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
日本的民族構成比較單純,除少數阿伊努族(又稱蝦夷族)人,琉球族人以外,都是大和族人。相關史料
阿伊努族人是日本最初的居民,是赤道人種的一支。據日本史料記載。阿伊努人在公元五世紀時被稱為“毛人”,因為他們的特徵是皮膚比較黑,毛髮濃密而長,有波紋,臉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約1.6米。他們的面孔具有歐洲人的特徵,語言與毗鄰的各民族和國家的語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男人留著紅鬍子。他們穿的衣服很象居住在極北地區的部族的服裝,他們的傳說故事和流傳的眾多敘事詩歌,與大洋州和澳大利亞各土著居民的民間(口頭)創作有許多共同的地方。總之,這種混合文化令人不可思議,至今對這一現象也未作出解釋。他們是怎樣來到日本的,無人知曉。從公元七世紀後半期起阿伊努人被稱為“蝦夷”,系夷狄之意,這是日本占統治地位的大和族的反動統治者對他們的鄙稱。大約從公元十四世紀中葉起逐漸地改稱為阿伊努人。“阿伊努”一詞,在該族語言中是“人”的意思。從公元十六世紀起有一部分阿伊努族人遷移到庫頁島一帶。在十七至十八世紀,阿伊努族大部被消滅,今天僅剩下不足二萬人,大部分移住在北海道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釧路等地,少數遠移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一帶,也有一部分散居在本州的一些地方。
文獻記載
《景行紀》中記載,日高見地區有蝦夷,他們把頭髮紮起來,身上刺花紋。另據云,他們冬天住在洞穴里,夏天住在樹上,用毛皮做衣服,喝血,象鳥獸一樣在山野里飛馳,怕人。一追就躲到山裡隱藏起來。這是一種處境極壞的野蠻民族。《宋書·倭國傳》等中國史書中稱作毛人的大概就是這些人。
《續日本紀》中把佐伯今毛人成為今蝦夷。
《古事記》中倭建東征的故事中也出現了毛人。他們往往被當做不服從朝廷的人。蝦夷究竟與現今的阿依努族是同一種族,還是大和民族的一個支族。
《取訪大明神繪詞》中記載,他們以禽獸魚肉為食,不知五穀,不通語言,擅長射箭。箭是用魚肉當箭頭,在上面塗上毒劑。戰時婦女隨軍,把木頭削成幣帛狀,向天誦鳴。這些都是阿依努族人的習俗。
祖先猜測
觀點一他們的祖先是新石器時期早期(約六、七千年以前)就從東南亞遷居到日本。
觀點二
阿伊努族人是阿拉伯移民,他們在某個時期控制了遠東廣大地區後分布在本州諸島。隨著日本的一些部族逐漸向北方移民,他們的地盤日益縮小。
生活習慣
阿伊努人原先主要靠漁獵為生。公元十八世紀末,德川幕府直接派官吏管理千島,開闢了十幾個漁場,同時實行同化政策,要求阿伊努人改變風俗習慣,剃去鬍鬚、潔發、穿和服、按日本方式改名換姓。公元十九世紀以後,日本開始對北海道等各島進行開發,普及大和民族的文明。這樣一來,阿伊努人的傳統生活方式進一步發生了變化,他們放棄了傳統的捕漁和打獵,成了過定居生活的農民。節日文化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節日和祭祀活動,最有名的是“熊祭”,他們喜歡用鑿子在剝了皮的圓木上雕刻動物,尤其是熊的形象,日本稱之為“阿伊努雕”。阿伊努人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善於刺繡,喜愛舞蹈。他們創作了不少詩歌,憑著記憶代代相傳。有一部分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阿伊努族語的長篇敘事詩,內容豐富,朗誦一遍都需要很長的時間。語言文化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語言——阿伊努語,屬抱合語。這是一種獨立的語言,屬於馬來——利尼西亞(澳斯特羅尼西亞)語系。目前,世界上除阿伊努人以外,只有愛斯基摩人和美國印第安人使用這種語言。日本東北部的地名,許多來源於阿伊努語。如:“札幌”,原意為“大的河谷”;“小樽”,原意為“砂川”;“名寄”,原意為“烏鴉出沒的城市”等。阿伊努民族對日本列島的開發,包括文化發展是有貢獻的。近年來,日本國內成立了專門機構研究阿伊努語,並出版了代表阿伊努民族文化的許多古籍。另外,研究阿伊努族歷史,也是遠東考古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他們經常就這個問題舉行國際會晤,進行科學考察。但是,在日本從事阿伊努族問題研究的人極少,因此,阿伊努族的古老文化仍受到滅絕的威脅。
