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白斑症病毒病

蝦白斑症病毒病

蝦白斑症病毒病又稱中國對蝦桿狀病毒病(Penaeuschinensisbaculovirus,PCBV)屬稈狀病毒屬C桿狀病毒亞群中新病毒,為全球養殖對蝦危害最大的病毒,毒力極強。世界上所有的養殖對蝦種類均是此病毒的宿主。

病毒名稱

蝦白斑症病毒病蝦白斑症病毒病

蝦白斑症病毒病的病原體是一種無包涵體病毒。但因為不同學者研究方法及著重點不同,對此病毒的叫法不一。分別為:

(1)“白斑桿狀病毒(Whitespotbaculovirus,WSBV)”

(2)“被下造血組織壞死桿狀病毒(HypodermalandHematopoiericNecrosisBaculocirus,HHNBVV)”

(3)“對蝦白斑綜合病(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

(4)“對蝦桿狀DNA病毒(PRDV)”

(5)“日本對蝦核型桿狀病毒(Rood—shapednuclearvirusofPenaeusjaponics,RV-PJ)”

(6)“淋巴樣細胞核型桿狀病毒(LNBV)”

(7)“系統性外胚層和中胚層桿狀病毒(systemicecrodermalandmesodermalbaculovirus”

(8)“中國對蝦桿狀病毒病(Penaeuschinensisbaculovirus,PCBV)”

分類地位

分類地位對於其歸屬問題,有下列的不同說法:

(1)屬稈狀病毒屬C桿狀病毒亞群中新病毒,統稱為對蝦爆發性流行病;

(2)一種無包涵體桿狀病毒所致,這種桿狀病毒比國外報導的黃頭病毒體積略大。目前(截止2003年)缺少有效的分子檢測手段,對病毒的分類和歸屬有待進一步研究。

(3)1995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第六次報告撤消了探桿狀病毒亞科的病毒收錄,並且無包涵體桿狀病毒不再歸於桿狀病毒科。因此這種對蝦病毒的分類地位尚待確正。

(4)不屬於桿狀病毒科,目前只能列為未分類的無脊椎動物病毒,其分類地位尚需更多證據方能確正。

發病機制或影響發病因素

1、溫度與鹽溶液度

白斑病病毒在純水中一小時能保持感染性,17—18℃是病毒感染親蝦後引起發病死亡的最低溫度,低於此溫度,對蝦即使被病毒感染,也不會導致發病死亡。但在3mol/LNaCI的高鹽溶液中一小時失去感染力;在30℃中四小時感染活性喪失,在70—90℃10分鐘均失去感染力;當環境PH值為5以下或12石以上時,病原在一小時後喪失感染活性;能被NP—40,Tritonx—100,CIO2或甲醛等滅活。

2、白斑病受病原體、環境條件及營養條件三大因素的共同制約。

主要環境因子為:在高溫季節,特別是長期陰雨天之後;浮游植物大批死亡,池水變清;浮遊動物輪蟲等大批滋生;水質、底質嚴重污染;精養池因停電或機械故障而終止增氧,對蝦易發生此病。以上的本質都是水中溶解氧下降。

營養條件為:斑節對蝦大小與致病性無關,但只有當個體長到較大時才能攝食到攜帶病毒的媒介生物。另外對蝦有相互殘食之習性,而白斑病病毒具備很強的致病性,主要感染的組織細胞沒有選擇性,如對甲殼下真皮細胞感染率達100%,造成上述組織細胞無法補償,在短時間內即可導致對蝦死亡,二者聯結,此病很易爆發,在養殖中發病時間短,死亡率高。宿主品種多,導致此病廣泛流行。

病毒特徵

具有雙層囊膜但不形成包涵體。病毒粒子呈橢圓形,具囊膜,囊膜大小平均為430nmx120nm,病毒粒子的核心為電子緻密的核衣殼,病毒核衣殼為桿狀,直徑為50urn,核衣殼大小平均為300urnx85urn,核衣殼的兩端各有—帽狀結構,一端為較扁的梯形,另一端為三角錐形,此端延伸出一條長尾,尾部有膨在部分。帽結構之間有14圈螺鏇,螺鏇與核衣殼的長軸垂直。

症狀與病理變化

症狀

蝦白斑症病毒病蝦白斑症病毒病

病蝦首先停止攝食,反應遲鈍,游泳不規則,時而在池邊慢游或伏臥於水底,空胃,體色正常或變紅(多為並發病),頭胸甲易剝離,甲殼上面有白色圓點,嚴重者白點連成白斑,在顯微鏡下觀察白點呈重瓣的花朵狀。這是本病的重要特徵。血淋巴不凝固、混濁。

