈,行步緩慢,多飾繁華。”代表作品有:《蔡襄自書詩帖》、《謝郎帖》、《離都帖》等。
行書在元朝,如同楷書一樣,還是要首推趙孟頫。趙孟頫的行書,一掃兩宋書壇。,獨標晉唐風神。他對《蘭亭序》深有研究,他的臨本可入晉唐之室,他也深得李北海之神髓。無論知書與否,見到趙孟兆頁的行書,無不稱絕。他的代表作品有《蘭亭十三跋》、《淨土祠》、《洛神賦》、《中峰和尚寺》、《心經》等等,我們可舉《心經》以瞻其風彩,此帖是他中年的作品,流麗娟秀,字字可愛。
明代文徵明以行書見長,他的行書作品主要有《文信國詩》、《滿江紅》、《赤壁賦》、《行書心經》、《滕王閣序》等。其行書用筆,法度精嚴,極少失度現象,中、側鋒運用自然得當,深得筆勢勁健之妙。
明代董其昌,最為世人所推崇的,是他的行書。他的行書,靈秀天然,少有雕琢;墨色清潤閒淡;結字奇宕瀟灑,章法寬綽而不凋疏。董其昌的行書傳世甚多,代表作有《書宋詞冊》等。
清代的傅山、王鐸、鄭板橋、何紹基都是行書大家。傅山行書圓轉自如,天真爛漫;王鐸的行書氣勢連貫,節奏強烈;鄭板橋的行書隸、楷參半,間行、間草。何紹基的行書宗法顏真卿的《爭座位帖》和《裴將軍詩》,卓然自成一家,世有“何全之說”。當代書法大家于右任、劉田依的行書也是各有千秋。
書寫特點
用筆特點
行書是介於真草間的一種書體。寫的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的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遊絲的痕跡,這就是牽絲。行書是 楷書的快寫,是楷書的流動。經過對幾組楷書與行書個字的分析,發現楷書與行書書寫時,點畫的寫法,用筆需遵循的準則,如中鋒,鋪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鋒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書書寫時比較舒展,流動。行書的用筆有以下幾個特點:
1、點畫以露鋒入紙的寫法居多;
2、以歟側代替平整;
3、以簡省的筆畫代替繁複的點畫;
4、以勾、挑、牽絲來加強點畫的呼應;
5、以圓轉代替方折;
結構特點
大小相兼。就是每個字呈現大小不同,存在著一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收放結合。一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體。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中宮緊結,凡是框進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劃圈的筆畫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扑縱躍,蒼勁多姿。
濃淡相融。行書書寫應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
創作要求
首先要懂得鑑賞或創作的要求。一件好的書法作品有三條標準,即理法通達、筆力遒勁、姿態優美。古人云:“寓新意於傳統,寄妙理於法度。”“神韻為上,形質次之。”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力求達到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韻為上。其次要認認真真臨摹,學會正確用筆,又要敢於突破。臨摹要選好名賢妙跡,從讀臨碑帖中體驗古人的心律、節奏、氣韻。得之於心,施之於手。主帖要反覆讀、臨,主要是解決筆法、用筆、結體問題。繼承是創新的重要基礎,創新是繼承的必要發展。從“走進去”再“走出來”,從形似到神似,形成鮮明的個人風貌。所謂“采百家花,釀自家蜜”。
再次,在創作前要充分醞釀。借鑑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題材、體裁和表現方法等創作構思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對每個字的結體要認真考慮,儘量不出現類同的字或筆畫;對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樣,但在書寫時思緒又不能受其束縛;運筆要講究節奏、力度,前人所謂的“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說的就是用筆方法的具體體現。
學習要點
學習行書要注意把握幾個要點:
一是要擺脫楷書的法則;練習楷書時,我給大家講的是起筆藏鋒,轉折處要有提按的變化,鉤的筆畫要先頓筆,在挑出等等,這些要領在寫行書是要儘量擺脫和忘記。打個比方,如果把楷書比作武術套路的話,那么行書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從頭開始,講究的是流暢。硬筆行書主張書寫流暢,字形大致上合乎規範,這就是好的行書。