阿伊努人
孤獨的牧羊人阿伊努人自明治時期結束後,幾乎不為日本人所記起。他們為生存而呼籲的微弱呼聲更是被置若罔聞。1993年,是聯合國的“國際先住民年”。有關的研究、調查才紛紛公諸於眾。
還在60年代,一位姓茅邊的日本女作家曾到阿伊努人居住的日本名景之一阿寒湖畔、十勝採訪,並於80年代出版了敘述阿伊努人生活的《生活在阿伊努人的世界裡》一書,使人們對這個民族有了一種具體的了解。而富正義感、並一向痛恨侵略、掠奪的日本學者堀內光一寫的《不屈的人們——阿伊努》更是被阿伊努人視為理解自己的一部著作。
阿伊努人有著遠比自稱祖先“是從天上下來的”或“是由大陸蒙古腹地遷來的”和族更悠久的歷史。他們是日本列島最早的居民和主人。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本擦文化時期,也就是舊石器時期或新石器時代。由於被歧視、欺壓,1980年阿伊努人人口竟減少到2.4萬人。而古代阿伊努人曾是一個漁獵民族,駕著獨木舟在海上游弋,持槍在林中逐鹿奔跑,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屬蒙古人種和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他們不高的身材、淡褐色的皮膚及波狀翻卷的黑髮,都顯示出其與大和民族不同的特點。他們信仰萬物有靈和多神,每年都舉行隆重的“熊祭”和“鮭祭”儀式。廣袤的北海道森林和原野、蔚藍的大海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故鄉。
然而,隨著和人的到來,昔日的田園生活成為了永不再來的回憶。每年,當如織的遊客奔向這裡賞雪、觀草原、呼吸著清新透明的空氣時,這裡的真正主人阿伊努卻退縮在日本政府劃給的“給與地”里,並因此成為日本島上最孤獨的也是最貧寒的一群,被日本社會所遺忘。他們的處境與這個經濟實力位居第二的強國一點也不相稱。那么,號稱自己是“天上下來”的和族對日本島上的先住民幹了什麼?在今天,又給了阿伊努人一片什麼樣的生存地呢?
惡夢
對於阿伊努人,日本在18世紀以前的史書記載中是將之歸於“異國人物”、“外夷人物”範圍的。日本古代一直稱阿伊努人為“蝦夷”,並根據其地理分布分為東蝦夷、西蝦夷、渡島蝦夷、渡覺蝦夷等。“蝦夷”一詞帶有貶義,直譯是“毛人、囚俘、蕃人”的意思。和人對於生活在日本島上的這些居民的掠奪在古代就開始了,而到了明治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在日本的發育,對阿伊努人的掠奪更是達到了頂峰。此時,阿伊努人基本上開始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間。明治三十二年,在獵夠了野鹿、販夠了獸皮、侵占了土地、甚至幾乎將野鹿獵至瀕臨滅絕之後,為使掠奪合法化,天皇乾脆讓地方政府制定了赤裸裸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合理”地把妨礙和人“開發”的阿伊努人趕到劃給的“給與地”圈內。阿伊努人的大片地轉眼通過所謂的“保護法”變成了蜂踴而至的和人商人的財產。而弱小的阿伊努人猶如一匹野馬變成了羊圈中的羔羊。
痛述不幸
當年,北海道稚內市一個漁村裡的一位阿伊努老人在敘述這段歷史時,悲憤地對學者堀內光一說:“日本人這樣的傢伙從很早時就是這樣(掠奪)的。而日本對朝鮮、中國的侵略不也是這樣開始的嗎(開拓團進入)?日本人十分狂妄自大,不僅輕視朝鮮人、中國人,就連對(日本國內的)阿伊努人也充滿輕蔑。說什麼‘阿伊努人就跟狗一樣’之類的話。這些日本人的祖先侵略了一直生活在和平之中的阿伊努人,但在歷史書中從不寫。
“日本政府讓我們在‘土人教育所’學習的東西與日本人也是不同的。日本人侵占了阿伊努人的領土,並以《舊土人保護法》讓不能自立的阿伊努人交納稅金,服兵役。我在昭和十三年就被召集到中國的獨立守衛隊呆了三年。在中國,日本人自身卻不知道自己所犯下的是罪行。他們用武力侵略中國東北,派日本滿洲開拓團移民去中國人辛勞開墾出來的土地上,他們將中國人用汗水勞作收成來的七成糧食榨取為己用。他們還製造南京大屠殺、殺害中國婦女、兒童,他們的這些禽獸行為日本人還不知道。還說什麼‘阿伊努人毛髮和狗、和熊一樣多’這樣沒有人性的話。”
這位老人最後用譴責的語氣說:“阿伊努族中沒有小偷也沒有乞丐,那是我們的祖先和親人教導的結果。日本人才是小偷,他們藉助天皇的名義成了一個從阿伊努民族這裡掠奪豐饒土地的最大的小偷!”