病理變化

其侵害的主要組織和器官是皮下組織、表皮角質層組織、觸角腺、造血組織。鰓、血淋巴器官、肌肉纖維質細胞、食道。胃的表皮與結締組織。同時在心臟、眼、神經及生殖腺組織中廣泛散布。胃部壞死最嚴重,其次是中腸、表皮及皮下結締組織。病毒寄生在對蝦大部分的器官,從而導致全身性系統性的壞死;
進行血象檢查,發現血淋巴細胞減少。血淋巴渾濁。淋巴樣器官和肝胰臟腫大。血淋巴液凝結時間超過3分鐘。瀕死蝦殼變軟,血淋巴液發黃,不易凝固。病毒粒子散於細胞質中,並可在細胞質中繼續裝配。最後細胞解體,病毒粒子再感染周圍細胞。在腹部肌肉纖維之間有時也發現病毒粒子,有的病蝦在鰓和觸角腺中可看到血細胞變性壞死,包圍成結狀結構,其大小約為20—50um;淋巴樣器官有血細胞浸潤。

在顯微鏡下可見,病蝦甲殼內面有直徑數毫米的白點,呈重瓣的花朵狀,外圍較透明,花紋較清楚,中部不透明,花紋著木清。白點在頭胸甲上特別清楚,肉眼可見。白點在酸中容易溶解。

傳播途徑

水平傳播

病毒主要經過消化道進行傳播;

(1)通過對非對蝦類生物和對蝦鮮活飼料的單抗ELISA檢測表明,海區張網飼料可能是對蝦爆發性風行病的主要傳染源。

(2)池塘中的端足類、介形類、蟹類、龍蝦類、白蝦糠蝦、挽足類、水蠅類等甲殼類都是該種病毒的攜帶者,是蝦病的重要傳播媒體。

(3)另外,病蝦排出的糞便帶有病毒,污染了水體或餌料再由健康的蝦吞入後感染,或健康蝦吞食了病、死的蝦而受感染,這已被各種實驗所證實。

垂直傳播

(1)親蝦和仔蝦都存在埋伏感染,在對蝦的卵巢中也檢測到桿狀病毒的存在。

其它傳播途徑

(1)水中的病毒粒子可經鰓腹膜的微孔進入蝦體,並引起鰓和全身的病變。

(2)發病蝦池的底泥中也存在病毒,也是一種傳播道路。

流行情況及危害

為全球養殖對蝦危害最大的病毒,毒力極強,感染宿主後致死率高達90—100%。對蝦一般感染後48小時出現白斑,4天內死亡率達100%,因此,每年全球養殖對蝦產量減少一半,喪失幾百億公民幣。

1994—1995年在泰國印度朝鮮日本及太平洋海岸國家釀成爆發性風行病。

1996年,因為病毒性蝦病爆發,斯里蘭卡80%以上養蝦場瀕於絕產。

該病自1998年首次在台灣爆發以來,隨後從福建沿海蔓延到黃海和日本海對蝦養殖水域,並逐年導致養殖對蝦爆發性、毀滅性死亡,其疫情至今(2003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90年代初首先在中國發現是1993年以來中國對蝦爆發性流行病(explosiveepidemicdieseseofprawnEEDS)的主要病毒病原。造成大面積死亡,這是危害對蝦養殖業最嚴重的病害。

世界上所有的養殖對蝦種類均是白斑病病毒的宿主。如中國對蝦日本對蝦長毛對蝦短溝對蝦、刀額對蝦、萬氏對蝦(南美白對蝦)、墨吉對蝦斑節對蝦的糠蝦期幼體到成蝦等。這些動物中多數感染病毒而不出現特別的病理症狀與病理變化,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可充當中間宿主,給養殖對蝦及野生甲殼綱動物資源形成嚴重威脅。其疫情至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診斷方法

(1)從外觀症狀與病理變化即甲殼有白斑,體色變微紅或灰白。停止吃食,遊動遲緩等可初診。但有時病蝦不生白斑,確診需取胃部、淋巴樣器官、造血組織或皮下組織等,做超薄片,用透射電鏡觀察到桿狀病毒粒子。

(2)除傳統的組織切片觀察法外,還有T—E染色法、多抗及單抗ELISA檢測法、單克隆抗體或多克隆抗體技術。較適宜在生產上套用的核酸探針斑點雜交法、原位雜交法、PCR檢測法、IHHNV檢測試劑盒。WSBV檢測試劑盒檢測法。

防治方法

對蝦白斑症病毒病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藥物。根本措施是強化飼養管理。進行全面綜合預防。

(1)徹底清塘消毒除害。

(2)嚴格檢測親蝦,杜絕病原從母體帶入。

(3)使用無污染和不帶病原的水源。

(4)放養無病毒感染的健壯苗種,併合理控制放苗密度。

(5)投餵優質配合飼料,

(6)保持蝦池環境因素穩定。

(7)蝦池要有一定的水深,並增設水下增氧機,使溶解氧不低於5毫克/升。

(8)加強巡塘,多觀察,發現池水變色要及時調控,遇到流行病時,暫時封閉不換水。

(9)要科學投餵飼料少吃多餐。

(10)防止細菌寄生蟲等繼發性疾病,或採取相應藥物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