二是要認真的臨摹
要學好行書,還要經過一段專門的臨摹訓練,以掌握它的筆法和結字的規律。在臨摹時,要給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趙孟頫的膽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練毛筆字,也可以縮小複印了練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家盧中南、丁永康、吳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臨寫。練習毛筆字的同時練習硬筆字,對學習書法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補。毛筆字是精雕細刻,硬筆字是反覆琢磨,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非常有益於加強對書法學習的理解。
三是要讀帖
練習書法的途徑不外乎臨帖和讀帖兩種方法,而練習行書,讀帖特別重要。我們起點書畫班牌匾的書寫者田惠君,是我的好朋友,愛好和我差不多。他練字的方法就是讀帖,很少臨帖,寫起字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本來是寫隸書的,但是行書也非常優秀。學書法有從楷書入手的,也有從隸書入手的,寫隸書的人容易犯得的毛病就是行書常常寫不好,而田先生的行書,卻是功力深厚,一派大家風範。據他自己講,他的方法就是讀帖。
四是要勤於練習
練習行書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在寫不好的時候覺得沒面子,沒關係,可以在筆記本上練習,也可以在寫日記的時候,練習用行書寫給自己看。熟能生巧,從一個字到一段字,從幾個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漸掌握行書的規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屬於你自己的行書風格。要善於從多方面吸取營養,名人題字,商家牌匾,學校老師甚至是同學之間,只要你認真觀察,都可以找到別人寫的好字,學會了,就成了你的字。
行書“行氣”技法
行書是“五體書”中最具實用性的一種書體,它最能活潑地表現出書法藝術的本質特徵。書法藝術的發展,使行書更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價值,為廣大書家所青睞。然而,寫好行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畫、一字、一行、一篇都離不開正確的書法理念和技法手段。在行書的臨摹和創作活動中,筆者感到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習,尤其對行氣的要領作了反覆的理性思考,以為“行氣”的優劣直接影響乃至決定著作品的成功與否。因此,在處理“行氣”時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一些問題:一是 筆畫連貫流暢。行書中單字的間架結構是靠筆畫組成的,行筆的流暢直接影響著“行氣”和字的神韻。怎樣才能流暢呢?在實際練習中,尤感提按起伏和翻絞使轉之難度,如果能暢快地在使轉中起伏,在起伏中變化,那么行筆流暢的問題就解決了。再者,筆畫之間要相互映帶,處理好上筆與下筆的照應,做到筆筆有交待,處處有呼應;或幾筆縈連成一筆,或筆斷意連;或符號代入,使筆鋒、副毫和水墨融為一體,充滿筋骨血肉之感,把單字寫活,為“行氣”的形成作好鋪墊,奠定基礎。
二是 字外相互呼應。所謂字外相互呼應,就是鄰字之間要有顧盼關係,不能把每一個字都孤立起來,誰也不管誰。筆勢要有從上至下連貫行走的態勢,前後左右合理避讓,有時是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同樣的字要有幾種寫法;有時是字意的呼應,即不同的字表達相近的意思;有時是筆畫的呼應,就是上一字的收筆映帶下一字的起筆,可以實連,也可以虛連;實連時可以兩三個字成為一體,虛連時則筆畫斷開,而意向呼應。一般主筆要用實筆,要實連;而映帶要用遊絲、飛白、細筆,這是虛連。這種上下左右的字外呼應,能使“行氣”連貫,從而血脈流暢,渾然一體,生動活潑。
三是 字形收放得法。字形的收與放是行書的重要特徵,它反映著“行氣”的動勢。作為單字而言,收要收得住,放要放得開。有的是內收外放,有的則是內放外收;有的是上放下收,有的則是上收下放;有的是左收右放,有的則是左放右收。只有收放得法,才能使“行氣”形成逆能緊、拓能開、擒能定、縱能安的藝術效果。
