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蠕蟲(helminth)為多細胞無脊椎動物,藉身體的肌肉收縮而作蠕形運動,故通稱為蠕蟲。
在動物分類學史上,蠕蟲曾被認為是獨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類動物。但在分類學研究不斷發展之後,人們發現蠕蟲,實際上與人體有關係的包括扁形動物門(Phylum Platyhelminthes)、線形動物門(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頭動物門(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屬的各種動物。因此在分類學上,蠕蟲這個名稱已無意義;但習慣上仍沿用此詞。由蠕蟲引起的疾病稱為蠕蟲病,具有重要意義的蠕蟲種類幾乎全部屬於前兩門。
在流行病學上,常將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蟲稱為土源性蠕蟲,將間接型生活史的蠕蟲稱為生物源性蠕蟲。
分類
吸蟲:華支睪吸蟲,布氏薑片蟲,肝片形吸蟲,衛氏並殖吸蟲,斯氏狸殖吸蟲,血吸蟲,其它人體寄生吸蟲絛蟲:曼氏迭宮絛蟲,闊節裂頭絛蟲,鏈狀帶絛蟲,肥胖帶絛,微小膜殼絛蟲,縮小膜殼絛蟲,細粒棘球絛蟲,多房棘球絛蟲,犬復孔絛蟲,其它人體寄生絛蟲
線蟲:似蚓蛔線蟲,毛首鞭形線蟲,蠕形住腸線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糞類圓線蟲,鏇毛形線蟲,絲蟲,其他人體寄生線蟲
豬巨吻棘頭蟲。
所屬分類
寄生蟲病生物致病因子和生物源性疾病
危害
蠕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疾病。可寄生於人體的蠕蟲有250多種,中國已發現40種以上,蠕蟲並不是分類學的名詞,包括無脊椎動物若干門中的許多蟲種,廣義上包括線形動物、扁形動物(吸蟲和絛蟲)及棘頭動物。從對人體的寄生關係看,以線蟲、吸蟲和絛蟲為主,其次是棘頭蟲。寄生蠕蟲在寄主體內的寄生部位、數量、時間及對寄主的適應性不同,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蠕蟲病對人類及動物危害極大。據世界衛生組織1954年統計,全世界感染蛔蟲者達10億人,鉤蟲9億人,絛蟲5000萬人。多呈世界性分布,特別是在氣候溫暖、潮濕及生活和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更易流行,有時一人可罹患多種蠕蟲病。
診斷
蠕蟲具有體軟、無骨骼系統及能蠕動的特點,蟲體兩側對稱,由體壁包裹,無體腔或僅有假體腔,體內已有分化的器官系統。各種吸蟲均呈扁形,具口、腹吸盤;線蟲呈圓線形;絛蟲則為帶狀分節。寄生性蠕蟲因對寄生生活適應,在形態和生理上與自生生活蟲種有較大不同。寄生蠕蟲生活在容易取得豐富食料的寄主環境中,消化器官部分或完全消失;體表有皮棘、吸盤、腺體開口及頭、尾端的乳突感器等結構,這些結構與蟲體的附著、侵入組織、破壞溶解組織以利穿行及消化周圍物質獲取營養、感覺作用等多種生理功能有關。各種蠕蟲對寄主有一定的寄生特異性。有的極為專一,如只寄生人體的有人蟯蟲、豬帶絛蟲、牛帶絛蟲等;有的可寄生多種寄主,如馬來絲蟲、中華分支睪吸蟲、日本血吸蟲、薑片蟲、肝片吸蟲、微小膜殼絛蟲等等,除寄生人體外也寄生於其他動物,這類寄生蟲引起的疾病,為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寄主感染蠕蟲後,如果感染的數量少,或寄生於非重要臟器和組織,可以不引起明顯的病變和症狀,稱寄生蟲感染。寄生蠕蟲的致病作用包括機械性和化學性:機械性如破壞組織、阻塞或壓迫器官;化學性如引起組織溶解及致敏寄主後產生變態反應等,並引起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蠕蟲感染過程中,寄主營養狀況對寄生蟲和寄主均可產生影響。寄主食料的改變或某些成分的缺乏,與某些蠕蟲的易感性或蟲體的自動排出有關,營養缺乏影響一些抗體的產生,可以使炎症反應減退及抵抗力減弱。
本類疾病的診斷多數靠檢查糞便或其他排泄物中的蟲卵而確診。治療中根據感染的蟲種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要注意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治療
(一)苯咪唑類化合物
為廣譜驅蟲劑,可殺死蛔蟲、鉤蟲等。其殺蟲機理為藥物對蟲體有選擇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攝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並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阻礙三磷酸腺苷產生,致使蟲體無法生存與生殖,最終死亡。常用的藥物有: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兒童用量每天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連服3天;若未驅盡,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療程。該藥驅蛔效果較佳,副作用少見,大量感染用此藥驅蟲時,可有腹痛、腹瀉,但較輕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名腸蟲清,為新的廣譜驅蟲劑。劑量為400mg,一次吞服。療效達90%以上。但在大規模治療中,偶有發生口吐蛔蟲的反應。
3.左鏇咪唑用量為150mg,一次服用,本藥驅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較哌嗪為優,副作用輕微,偶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少數病人服藥後出現肝功能輕度損害。早期妊娠、肝、腎疾患應慎用。
4.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成人每公斤體重25mg,早晚各1次,連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過3g,此藥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