日本人從明治年間對阿伊努民族居住的北部廣闊的山川河流、海洋的侵入不僅給阿伊努人帶來了滅頂之災,也給大自然帶去了極大的破壞。此前,北方島嶼上天然資源的恩賜使得阿伊努人能夠以比較簡單的方法也可以獲得充足的漁獵產品,並因此過著比較富足的生活。關於這一點,從90年代初從北海道各地挖掘出來的阿伊努人遺址中的文物可以得到證實。日本人的到來,剝奪了阿伊努民族與大自然這種共生的和諧,他們被和人以“弓箭狩獵不安全”為由沒收了古樸的狩獵工具,而強行租借給他們獵槍。但擅長弓箭捕獵、獨木舟撈魚的阿伊努人無論如何也不是絡繹不絕進入這塊土地“淘金”的和人的對手。僅明治十三年一年日商在此收購的鹿皮就有12500張之多,有一年竟高達70000多張。官府制定的低價收購政策將阿伊努人的生活逼向了絕境。這裡的動植物在瘋狂的掠奪下,也遭到了空前的破壞。《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不得不將阿伊努人的營農地劃出來,作為維持他們最低生活水平的保證。
“薯部落”——阿伊努人今天的境況
在日本島本州日本海一帶,有一個名叫穗別的小鎮。這裡壕深路陡、雜木叢生,年代久遠的茅屋和木屋裡生活著阿伊努人。冷清的村落和灰暗的屋子顯示著這裡的貧窮。年輕人在農閒時就早早到和人開的漁場上去找打工的機會,但微薄的收入改變不了阿伊努人生活。受歧視、低雇金,像山一樣壓在阿伊努人身上。儘管如此,他們為了餬口仍不得不硬著頭皮去乾。自視優秀、先進的和人把阿伊努人聚居的村落蔑稱為“薯部落”,即又土、又粗、又窮的意思。這種蔑稱集中體現了日本島的阿伊努人生活在今天日本社會的境遇。他們儘管被日本一些研究者和日本社會描述為“現在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已與日本人無別”,但阿伊努人的妻子們仍不能像普通日本人家庭那樣,由丈夫在外工作,、勞動,妻子作“主婦”專門操持家務、帶孩子。為了生活,她們也要外出做工掙錢,成為日僱工人、臨時工、小時工,回家後還要乾繁重的家務勞動。貧窮使阿伊努人的不少家庭被疾病所困擾。有的家庭由於沒錢治病、無力撫養孩子,竟發生過十個孩子只有一個孩子存活下來的事。根據《舊土人保護法》,他們理應得到醫療方面的優惠照顧,但事實上,能兌現的很少。
弱者的吶喊——阿伊努人為新法制定而戰
1992年12月,阿伊努人的組織——北海道同胞協會理事長野村作為阿伊努人的代表,在聯合國集會上發表了演說。演說陳述了阿伊努人由於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被否定其傳統文化,剝奪了領土(北海道、樺太、千島群島)和生活手段的事實,強烈抗議並要求日本政府根據《國際人權規約》,為阿伊努人的生存權利制定新法。但日本政府強詞奪理作了拒絕:“享有自己的文化,實踐自己的宗教,以及使用自己的語言是被我國憲法所保障的每個人的權利。但在聯合國《人權規約》中規定意義的少數民族,在我國不存在。”這種說法顯然與先前制定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是相互矛盾的。阿伊努人的抗議一直未斷。他們把自己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存在事實再三向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提出來。攝於當時國際先住民自立運動的高漲,日本政府曾於1957年以改善生活條件和勞動條件為目的,修改過《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中的107號規定。但幾十年來,日本媒體、政壇很少涉及這一問題的落實情況。日本還是以“單一民族國家”姿態出現。近年,在阿伊努人中的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日本國憲法終於決定包含“尊重阿伊努人權利”的若干內容。其中包括人權保護、振興民族文化、創設自立化基金及設立審議機關等項內容。阿伊努人的抗爭由此獲得初步的勝利。
但是,從明治年間的日本政府實行強制同化政策以來,阿伊努人已經過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受歧視、被剝奪的生活。要讓日本政府和日本社會尊重並承認阿伊努人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存在,恐怕大和民族的文化、心理及他們放不下來的“面子”,都不會讓他們這樣做。阿伊努人抗爭的前景仍十分渺茫。而未來的他們,是否還能最終擁有這片可憐的“給與地”,尚不得知。他們孤獨的聲音還能在日本列島迴響多久?更讓人們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