四是 字徑大小相濟。在一篇作品中,第一個字的大小決定其它字的大小,此乃首字領篇之要義。但在研究“行氣”時,不能簡單套用,切忌把首字領篇誤用為首字領行,否則,就會導致謀篇布局上重下輕、天大地小的弊病。在一行字中,每個字都要有大小之別,有的是呈“大小大小”之形,有的是呈“大大小小”之形,有的可以一大幾小,有的也可以一小几大。這種大與小的安排沒有固定的模式,同樣的一行字,可以有多種處理。但一般來說,筆畫多的要大,筆畫少的要小,要特彆強調的可大,可弱化處理的則小,這樣“行氣”就有一種輕鬆明快起伏跳躍之感,充分展示律動的生命活力。
五是 字距疏密有度。從章法上講,行書要求豎有行而橫無列。這就說明行書每行的字距是不相等的,各行字與字之間的距離錯位形成壁折之勢。這就是“行氣”疏密的基本要求。行書的字距就不能像正書那樣整齊的縱行橫列,又不能像草書那樣過分誇張。一般來說,字距小於行距,在同一行里,各字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有時也可以適度拉開,但以不斷氣為宜。當然字距的疏密程度不能孤立地處理,更不能隨心所欲,要與字形的狀態和字徑的大小乃至書法環境變化結合起來把握,以形成一種“行氣”流的衝擊感。
六是 字勢欹正得當。大凡“五體書”都有一個欹正的問題,而行書的“行氣”對字勢的欹正關係更有著特殊的要求。“行氣”是由單字與單字之間構成的,所以“行氣”的欹正之勢取決於字勢之態。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有的字把欹正要求用方圓的形式加以處理,如內圓外方,內方外圓;上圓下方,上方下圓;左圓右方,左方右圓等取勢都是適用行書的“行氣”要求的。關鍵是要取勢得當,該欹則欹,該正則正,該圓則圓,該方則方,有時可能是某一筆畫的欹正,有時可能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時也可能是某個字的欹正,這就需要書家的匠心獨具,別出心裁。
七是 字軸貫通到底。由於欹正和錯落的要求,弄不好,往往會使字軸偏離字行的中心線,這樣就會破壞行氣,使行列不分,章法混亂。不管字如何欹正錯落,大小變化,其字的軸心都要始終保持在一條中心線上,力求上下貫通,體現一氣呵成之感,這樣的“行氣”才會生動有力。
八是 墨色層次分明。字的深淺是靠墨色的濃淡潤燥來實現的:濃者燥之,淡者潤之。我覺得調墨是形成墨色濃淡的基本條件。而用墨則是創造燥潤藝術層次的重要手段,所以調好墨色只是滿足了書法作品基本層面的要求,如何在這個層面上以燥取險或以潤取妍,創造藝術層次的立體視覺,這是對書家用墨技法的實際檢驗。要產生這種效果,必須在控墨上動腦筋。蘸一次墨寫完六七個字左右,筆上的墨就會由濃變淡,再由淡變澀,乃至枯筆,這時再蘸墨繼續書寫,而且各行的蘸墨時機自然錯開,於是就出現墨色濃淡燥潤的層次變化,形成由平面簡單到立體動感的藝術升華。
布局謀篇
錯落大小由於“放縱體勢”,行書單字的高矮、寬窄、面積不盡相同,甚至懸殊很大。因此行書採用“縱有行,橫無列”的章法。由於一行字的字數不固定,便容許寫得很長;由於橫向有一定的伸展餘地,便容許寫得很寬。這樣,行書在字型結構方面便有了一個相對自由的創作空間。
調整輕重
“險中求平”是造型藝術美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須學會調整輕重。
左右揮灑
漢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他們向左右揮灑,不僅使字的神採得以展現,而且可以方便地進行行間的錯落穿插,還能有效的調整輕重。因而“左右揮灑”成為行書布局的常用方式。
上下貫穿
貫穿行氣是行書布局謀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力求和諧
以上四點是行書布局謀篇的具體方法,“和諧”則是布局謀篇的整體要求。不論篇幅大小,字數多寡,都是一個統一體,和諧主要包括一下幾點:筆觸和諧統一、間白和諧統一、風格和諧統一、字型和諧統一。
影響
書法藝術長期發展以來,衍生出了很多字型,開始書法作為實用功能,後來演變成具有中國藝術代表性的藝術門類,但其中有個現象是,各種字型都有其興衰起落的時期,如篆書在秦以前輝煌,以後至唐、清才得以發揚光大;隸書在漢朝時期發展,也在清朝才有了真正的迴響,正書自魏晉到唐,以後也經常有不景氣的時光,惟有行書自產生以來形成獨立字型,始終受到各個階段書家的青睞。之所以行書能得到如此長久的生命力,有兩點:第一,在藝術上具有兼容性。孫過庭的《書譜》云:“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以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性情,行書則二者兼有之”。行書有楷書所具備的雍容,同時也帶有草書的靈動,行書取草書的狂放,楷書的端莊,自然為書家所喜愛。
