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
草質藤本。
莖葉
莖和小枝纖細,疏被短柔毛,莖節處被毛較密。卷鬚纖細,長8-18厘米,疏被短柔毛,老時近無毛,先端2歧。
趾狀複葉多為7小葉,葉柄長2-7厘米,被短柔毛;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寬披針形,上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被極短的疏柔毛,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圓鋸齒狀,中央小葉生長7-16厘米,寬2-3.5厘米,兩側漸小,外側的小略歪斜。
花果
花雌雄異株,稀疏聚傘總狀或圓錐花序;花序梗通常纖細,花梗髮狀,長10-15毫米。
雄花:花萼筒短,長約1.5毫米;花萼裂片5,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約長4毫米,寬2.5毫米;花冠幅狀,裂片平展,寬卵形,先端漸尖,約長8毫米,寬6毫米;雄蕊5,長約1毫米,花絲極短,花葯近圓形。
雌花:子房近球形,無毛,徑2-3毫米;花柱3,長約0.6毫米,柱頭2裂。果圓球狀,徑2.5-3厘米,具10條縱紋,頂端3爿裂。
種子近圓形,雙凸透鏡狀,徑8-9毫米,周生寬約2毫米的木栓質翅,具皺褶,邊緣密生細瘤突,中間部分較疏。
花期5-9月,果期7-11月。
分布範圍
產貴州東南部至南部、廣西東部至東北部、湖南南部。模式標本采自貴州榕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1400米的闊葉林邊或山谷疏林下。
主要價值
採集
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性味
《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澀微苦,平,無毒。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收斂,生肌。治痢疾,腹瀉,癰腫,痔瘡,湯火傷。
①《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解毒,收斂,生肌。
治毒蛇咬傷,湯火傷,痢疾,腹瀉。
②《廣西藥植名錄》:清熱.收斂,去積,產後補血。
治腸胃濕熱,赤痢,口糜,癰腫,痔瘡,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或研末。
外用:搗敷。
選方
治慢性腹瀉:伴蛇蓮研末,野蕎麥煎汁沖服。