第二,行書在藝術上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思想——中庸與和諧。中庸並不是有人所誤解的“和稀泥”“隨風倒”,而是中和而不走極端,在矛盾激化的社會中尋求和諧的鏇律。行書正是有這種美學素質。《宣和書譜》中說:“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者之間,行書有焉”。行書運筆比楷書自由活潑,卻沒有草書那么放縱,是靈動而穩健的和諧;行書將楷書隱藏的筆劃之間的內在聯繫表現出來,用牽絲的方式,點畫的點綴,舞出了一道道瀟灑的鏇律。
寫行書確實比草(章)書、八分要簡便一些,又接近正體字,比較易認一些,所以這種字型一直到今天還為大家所樂用著——也是所用的範圍最廣的一種。字的主要目的到底還是為了用,美的欣賞則是附著上去的。所以不便於寫的古字,終究會逐漸被淘汰了的。《書議》說:“行書非草非真,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草行”《宣和書譜》亦說:“自隸法掃地,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者之間者,行書有焉。”行書既沒有像正書那樣規矩繁難,也沒有草書那樣狂放難認的弊病,因具有“不拘不放,易認好寫”的優點,所以筆札函牘,皆使用,兼以古今人學書,亦特別重視此體。久之已成為在社會上流行最普遍,在日常生活中最切實用的字型。在套用價值上來說,算得是最偉大的。故能自後漢相傳至今,歷久而彌新。
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行書就像一個充滿活力但不浮躁的中年人,瀟灑而穩健的走在書法藝術之路上。
代表著作
行書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代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則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暢達而腴潤。
還有如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頫、鮮于樞、康里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鐸,清代的劉墉、何紹基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天下三大行書,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還有人將“天下三大行書”作對比說:《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稿》是聖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里程碑。
《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是我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傑作,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於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初三,邀集宦遊或寓居越中的謝安、支遁、孫綽、許詢等達官顯貴文士騷客42人,在會稽蘭渚山下蘭亭,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詩歌會。一群文人雅士置身於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眾皆列坐曲水兩側,將酒觴置於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誰的前面,誰就即興賦詩,詠詩飲酒。不然,罰酒三觴。這些名士們共作詩37首。王羲之匯集各家詩作,乘酒醉興起,寫下了共324個字的《蘭亭序》,又稱《蘭亭詩序》、《蘭亭集序》。歷史上稱這次聚會為蘭亭會、流觴高會等,意為群賢高會,儒雅風流。據史料記載,王羲之酒酣意足之際,揮毫作《蘭亭序》時,用的是蠶繭紙、鼠須筆,寫出的字個個飄逸遒勁,婀娜多姿,龍飛鳳舞,書法精絕。歷代書法家對它交口讚譽,風靡書壇,王羲之也因此被稱為我國歷史上的“書聖”,蘭亭因此成為歷代書法家的朝聖之地。“筆墨留聲遺萬代,風流藝海看今朝”。自1985年紹興市人大常委作出決定,將王羲之當年在蘭亭序修禊雅集之日定為紹興市書法節以來,每逢暮春三月,當代書法家雲集蘭亭,舉行臨流觴詠,交流書藝的“蘭亭書會”。
從古到今,紹興的書法為東瀛所仰慕,因此而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紐帶。《蘭亭序》是罕書珍墨,絕代佳作,它問世的時間不長,便成為收藏史上的千古之謎。王羲之對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所作《蘭亭序》亦自愛重,把它作為珍寶傳給子孫。傳到七代孫智永和尚時,因和尚無後代,永卒,傳書於弟子辨才。辨才深知《蘭亭序》的價值,特在永欣寺、雲門寺、季閣樑上鑿暗檻密藏,從不透露半點風聲,以為萬無一失。唐太宗是我國古代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酷愛書法,曾花費千金,廣收天下名帖,猶好“二王”書法,修《晉書》親自為王羲之寫傳記,他收藏不少王羲之書帖,對他的字稱之“盡善盡美,心摹手追”。聞其名而未睹其跡,真到了夢寐以求的程度。當他得知《蘭亭序》在辨才之所,乃下敕令,命辨才入宮任僧官,恩賜甚豐,欲誘辨才獻出墨寶。辨才早有思想準備,他在《赴太宗召》一詩中寫道:雲霄咫尺別松關,禪室留空碧嶂間。縱使朝廷卿相貴,爭如心在白雲間。到京後辨才一口咬定,《蘭亭序》已在喪亂中亡失,不知所在。唐太宗無奈,只好將辨才放歸永欣寺。太宗不甘罷休,如是竟三次命辨才進京,重問《蘭亭序》下落,即為《志書》所載,唐太宗三召辨才,詰其《蘭亭序》下落之事。唐太宗求寶心切,後又派監察御史蕭翼微服來到永欣寺。辨才見蕭翼溫文爾雅,舉止不凡,知識淵博,便留住寺中,以後兩人一同吟詩作畫,下棋彈琴,相處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一日,蕭翼拿出帶來的王羲之真跡讓辨才欣賞。辨才邊看邊笑,說:“此是王羲之真跡,但並非精品。”蕭翼問:“何為精品﹖”辨才說《蘭亭序》。蕭翼假意哈哈大笑,說:“數經離亂,《蘭亭序》早已失傳,如有,不過是複製品而已。”有失警惕的辨才卻把亡師臨終時如何把《蘭亭序》傳給他的經過詳述了一遍,並領蕭翼到禪房一隱蔽處拿出《蘭亭序》真跡。蕭翼接過《蘭亭序》後,亮出自己的真實身份說:“我是當朝御史,奉皇上之命來此取《蘭亭序》。”辨才聞語,暈倒於地,良久始蘇。時年八十高齡的老僧辨才從此積鬱成疾,不治身亡。唐太宗李世民得到《蘭亭序》真跡後,愛不釋手,視為御寶,除自己臨摹觀賞外,還命令當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寫成各種摹本傳世,而把真品藏在身邊。貞觀二十二年672年唐太宗病危,仍念念不忘《蘭亭序》,臨終時召見太子李治,曰:“吾欲從汝求一物,汝誠孝也,豈能違吾心愿。”高宗李治曰:何物﹖太宗曰:“吾所欲得蘭亭,可與我將去及弓箭不遺。”李治遵父皇命,用玉匣裝《蘭亭序》,把這絕代墨寶作為陪葬品埋入唐太宗墳墓昭陵里,“天下第一行書”終長眠地下。五代時,一個叫溫韜的人盜挖了昭陵,從此,《蘭亭序》便下落不明。後人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說,昭陵以山為陵,異常堅固,憑當時條件,溫韜根本沒法進墓,《蘭亭序》仍在昭陵墓中,當年郭沫若堅信此說。一說,《蘭亭序》原本沒葬在昭陵,因高宗李治也非常喜愛書畫佳作,與父皇陪葬的是他人臨摹本,而真品留在自己身邊。此前,讓人將《蘭亭序》和其他書畫珍品葬在乾陵自己墓中。如今,人們看到的《蘭亭序》,應該說是後人的摹本和臨本,只能展現《蘭亭序》的基本風采。《蘭亭序》的真正下落,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推薦碑帖
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王獻之《鴨頭丸帖》
王珣《伯遠帖》
李邕《麓山寺碑》、《李思訓碑》
顏真卿《爭座位帖》、《祭侄文稿》
楊凝式《韭花帖》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黃庭堅《松風閣詩》
米芾《蜀素帖》、《苕溪詩帖》、《群玉堂述書帖》、《虹縣詩》、《研山銘》、《多景樓詩》、《大行皇后輓詞》。
漢字的歷史的演變
漢字可以算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文字了。它從原始人用以記事的簡單圖畫,經過不斷演變發展,最終成為一種兼具音、形、意、韻的獨特文字。在世界諸多文字中,綻放著它獨一無二的光彩。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也是一部別有風味的中國文化史。這裡面有傳說的神秘,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懷,藝人的奇想,還有無數人民的大智慧。我們不妨沿著這條漢字鋪就的古道,品一品那歷史的意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